經改進的多層光碟格式的製作方法
2023-08-05 15:01:51 2
專利名稱:經改進的多層光碟格式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光碟技術領域,更具體地但不限於涉及經改進的光碟格式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術:
光碟是用於存儲各種數字編碼數據的數據存儲介質。這些盤實際上通常便於攜帶,並且可以在諸如個人計算機、汽車音頻播放器、家庭影院系統、手持個人娛樂設備、家庭遊戲系統等的各種設備中播放。
典型的光碟包括圓形盤,該圓形盤具有嵌入折射基板中的反光材料的一個或者更多個數據存儲(記錄)層。各層典型地沿著基本與所述盤旋轉所繞的軸垂直的平面設置,並且以不同反射率的局部區域(凹坑(pits)和凸臺(lands))的形式存儲數據。可以沿著不斷延伸的螺旋軌道或者多個嵌套的同心軌道存儲數據。
數據轉換頭使用雷射或者類似光源,基於凹坑和凸臺區域的不同反射率輸出回讀信號。解碼電路對用戶數據進行解碼,以便通過適當的再現設備進行輸出。
光碟可以是預記錄的或者可記錄的。預記錄盤典型地包括存儲各凹坑和凸臺的嵌入式金屬化層。所述金屬化層在盤的製造過程中,使用注射成型(injection molding)處理形成,並且一旦完成盤製造操作,數據就永遠壓印在盤中。
可記錄盤是可以寫入數據的介質。當在此使用時,「可記錄」涵蓋了可以寫入一次的盤(WORM盤)或者多次寫入並擦除的盤(可覆寫盤)這兩者。WORM盤典型地利用染料或者其它材料的嵌入層,該嵌入層可以被選擇性地暴露於寫入雷射束,以永久性地提供與凹坑和凸臺相對應的不同反射率的區域。可覆寫盤典型地利用光束將數據寫入為一系列不同反射率的區域,並且利用磁場擦除先前寫入的數據。
既然各字節在光碟的各複本上都相同,則預記錄光碟具有每字節記錄數據成本低的優勢。預記錄光碟的缺點是在製造基板之後,不能將一定量的唯一信息(即序列號、產品激活碼、軟體「補丁」或者更新等)增加到各盤上。
可記錄光碟的優點在於可以在各盤上記錄唯一數據值。可記錄光碟的缺點在於全部內容數據都是在製造之後記錄的,從而增加了每個字節的成本。通常,內容提供商傾向於針對大批量生產使用預記錄盤,以實現生產效率,而針對小批量生產,則逐漸轉向使用可記錄盤。
已多次嘗試過創建一種「混合」光碟,其中盤的一部分是預記錄的,而另一部分是可記錄的。這種方法的一個目的是利用每字節預記錄數據的低成本優點,同時提供在盤上增加後續信息的靈活性。這些類型的盤的示例包括KodakCD-PROM和ODCTMCDR-ROM。這些盤典型地具有被製造到基板的一面內的預記錄部分和可記錄部分,這使盤的製造處理變得複雜,從而增加了每個傳遞字節的成本。其它類型的混合盤將預記錄和可記錄部分設置成可從盤的相反的面進行訪問,這需要兩個頭部或者盤被翻轉以訪問兩個部分。
由於對於光碟上提供的內容的不斷需求,所以存在對如下經改善的盤格式的不斷要求該盤格式實施起來相對容易並且便宜,而且提供包容諸如追蹤和複製保護系統的各種要求的靈活性。本發明總體上以這些和其它改進為目標。
發明內容
根據優選實施例,一種光碟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所述第二基板附於所述第一基板,以便使得數據轉換光束穿過盤的共用外邊界表面對各第一數據存儲層和第二數據存儲層進行訪問。
優選地,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數據存儲層中的一系列凹坑和凸臺。優選地在將所述第二基板附於所述第一基板之前,使用寫入光束將數據記錄到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
此外,第一數據存儲層優選地包括存儲在第一範圍的可尋址塊中的第一數據,第二數據存儲層包括存儲在第二範圍的可尋址塊中的第二數據,並且第一和第二範圍在整個地址範圍上連續增加,使得與數據轉換光束相關聯的回讀系統認為該第一數據和第二數據位於所述盤內的共用記錄層上。各層可以基本上在盤的整個徑向範圍上延伸,或者另選地,一層可以具有縮小的尺寸,以便在盤的整個徑向範圍上局部延伸。
優選地,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中被選定的一個存儲用於識別所述盤為經授權複本的盤認證數據。另外,或者另選地,可記錄層可用於存儲對存儲在預記錄層中的用戶數據的版本進行更新的補丁。
根據另一優選實施例,提供一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形成包括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的第一基板,以及將第二基板附於第一基板以形成光碟。第二基板包括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所述第二數據存儲層被定向為使得隨後數據轉換光束穿過盤的共用邊界表面來訪問各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
形成步驟優選地包括在第一基板中提供一系列凹坑和凸臺,以形成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並且所述方法進一步優選地包括在附著步驟之前,使用寫入光束將數據記錄到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的步驟。
如上所述,與各層相關聯的地址優選地在地址的整個範圍上連續增加,使得回讀系統將第一數據和第二數據視為位於所述盤內的共用記錄層上。
各層可以基本上均在盤的整個徑向範圍上延伸,或者另選地一個層可以具有縮小的尺寸,以便僅在盤的整個徑向範圍上局部延伸。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中被選定的一個可以用於存儲用於將所述盤識別為經授權複本的盤認證數據,並且另外地或者另選地,可記錄層可以用於存儲對存儲在預記錄層中的用戶數據的版本進行更新的補丁。
根據又一優選實施例,提供一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內容數據和專門配置的基板提供給複製設備,所述專門配置的基板包括存儲與內容數據相關聯的控制數據的預記錄數據存儲層。在複製設備處形成至少一個內容數據基板,所述至少一個內容數據基板包括被配置成存儲所述內容數據的內容數據存儲層。
此後,將專門配置的基板附於所述至少一個內容數據基板,以形成光碟,所述盤適於通過數據轉換光束穿過盤的共用外邊界表面分別訪問預記錄數據存儲層和內容數據存儲層。
基於結合附圖對以下詳細說明的閱讀,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各種其它特徵和優點將變得明了。
圖1提供了光碟再現系統的功能框圖;圖2總體上例示出單層盤的讀取方向;圖3總體上例示出多層盤的讀取方向;圖4提供了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優選實施例構造的光碟的示意性描述;圖5提供了根據本發明的其它優選實施例構造的光碟的示意性描述;圖6描述根據優選實施例的DVD-5光碟的結構;圖7描述根據另一優選實施例的DVD-5光碟的結構;圖8是根據另一優選實施例的DVD-9光碟的結構;圖9是根據另一優選實施例的DVD-10光碟的結構;圖10示出了根據另一優選實施例的DVD-18光碟的結構;圖11例示出根據另一優選實施例的壓縮盤(CD)格式的結構;圖12結合成型腔描述了基板,以例示出形成所選基板的優選方法;圖13示出了根據另一優選實施例的DVD-5兼容格式盤的尋址方案;圖14示出了根據另一優選實施例的DVD-5兼容格式盤的另一尋址方案;以及圖15例示出根據另一優選實施例的DVD-9兼容格式盤的另一尋址方案。
具體實施例參考圖1,圖中示出了一種光碟再現系統100,所述光碟再現系統100被配置成對存儲到根據在此描述的各種優選實施例而構造的光碟102中的數據進行回讀。電機104以恆定線速度(CLV)旋轉盤102,並且包括基於雷射的轉換頭106和線性致動器組件108的光碟雷射拾取部件對來自盤102的數據圖案進行解碼。回讀處理器110進行必要的信號處理以便將模擬輸出信號輸出到輸出設備112。該輸出設備112可根據存儲在盤102上的數據的類型而採取多種形式,從而可以包括家庭影院系統、計算機系統、可攜式或者車載光碟播放器等。
圖2總體上例示出如下方式,其中在回讀操作期間,通過圖1的系統100訪問盤102。盤102在圖2中被設想成單面單層盤,如壓縮盤(CD、CD-ROM、CD-R、CD-R/W等)或者特定類型的數字多功能盤(如DVD-5)。
單數據層114包括導入區116,所述導入區116具有內容表(TOC)或者涉及盤102的內容(在程序區118中)的其它預備信息。導出區120指示盤102的末端。
圖3例示出如下通用方式,其中當盤是單面、兩層結構(如DVD-9)時,系統100讀取盤102。圖3中的盤102包括兩個數據層122、124(表示為「層0」和「層1」)。第一層122(層0)具有導入區126,其後是程序區128和中間區130。第二層124(層1)具有中間區132、程序區134以及導出區136。在回讀期間,以所示方向讀取各層。典型地跳過中間區130、132。內容信息(如內容表)存儲在導入區126中來識別兩個程序區128、134的內容。
根據優選實施例,光碟102具有多基板結構,大體上如圖4和圖5所示。在圖4中,第一基板150包括沿著基板邊界154的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152(在此也稱為層L0)。第二基板156包括沿著基板邊界160的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158(在此也稱作層L1)。在製造期間,將第二基板156附於第一基板150以完成盤102(優選地經由未示出的中間層)。此後經由來自頭部106的數據轉換光束(由箭頭161示出)通過盤102的共用邊界表面162來訪問各數據存儲層152、158。
圖5的實施例總體上與圖4的實施例類似,因此使用相同的標號。然而,在圖5中,第二數據存儲層158位於第二基板的頂面164上。與前述相同,通過共用邊界表面162來訪問各層152、158。
可預想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各種另選結構和特徵。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數據存儲層152、158之一的、物理上超出正常訪問區(即圖2和圖3的導入、程序和導出區)的位置處形成盤認證區,並且用於盤認證目的。
在其它實施例中,盤102被配置成允許由可記錄層158的最終用戶進行後續更新。在另外的其它實施例中,使用如下尋址方案,使得再現系統100將兩層152、158視為「單」記錄層,於是只要涉及該再現系統,就不考慮何時將數據寫入可記錄層158中,而將各層152、158中的全部數據視為在單層中(即圖3中的層0或者層1)。下面依次討論這些和其它變型例。
圖6提供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光碟102的總體表述,其中將盤設想為包括預記錄DVD-5盤。注意,擴大了各種比率和定位來簡化下列討論。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認識到,DVD-5盤是一種存儲大約4.7千兆字節(G)數據的單面、單層盤。該盤的厚度接近1.2毫米(mm),並且由兩個近似0.6mm的聚碳酸酯子盤202、204形成,所述子盤202、204與薄結合層206結合在一起。
上子盤202包括頂基板邊界208和底基板邊界210。下子盤204包括頂基板邊界212和底基板邊界214。將絲網印刷標籤或者類似的標籤216附於上子盤202的頂基板邊界208上,以提供人和/或者機器可讀的內容信息(條形碼等)。
如前所述,系統100朝上對圖6中的盤102進行訪問,使得來自光拾取器的數據轉換光束通過底基板邊界214,並且進入聚碳酸酯下子盤204。光束衝擊形成在下子盤204的頂基板邊界212上的金屬化反射層218,並且與穿過下子盤204而返回到光拾取器的返回光束相關聯地檢測出此處形成的凹坑和凸臺的相對反射率。
由於轉換光束穿透了盤102的外表面(即下邊界214),並且穿過盤的基板(即下聚碳酸酯子盤204)來訪問基板的另一相對表面(即中間邊界212),所以有時將這種訪問稱為「第二表面記錄」。這與其中轉換光束衝擊外基板邊界並且不穿透基板的「第一表面記錄」相反。
圖6中的盤102中的記錄層被稱為盤認證區域(標識在220處),並且也使用第二表面記錄技術對其進行訪問。區域220優選地由在上子盤202的頂基板邊界208中的一系列彎曲預製槽(wiggle pre-groove)(為簡化未示出)形成。記錄染料層222覆蓋在預製槽上,並且平面金屬化反射層224覆蓋在記錄染料層222上。
在對區域220的訪問操作期間,光拾取器調節焦距,使得轉換光束穿過邊界214、212、210以及208(也就是穿過子盤204、202)聚焦在反射層224上。在將盤102運送到最終用戶之前,或者在由最終用戶激活應用程式的過程中,選擇性地將數據寫入記錄層222。該數據用於識別盤102的內容,提供用於複製保護或者用於其它認證目的等的密鑰。
如果期望,則記錄層222可以另外或者另選地被配置成指示該盤102已經被訪問的次數。例如,應用例程可以被配置成每次訪問盤時,將一個數字「騎縫號(tally mark)」記錄在區域220中。在允許訪問的預定次數之後(例如5次)之後,拒絕進一步的訪問操作。
另選地,市場上能夠買到的、專門配製的染料都可以在記錄層222中使用。這種染料在曝露於正常轉換光束時會劣化。將盤102的操作構造成使得對區域220執行尋道;在超過訪問次數之後,染料將充分劣化使尋道無法成功執行,從而拒絕了對盤102的進一步訪問。
因此,雖然在優選實施例中,在頂邊界表面208中形成彎曲預製槽,來使得在對區域220進行後續寫入操作期問能夠通過記錄系統(DVD-R等)進行追蹤,而在另選實施例中,在頂邊界表面208中形成實際的凹坑和凸臺圖案,以便將現有數據集合提供給該區域,並且此後該數據集合在重複對染料層222進行曝光之後變得不可訪問。
圖7提供了盤102的另選的DVD-5的實施例。圖7中的實施例與圖6中示出的類似,但盤認證區域220與上子盤202的底邊界210相鄰,而不是如圖6中與頂邊界208相鄰。因此,在本實施例中,正常記錄層218和認證區域220都設置在盤102的合成基板內,雖然它們在不同高度的不同表面上。應當理解,該嵌入技術類似地可以適於下文所述的其它實施例。
圖8示出了盤102,該盤102總體上具有按照DVD-9格式(具有8.5G的容量)的單面、兩層結構。在圖8中將相同的標號用於類似的部件。圖8中的盤102包括在下子盤204的邊界212上的半反射層226和在上子盤202的邊界210上的反射層228。如前所述,從下面訪問記錄層226、228以及認證區域220。
圖9示出了具有按照DVD-10(9.4G)的格式的盤,並且該盤是雙面、具有嵌入的反射層230、232的兩層盤。該盤通常必須能翻轉以允許訪問頂反射層230。當如圖9中所示對盤102進行定向的同時,可訪問下反射層232和認證區域220。
圖10例示出按照DVD-18(17.1G)而格式化的盤102,並且所述盤102是雙面、具有嵌入的反射層234、236和嵌入的半反射層238、240的四層盤。注意,轉換光束在訪問認證區域220之前,穿過幾個內部邊界層,而訪問則如上所述來進行。
雖然圖6-10已經表述了按照各種DVD格式而格式化的盤102,但並不限於此。更適當地,盤102可以採用任何現有或者未來開發的格式。例如,圖11例示出盤102作為具有聚碳酸酯層(子盤)242的傳統CD(0.7G),該聚碳酸酯層242具有邊界244、246以及在邊界246上的反射金屬化層248。如圖所示,具有上基板邊界252的保護層250形成在子盤242上,並且認證區域220形成在保護層250上。如上所述,都是從下面訪問記錄層248和認證區域220。圖11的CD特別適於在記錄層222中使用劣化型染料,該劣化型染料因暴露於「正常」紅色CD數據轉換雷射而劣化。
雖然已經設想前述示例性的格式包括預記錄盤,但應該認識到這並非必要的限制;更適合地,可以根據需要另選地將各種中間記錄層(如218、226、228、230、232、234、236、238、240、248)配置成可記錄的,並且層220可以是可記錄的或者是預記錄的。將層220呈現為初始「空白」的可記錄區域並且隨後在盤102完成前對其記錄數據的操作提供與由金屬化凹坑和凸臺結構形成層220時相同的結果(即「預記錄區域」);從而對於下面所附權利要求來說,將其視為「預記錄」層。
如圖12所描繪的,當將認證區域併入其它傳統預記錄盤時,一個優選方法是在形成複製盤時使用的成型腔270的相對的面上提供模片(stamper)。第一模片272形成成型腔的一部分並且在注射成型基板274的第一面上提供用於嵌入的記錄層的圖案。第二模片276設置在成型腔270的相對面上,用於在基板274的第二(反)面上形成彎曲預製槽(或者其它特徵)。執行剩餘處理來完成所複製的盤。
從圖12中能注意到,模具的結構以及盤102的什麼部分包括通用基板274的特徵依賴於盤的格式。例如,對於圖8的DVD-9格式,基板274可以包括上子盤202,因為在圖8中,上子盤202的上表面208容納彎曲預製槽,而上子盤202的下表面210容納粘接有反射層226的一系列凹坑和凸臺。在此情況下,隨後在完成盤複製處理的過程中,通過將下子盤204結合到上子盤202來形成合成基板。
在其它情況下,圖12的基板274可以代表獨立形成並且隨後結合在一起的多個中間層(如圖6和圖7中的DVD-5盤的上子盤202和下子盤204)的合成體。因此,能夠認識到,根據給定應用的需求可將圖12代表的制模處理視為並發操作或者順序操作。
圖1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優選實施例的盤102,在此稱為混合多層(HMLHybrid Multi-Layer)DVD-5盤。在圖13中,提供兩個基板302、304並且使用適合的材料(未示出)將它們附著在一起。所述基板302包括一數據存儲層306(在這種情況下為L0)和金屬化層310,該數據存儲層306包括一列壓印的凹坑和凸臺308。
基板304包括稱作L1的另一數據存儲層312,其具有一個或者多個可記錄區域(在圖13中僅示出一個區域)。該可記錄區域包括彎曲預製槽314、反射層316和染料層318。如前所述,通過選擇性地曝光染料層318(同時使用彎曲預製槽314對頭部進行定位)來將數據寫入可記錄區域,從而提供一系列不可擦除的各種反射率的「條紋」來用作回讀期間的凹坑和凸臺。
數據存儲層306具有第一組可尋址扇區或者塊,該可尋址扇區或者塊如地址曲線320圖形描繪地那樣,隨著半徑依次遞增。數據存儲層312具有第二組可尋址扇區或者塊,所述可尋址扇區或者塊如曲線320所示繼續增加。因此L0上的地址在L0的內半徑的最低地址處開始增加並且在標識L0到L1的跳點的322處增加到較高地址。地址從L1的跳點起繼續增加到L1外半徑處的最高地址。注意,在另選實施例中,如果需要,層L0和L1可以顛倒,使得數據存儲層306設置在上基板304上並且數據存儲層312設置在下基板302上。
圖14提供了HML DVD-5盤12的另一另選實施例,該盤包括多於一個的跳點。更具體地,在此情況下,第一跳點324是從預記錄層L1到可記錄層L0,而第二跳點326是從可記錄層L0返回預記錄層L1。如前所述,不管是什麼層,地址都隨著半徑連續地增加。
圖15提供了以HML DVD-9盤為代表的光碟102的又一另選實施例。在此情況下,各L0數據存儲層306和L1數據存儲層312基本上在盤102的半徑上的所有路徑上延伸。如地址曲線330和332所描繪的那樣,地址在層L0上增加,在跳點328處跳到層L1,並且在層L1上向回增加,使得可無縫地連同層1上的預記錄數據一起讀取層1中所記錄的數據。
能夠認識到,傳統的回讀設備一般不是基於絕對厚度或者焦深而聚集在獨立信息層上,因為在光碟的表面光滑度方面以及在基板本身厚度的製造容差方面可能存在非常大的變化。相反,回讀設備通過尋址內容來確定當前正讀取多層盤的哪層,即一些地址僅在一層上,而另一些地址僅在第二層上。因此回讀設備認為當其讀取給定地址時,其處於特定層上。
因此,在此描述的HML盤102的獨特特性是兩個組合層將包含通常屬於單個信息層的一組地址。該組中的地址的一部分將被包含在一層上的預記錄信息中,而這些地址中的一部分被包含在可記錄或者可覆寫層上(在記錄或者覆寫後)。通常,該唯一地址方案易於保證HML盤可通過諸如DVD視頻和DVD-ROM的標準多層讀取設備來讀取。
HML優於傳統單層混合盤的優點包括能夠使用標準製造系統和方法來創建預記錄信息層以及可記錄或者可重寫信息層兩者,由此降低製造成本。
能夠理解雖然使用DVD-5和DVD-9作為示例,但HML技術可以用於包括現有和未來開發的格式的任何盤結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容易地使用現有技術來生產根據本論述的盤,並且能夠進一步容易地使用現有寫入器和回讀設備將期望的數據記錄到盤上的可記錄區域並且回讀預記錄的和可記錄的內容。因此,對於全面理解本論述,無需提供涉及本公開的這些方面的圖和進一步的討論。
圖13和圖14的DVD-5示例使用在各預記錄和可記錄區域中尋址的並行軌道路徑(PTP)。即,讀取方向(從ID到OD)對於兩個區域相同。圖15的DVD-9的示例採用反向軌道路徑(OTP)尋址,其中從ID到OD讀取來自預記錄層0的數據,並且接著以反方向(OD到ID)讀取層1中的數據可記錄區域。因此,可以根據給定應用的需求,使用任何不同讀取方向,包括其中層在各種層之間「來回」行進的「蛇形(serpentine)」盤結構。
另外注意DVD-9在層0的預記錄數據「上方」的層1中具有可記錄數據區域,使得轉換光拾取器穿過在層0中的半反射層聚焦以對層1中的該區域進行讀取。因此,雖然一些實施例在層0中留有「間隙」以讀取層1中的可記錄區域(或者反之亦然),但並不限於圖15所示。
前述各種實施例為光碟製造提供了顯著靈活性和加強的處理能力。通過示例,想要製造大量光碟來發布的內容提供商可以諸如根據下列優選步驟來利用各種實施例。
首先,內容提供商可以將內容數據和大量專門配置的基板提供到提供盤製造和/或複製服務的複製設備。內容數據可經由電子轉發(諸如通過網際網路)或者通過物理傳輸一個或者多個數據存儲介質上的內容數據來提供。專門配置的基板可根據內容提供商的指示,與數據存儲介質一起運輸或者在別處製造並運送到複製設備。
專門配置的基板優選地具有諸如圖4的上基板156的形式,該上基板156具有存儲與內容數據相關聯的預記錄控制數據的相關數據存儲層158。控制數據根據需要可以包括唯一序列號、產品激活碼、更新該控制數據的補丁等。優選地,如果期望光碟的數量為X,則內容提供商可提供該特定量的專門配置基板(或者另選地提供X+n個基板,其中n是小數量的額外基板以調節廢棄或者產品相關的問題等)。
第二,可以使用複製設備來以傳統方式形成內容數據基板,如圖4中的下基板150所代表的。該內容數據基板各具有被配置成使用適當編碼技術存儲內容數據的一個或者更多個內容數據存儲層(如圖4中的152)。注意,根據需要可以將該內容數據存儲為一系列壓印的凹坑和凸臺,或者內容數據存儲層可以是可記錄的並且隨後可以將內容數據記錄於其上。
第三,複製設備將各個專門配置基板(如156)附於各個對應的內容數據基板(如150)上,以形成所需的全部X個光碟。對各數據存儲層進行定向,以便能夠通過穿過盤的共用外邊界表面的數據轉換光束進行訪問(如圖4中的161處所示)。
這樣,內容提供商能夠仔細地控制所創建盤的總數。如果提供額外的專門配置的基板,則可以將它們返回或者另做它用。因此,在此呈現的各種實施例可用於有效地減少盤的未授權複製。例如,根據應用,可以容易地將再現系統100配置成防止未經授權盤(不具有專門配置的層)正確地運轉。
在相關方法中,內容提供商可以利用指令將經仔細計數的一組基板作為包含可記錄區域的「空白」層提供給複製設備,以通過對層L0上的壓印數據進行母版製作並且隨後使層L1和L0匹配,來完成盤。
從而,所公開的實施例實際上為任何現有DVD製造商提供了在現有設備上創建序列化的/唯一標識的盤的能力,這是超越現有技術的顯著進步,並且提供了重要的長期期望的能力。另選地或者另外地,可記錄層可以用於存儲由內容源提供的軟體「補丁」或者更新,使得相同的先前母版製作的預記錄基板可以與「經更新」的可記錄基板相匹配。另選地或者另外地,可在最終用戶使用期間對可記錄層進行更新,以便控制或者加強預記錄層中存儲的內容的操作。
此外,因為在盤102內的不同邊界表面上提供各層,所以完全消除了與試圖在相同基板表面上提供預記錄區域和可記錄區域兩者相關聯的產品問題。
為了所附權利要求,將術語「預記錄」解釋成與前述討論的相一致,以描述當前存儲所選數據的結構。這包括固定結構(如壓印的凹坑和凸臺)以及事實上已經容納有記錄於其上的數據的可記錄結構。將術語「可記錄」解釋成與前述討論相一致,以描述適於存儲所選數據的結構,並且「可記錄」結構可以是僅記錄一次(例如WORM結構)的或者是可重複地進行記錄、擦除以及重新記錄的(多次寫結構)。
在所附權利要求中,將數據存儲層定向為使得可通過數據轉換光束穿過盤的共用外表面來訪問數據存儲層應該被理解成是與前述討論一致的,並不需要在所要求的結構中物理上包括光束,而僅僅是對這些層的結構取向進行描述。更具體地,與其中為了訪問這些層而要從盤的相對兩面施加光束的定向情況相比,對這些層進行定向,使得都可從盤的相同面進行訪問。不要求同時實際地訪問兩層;因此,這些層可如圖15所示相交疊,或者可以如圖4-14所示在徑向上互斥,使得在一些徑向位置,可訪問一個層,而在其它徑向位置可訪問另一層。
應該理解,雖然連同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的結構和功能的細節一起,在前述說明中闡述了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的大量特性和優點,但該詳細說明僅是示例性地,並且可在本發明的原理範圍內對其進行詳細變化,特別是對部件的結構和布局進行充分變化,該本發明的原理是通過表述所附權利要求的術語的廣義意義來指示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光碟,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其中,所述第二基板附於所述第一基板,以便適於使得數據轉換光束穿過盤的共用外邊界表面對各第一數據存儲層和第二數據存儲層進行訪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其中所述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數據存儲層中的一系列凹坑和凸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其中在將所述第二基板附於所述第一基板之前,使用寫入光束將數據記錄到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其中所述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包括可記錄部分,在將所述第二基板附於所述第一基板之前,使用寫入光束將數據記錄到該可記錄部分。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其中所述第一數據存儲層包括存儲在第一範圍的可尋址塊中的第一數據,其中所述第二數據存儲層包括存儲在第二範圍的可尋址塊中的第二數據,並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範圍在整個地址範圍上連續增加,使得與數據轉換光束相關聯的回讀系統認為該第一數據和第二數據位於所述盤內的共用記錄層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中被選定的一個存儲用於將所述盤識別為經授權的複本的盤認證數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數據基板中被選定的一個還包括具有初始半透明性的材料的層,所述初始半透明性響應於所述數據轉換光束的後續訪問而選擇性地變化,從而最終防止了對相關數據存儲層的成功訪問。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其中所述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包括用戶數據,並且其中,所述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包括數據密鑰,在使用所述數據轉換光束成功地檢索到所述密鑰時,允許進行所述用戶數據的檢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其中所述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包括用戶數據,並且其中所述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包括對所述用戶數據的版本進行更新的補丁。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其中各個所述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基本上分別在盤的整個徑向範圍上延伸。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中被選定的一個基本上在盤的整個徑向範圍上延伸,並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中的剩餘一個具有縮小的尺寸,以便在基本上小於盤的整個徑向範圍上延伸。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其特徵在於是可兼容數字多功能盤的盤。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其特徵在於是可兼容壓縮盤的盤。
14.一種方法,包括形成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以及將第二基板附於所述第一基板來形成光碟,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所述第二數據存儲層被定向為使得可由適於穿過盤的共用外邊界表面的數據轉換光束分別訪問所述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步驟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中提供一系列凹坑和凸臺,以形成所述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附著步驟之前,使用寫入光束將數據記錄到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的步驟。
17.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包括可記錄部分,並且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在所述附著步驟之前,使用寫入光束將數據記錄到所述可記錄部分。
18.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內容提供商識別置於所述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中被選定的一個上的用戶數據,並且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內容提供商將用戶數據以及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中的剩餘一個提供給至少執行附著步驟的複製設備。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複製設備另外執行將用戶數據置於所述第一數據存儲層上的形成步驟。
20.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數據存儲層包括在第一範圍的可尋址塊中存儲的第一數據,其中所述第二數據存儲層包括在第二範圍的可尋址塊中存儲的第二數據,並且其中該第一和第二範圍在整個地址範圍上連續增加,使得與所述數據轉換光束相關聯的回讀系統認為第一數據和第二數據位於所述盤內的共用記錄層上。
21.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中被選定的一個存儲用於將所述盤識別為經授權複本的盤認證數據。
22.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中被選定的一個進一步包括具有初始半透明性的材料的層,所述初始半透明性響應於所述數據轉換光束的後續訪問而選擇性地變化,使得最終防止了對相關數據存儲層的成功訪問。
23.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包括用戶數據,並且其中所述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包括數據密鑰,在使用所述數據轉換光束成功地檢索到所述密鑰時,允許檢索所述用戶數據。
24.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包括用戶數據,並且其中所述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包括對所述用戶數據的版本進行更新的補丁。
2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各個所述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基本上分別在盤的整個徑向範圍上延伸。
2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中被選定的一個基本上在盤的整個徑向範圍上延伸,並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的剩餘一個具有縮小的尺寸,以便在基本上小於盤的整個徑向範圍上延伸。
27.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碟的特徵在於是可兼容數字多功能盤的盤。
28.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碟的特徵在於是可兼容壓縮盤的盤。
29.一種光碟,通過包括下列步驟的處理形成形成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以及將第二基板附於所述第一基板來形成光碟,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所述第二數據存儲層被定向為使得可由穿過盤的共用外邊界表面的數據轉換光束分別訪問該第一和第二數據存儲層。
30.一種方法,包括將內容數據和專門配置的基板提供給複製設備,所述專門配置的基板包括存儲與內容數據相關聯的控制數據的預記錄數據存儲層;在複製設備處形成至少一個內容數據基板,所述至少一個內容數據基板包括被配置為存儲所述內容數據的內容數據存儲層;以及隨後將所述專門配置的基板附於所述至少一個內容數據基板,以便形成光碟,所述盤適於由數據轉換光束穿過盤的共用外邊界表面分別訪問所述預記錄數據存儲層和所述內容數據存儲層。
31.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步驟中的所述內容數據存儲層包括在至少一個內容數據基板中的一系列壓印的凹坑和凸臺。
32.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步驟中的所述內容數據存儲層包括可記錄部分,並且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將內容數據記錄到所述可記錄部分的步驟。
33.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專門配置的基板的預記錄數據存儲層包括可記錄部分,並且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在提供步驟、形成步驟和後續附著步驟之前,使用寫入光束將控制數據記錄到所述可記錄部分的步驟。
34.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數據包括用於將所述盤識別為經授權複本的盤認證數據。
35.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數據更新包括用戶數據的所述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的版本,並且其中所述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包括更新所述用戶數據的版本的補丁。
36.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碟的特徵在於是可兼容數字多功能盤的盤。
37.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碟的特徵在於是可兼容壓縮盤的盤。
全文摘要
光碟(102)及其形成方法。所述光碟優選地包括第一基板(150)和第二基板(156),所述第一基板(150)包括預記錄的第一數據存儲層(152),所述第二基板(156)包括可記錄的第二數據存儲層(158)。所述第二基板附於所述第一基板,使得數據轉換光束(161)穿過盤的共用外邊界表面(162)來訪問各第一和第二層。優選地,預記錄層包括一系列凹坑和凸臺(218)。在各層中的塊地址優選地連續增加(220),使得回讀系統(100)將各層視為盤內的公共記錄層。這些層之一可以存儲盤認證數據區域、對存儲在剩餘一層中的用戶數據的版本進行更新的補丁等。內容提供商可以提供具有預記錄控制數據的專門配置的基板來控制盤的製造。
文檔編號G11B7/24GK1820312SQ200480019681
公開日2006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30日
發明者道格拉斯·M·卡森 申請人:道格卡森聯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