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生活汙水的一體化生態景觀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29 02:54:31 6
使用生活汙水的一體化生態景觀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使用生活汙水的一體化生態景觀裝置,本實用新型的裝置為一體化可撤卸裝置,由汙水沉澱分解區、植物種植區、後段為集水區、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組成。汙水沉澱分解區分隔為第一厭氧池與第二厭氧池。植物種植區分隔為第一箱體、第二箱體、第三箱體,植物種植區內填入基質材料。集水箱內設置的潛水泵。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設置在汙水沉澱分解區上部。本實用新型以家庭排放的生活汙水作水源,既進行了家庭式汙水處理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又實現景觀花卉種置自動灌溉與水族箱不換水運行。
【專利說明】使用生活汙水的一體化生態景觀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活水生態共生景觀一體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養殖觀賞魚類和種植景觀植物是家庭和許多公共場所美化環境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美化生活環境的同時,還可養殖可食用的無公害魚類或種植有機蔬菜,以保證食品安全,保證家人的身體健康,已經受人們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0003]現有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主要為一個透明箱體,箱體內裝入假山與水生植物營造景觀,箱體內一般還設置一個水泵,將箱體內的水抽到箱頂,再流回箱體內,實現水體的循環,並達到一定的曝氣作用,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為魚類供氧。這類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的缺點是,需定期換水,換水不僅麻煩,而且用水量大,每次換水量視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的大小,一般為0.5?2立方米,如果換水不及時,水族長箱內水質惡化會導致景觀視覺下降,甚至導致觀賞魚的死亡。
[0004]現有植物種植景觀一般採用盆栽式,或者較大一點的花臺。這類盆栽或花臺要求至少三天需要澆水一次,並且需間隔性的施肥,由於管理麻煩,造成植物盆栽長勢不穩定,容量枯死。
[0005]在這同時,家庭生活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生活汙水,這類生活汙水富含氮、磷等營養物質,有機質豐富,而這些營養物質正好是動物植物生長所必須的元素。目前我國家庭生活汙水一方面是集中收集納入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另一面有大量生活汙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生活汙水的大量排,集中收集的部分會給嚴重不足的市政處理設施帶來壓力,未經處理的部分又會給環境帶來嚴重破壞。
[0006]此外,越來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讓人們輕鬆得到安全的食品成了一種涉望。
[0007]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人們提出了很多解決辦法,其中之一是「魚、菜共生」的生態農業技術,在專利L2009200719724提供了一種養殖水體淨化裝置,將養殖魚類的水用於種植植物,又將種植植物後的水回用於魚池養魚。專利2012207176595還提供了一種採用多層蔬菜架與底層的魚類養殖箱組成的「魚、菜共生」的水培裝置。
[0008]類似技術的專利還有很多,但 申請人:認為,以上技術在設計上考慮不夠全面,如很多同類裝置設計並不適合家用,水處理能力極低,實際使用效果差。或者很多為家庭專業設計的產品在水處理能力中效果不足,並且大多數產品補給水都使用自來水,又造成水資源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0009]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使用生活汙水的一體化生態景觀裝置,為箱體結構,由前段、中段、後段三部分組成,前段為汙水沉澱分解區、中段為植物種植區、後段為集水區、在汙水沉澱分解區上部設置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3,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可自由裝配撤卸。
[0010]在汙水沉澱分解區上連接進水管6,用於輸入生活汙水,汙水沉澱分解區可將進水管輸入汙水中顆粒物沉澱,汙水沉澱分解區底部設置有排汙口。帶溢流孔的隔板將汙水沉澱分解區分隔為第一厭氧池8與第二厭氧池9,隔板可以防止未經處理的漂浮油脂進入下一單元,厭氧池內懸掛生物膜。進水管上還沒置有沼氣排放口 5,汙水沉澱分解區中上部設置有過濾篩板7,用於過濾從進水管流入的汙水。第二厭氧池上部設置有溢流孔與植物種植區連接。
[0011]植物種植區用於種植植物並淨化汙水,植物種植區由隔板分隔為第一箱體10、第二箱體11、第三箱體12,第一箱體與第二箱體通過隔板上部的溢流孔相連,第二箱體與第三箱體通過隔板底部的孔相連,植物種植區內填入基質材料16。第三箱體上部設置有溢流孔,與集水箱13連接,
[0012]集水箱13用於儲存淨化後的清水,集水箱內設置的潛水泵14。
[0013]所述的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3設置在汙水沉澱分解區上部,用於水景及魚類養殖,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內設置有溢流管2,溢流管內設置有過濾布,溢流管穿過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底伸入到第一箱體10底部。
[0014]如上所述的使用生活汙水的一體化生態景觀裝置,更進一步說明為,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與沉澱箱之間設置有架空層4,架空層4高5cm,可用於儲物。
[0015]所述的潛水泵14設置有定時器,用於定時開啟與關閉潛水泵。
[0016]植物種植區內的基質材料從下到上依次為卵石、廢磚、陶粒貝殼混合基質、栽培土。栽培土上種植物。陶粒貝殼混合基質裝入無紡布濾布袋鋪設。沼氣排放口5內填裝臭氣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填充高度10?15cm。
[0017]在集水箱內設置有觀景水車。
[0018]如上所述的使用生活汙水的一體化生態景觀裝置,更進一步說明為,所述的主箱體長為80?200cm,寬度為30?35cm,汙水沉澱分解區與植物種植區與集水箱的高度均為30?35cm,汙水沉澱分解區長30?45cm,植物種植區長50?80cm,集水箱長30cm。
[0019]所述的進水管6直徑2cm。
[0020]沼氣排放口 5內填裝有活性炭或其他臭氣吸附材料。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內的溢流管2的溢流口設置在距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底24cm處。
[0021]第一厭氧池與第二厭氧池之間的過水孔設置在距箱底35cm處。
[0022]汙水沉澱分解區中的過濾篩板設置在距箱底45cm處。
[0023]第二厭氧池與植物種植區連接的溢流孔設置在距箱底45cm處。
[0024]第一箱體與第二箱體相連的溢流孔設置在距箱底36cm處。
[0025]第三箱體與集水箱連接的溢流孔設置在距箱底36cm處。
[0026]有益效果:
[0027]1、本實用新型注重體現生態環保和綠色循環理念,本實用新型以家庭排放的生活汙水作水源,設計實用新型一種集庭院有機蔬菜或景觀花卉種置灌溉與魚類養殖為一體的裝置,既進行了家庭式汙水處理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又實現有機蔬菜或景觀花卉種置自動灌溉,還能收穫無公害魚。實現了 「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補給水為生活汙水」,讓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同時實現生活汙水處理。[0028]按每套裝置每月消耗(蒸發蒸騰及生物自身消耗)水3.0立方計算,本實用新型每年節自來水36立方,同時因為這36方補給水均為汙水,每套裝置又處理生活汙水36方。如果在我國實現1% (0.16億)的普及率,我國每年可以減少5.76億方生活汙水排放,按每方自來水1.3計算,可以節約大約7.5億元人民幣,其經濟價值非常明顯。
[0029]2、本實用新型佔地面積小,結構與尺寸設計符合普通家庭住房陽臺或入戶花園結構要求,符合家庭使用,既可以放在室外,也可也放在室內,可以放在客廳靠窗邊或陽臺上,可以放在花園裡或屋頂上。解決了家庭有機蔬菜或景觀植物與魚共生的的需要。
[0030]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運行可靠,不易阻塞,成品成本低、運行成本低。
[0031]4、本實用新型在使用家庭觀景的同時,還能具有一定的生活汙水淨化處理能力,如果能實現一定的普及率,其淨化汙水作用及對水資源保護是具大的,所產生的經濟、環境、社會及教育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0033]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實施例一:
[0035]本實施例將汙水進水管,沼氣排放口巧妙地連接在一起,並且汙水進水管與沼氣排放口互不影響。廢氣排氣管直徑5cm,,長10?15cm,內裝臭氣吸附材料,如活性炭。
[0036]本實用新型的製作箱體的板材,包括箱體內隔板,選用抗腐蝕的高分子材料製作,如PVC、玻璃鋼等。魚池選用透明高分子材料,如有機玻璃製作生產。
[0037]集水箱內安裝一小水車,小水車通過第三箱體流出的水流及回流水的衝擊提供轉動動力,形成動態景觀。在集水箱底安置一帶門的盒子,盒內放置安裝定時器、出水消毒器與水泵電源連接線。小水車可以安裝在帶門的盒子上。集水箱內並預留消毒器位置。;
[0038]主箱體長為120cm,寬度為35cm,汙水沉澱分解區與植物種植區與集水箱的高度均為35cm,汙水沉澱分解區長405cm,植物種植區長50cm。所述的進水管6直徑2cm。
[0039]沼氣排放口 5內填充有活性炭;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內的溢流管2的溢流口設置在距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底24cm處。
[0040]初級沉澱箱與二級沉澱箱之間的溢流孔設置在距箱底35cm處。汙水沉澱分解區中的過濾篩板設置在距箱底45cm處。二級沉澱箱與植物種植區連接的溢流孔設置在距箱底45cm處。第一箱體與第二箱體相連的溢流孔設置在距箱底36cm處。第三箱體與集水箱連接的溢流孔設置在距箱底36cm處。
[0041]水泵與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連接器的管道為雙層回流管1,內層管通水,外層管可以作為藤蔓類植物附著載體並增加觀景效果。在沉澱箱內安裝生物膜附著物17,以增加水處理能力。
[0042]本實施例按如下方式運行:
[0043]將本實用新型的進水管連接居民樓的生活汙水排放管,用於收集生活汙水及補入生活汙水。I)、關閉沼氣排放閥,打開進水管,向第一沉澱箱體內注入生活汙水,注入體積為30L,每天注入汙水量根據系統蒸發、蒸騰及生物消耗損失量補給,補給生活汙水量為2~8L。汙水在汙水沉澱分解區停留3天,將大粒的固體物質進行沉澱,大顆粒物被檔板阻隔於第一厭氧池中,水解發酵作用分解大顆粒有機物成為細菌新陳代謝產物。然後從第一厭氧池的中部流入到第二厭氧池,固體物質進行全部沉澱完成。
[0044]2)、經兩級沉澱的水從第二厭氧池的頂部潛流植物種植區的第一箱體的底部,水經植物種植區體內的基質的過濾,在植物種植區內從下向上流動,再向下流動,再向上流動的折返流行,以延長水流經過的距離,水流在植物種植區內經過2天的潛流,進行水質淨化。
[0045]3)、經淨化後,從第三箱體的中上部滲入到集水箱,並再次沉澱,主要去除水中的植物根須。
[0046]4)、然後將水泵入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供魚類用水;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設置溢流口,多出的水緩慢溢流,匯入第一箱體。潛水泵出水分流為兩路,一路流和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3內,另一路帶動水車轉動,兩條流路通過分配器調節分配水量。水泵每間隔30分鐘啟動一次,每次工作30分鐘,每次泵水300L。
[0047]5)、當全部箱體內的水流充足後,關閉進水閥,並打開沼氣排出口,排出沉澱箱內產生的沼氣。
[0048]6)、當箱體內的水流不充足時,關閉沼氣排放閥,打開進水管,補入生活汙水。
[0049]本實用新型效果統計:家庭生活汙水管每天都排出大量的生活汙水,這類生活汙水主要是餐廚廢水,這類汙水為有機廢水,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營養物質,這些有機營養物質正好是動物植物生 長所需要的。經過沉澱箱、植物種植區及集水箱的綜合水處理後,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內的水質效果為:
[0050]
【權利要求】
1.使用生活汙水的一體化生態景觀裝置,為箱體結構,由前段、中段、後段三部分組成,前段為汙水沉澱分解區、中段為植物種植區、後段為集水區、在汙水沉澱分解區上部設置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3); 在汙水沉澱分解區上連接進水管(6),用於輸入生活汙水,汙水沉澱分解區可將進水管輸入汙水中顆粒物沉澱,汙水沉澱分解區底部設置有排汙口 ;帶溢流孔的隔板將汙水沉澱分解區分隔為第一厭氧池(8)與第二厭氧池(9),隔板可以防止未經處理的漂浮油脂進入下一單元,厭氧池內懸掛生物膜;進水管上還沒置有沼氣排放口(5),汙水沉澱分解區中上部設置有過濾篩板(7),用於過濾從進水管流入的汙水;第二厭氧池上部設置有溢流孔與植物種植區連接; 植物種植區用於種植植物並淨化汙水,植物種植區由隔板分隔為第一箱體(10)、第二箱體(11)、第三箱體(12),第一箱體與第二箱體通過隔板上部的溢流孔相連,第二箱體與第三箱體通過隔板底部的孔相連,植物種植區內填入基質材料(16);第三箱體上部設置有溢流孔,與集水箱(13)連接; 集水箱(13用於儲存淨化後的清水,集水箱內設置的潛水泵(14); 所述的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3)設置在汙水沉澱分解區上部,用於水景及魚類養殖,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內設置有溢流管(2),溢流管內設置有過濾布,溢流管穿過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底伸入到第一箱體(10)底部。
2.如權利要求1的使用生活汙水的一體化生態景觀裝置,其特徵在於,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與沉澱箱之間設置有架空層(4),架空層(4)高5cm,可用於儲物; 所述的潛水泵(14)設置有定時器,用於定時開啟與關閉潛水泵; 植物種植區內的基質材料從下到上依次為卵石、廢磚、陶粒貝殼混合基質、栽培土 ;栽培土上種植物;陶粒貝殼混合基質裝入無紡布濾布袋鋪設;沼氣排放口(5)內填裝臭氣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填充高度10~15cm ; 在集水箱內設置有觀景水車。
3.如權利要求1的使用生活汙水的一體化生態景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箱體長為80~200cm,寬度為30~35cm,汙水沉澱分解區與植物種植區與集水箱的高度均為30~35cm,汙水沉澱分解區長30~45cm,植物種植區長50~80cm,集水箱長30cm ;植物種植區長度還可根據環境及家庭需求加長,以種植更多植物,處理更多的生活汙水; 所述的進水管(6)直徑2cm ; 沼氣排放口(5)內填裝有活性炭或其他臭氣吸附材料;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內的溢流管(2)的溢流口設置在距水生動物養殖觀賞箱底24cm處; 第一厭氧池與第二厭氧池之間的過水孔設置在距箱底35cm處; 汙水沉澱分解區中的過濾篩板設置在距箱底45cm處; 第二厭氧池與植物種植區連接的溢流孔設置在距箱底45cm處; 第一箱體與第二箱體相連的溢流孔設置在距箱底36cm處; 第三箱體與集水箱連接的溢流孔設置在距箱底36cm處。
【文檔編號】C02F9/14GK203820610SQ201420271867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6日
【發明者】稅永紅, 馮西寧, 李巧巧, 黃姍, 魏玉君 申請人: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