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透析用水內毒素過濾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00:36:0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血液透析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透析用水內毒素過濾器。
背景技術:
血液透析,主要用於治療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和藥物中毒等病症,現已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血液透析就是將病人血液和透析液同時以相反的方向引入透析器內,分別流經透析膜兩側,兩側的溶質和水在濃度和壓力梯度下作跨膜運動進行物質交換。患者通過血液透析或者血液透析濾過,可以適當延長壽命,改善生活質量。血液透析過程中,需要使用到透析機,透析器,透析液,透析管路等相關器械。其中,透析液通過透析器超濾膜與患者血液進行直接接觸,透析機需要不間斷吸入透析用水對透析液進行稀釋。透析液所含細菌,內毒素等指標關乎患者透析療效甚至生命安全。因此,保障透析用水的質量成為保障患者治療效果和生命安全的關鍵之一。
現有技術中,透析用水的淨化主要使用血液透析用水處理系統進行集中製備,然後通過輸水管路連接到每一臺透析機。此系統的隱患在於水處理系統和透析機之間的管路容易滋生細菌,而且不便於消毒與更換。因此,即使水處理系統出水口處水質達到透析用水標準,經過輸水管路的汙染之後到達透析機依然可能造成細菌和內毒素超標,導致患者治療效果下降甚至引發不良反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透析用水內毒素過濾器,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過濾效果好,其旨在解決現有的透析用水進入透析機前可能受到汙染的缺陷,通過透析機前置過濾使透析用水水質得到保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透析用水內毒素過濾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相互獨立的第一超濾膜絲束和第二超濾膜絲束,所述第一超濾膜絲束的開口通過密封膠固定在殼體進水端,所述第二超濾膜絲束的開口通過密封膠固定在殼體出水端,所述殼體內部通過兩端密封膠的密封形成密閉空間,所述殼體進水端、殼體出水端分別安裝有進水端蓋、出水端蓋,所述進水端蓋與殼體進水端形成進水腔,所述出水端蓋與殼體出水端形成出水腔,所述進水端蓋、出水端蓋上分別設置有進水接管、出水接管。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超濾膜絲束和第二超濾膜絲束均包括多根中空纖維超濾膜。
進一步的,所述中空纖維超濾膜為U型,所述中空纖維超濾膜兩端通過密封膠固定在殼體相同端,所述中空纖維超濾膜開口與進水腔或者出水腔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中空纖維超濾膜直列平行放置,所述中空纖維超濾膜一端通過密封膠固定在殼體端部,所述中空纖維超濾膜固定在殼體端部的一端開口與進水腔或者出水腔連通,所述中空纖維超濾膜另一端封閉。
進一步的,所述中空纖維超濾膜內徑180μm~250μm,壁厚30μm~60μm,膜表面微孔直徑1nm~10nm,總計膜面積1m2~5m2。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接管、出水接管外周上設置有接口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為內表面光滑的柱狀殼體。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橫截面為圓形、橢圓形或倒圓角的矩形。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端蓋、出水端蓋通過超聲焊接或膠粘與殼體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過濾器直接加裝於透析機進水端前,避免了長距離輸水導致的水質汙染問題;
2.本實用新型過濾器的中空纖維超濾膜膜表面孔徑在1nm~10nm,能過濾所有細菌和絕大多數內毒素分子,保障過濾後水質達到血液透析用水標準;
3.本實用新型過濾器使用雙重過濾膜設計,對透析用水進行了兩次過濾,雙重過濾的冗餘設計保證了過濾效果的可靠性;
4.本實用新型過濾器相比於現在市面上的超純血液透析用水處理系統相比,通過進水接管、出水接管即可方便的將過濾器連接在透析用水供水水路與透析機之間,進水接管、出水接管外周上的接口密封圈的設計,使連接緊密,避免了透析用水的洩露,安裝方便,極大節約了水處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11.殼體進水端,111.進水端蓋,1111.進水接管,12.殼體出水端,121.出水端蓋,1211.出水接管,2.第一超濾膜絲束,21.第一超濾膜絲束的開口,3.第二超濾膜絲束,31.第二超濾膜絲束的開口,4.密封膠,5.接口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透析用水內毒素過濾器,包括殼體1,殼體1內設置有相互獨立的第一超濾膜絲束2和第二超濾膜絲束3,第一超濾膜絲束的開口21通過密封膠4固定在殼體進水端11,第二超濾膜絲束的開口31通過密封膠4固定在殼體出水端12,殼體1內部通過兩端密封膠4的密封形成密閉空間,殼體進水端11、殼體出水端12分別安裝有進水端蓋111、出水端蓋121,進水端蓋111與殼體進水端11形成進水腔,出水端蓋121與殼體出水端12形成出水腔,進水端蓋111、出水端蓋121上分別設置有進水接管1111、出水接管1211。
第一超濾膜絲束2和第二超濾膜絲束3均包括多根中空纖維超濾膜。中空纖維超濾膜為U型,中空纖維超濾膜兩端通過密封膠4固定在殼體1相同端,中空纖維超濾膜開口與進水腔或者出水腔連通。中空纖維超濾膜內徑180μm~250μm,壁厚30μm~60μm,膜表面微孔直徑1nm~10nm,總計膜面積1m2~5m2。進水接管1111、出水接管1211外周上設置有接口密封圈5。殼體1為內表面光滑的柱狀殼體。殼體1橫截面為圓形、橢圓形或倒圓角的矩形。進水端蓋111、出水端蓋121通過超聲焊接或膠粘與殼體1固定連接。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透析用水內毒素過濾器,包括殼體1,殼體1內設置有相互獨立的第一超濾膜絲束2和第二超濾膜絲束3,第一超濾膜絲束的開口21通過密封膠4固定在殼體進水端11,第二超濾膜絲束的開口31通過密封膠4固定在殼體出水端12,殼體1內部通過兩端密封膠4的密封形成密閉空間,殼體進水端11、殼體出水端12分別安裝有進水端蓋111、出水端蓋121,進水端蓋111與殼體進水端11形成進水腔,出水端蓋121與殼體出水端12形成出水腔,進水端蓋111、出水端蓋121上分別設置有進水接管1111、出水接管1211。
第一超濾膜絲束2和第二超濾膜絲束3均包括多根中空纖維超濾膜。U型的中空纖維超濾膜改成直列平行放置,中空纖維超濾膜一端通過密封膠4固定在殼體1端部,中空纖維超濾膜固定在殼體1端部的一端開口與進水腔或者出水腔連通,中空纖維超濾膜另一端封閉。
使用時,通過進水接管1111、出水接管1211將本實用新型過濾器連接在透析用水供水水路與透析機之間,透析用水通過進水接管1111進入進水腔,然後通過第一超濾膜絲束的開口21進入第一超濾膜絲束2中,在輸水水壓的作用下,透析用水滲過第一超濾膜絲束2膜壁進入殼體1內,不能通過納米級超濾微孔的細菌和內毒素被攔截在第一超濾膜絲束2內;在輸水水壓的作用下,透析用水滲過第二超濾膜絲束3膜壁從殼體1進入第二超濾膜絲束3內,第二超濾膜絲束3對透析用水進行第二次過濾,提高了過濾的效果,保證了過濾的完全;透析用水從第二超濾膜絲束的開口31進入出水腔,然後通過出水接管1211流出進入透析機參與治療。
本實用新型過濾器直接加裝於透析機進水端前,避免了長距離輸水導致的水質汙染問題;過濾器的中空纖維超濾膜膜表面孔徑在1nm~10nm,能過濾所有細菌和絕大多數內毒素分子,保障過濾後水質達到血液透析用水標準;過濾器使用雙重過濾膜設計,對透析用水進行了兩次過濾,雙重過濾的冗餘設計保證了過濾效果的可靠性;過濾器相比於現在市面上的超純血液透析用水處理系統相比,通過進水接管1111、出水接管1211即可方便的將過濾器連接在透析用水供水水路與透析機之間,進水接管1111、出水接管1211外周上的接口密封圈5的設計,使連接緊密,避免了透析用水的洩露,安裝方便,極大節約了水處理成本。解決現有的透析用水進入透析機前可能受到汙染的缺陷,通過透析機前置過濾使透析用水水質得到保障。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