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圓鋸齒輪系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6:45:41 1
一種電圓鋸齒輪系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圓鋸齒輪系,包括行星齒輪系和與行星齒輪系連接的齒輪傳動機構;所述行星齒輪系包括第一圓柱齒和與第一圓柱齒嚙合連接的第二圓柱齒,第一圓柱齒套裝在輸出軸的外周面;所述行星齒輪系包括第一行星齒輪和與第一行星齒輪平行布置的第二行星齒輪,第一行星齒輪與第二行星齒輪套裝在傳動軸的外周面,第二圓柱齒套裝在傳動軸的外周面,傳動軸的端部設有傳動齒輪,傳動齒輪與第一行星齒輪連接,第二行星齒輪的一側設有二級中心齒,第二行星齒輪的另一側設有一級中心齒,一級中心齒布置在第一行星齒輪與第二行星齒輪之間。本實用新型通過齒數比較小的第一圓柱齒與第二圓柱齒來達到最終的輸出轉速要求和更大的旋轉運動扭矩。
【專利說明】一種電圓據齒輪系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齒輪系,特別涉及一種電圓鋸齒輪系。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如專利ZL201180042388.6公開了一種液體潤滑的齒輪系,具有以下特性:該齒輪系具有至少兩個齒輪,這些齒輪的齒彼此嚙合;該齒輪系具有嚙合區域,該嚙合區域具有入口和出口 ;該齒輪系具有罩殼壁,該罩殼壁圍封彼此協作的兩個齒輪中的至少一個並將所圍封的內部與環境部分地或完全地隔開;罩殼壁具有位於入口的區域中的出口,其中,所述出口建立內部與大氣之間的傳導連接;並且齒輪的動態包絡圓與罩殼壁之間的距離小於齒高。該齒輪系不具有達到最終的輸出轉速要求和更大的旋轉運動扭矩的功倉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齒輪傳動機構通過行星齒輪系將較高的傳動齒輪輸入轉速通過行星齒輪系轉化為扭矩增大的二級傳動,然後再通過齒數比較小的第一圓柱齒與第二圓柱齒來達到最終的輸出轉速要求和更大的旋轉運動扭矩的電圓鋸齒輪系。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電圓鋸齒輪系,包括行星齒輪系和與行星齒輪系連接的齒輪傳動機構;所述行星齒輪系包括第一圓柱齒和與第一圓柱齒嚙合連接的第二圓柱齒,第一圓柱齒套裝在輸出軸的外周面;所述行星齒輪系包括第一行星齒輪和與第一行星齒輪平行布置的第二行星齒輪,第一行星齒輪與第二行星齒輪套裝在傳動軸的外周面,第二圓柱齒套裝在傳動軸的外周面,傳動軸的端部設有傳動齒輪,傳動齒輪與第一行星齒輪連接,第二行星齒輪的一側設有二級中心齒,第二行星齒輪的另一側設有一級中心齒,一級中心齒布置在第一行星齒輪與第二行星齒輪之間。
[0006]進一步地,所述輸出軸的外周面套裝有滾針軸承,第一圓柱齒套裝在滾針軸承的外周面。
[0007]進一步地,所述滾針軸承的外周面套裝有平面軸承承與第二滾珠軸承,平面軸承設置在第一圓柱齒的一側,第二滾珠軸承設置在第一圓柱齒的另一側。
[0008]進一步地,所述傳動軸的端部設有第一滾珠軸承,第一滾珠軸承與第二圓柱齒連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傳動軸的中間位置套裝有第三滾珠軸承,第三滾珠軸承設置在第二圓柱齒與二級中心齒之間。
[0010]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電圓鋸齒輪系,由於所述行星齒輪系包括第一圓柱齒和與第一圓柱齒嚙合連接的第二圓柱齒,第一圓柱齒套裝在輸出軸的外周面;所述行星齒輪系包括第一行星齒輪和與第一行星齒輪平行布置的第二行星齒輪,第一行星齒輪與第二行星齒輪套裝在傳動軸的外周面,第二圓柱齒套裝在傳動軸的外周面,傳動軸的端部設有傳動齒輪,傳動齒輪與第一行星齒輪連接,第二行星齒輪的一側設有二級中心齒,第二行星齒輪的另一側設有一級中心齒,一級中心齒布置在第一行星齒輪與第二行星齒輪之間,所以由第一行星齒輪作為主動齒輪帶動第二行星齒輪繞傳動軸旋轉運動來帶動一級中心齒與二級中心齒做反向運動,從而實現一級中心齒做反向運動,二級中心齒做正向旋轉運動,一級中心齒、二級中心齒與傳動軸通過花鍵來保持相對固定不動,二級中心齒與第二圓柱齒也通過花鍵保持相對固定,所以正向旋轉運動的二級中心齒也帶動了第二圓柱齒做正向旋轉運動,而第一圓柱齒也與輸出軸相對固定,所以最後正向旋轉運動的第二圓柱齒帶動相哨合的第一圓柱齒做反向運動,故輸出軸也一樣做最後的反向運動;該齒輪傳動機構能通過行星齒輪系將較高的傳動齒輪輸入轉速通過行星齒輪系轉化為扭矩增大的二級傳動,然後再通過齒數比較小的第一圓柱齒與第二圓柱齒來達到最終的輸出轉速要求和更大的旋轉運動扭矩。由於所述輸出軸的外周面套裝有滾針軸承,第一圓柱齒套裝在滾針軸承的外周面,所述滾針軸承的外周面套裝有平面軸承承與第二滾珠軸承,平面軸承設置在第一圓柱齒的一側,第二滾珠軸承設置在第一圓柱齒的另一側,所述傳動軸的端部設有第一滾珠軸承,第一滾珠軸承與第二圓柱齒連接,所述傳動軸的中間位置套裝有第三滾珠軸承,第三滾珠軸承設置在第二圓柱齒與二級中心齒之間,所以傳動穩定性更加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圓鋸齒輪系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1所示,一種電圓鋸齒輪系,包括行星齒輪系和與行星齒輪系連接的齒輪傳動機構;所述行星齒輪系包括第一圓柱齒5和與第一圓柱齒5嚙合連接的第二圓柱齒7,第一圓柱齒5套裝在輸出軸I的外周面;所述行星齒輪系包括第一行星齒輪12和與第一行星齒輪12平行布置的第二行星齒輪14,第一行星齒輪12與第二行星齒輪14套裝在傳動軸15的外周面,第二圓柱齒7套裝在傳動軸15的外周面,傳動軸15的端部設有傳動齒輪11,傳動齒輪11與第一行星齒輪12連接,第二行星齒輪14的一側設有二級中心齒10,第二行星齒輪14的另一側設有一級中心齒9, 一級中心齒9布置在第一行星齒輪12與第二行星齒輪14之間;輸出軸I的外周面套裝有滾針軸承2,第一圓柱齒5套裝在滾針軸承2的外周面,滾針軸承2的外周面套裝有平面軸承承3與第二滾珠軸承6,平面軸承3設置在第一圓柱齒5的一側,第二滾珠軸承6設置在第一圓柱齒5的另一側,傳動軸15的端部設有第一滾珠軸承4,第一滾珠軸承4與第二圓柱齒7連接,傳動軸15的中間位置套裝有第三滾珠軸承8,第三滾珠軸承8設置在第二圓柱齒7與二級中心齒10之間;一級中心齒9、二級中心齒10、第一行星齒輪12以及第二行星齒輪14的外周面套裝有內齒圈13,內齒圈13的橫截面為C型形狀,通過設置內齒圈13可以起到給一級中心齒9、二級中心齒10、第一行星齒輪12以及第二行星齒輪14保護的作用。
[0013]本實用新型電圓鋸齒輪系,由第一行星齒輪12作為主動齒輪帶動第二行星齒輪14繞傳動軸15旋轉運動來帶動一級中心齒9與二級中心齒10做反向運動,從而實現一級中心齒9做反向運動,二級中心齒10做正向旋轉運動,一級中心齒9、二級中心齒10與傳動軸15通過花鍵來保持相對固定不動,二級中心齒10與第二圓柱齒7也通過花鍵保持相對固定,所以正向旋轉運動的二級中心齒10也帶動了第二圓柱齒7做正向旋轉運動,而第一圓柱齒5也與輸出軸I相對固定,所以最後正向旋轉運動的第二圓柱齒7帶動相嚙合的第一圓柱齒5做反向運動,故輸出軸I也一樣做最後的反向運動;該齒輪傳動機構能通過行星齒輪系將較高的傳動齒輪11輸入轉速通過行星齒輪系轉化為扭矩增大的二級傳動,然後再通過齒數比較小的第一圓柱齒5與第二圓柱齒7來達到最終的輸出轉速要求和更大的旋轉運動扭矩。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圓鋸齒輪系,包括行星齒輪系和與行星齒輪系連接的齒輪傳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行星齒輪系包括第一圓柱齒和與第一圓柱齒嚙合連接的第二圓柱齒,第一圓柱齒套裝在輸出軸的外周面;所述行星齒輪系包括第一行星齒輪和與第一行星齒輪平行布置的第二行星齒輪,第一行星齒輪與第二行星齒輪套裝在傳動軸的外周面,第二圓柱齒套裝在傳動軸的外周面,傳動軸的端部設有傳動齒輪,傳動齒輪與第一行星齒輪連接,第二行星齒輪的一側設有二級中心齒,第二行星齒輪的另一側設有一級中心齒,一級中心齒布置在第一行星齒輪與第二行星齒輪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圓鋸齒輪系,其特徵在於:所述輸出軸的外周面套裝有滾針軸承,第一圓柱齒套裝在滾針軸承的外周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圓鋸齒輪系,其特徵在於:所述滾針軸承的外周面套裝有平面軸承承與第二滾珠軸承,平面軸承設置在第一圓柱齒的一側,第二滾珠軸承設置在第一圓柱齒的另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圓鋸齒輪系,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軸的端部設有第一滾珠軸承,第一滾珠軸承與第二圓柱齒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圓鋸齒輪系,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軸的中間位置套裝有第三滾珠軸承,第三滾珠軸承設置在第二圓柱齒與二級中心齒之間。
【文檔編號】B23D47/12GK203743325SQ201420019064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9日
【發明者】毛培明 申請人:制尚電器(浙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