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公吵架之後怎麼辦,跟老公吵架後怎麼處理
2023-04-02 03:58:50 2
一個
為什麼我們總是爭吵?秋秋和她的丈夫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原因是她老公沒跟她說就借給好兄弟10萬。
秋秋:「這個家裡的每一分錢都是我們夫妻的共同財產,不是你一個人的。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就借了這麼多錢?」
老公:「我不是跟你說過這個嗎?前幾天我弟弟的爸爸急著做手術,我當然馬上給他了。」
秋秋:「你告訴我這個?你在通知我!」
老公:「有什麼區別?」
秋秋:「你沒有立刻告訴我這麼大的事情。你把我當什麼了?」
老公:「我真的不知道你在做什麼,也沒有瞞著你。只是我晚了幾天告訴你,你要跳下去拿。」
面對丈夫的公正,秋秋感到委屈,覺得自己沒有得到丈夫應有的尊重。
而我老公也很生氣,認為秋秋不懂事,他也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
兩者之爭只能不歡而散。
2
為什麼不「理解」別人說的話?為什麼秋秋和丈夫的溝通沒有效果,反而越聊越崩潰?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很常見。我們明明想通過溝通解決問題,到頭來卻因為溝通2而讓問題更加嚴重。
交流的本質是交換信息,但關於「理解」信息,每個人的反應都不一樣,聽者未必能理解說話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意思。
交流不僅僅是說出來。據研究,人類交流行為中比例最高的其實是傾聽。
關於聽,《人人都需要的管理術》裡提到了兩個概念:內容耳和關係耳。
耳朵聽到的信息是字面上講的,我們很容易理解和領會。
耳朵是根據兩個人的關係信息來猜測內容信息所傳達的含義。
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我們經常使用內容耳朵,但是內容耳朵總是讓我們誤解對方的意思。
中國人說話婉轉含蓄。他們喜歡「話中藏話」讓人猜測,或者因為不好意思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所以假裝不在乎或者轉移話題。
「口是心非」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經歷,只是有時候我們在表達的時候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表達上有偏差,很容易文字表達不出來。
秋秋的丈夫是個大男子主義者,經常決定家裡的一切。
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大事她都捨不得,往往以兩人激烈爭吵而告終。
就像借錢這件事,如火如荼,但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秋秋很生氣,因為她丈夫沒有第一時間告訴她這件事。在她看來,這意味著丈夫沒有把她當回事,一點都不尊重她,任意支配家庭財產。
但在溝通過程中,秋秋始終強調「你沒有第一時間告訴我」這一事實。
我丈夫很難理解「第一時間告訴秋秋」。時間這麼重要嗎?他沒有偷偷做這件事,所以他只會回應他對這件事的看法。
我們無法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對這段感情的憤怒,所以只能從內容上進行回應。崔璀3354號,郵編《人人都需要的管理術》
正如崔璀所說,很明顯這段感情有問題,但我們總是執著於內容信息,卻沒有「傾聽」對方真正想表達的東西。
心理學家黃家良:「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對方的感受。我們應該永遠記住,感情的溝通是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當我們發現交流進行不下去了,就要反思。
我們到底在交流什麼?
我們真的在解決問題嗎?
如果你不善於與人溝通,經常搞砸每一次溝通,那可能是你還沒有打開你的「關係耳朵」。
三
如何正確傾聽,讓溝通更有效率如何才能讓溝通更有效率?答案是聽。
蘇格拉底:「大自然給了我們一張嘴和兩隻耳朵,好讓我們多聽少說。」
只有真正「聽到」對方想要表達的東西,才能進行溝通。
那麼如何正確聽講呢?在《人人都需要的管理術》中,崔璀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先聽內容,再想關係。我們的傾聽習慣是先打開「內容耳朵」去理解對方表達的字面意思,這樣就可以先從內容層面去回應。
如果不能在內容層面談,那就得打開我們的「關係耳朵」,看清楚這件事裡兩個人的關係信息是什麼樣子的。
如何識別兩個人的關係信息確認關係的親密程度。
我們首先要看兩個人的關係是親近還是疏遠。如果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需要拉近彼此的距離,那麼我們就可以和對方多交流一些感受或者感受。
如果你們太親近,需要保持距離,那就做生意,不要牽扯太多個人情緒和感受,禮貌待人。
檢查關係的主動和被動
是平等交流的前提之一。當兩個人的權利和話語權不對等時,關係信息就會失衡,一方會因為處於被動狀態而受到打壓和傷害。
所以,我們要思考在關係中誰掌握主動權,誰做了決定,誰在做安排,誰在告知。
如果聽到對方很被動,就要把權力還給對方,去理解他對這件事的感受和態度。
如果覺得自己處於被動地位,就應該收回自己的權力,表明自己對這件事的感受和態度。
明確關係的位置。
在交往中,我們總是容易錯位自己。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做一個好老師」。我們總認為自己比對方優秀,喜歡給別人提建議或者評價別人。
比如女人總喜歡向男人訴苦,男人聽後會不自覺地給女人提建議。
/p>
但女人想聽的往往不是建議,而是認同、理解與安慰。
所以我們要認清自己的身份,不要去做別人的「老師」或者「控制者」,思考彼此的關係是什麼樣子的,就用你該有的關係身份去回應對方。
在關係層面上作出回應
當我們認清自己的關係身份,我們就要在關係層面上去回應對方,與對方進行交流。
如果我們不確定聽到的關係信息是否準確,那我們就要跟對方確認一下。
比如當男人面對女人的抱怨提出建議,但女人依然不開心的時候,男人可以試著這麼說。
「你是不是不太想聽我給你提建議呢?」
「是啊,你說的建議我又不是不懂。」
「那我怎麼做能讓你開心一點呢?我不想看到你不開心。」
「哎呀,你什麼都不用做啦,我就吐槽一下。」
「真的嗎?」
「真的,我現在吐槽完了就覺得舒服多了。」
當女人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被接納與理解時,女人才會覺得自己的表達有被真正「聽到」,於是這場溝通就能完美結束。
如果我們能夠確定聽到的關係信息,我們就可以通過改變關係來解決溝通難題,還是以男人與女人溝通為例。
當男人面對女人的抱怨提出建議,但女人依然不開心的時候,男人明白自己此時此刻犯了身份上的錯誤。
男人把自己當成了老師,而女人是拿他當自己親密的愛人去溝通的,希望得到男人的理解與認同。
所以男人就可以耐心聽,認真做回應,多用以下句式去激發女人的溝通欲望,讓她將情緒都宣洩出來,最後再安慰一下,表明自己對她情緒的理解就可以了。
「啊怎麼這樣呢?」
「我也這麼覺得。」
「然後呢?」
「哎!」
「難怪你會不開心,換做我也很生氣的。」
溝通有多難呢?你心裡想的,你說出來的,別人認為的,是三件事。
誤解是人生的常態,理解是稀缺的意外,能被人理解與認同,才是我們溝通的目的。
總是有很多人說自己是直男、直女,說話不懂彎彎繞繞,所以希望別人把話講明白。
這其實是沒錯的,但是有時候交流感受遠比交流事實更加重要,感受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真正的溝通應該是互相包容與理解的過程。
即使你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感受,但你願意去改變,跟著對方的節奏去解決問題,這就很好了。
或者你不擅長理解對方的感受,但你也願意試著去打開「關係耳朵」,引導對方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這才是正確的解決辦法。
高質量的溝通才會令人心情愉悅,才能加深彼此的關係。
作者:星禮Starry
排版:星禮Starry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 End-
往 期 推 薦
男朋友精心準備的求婚被自己毀了……
原配更好嗎?其實這才是婚姻的真相
夫妻關係一定要明白的1個真相,後悔沒早點知道
心理:你的感情關係,只是在重複你的家庭關係
本文由星禮Starry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