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老總王守東的「第一身份」:我是黨員不是「王總」
2023-04-01 22:51:41
一張粉紅色二等座火車票,靜靜躺在王守東的辦公桌上。按原計劃,1月10日他會赴北京開會。車票終未使用,這位75歲的泰山鋼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突發心臟病,長眠在新年第一天。
身為民營企業家,王守東不習慣別人叫他「王總」,他說我是黨的人,我的職務是書記。1984年,王守東從萊蕪市第二水泥廠請纓籌建泰鋼,任指揮部臨時黨委書記;2016年,他去世之前已卸任多個職務,卻捨不得黨委書記這一個。
總書記指出,全黨同志要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 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
王守東就是這樣一個實踐者,一個始終銘記「第一身份」的黨員。
【魂之情】
王守東說,我喝百姓水,吃百姓飯,要為百姓做點事;當上企業老總,手裡權大了,也不能忘了自己是一名黨員——
責任和擔當扛在肩上
王守東去世前的一周,籤發了12份文件,作了3次講話,參加了4次活動,甚至離世前最後幾十分鐘裡,他還在交代泰鋼轉型問題。上滿發條拉滿弓的王守東,操勞到生命最後一刻。
「支撐他一輩子的,是一種責任和擔當。」做如此評價的,是當年見證泰鋼恢復上馬的時任萊蕪市委副書記何心振。
1984年春寒未消,負債纍纍的泰安地區鋼鐵廠等來解散的判決。在這裡幹了8年的王守東,眼見一千多名工友失去飯碗,翹首以待的採購員失望而歸。工人需要工作,企業需要復興,國家需要鋼鐵;然而招工沒名額,原料沒指標,國家沒撥款,一座高爐恢復煉鐵起碼需要300萬元。
時代留下一道難題。
「我是一名黨員,喝百姓水,吃百姓飯,要為百姓做點事。」這種想法激蕩在44歲的王守東心頭。閉門謝客三天,秉燭通宵達旦,王守東拿出一份《上馬恢復煉鐵刻不容緩,願為振興萊蕪經濟做貢獻》的報告。
為此,王守東七上膠東,五下江南,開創了「補償貿易」的新路;他聚起300位多鋼鐵人,月當燈,風擦汗,會戰105天,攻克311道難關。這就是如今這家中國500強企業的前身。
泰鋼紅火了,他琢磨著讓更多人富起來,把周邊十個村納入泰鋼工業園,村民住上漂亮的樓房,年輕人進廠掙工資,老年人安享養老金;他拿出多年積蓄,給家鄉苗山鎮王家村修了一條「陽光大道」;為保護生態環境,他著力發展循環經濟,泰鋼許多環保技術超「國標」……
「為別人做事很熱心,自己享受起來很不自信。」泰鋼集團黨委副書記杜躍進這樣評價近40年的老搭檔。
王守東每天過手資金上億元,許多人對他說,「人家老闆買飛機坐遊艇,你也可以享受享受了。」可是他的工作檯掉了漆,座椅磨破皮,工作人員幾次提出更換都被「熊」了回去,不得已只好用膠帶勉強固定一下。王守東常對身邊人說,就是當上企業老總,手裡權大了,也不能忘了自己是一名黨員。
王永玲說,「他把唯一一次『私心』用在了我身上。」兒時永玲罹患眼疾,王守東正奮戰在修復高爐一線。「等忙過這陣子,爸爸帶你去大醫院看看。」女兒沒等到這一天,13歲就雙目失明,這個未曾兌現的諾言,成了一個父親永遠的遺憾。多年後,王守東把女婿畢延生從離家較遠的裝卸車間,調到離家5分鐘路程的泰鋼實業公司,算是一種補償。
【魂之源】
王守東說,人不能忘了本,思想上不能沒有根;人總要有一點精神,精神可以鼓舞鬥志,可以讓你在困難的時候咬緊牙關挺過去——
理想和信念深入骨髓
泰鋼食堂師傅知道,王守東愛吃硬飯,喜歡鍋餅、煎餅,不願吃麵條、餛燉;不鏽鋼廠黨支書倪燕則用「剛烈」二字描述他,一次大會後年逾古稀的王守東拄著椅子背,讓大家先走,就是不讓人看出他腿腳不靈便。
硬,是王守東給人的一大印象。他自己則說,人總要有一點精神,精神可以鼓舞鬥志,可以讓你在困難的時候咬緊牙關挺過去。
王守東軍人出身,1959年起在部隊一待18年。這段經歷奠定了他思想的總開關,渲染了性格主色調。他受到系統的黨史理論教育,聽過雷鋒的報告,在坑道裡秉燭夜讀,成為學習先進分子和理論教員。職工張兆明還記得,王書記講話常講雷鋒,動情之時免不了像雷鋒一樣擼起袖子,挽起褲管,讓人為之動容。
和許多大老闆不同,王守東不跳舞,不打高爾夫,甚至沒什麼愛好。「整天就是兩件事,工作和學習,他的藏書有2萬多冊,學習筆記幾大箱。」王永勝對父親的萬千思緒歸於這句話。
在一本筆記中,王守東寫道:「思想上應樹立群眾觀點,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為了眾人事,含笑到九泉。」群眾觀點,成為他精神的重要源泉。
在王守東家的客廳,至今仍擺著12個小馬扎。
王書記家的馬扎,坐過獻計獻策的積極分子,坐過思想波動的青年職工。不論誰來,沙發上坐不下了,王守東就拉過馬扎王家黨是誰,招呼著「坐到我身邊來」。坐過小馬扎的亓愛英回憶,「那天正趕上餃子出鍋,往馬紮上一坐,熱氣騰騰的一大碗就遞到手裡來了。」30年來,王守東家的馬扎換了一批又一批。
泰鋼10年大慶期間,有人主張請明星辦晚會,有人建議擺慶功宴,王守東則表示建一座公德碑,把頭功記在全體職工身上。功德碑落成,1997個建設者的名字閃閃發光,許多工人連夜打著手電筒尋找自己的名字。
「一身正氣出世,兩袖清風為人」,他把這幅字掛在牆上給人看,自己更這麼幹。別的企業拉關係,跑路子,買個單,送個卡,對這些「司空見慣」之事他始終敬而遠之。「王書記要求手下人走正道,不搞不正之風,始終踐行『親』『清』要求。」泰鋼焦化公司經理焦玉雪說。
可以說,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讓王守東的精神世界更為飽滿。
【魂之力】
王守東說,企業雖然改制了,但泰鋼姓黨,聽黨話跟黨走,要把支部建在生產一線——
企業的黨旗高高飄揚
企業改制,是轉變經營方式的一個契機,也成為企業家的一道考題。「企業是自己的了」 「利潤是第一位的」,在一些人看來這些似乎理所應當。
2000年泰鋼改制了王家黨是誰,王守東卻似乎「反著來」:身為民企老總,卻愛當個書記;在國企幹,他把公家事當成自家事;改制後,把自己的拿出來當大家的。
「泰鋼不姓王,泰鋼姓黨。」對他的「第四個孩子」,王守東沒有將這個「老小」視為己有,而是以更廣博的心胸給它樹起堅實的精神支柱。泰鋼發展依靠「四輪驅動」:黨的領導、思想政治工作、科技進步、企業文化。而黨的領導,始終是泰鋼高舉的旗幟。
在泰鋼,重大決策要上黨委會,黨支部建在每個單位,黨小組建在生產一線。王守東提出「泰鋼精神」「五條姿態」理論,把黨建融入企業文化;設立政治部,出版《泰鋼報》《泰鋼思想》雜誌,建設思想政治工作陣地;急難險重處設黨員崗,黨員工作牌上印著黨徽。
王守東要求每個單位除了管生產的經理,還配備管黨建的支部書記,推行黨建、經營雙考核。
有專家給王守東提建議,多一套人馬不利於成本控制。王守東卻說,黨建的力量不僅是精神財富,還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新上的320高爐不達產,不達效,王守東親自掛帥,一個月跑車間12次,「老書記」衝在前頭,支部書記專啃「硬骨頭」,黨員撿重活難活,許多人五六天不回家。這種勁頭給職工帶來莫大鼓舞,一系列難題得以解決,日產量從原來的五六百噸猛增到900多噸。
抓黨建,是民企泰鋼的鮮明特點。31個黨支部就是31個戰鬥堡壘,1700多名黨員就是1700個帶頭人。在泰鋼,年輕人爭相入黨成為一景,杜躍進拿出一摞入黨申請書說,每年都會收到四五百份入黨申請書,有的青年職工還為入不了黨抹眼淚。
抓黨建,給泰鋼發展帶來強大支撐。2015年實現產值150億元,銷售收入260億元,100萬噸全流程不鏽鋼生產線全國領先,不少客商登門求購。
當前,鋼鐵行業行情不好,去產能壓力大,環保責任重,王永勝表示,老書記常說他的字典裡沒有「困難」二字,有老書記的精神財富,泰鋼有信心。
如需了解更多的收錢吧代理加盟詳情,請諮詢電話18883238888.全國招聘代理加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