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卡測試系統及方法
2023-06-03 02:32:06 1
專利名稱:網卡測試系統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網卡測試系統及方法。
技術背景計算機的主板生產過程中,需要對其各個組件進行測試以確定其功能是否正常。對於網卡的測試,通常需要架設一臺或者幾臺測試伺服器作為測試平臺,通過實際網線連接,採取手動方式進行聯網。在網絡中通過傳輸數據文件等一系列方式進行測試。這種做法需要耗費較多時間進行聯網,測試成本高,而且由於實際聯網可能出現的人工錯誤會導致測試的結果不準確。
在這種測試方法的基礎上,很多生產商進行了一些改進。比如利用軟體程序,可自動在網絡中傳輸數據文件。這種改進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動化測試,從而減少了人工成本並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人工操作可能引起的測試不準確問題。然而,由於通常產線上需要測試的網卡比較多,因此需要的測試伺服器也較多。因此,測試成本依然很高,而且有可能因為測試伺服器的負荷過重導致整個網絡崩潰。
發明內容鑑於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網卡測試系統,其不需要組建一個實際的測試網絡即可測試網卡的功能是否正常。
鑑於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網卡測試方法,其不需要組建一個實際的測試網絡即可測試網卡的功能是否正常。
一種網卡測試系統,運行於一計算機中,該計算機包括一存儲設備及一主板。所述網卡與所述主板相連,所述網卡還與一測試治具相連形成一網絡傳輸迴路。該網卡測試系統包括一設備管理模塊,用於啟用所述網卡;一數據包創建模塊,用於創建一數據包;一數據包發送模塊,用於向所述的網絡傳輸迴路發送所述發送的數據包;一數據包接收模塊,用於從所述的網絡傳輸迴路上接收數據包,並將接收到的數據包存儲於所述存儲設備;以及一判斷模塊,用於判斷所述發送的數據包與接收到的數據包中的數據是否相同,以確定所述網卡是否功能正常。
進一步地,所述的設備管理模塊還用於獲得網卡的媒介訪問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
一種網卡測試方法,利用一計算機測試網卡功能,該計算機包括一存儲設備及一主板。所述網卡與所述主板相連,所述網卡還與一測試治具相連形成一網絡傳輸迴路。該網卡測試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啟用所述網卡;創建一數據包;向所述的網絡傳輸迴路發送所述的數據包;從所述的網絡傳輸迴路上接收數據包,並將接收到的數據包存儲於所述存儲設備;以及判斷所述發送的數據包與接收到的數據包中的數據是否相同,以確定所述網卡是否功能正常。
進一步地,所述的網卡測試方法還包括步驟獲得網卡的MAC地址。
相較於現有技術,所述的網卡測試系統及方法,其不需要實際組建一個測試網絡,利用結構簡單且成本低廉的測試治具,降低了測試成本,提高了測試速度及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所述的網卡測試系統及方法不僅可以測試網卡的基本功能,如MAC地址,而且還可以測試網卡的連網功能以及傳輸數據的完整性。
圖1是本發明網卡測試系統的較佳實施例的硬體架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網卡測試系統的較佳實施例的功能模塊圖。
圖3是本發明網卡測試方法的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是本發明網卡測試系統的較佳實施例的硬體架構示意圖。本發明的硬體架構主要包括一計算機100以及一測試治具108。該計算機100可以是IBM體系架構的個人計算機(IBMPC),包括桌上型個人計算機以及筆記本型個人計算機;該計算機100還可以是蘋果計算機公司(Apple)生產的個人計算機。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計算機100是一IBM體系架構的個人計算機100。該測試治具108是由RJ-45接頭與CAT5網線組成,在其他實施例中,該測試治具108還可以由其他類型的網絡接頭與其他類型的網線組成。
所述的計算機100包括一主板102(Motherboard)以及一存儲設備106。該存儲設備106用於存儲測試所需要的數據。該主板102提供多個電子設備接口,電子設備可藉此與主板102進行連接。比如提供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接口使得CPU可以與主板102進行連接,提供內存(Memory)接口使得Memory可以與主板102進行連接,提供存儲設備接口使得該存儲設備106可以與主板102進行連接。主板102還提供多個擴展設備接口,使得擴展設備可以藉此與主板102進行連接。例如主板102提供了一網絡適配器(Network Adapter)的擴展接口,使得一網卡104(Network Card)可以藉此與主板102進行連接。該主板102還提供一網絡接口110(Network Interface),所述的測試治具108可以藉此與所述的網卡104進行連接,從而形成一個網絡傳輸迴路。該網絡傳輸迴路是指將所述RJ-45接頭的第一引腳與第三引腳相連以及第三引腳與第六引腳相連所形成的網絡傳輸迴路。
該計算機100中運行有一網卡測試系統200,其可以對該網卡104進行功能測試,確定該網卡104是否功能正常。
如圖2所示,是本發明網卡測試系統的較佳實施例的功能模塊圖。該網卡測試系統200包括一設備管理模塊202、一數據包創建模塊204、一數據包發送模塊206、一數據包接收模塊208、一判斷模塊210及一測試結果報告模塊212。
所述的設備管理模塊202用於啟用及關閉所述網卡104。該設備管理模塊202還用於獲得該網卡104的設備名及其媒介訪問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獲得網絡驅動接口規範(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NDIS)的句柄。該設備管理模塊202利用所獲得的設備名及NDIS句柄啟用該網卡104。
每塊網卡在生產出來後,除了基本的功能外,都有一個唯一標號。全世界所有的網卡的唯一標號不會重複,MAC地址就是這個唯一標號。MAC地址是由48位2進位數組成的,通常分成6段,用16進位表示就是類似00-D0-09-A1-D7-B7的一串字符。
所述的數據包創建模塊204用於創建一數據包,將所創建的數據包存儲在所述的存儲設備106中。該數據包包括源MAC地址、目標MAC地址、數據幀類型以及數據。所述的源MAC地址是該網卡104的MAC地址。所述的目標MAC地址可以是任意一確定有效的地址。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目標MAC地址是廣播地址FFFF FFFF FFFF。所述的數據是任意類型的數據,所述的判斷模塊210根據該數據判斷測試結果。所述的數據幀類型是指該數據的幀類型。
所述的數據包發送模塊206用於向所述的網絡傳輸迴路發送所述的數據包。
所述的數據包接收模塊208用於從所述的網絡傳輸迴路上接收數據包,並將接收到的數據包存儲於所述的存儲設備106中。
所述的判斷模塊210用於判斷所述發送的數據包與接收到的數據包中的數據是否相同,以確定所述網卡104是否功能正常。如果所述發送的數據包與接收到的數據包中的數據相同,則所述的判斷模塊210確定該網卡104功能正常。如果所述發送的數據包與接收到的數據包中的數據不相同,則所述的判斷模塊210確定該網卡104功能異常。
所述的測試結果報告模塊212用於報告測試結果。
如圖3所示,是本發明網卡測試方法的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測試之前,需要進行一些準備步驟,在步驟S300中,準備步驟包括製作該測試治具108並將該測試治具108與該網卡104連接形成一網絡傳輸迴路,將所述的計算機100開機並進入微軟視窗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 Operating System)。在步驟S302中,所述的設備管理模塊202調用微軟標準開發工具包(StandardDevelopment Kit,SDK)中的GetAdaptersInfo函數,從而獲得該網卡104的設備名及其MAC地址。在步驟S304中,所述的設備管理模塊202調用SDK中的CreateFile函數,從而獲得NDIS句柄。在步驟S306中,所述的設備管理模塊202調用SDK中的DeviceIoControl函數,利用所獲得的設備名及NDIS句柄啟用該網卡104。
如果步驟S302、S304及S306中的函數調用均成功,則在步驟S308中,所述的數據包創建模塊204創建一數據包TxData,將所創建的數據包TxData存儲在所述的存儲設備106中。所述創建一數據包TxData包括設定源MAC地址、設定目標MAC地址、設定數據幀類型以及創建數據。所述的源MAC地址是該網卡104的MAC地址。所述的目標MAC地址可以是任意一確定有效的地址。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目標MAC地址是廣播地址FFFF FFFFFFFF。所述的數據是任意類型的數據,所述的判斷模塊210根據該數據判斷測試結果。所述的數據幀類型是指該數據的幀類型。
在步驟S310中,所述的數據包發送模塊206向所述的網絡傳輸迴路發送所述的數據包TxData。在步驟S312中,所述的數據包接收模塊208從所述的網絡傳輸迴路上接收數據包,並將接收到的數據包RxData存儲於所述的存儲設備106中。
在步驟S314中,所述的判斷模塊210判斷所述發送的數據包TxData與接收到的數據包RxData中的數據是否相同,以確定所述網卡104是否功能正常。如果所述發送的數據包TxData與接收到的數據包RxData中的數據相同,則在步驟S316中,所述的判斷模塊210確定該網卡104功能正常。如果所述發送的數據包TxData與接收到的數據包RxData中的數據不相同,則在步驟S320中,所述的判斷模塊210確定該網卡104功能異常。在步驟S318中,所述的設備管理模塊202關閉已經啟用的設備(如果已經有設備被啟用,例如該網卡104)並報告測試結果。
如果步驟S302、S304或S306中的函數調用失敗,則在步驟S318中,所述的設備管理模塊202關閉已經啟用的設備(如果已經有設備被啟用)並報告測試結果。此時,可以選擇重新執行測試流程。
權利要求
1.一種網卡測試系統,運行於一計算機中,該計算機包括一存儲設備及一主板,所述網卡與所述主板相連,其特徵在於,所述網卡還與一測試治具相連形成一網絡傳輸迴路,所述網卡測試系統包括一設備管理模塊,用於啟用所述網卡;一數據包創建模塊,用於創建一數據包;一數據包發送模塊,用於向所述的網絡傳輸迴路發送所述的數據包;一數據包接收模塊,用於從所述的網絡傳輸迴路上接收數據包,並將接收到的數據包存儲於所述存儲設備;及一判斷模塊,用於判斷所述發送的數據包與接收到的數據包中的數據是否相同,以確定所述網卡是否功能正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卡測試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發送的數據包還包括源媒介訪問控制地址,目標媒介訪問控制地址以及數據幀類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網卡測試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源媒介訪問控制地址是所述的網卡的媒介訪問控制地址。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網卡測試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目標媒介訪問控制地址是廣播地址FFFF FFFF FFFF。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卡測試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設備管理模塊還用於獲得網卡的設備名及其媒介訪問控制地址,獲得網絡驅動接口規範的句柄。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卡測試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設備管理模塊還用於關閉所述的網卡。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卡測試系統,其特徵在於,如果所述發送的數據包與接收到的數據包中的數據相同,則所述的判斷模塊確定所述的網卡功能正常。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卡測試系統,其特徵在於,如果所述發送的數據包與接收到的數據包中的數據不相同,則所述的判斷模塊確定所述的網卡功能異常。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卡測試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測試治具是由RJ-45接頭與CAT5網線組成。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網卡測試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網絡傳輸迴路是指將所述RJ-45接頭的第一引腳與第三引腳相連以及第三引腳與第六引腳相連所形成的網絡傳輸迴路。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卡測試系統,其特徵在於,該系統還包括一測試結果報告模塊,用於報告測試結果。
12.一種網卡測試方法,利用一計算機測試網卡功能,該計算機包括一存儲設備及一主板,所述網卡與所述主板相連,其特徵在於,所述網卡還與一測試治具相連形成一網絡傳輸迴路,該網卡測試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啟用所述網卡;創建一數據包;向所述的網絡傳輸迴路發送所述的數據包;從所述的網絡傳輸迴路上接收數據包,並將接收到的數據包存儲於所述存儲設備;及判斷所述發送的數據包與接收到的數據包中的數據是否相同,以確定所述網卡是否功能正常。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網卡測試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啟用所述網卡的步驟包括獲得網卡的媒介訪問控制地址。
14.如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網卡測試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啟用所述網卡的步驟包括獲得網卡的設備名;獲得網絡驅動接口規範的句柄;及利用網卡的設備名及網絡驅動接口規範的句柄啟用該網卡。
15.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網卡測試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創建一數據包的步驟包括設定源媒介訪問控制地址;設定目標媒介訪問控制地址;及創建數據並設定數據幀類型。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網卡測試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源媒介訪問控制地址是所述網卡的媒介訪問控制地址。
17.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網卡測試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目標媒介訪問控制地址是廣播地址FFFF FFFF FFFF。
18.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網卡測試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還包括步驟關閉所述的網卡。
19.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網卡測試方法,其特徵在於如果所述發送的數據包與接收到的數據包中的數據相同,則確定所述的網卡功能正常;如果所述發送的數據包與接收到的數據包中的數據不相同,則確定所述的網卡功能異常。
20.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網卡測試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測試治具是由RJ-45接頭與CAT5網線組成。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網卡測試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網絡傳輸迴路是指將所述RJ-45接頭的第一引腳與第三引腳相連以及第三引腳與第六引腳相連所形成的網絡傳輸迴路。
全文摘要
一網卡測試系統運行於一計算機中,該計算機包括一存儲設備及一主板。該網卡與該主板相連,該網卡還與一測試治具相連形成一網絡傳輸迴路。該網卡測試系統包括設備管理模塊用於啟用該網卡;數據包創建模塊用於創建數據包;數據包發送模塊用於向該網絡傳輸迴路發送該數據包;數據包接收模塊用於從該網絡傳輸迴路上接收數據包,並將接收到的數據包存儲於所述存儲設備;以及判斷模塊用於判斷該發送的數據包與接收到的數據包中的數據是否相同,以確定所述網卡是否功能正常。本發明利用結構簡單且成本低廉的測試治具,降低了測試成本,提高了測試速度及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文檔編號H04L12/26GK1964287SQ20051010125
公開日2007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8日
發明者黨德華, 朱向陽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