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堂視頻教你如何補足精氣養出神
2025-07-17 03:00:13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最早的藥物學,在所記載的365味藥裡,有70味藥具有補益作用。在中醫的治療當中補法有著重要的地位。
補法分輕重緩急之說。因為虛證分急慢、輕重,所以要分緩補和峻補。虛也有單純的虛、虛中夾實,所以補法相應地分為單補與並補還有調補。大體上補法可分為:緩補、峻補、調補等。
緩補的意思是用甘緩平和的藥物緩緩調補,促進正氣逐漸恢復的治療方法。緩是緩和,緩是緩慢。緩是小雨潤物,緩是春風送暖。例如四君子湯補氣,四物湯補血,均屬緩補範圍。那麼哪些人適用於緩補呢?
在家裡如何做到緩補呢?如果沒有血糖高的問題,可以推薦大家使用一些「甜蜜」的中藥。
紅糖的好處在於「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溫補。有中氣不足、食欲不振、營養不良等問題孩童,平日可適量飲用紅糖水。變天受寒腹痛、月經來時易感冒的人,也可用紅糖薑湯祛寒,這要用於症狀剛開始效果最好。對老年體弱,產婦,特別是大病初癒的人,紅糖亦有極佳的療虛進補作用,老人適量吃些紅糖還能散瘀活血,利腸通便,緩肝明目。且更加具有補中益氣、健脾胃、暖胃的功效。紅糖水是早期最常見又實用的紅糖養生飲品。「女子不可百日無糖」指的就是紅糖。
紅糖也能用於外敷,同樣具有排毒滋潤的功效。
中醫認為冰糖有潤肺止咳清痰祛火的作用。也是泡製藥酒、燉煮補品的輔料。冰糖非常適合小孩和老人服用,因為小孩陽氣比較旺,市面上的糖摻有太多的其他成份,容易讓咽喉發炎,上火,讓孩子完全不吃糖也不行,無法解饞,用冰糖是代替是最好的辦法。還有老人含化冰糖還可以緩解口乾舌燥。冰糖在方劑(益胃湯)裡就有用到,養胃陰生津的作用。
中醫補法有很多種,昨天節目中說了緩補,與之對應的,就是中醫的峻補法。峻補包括幾個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大補,大補,用來治頑症、痼疾;第二個方面,就是急需要補養的意思,利用中藥挽回性命,可救治轉危為安。
是不是只有重症的病人才會用到峻補呢?答案是否定的。峻補主要針對急虛症,急虛症也分輕和重。今天的節目重點說說輕度的急虛證是什麼情況?冬季與峻補存在什麼關係?專家列出了一些診斷的標準。
重度的虛證存在各科的病中,比如心血管科的冠心病、各種心功能不全、早搏、心肌供血不足、竇性心動過緩。或者呼吸科的老慢支、肺心病。再或者慢性胃炎、腎功能不全。如果是婦科則有可能胎停育,卵巢早衰。小孩最明顯的就是反覆感染、體弱多病。
專家認為,現代人人都需要補,尤其是有常年慢性病史的人,更需要補。補分日常調理的補和治病性的補。峻補屬於治病性的補,不適合大家在家嘗試,但是泡藥酒的方法倒是峻補的一種轉化,藥量變小了,藥味變少了,就可以轉化為日常輔助的調理方法。
現代的藥酒相當多,老年人用的很多,多數用來治療虛寒症和風溼病。例:風溼藥酒、參茸藥酒。藥酒在方劑裡屬酒劑,是一種傳統的調補方法。《藥典》裡面有很明確的記載。
專家也推薦給大家幾個在家泡酒的小方法。如果有以下症狀,可以試用泡酒的方法來輔助緩解。
我國民間素有冬令進補的習慣,有道是:「三九補一冬,來年少病痛」,「冬令進補,來春打虎」。冬季是耗陽氣的季節,因為寒冷會使人體的能量消耗相對增加,所以針對陽虛的人群,利用冬季時節峻補,是不錯的選擇方法。詳情請看本期節目。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根據中醫理論,冬季是一年四季中進補的最好季節,而冬令進補,更以膏方為最佳。周老給大家推薦一個結合自己多年臨床經驗總結出的,相對全面、安全的補養膏方。適應症、禁忌、注意事項等請看本期節目。
冬天到了,許多人特別容易上火。特別是一來暖氣,馬上由冷變熱,很多人都會不適應。所以入冬的時候,我們可以經常製作一些食補的方法來調劑。國家級名老中醫周樂年給大家推薦了一個經驗方:
與來暖氣之後許多人出現的症狀一樣,很多人吃完補藥後會出現眼睛熾熱、流鼻血、口舌生瘡、嗓子幹啞,這就是民間認為的「虛不受補」,但周老認為不存在虛不受補,那是因為補益的方法沒用對。
本集講到的調補主要適用於中老年人。在眾多的虛症中,往往是虛實夾雜特別是慢性病和老年病更需要多注意。如果是單純的虛症,那很容易治療,如果是夾實的虛症,在治療的時候就要全面的分析,既要扶正又要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