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驅寒技巧-養生堂視頻
2025-07-17 01:37:10
冬季驅寒技巧-養生堂視頻
到了冬季,保暖就成了重中之重,尤其是腳部和手部的保暖非常的重要,因為這兩個部位是三條陽經和三條陰經的聚集地。雙足因為距離心臟的距離最遠,所以血液供應不足,再加上腳部穴位非常的多,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 很多人在冬季剛來的時候就早早的戴上了帽子,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合適,因為我們全身最耐凍的部位當屬頭部了,因為頭部聚集了六條陽經,如果說過早的戴上了帽子會將頭部的禦寒能力降低,這樣寒邪的侵入就更容易了。不過如果身體本身就比較虛弱或者是一些老年人那麼冬季就應該早戴帽子,對頭部的保護是比較好的。
全身最不耐凍的部位是腰腹部,因為腰腹部位聚集了人體大多數的臟腑,臟腑是能夠直接感受到寒冷的,如果氣溫降低的話,那麼腰腹部是非常敏感的,如果這時候我們沒有做好腰腹部的保暖工作,同時還吃一些生冷的食物,這回直接導致寒邪入體,初期的時候患者會感覺胃脘有冷痛感,而且伴隨著腹瀉和嘔吐的情況。如果寒邪長期的反覆的侵入人體就會導致脾腎虛弱的情況發生,如果情況嚴重的話還會出現嚴重的胃炎還有胃潰瘍等症,甚至會患上胃腸癌。所以平時一定要做好胃腸的保暖工作,一旦胃腸受寒就應該早日治療,如果是初期或者是中期的中寒可以使用姜韭牛奶羹來調節身體。
姜韭牛奶羹所需要的材料有二百五十克的韭菜和牛奶以及二十五克的生薑,首先將生薑還有韭菜全部都搗碎了然後揉爛並且用乾淨的紗布經兩者混合一起擠出汁液,接著放入鍋子中熬煮,然後把牛奶加入其中,等到煮熟後即可以食用。用法是每天一到兩次,每天早晨和晚上趁熱就服用,一個療程是十天到十五天。
如果是長期反覆發作的中寒可以用良附理中湯輔助治療。不過這個方子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才能夠服用。而且腸胃不適的人是不能使用的,如果腸胃不好的話可以使用砂仁和草果以及白豆蔻。脾胃虛寒的人可以使用生薑和胡椒。如果是中寒腹痛和寒溼吐瀉的人可以使用蜀椒和生薑以及白豆蔻。朋友們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的香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