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堂視頻骨關節炎表現
2025-07-16 23:19:08
養生堂視頻骨關節炎表現
關節炎是現在的常見炎症疾病,它是因為關節的軟骨遭到破壞,導致軟骨下面的神經出現暴露,一旦受到刺激就會引起疼痛的現象。關節軟骨屬於透明軟骨,表面光滑,呈淡藍色,有光澤,有彈性,沒有神經,沒有刺痛感。那麼,如何判斷患者是否患有關節炎?一起看看下面的介紹。
首先,如果關節出現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可以肯定地說:關節出問題了。必須回顧一下這些天都幹了些什麼?受傷了沒有?通常情況下,如果受傷比較嚴重,當時就會注意到,而且也會很快到醫院去看大夫。但是,如果近期內曾去爬山,或者長距離遠足,就要引起注意了;如果什麼活動也沒有,就更要引起警惕。專家提示,活動後引起的關節疼痛、腫脹,往往與關節損傷和磨損有關。無緣無故的關節病變,就必須排除是否與類風溼等免疫性疾病有關。
如果您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有人敲門,但您站起來之後不能立即行走,好像膝關節不聽話,必須要緩慢活動幾下才能行走。專家提示,這可能是膝關節的骨關節炎。
如果您連續幾天,每天早晨睡醒之後,手指和腕關節腫脹、發緊、活動受限,需要一個多小時之後才能緩解,就一定要到醫院風溼免疫科檢查了。專家提示,這是風溼病最常見、最重要的臨床表現之一。
專家提示,不要輕易給自己戴上關節炎的帽子。如果出現了上述症狀,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如果是膝關節的問題,最好能拍一張站立位X光片。正常人的膝關節間隙是對稱的,如果膝關節間隙出現了不對稱,也就是說一側寬、另外一側變窄或者消失,就可以明確的診斷確實已經得了骨關節炎了,因為關節軟骨已經磨損變薄或消失了。
儘管是同一種關節炎,由於病期不同,醫生必須結合病情給予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以最常見的膝關節骨關節炎為例:病變早期,常常不用吃藥,更談不上手術治療。除了熱敷、理療之外,醫生往往會給一些建議,比如,避免爬山、爬樓、打球等運動,允許進行走步或慢跑等活動,以及要求減輕體重。這些建議甚至比藥物更重要,目的是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病變中期,半月板會出現磨損破裂或者關節內有游離體的症狀,這時候應該通過藥物和微創手術共同治療。微創手術主要是為了防止關節軟骨進一步磨損,可以用關節鏡摘除游離體並對破裂的半月板進行修整。
病變晚期,需要進行關節置換手術,因為這時候的關節軟骨已經被破換,而且軟骨 下骨已經出現外露。更多內容請收看本期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