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前式角型自力式壓力調節閥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4:43:1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自力式調節閥生產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閥前式角型自力式壓力調節閥。
背景技術: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節能環保已不容忽視,自力式壓力調節閥作為一種無需外加驅動能源,依靠被調介質自身的壓力為動力源,根據其介質壓力變化,按預定值進行自動調節的節能控制裝置,在城市供熱供暖,無外界供電、供氣,且僅需控制液體及氣體壓力的場合,該產品倍受青睞。
然而,現有的自力式壓力調節閥閥體和閥芯零件的通用性較差,需採用專用的閥體和閥芯零件,因此產品標準化程度較低,造成使用成本較高,不利於產品的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閥前式角型自力式壓力調節閥,該調節閥改變了傳統結構,能夠提高閥體和閥芯零件的通用性以及產品標準化程度。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閥前式角型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其關鍵在於: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同軸連接的調節閥、執行機構以及彈簧組件;
其中,所述執行機構包括通過圓形螺母固定在所述調節閥上的支架、固定在該支架頂部的下端蓋以及固定在該下端蓋上方的上端蓋,在所述下端蓋與上端蓋之間安裝有缸體,所述缸體內裝設有活塞,該活塞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推桿與第二推桿,所述第一推桿向下穿出下端蓋並伸入所述支架內,該第一推桿的下端還通過開合螺母連接至所述調節閥,所述第二推桿連接至所述彈簧組件;
所述彈簧組件包括用於與執行機構連接的彈簧筒,在該彈簧筒內分設有彈簧座與彈簧壓板,在所述彈簧座與彈簧壓板之間抵接有大彈簧與小彈簧,且小彈簧位於大彈簧內,所述第二推桿穿設在所述彈簧座內,在所述彈簧壓板的頂部連接固定有調節杆,該調節杆的上部伸出所述彈簧筒並連接有調節螺母。
本方案在傳統結構上實現了突破,將彈簧組件創造性的安裝在執行機構的上方,並利用彈簧的變形力作用在調節閥上,以滿足閥的初始位置關閉。彈簧組件、執行機構、調節閥三者同軸連接,彈簧力使閥處於關閉,介質對執行機構和調節閥的作用力平衡彈簧力,當介質壓力發生變化時,介質對調節閥和執行機構的作用力發生變化,使原本平衡的力失去平衡,使閥芯位置發生位移變化,從而實現介質壓力的調節。同時,可根據需要,通過調節螺母對調節杆的初始位置進行調節,實現壓力的初始值設定。因此,相較於傳統的自力式調節閥,調節閥中各零部件尤其是閥體與閥芯零件不用採用專用零件,使其通用性得到了提高,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從而得到了提高,有助於降低自力式調節閥的使用成本。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閥包括閥體以及密閉連接在該閥體上方的閥蓋,在所述閥體內裝設有閥座,在所述閥座上支撐有閥芯,所述閥芯的上部套設在導向套內,所述閥芯的上端還連接有閥杆,該閥杆的上端伸出所述閥蓋並通過開合螺母連接至所述執行機構的第一推桿。
進一步的,為了提高閥杆與閥蓋之間的密封性,在所述閥杆與閥蓋之間還設置有填料函組件,該填料函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的下襯墊、填料、填料壓蓋,在所述填料壓蓋與閥杆之間以及填料壓蓋與閥蓋之間均設置有第一O型圈。
進一步的,在所述填料函組件的上方設有壓板,所述壓板通過螺栓與閥蓋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閥蓋與閥體之間通過連接螺栓固定連接。
通過上述結構,可利用閥蓋頂住導向套、閥芯以及閥座在閥體中的位置,並保證在閥體內的液體不溢出,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進一步的,為了便於安裝且更好的保證閥體的密封性,所述導向套的上邊緣向外側延伸形成凸臺,該凸臺卡接在所述閥體與閥蓋之間,在所述凸臺的上下兩側均設置有鋸齒墊片。
進一步的,為了保證執行機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所述活塞與缸體之間設置有亮度第二O型圈,在所述第一推桿與所述下端蓋之間設置有第三O型圈。
本實用新型的顯著效果是:將彈簧組件與執行機構在傳統結構上發生了變化,即彈簧組件在上、執行機構在下,在滿足傳統壓力調節式調節閥的要求的同時,實現了閥體和閥芯零件的通用性,產品標準化程度高,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所述執行機構與彈簧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與圖2所示,一種閥前式角型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同軸連接的調節閥、執行機構以及彈簧組件;
其中,所述調節閥包括閥體1以及密閉連接在該閥體1上方的閥蓋7,所述閥蓋7與閥體1之間通過連接螺栓8固定連接,在所述閥體1內裝設有閥座2,在所述閥座2上支撐有閥芯3,所述閥芯3的上部套設在導向套4內,所述閥芯3的上端還連接有閥杆5,該閥杆5的上端伸出所述閥蓋7並通過開合螺母16連接至所述執行機構的第一推桿18,在所述閥杆5與閥蓋7之間還設置有填料函組件,該填料函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的下襯墊9、填料10、填料壓蓋11,在所述填料壓蓋11與閥杆5之間以及填料壓蓋11與閥蓋7之間均設置有第一O型圈12,在所述填料函組件的上方設有壓板14,所述壓板14通過螺栓15與閥蓋7固定連接;
所述執行機構包括通過圓形螺母13固定在所述調節閥上的支架17、固定在該支架17頂部的下端蓋19以及固定在該下端蓋19上方的上端蓋23,在所述下端蓋19與上端蓋23之間安裝有缸體21,所述缸體21內裝設有活塞22,在所述活塞22與缸體21之間以及所述第一推桿18與所述下端蓋19之間均設置有第三O型圈20;該活塞22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推桿18與第二推桿31,所述第一推桿18向下穿出下端蓋19並伸入所述支架17內,該第一推桿18的下端還通過開合螺母16連接至所述調節閥,所述第二推桿31連接至所述彈簧組件;
所述彈簧組件包括用於與執行機構連接的彈簧筒25,在該彈簧筒25內分設有彈簧座24與彈簧壓板28,在所述彈簧座24與彈簧壓板28之間抵接有大彈簧26與小彈簧27,且小彈簧27位於大彈簧26內,所述第二推桿31穿設在所述彈簧座24內,在所述彈簧壓板28的頂部連接固定有調節杆29,該調節杆29的上部伸出所述彈簧筒25並連接有調節螺母30。
從圖1還可以看出,所述導向套4的上邊緣向外側延伸形成凸臺,該凸臺卡接在所述閥體1與閥蓋7之間,在所述凸臺的上下兩側均設置有鋸齒墊片6。
參見附圖2,在所述活塞22與缸體21之間以及所述第一推桿18與所述下端蓋19之間均設置有第三O型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