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樞線圈成型的製造方法
2023-05-31 22:18:36 1
一種電樞線圈成型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電樞線圈成型機,屬於機械加工領域。本發明技術方案包括依次並列安裝在工作檯上的進線機構、剝漆機構、輸送機構、切割機構、折彎機構和卸料機構,以及控制所述機構完成進線、剝漆、輸送、切割、折彎、卸料一體工藝的動力組件;所述進線機構、所述剝漆機構和所述輸送機構均固定於垂直工作檯上的支架。本發明為全自動電樞線圈成型機,尤其適用於扁線成型,代替人工和半自動裝置併集成多套工藝設備功能,使得電樞線圈成型省時省力;該成型機功能完善,可實現電樞線圈傳輸、剝漆、切斷、折彎、卸料一體工藝,提高工作效率,並可根據使用需要對裝置進行微調節。
【專利說明】一種電樞線圈成型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樞線圈成型機。
【背景技術】
[0002]漆包線是指用絕緣漆作為絕緣塗層,用於繞制電磁線圈的金屬導線,也稱電磁線。漆包線按絕緣厚度分為圓線和扁線,它是電機、電氣、電訊和電子儀表電磁繞組的主要原材料。一般,電機上電樞線圈使用的漆包線,使用前需要利用多套裝置分別完成漆包線傳輸、剝漆、切斷、折彎和卸料等多道工藝,這樣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
[0003]實用新型專利CN202840862U公開了一種電樞線成型自動下料機,並具體公開了底座上端安裝有一對豎直擋板,豎直擋板之間安裝有滑動衝頭,滑動衝頭上方安裝有機身,機身前後兩端設置有定位塊,定位塊上開有通孔供漆包線穿過,機身中央底部對應滑動刀具的位置設置有凹槽,機身頂部安裝有主氣缸,主氣缸通過連接杆連接到滑動衝頭;底座旁安裝有立柱,立柱中部對應定位塊的高度安裝有去漆及切斷裝置,立柱頂端安裝有副氣缸,副氣缸通過連杆機構連接到去漆及切斷裝置。該下料機為自動成型機,可先利用滑動刀具切斷電樞線,再經去漆及切斷裝置剝漆,解決了漆包線切割和剝漆獨立工藝的問題,但同時引入了切割後剝漆造成的切斷截面剝漆困難且不均勻的問題,並且也未實現傳輸、剝漆、切斷、卸料集成一體的完善功能。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用於扁線的,省時、省力的電樞線圈成型機。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樞線圈成型機,用於扁線成型,其特徵在於,包括依次並列安裝在工作檯上的進線機構、剝漆機構、輸送機構、切割機構、折彎機構和卸料機構,以及控制所述機構完成進線、剝漆、輸送、切割、折彎、卸料一體工藝的動力組件;所述進線機構、所述剝漆機構和所述輸送機構均固定於垂直工作檯上的支架;所述進線機構包括固定軸、傳送齒輪、第一進線支撐機構和第二進線支撐機構,並且依次並列安裝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固定軸與所述傳送齒輪並列放置,所述固定軸與所述傳送齒輪邊緣部分的間距為一根漆包線直徑大小;所述第一進線支撐機構和所述第二進線支撐機構均由至少五個小圓盤呈兩排錯置分布,且所述上下兩排之間的縫隙在水平方向設置,縫隙的寬度為一根漆包線直徑大小;而所述第一進線支撐機構與所述第二進線支撐機構分別垂直和平行固定於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第一進線支撐機構的縫隙與所述第二進線支撐機構的縫隙在水平方向上連通。
[0006]該電樞線圈成型機為自動成型一體機,可依次完成進線、剝漆、輸送、切割、折彎、卸料多道工序,解決了現有多套設備各自完成單一工藝的繁瑣低效工作問題,並且完善功能所述一體機更能適用數十米、數百米甚至更長漆包線的批量加工工藝。其中,進線機構的設置可穩定傳輸保持略微拉緊狀態的漆包線,以避免漆包線彎曲而使剝漆機構工作滯停、降低剝漆效率,同時可確保剝漆厚度和長度均勻;當漆包線完成多段剝漆後,經輸送機構送入切割機構,因現有技術中切割部分與剝漆部分重疊,這樣的先後順序使得剝漆和切割工藝的相互影響不是很大,不易出現實用新型專利CN202840862U中切割工藝影響剝漆工藝實施效果的可能,同時切割機構可穩固、整齊切割漆包線,通過輸送機構將要切割的已剝漆的漆包線與將要剝漆的漆包線分離一段距離,使得切割和剝漆工藝不受幹擾,使得成段的漆包線埠均勻、完整;切割成多段的漆包線折彎成相同規格的成型電樞線圈,而卸料機構可及時撿取成型電樞線圈並卸放至工藝收納盒內,不僅避免成型電樞線圈在折彎機構處堆積,而且減少了人工收集成品的工序。
[0007]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動力組件包括控制所述剝漆機構的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和電機,控制所述輸送機構的第三氣缸,控制所述切割機構的第四氣缸和第五氣缸,控制所述折彎機構的第六氣缸、第七氣缸、第八氣缸、第九氣缸和第十氣缸,以及控制所述卸料機構的第i 氣缸。
[0008]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剝漆機構包括刀座和夾緊機構,兩者有間隔並列設置並通過L型託架安裝於所述支架上;均依次穿過所述夾緊機構和所述刀座的上傳動軸和下傳動軸與所述託架活動連接,所述夾緊機構通過與所述託架連接的且包含在所述第一氣缸中的第一氣缸軸與所述託架連接,所述第一氣缸同時與所述上傳動軸和所述下傳動軸傳動連接,所述第一氣缸通過所述夾緊機構與包含第二氣缸軸的第二氣缸傳動連接,所述刀座與所述電機以及所述第二氣缸與所述夾緊機構分別沿垂直於所述支架方向的兩個平面上傳動連接。
[0009]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刀座包括刀座支架、刀座傳動雙輪、轉動軸和剝漆刀;所述剝漆刀安裝在外套有所述刀座傳動雙輪的所述轉動軸上,所述剝漆刀、所述刀座傳動雙輪和所述轉動軸同軸心安裝在所述刀座支架的一側,且所述轉動軸、所述刀座傳動雙輪和所述刀座支架均在軸心所在的方向上設有容納漆包線的孔洞;所述刀座通過所述刀座傳動雙輪與受所述電機的電機軸作用的電機傳動雙輪經皮帶傳動連接所述電機;所述剝漆刀有三組由刀刃和刀杆為一組的刀;三組所述刀以所述軸心為圓心,相鄰間距120度設置於轉動軸前端;三組所述刀杆均向軸心所在水平方向傾斜,三組與所述刀杆相連的倒鐮刀狀的所述刀刃均向軸心內側偏轉,三組所述刀刃前端相互交錯且所述刀刃圍成的空間容納漆包線。
[0010]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夾緊機構包括夾緊基座、夾緊盤和夾緊啟動塊;所述夾緊盤為圓盤狀且具有受夾緊啟動塊作用的咬緊齒口,所述加緊盤將所述咬緊齒口朝外內嵌在所述夾緊基座內,所述夾緊啟動塊內置於所述夾緊基座內,隨包含第二氣缸軸的所述第二氣缸動作而觸動所述咬緊齒口動作。
[0011]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輸送機構包括由所述第三氣缸帶動具有容納漆包線通孔的移動基座和滑竿;所述切割機構包括由所述第四氣缸控制具有穩固漆包線通孔的固定基座和由所述第五氣缸控制的用於切割漆包線的割斷部件;所述輸送機構、所述固定基座和所述割斷部件相鄰間隔並列設置;所述割斷部件包括Γ型基座、用於容納、切割漆包線且通過所述Γ型基座與所述支架連接的切割轉盤、以及與所述切割轉盤相連且其自由端位於所述第五氣缸正下方的轉折手柄。
[0012]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折彎機構包括定位基座、用於折彎和定位的且受所述第六氣缸控制的旋轉部件、受所述第七氣缸控制的定位壓緊部件和受所述第八氣缸和第九氣缸控制的折彎塑形部件;所述折彎機構通過受所述第十氣缸控制的滑動軌道安裝在工作檯上,所述定位基座和所述折彎塑形部件並列固定在所述滑動軌道上,所述旋轉部件設置於所述定位基座上方,所述定位壓緊部件位於所述旋轉部件的正上方。
[0013]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旋轉部件由具有旋轉柄和凸起的上圓柱和比所述上圓柱體積大的下圓柱組成;所述上圓柱和所述下圓柱從上往下設置於所述定位基座上方;所述旋轉柄設置於所述上圓柱的外壁上,其長度大於所述上圓柱直徑且寬度大於所述上圓柱高度,而所述凸起設置於所述上圓柱的中心;所述定位壓緊部件為受所述第七氣缸作用的可伸縮杆,所述伸縮杆正對所述上圓柱的一面的正中心有一凹槽,且所述凹槽可容納一部分所述凸起,而所述凸起剩餘部分的高度為漆包線的直徑大小。
[0014]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折彎塑形部件包括塑形基座、轉動外盤、固定內圓盤以及移動鎖條;所述塑形基座朝外側有一 U型開口,所述開口相鄰側安裝有所述轉動外盤、所述固定內圓盤和所述移動鎖條,所述轉動外盤和所述固定內圓盤同軸心且所述轉動外盤和所述固定內圓盤之間留有間隙的方式嵌入所述塑形基座內;由固定段和活動段組成的所述移動鎖條橫穿所述轉動外盤和所述固定內圓盤,所述固定段位於所述開口的一側,而所述活動段與所述固定段之間有距離設置在所述固定段的相對側。
[0015]作為本發明的優選,還包括調節部件,所述調節部件包括安裝在所述第二氣缸軸上的第一限位件;安裝在所述支架上,且在所述夾緊機構和所述進線機構之間並位於所述第一氣缸軸朝所述進線機構延伸的方向上的第二限位件;安裝在所述託架上且具有正對所述剝漆機構容納漆包線孔洞的第三限位件;安裝在所述支架上且位於所述輸送機構和所述剝漆機構之間的第四限位件;以及安裝在所述第五氣缸的第五氣缸軸上的第五限位件。
[0016]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為全自動電樞線圈成型機,尤其適用於扁線成型,代替人工和半自動裝置併集成多套工藝設備功能,使得電樞線圈成型省時省力;該成型機功能完善,可實現電樞線圈傳輸、剝漆、切斷、折彎、卸料一體工藝,提高工作效率,並可根據使用需要對裝置進行微調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發明電樞線圈成型機的主視圖;
圖2為圖1中進線機構的立體結構圖;
圖3為圖1中剝漆機構的立體結構圖;
圖4為圖3中刀刃的主視圖;
圖5為圖1中輸送機構和切割機構的立體結構圖;
圖6為圖1中折彎機構的立體結構圖;
圖7為圖1中卸料機構的立體機構圖;
圖中,1-進線機構;11_固定軸;12_傳送齒輪;13_第一進線支撐機構;14_第二進線支撐機構;2-剝漆機構;21_第一氣缸;22_第二氣缸;23_電機;231-電機傳動雙輪;232_皮帶;24_刀座;241_刀座支架;242_刀座傳動雙輪;243_轉動軸;244_剝漆刀;2441_刀刃;2442-刀杆;25_夾緊機構;251-夾緊基座;252_夾緊盤;2521_咬緊齒口 ;26_上傳動軸;27-下傳動軸;3_輸送機構;31_第三氣缸;32_移動基座;33_滑竿;4_切割機構;41_第四氣缸;42-第五氣缸;43-固定基座;44_割斷部件;441-Γ型基座;442_切割轉盤;443_轉折手柄;5_折彎機構;51_第六氣缸;52_第七氣缸;53_第八氣缸;54_第九氣缸;55_第十氣缸;56_定位基座;57_旋轉部件;571_凸起;572_旋轉柄;58_定位壓緊部件;59_折彎塑形部件;591-塑形基座;592_轉動外盤;593-固定內圓盤;594_移動鎖條;5941_固定段;5942-活動段;510_滑動軌道;6_卸料機構;61_第i^一氣缸;7_工作檯;8-支架;9-託架;X-軸心;a-第一限位件;b-第二限位件;c-第三限位件;d-第四限位件;e-第五限位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9]圖1所示為本發明電樞線圈成型機的主視圖。本發明電樞線圈成型機包括進線機構1、剝漆機構2、輸送機構3、切割機構4、折彎機構5、卸料機構6和動力組件。所述進線機構1、所述剝漆機構2、所述輸送機構3、所述切割機構4、所述折彎機構5和所述卸料機6構依次並列安裝在工作檯7上,且彼此之間傳動連接,並受所述動力組件作用完成進線、剝漆、輸送、切割、折彎、卸料一體工藝,其中所述進線機構1、所述剝漆機構2和所述輸送機構3均固定於垂直工作檯7上的支架8。所述動力組件包括控制所述剝漆機構2的第一氣缸21、第二氣缸22和電機23,控制所述輸送機構3的第三氣缸31,控制所述切割機構4的第四氣缸41和第五氣缸42,控制所述折彎機構5的第六氣缸51、第七氣缸52、第八氣缸53、第九氣缸54和第十氣缸55,以及控制所述卸料機構6的第^ 氣缸61。
[0020]圖2所示為所述進線機構I的立體結構圖。所述進線機構I包括固定軸11、傳送齒輪12、第一進線支撐機構13和第二進線支撐機構14。所述固定軸11與所述傳送齒輪12之間相隔一根漆包線直徑大小的距離並列設置,所述傳送齒輪12用於傳送漆包線,而所述固定軸11用於將漆包線在繞著所述傳送齒輪12轉動時能平穩地朝一個方向運輸,避免漆包線在傳送齒輪12轉動方向上大角度偏離傳送齒輪12,使得漆包線傳輸線不夠直挺,因彎曲傳送而影響後續工藝;此外,在所述傳送齒輪12另一側依次並列放置所述第一進線支撐機構13和所述第二進線支撐機構14 ;所述第一進線支撐機構13和所述第二進線支撐機構14由多個圓盤構成,兩者進線支撐機構成90度分別垂直和平行固定於所述支架8上,上述圓盤由5個相等大小的圓盤以上二下三或上三下二的個數排列成兩排設置,且每個圓盤之間等間距錯落分布,以使得每個進線支撐機構的兩排圓盤之間的縫隙在水平方向上,也就是漆包線傳輸方向上設置,同時兩個進線支撐機構之間的縫隙在水平方向上是連通的。這樣設置第一進線支撐機構13和第二進線支撐機構14不僅使漆包線能在水平方向上穩定傳輸,同時90度放置形成了一個放大的卡口,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施力共同作用於漆包線上,漆包線不易從此進線支撐機構上脫離開,確保漆包線傳送時保持略微繃直的狀態,工藝效率提高。對於不同粗細、長度的漆包線,還可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縫隙大小、使用圓盤數目、使用進線支撐機構數量等。
[0021]如圖3-4,受所述動力組件作用的所述剝漆機構2包括刀座24和夾緊機構25。所述傳送組件依次連接所述夾緊機構25和所述刀座24。所述刀座24和所述夾緊機構25均通過上傳動軸26和下傳動軸27與L型所述託架9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氣缸21通過其內的第一氣缸軸與所述託架9連接,所述第一氣缸21控制所述刀座24和所述夾緊機構25聯同所述上傳動軸26和所述下傳動軸27 —起在所述託架9上沿著漆包線傳送的水平方向上前後移動,移動距離為剝漆長度。所述第二氣缸22包含第二氣缸軸並通過所述夾緊機構25與所述第一氣缸軸傳動連接,且傳動方向垂直於上述移動方向的水平面,也就是垂直於所述支架8方向的水平面;與所述夾緊機構25間隔排列的所述刀座242與所述電機23傳動連接,且傳動方向也垂直於所述支架8方向的水平面。
[0022]所述夾緊機構25包括夾緊基座251、夾緊盤252和夾緊啟動塊(未示出)。所述夾緊盤252和所述夾緊啟動快分別內嵌和內置於所述夾緊基座251內,其中所述夾緊盤252具有受所述夾緊啟動快作用的咬緊齒口 2521,所述咬緊齒口 2521包括上下齒口,當所述咬緊齒口 2521進行咬合動作時,上下齒口的咬合間距恰好為漆包線直徑大小;所述上下齒口的咬緊齒面分別向上、下內凹,使得所述咬緊齒口 2521上下齒口咬緊漆包扁線,所述咬緊齒面相當鋒利,因扁線的特殊形狀需要進行上下面和左右面的兩次剝漆,則當夾緊機構隨第一氣缸作用在所述上下傳動軸上橫向移動時,所述咬緊齒面對扁線進行第一次上下面剝漆。所述夾緊啟動塊與包含第二氣缸軸的所述第二氣缸22聯動設置,當所述第二氣缸22作用,所述第二氣缸軸向所述夾緊基座251內壓縮時,所述夾緊啟動塊被觸發,觸動所述咬緊齒口 2521進行咬合動作,而當所述第二氣缸軸向所述夾緊基座251外伸長時,所述夾緊啟動塊所受壓緊力突然消失而恢復到初始位置,受所述夾緊啟動塊作用的所述咬緊齒口 2521也隨之解除咬合動作,則所述夾緊啟動塊可以為具有彈性形變能力的部件。
[0023]所述刀座24包括刀座支架241、刀座傳動雙輪242、轉動軸243和剝漆刀244。所述刀座支架241通過所述上傳動軸26和所述下傳動軸27與所述託架9活動連接,所述刀座支架241在沿漆包線傳送的水平方向上,依次設有所述轉動軸243、所述刀座傳動雙輪242和所述剝漆刀244,並且所述轉動軸243、所述刀座傳動雙輪242和所述刀座支架241都有容納漆包線的孔洞,在同軸心X的連線上設置。所述剝漆刀244安裝在外套有所述刀座傳動雙輪242的所述轉動軸243上,所述剝漆刀244在電機23的電機軸帶動下由與所述刀座傳動雙輪242皮帶232連接的電機傳動雙輪231傳動下旋轉動作,該剝漆刀244由至少一組刀組成,則其刀旋轉的空間容納漆包線。優選實施方案是設置三組刀,且每組刀由刀刃2441和刀杆2442組成,三組刀等間距設置在所述轉動軸243前端,也就是以軸心X為圓心,相隔120度設置,三組所述刀杆2442均向所述圓心所在水平方向略微傾斜,大約傾斜15-25度,而所述刀刃2441與所述刀杆2442相連,並不是相互垂直相連,而是刀刃2441略向所述軸心X內側偏轉的與所述刀杆2442傾斜相連,且其偏轉角度約為5-20度,其中所述刀刃2441形狀為倒鐮刀狀,使得刀刃2441前端為尖端,刀刃2441末端為圓弧端,並且在每組刀刃2441偏轉的情況下,三組刀刃2441前端相互交錯,使得三組刀刃2441圍成的空間容納漆包線。在電機23快速帶動下,如此設置的刀座24能快速轉動,利用機械轉動力、多組刀圍成旋轉面產生的離心力和高速運動產生的熱量,對扁線進行快速的第二次左右面剝漆,同時剝漆均勻、完整,對漆包線的金屬線損害小。
[0024]圖5所不為輸送機構和切割機構的立體結構圖。所述輸送機構3包括具有容納漆包線孔洞的移動基座32和與所述移動基座32活動連接的滑竿33。所述移動基座32受所述第三氣缸31作用將已剝漆完畢的漆包線在滑竿33上移動一定距離至所述切割機構4,其中滑竿33的長度設置為至少一段標準漆包線段,所述標準漆包線段指一段前後端被剝漆而中端未被剝漆的漆包線段,所述滑竿33長度不限於此種設置,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節。而所述滑竿33長度不宜過短或過長,若過短會使得漆包線切割、剝漆工藝相互影響,待加工的漆包線受切割力和剝漆力多重作用而加工效果不理想,若過長,加長了整個漆包線工藝流水線的長度,使得裝置空間緊湊型低,且降低工作效率。
[0025]所述切割機構4包括固定基座43和割斷部件44。所述固定基座43受所述第四氣缸41作用,用於固定且略微夾緊所述漆包線,所述固定基座43有容納漆包線的孔洞,所述固定基座43與所述割斷部件44間隔少許距離,在所述固定基座43作為固定支點的情況下,待切割的漆包線不易偏移或彎曲,切割後的漆包線斷口平滑、完整。所述割斷部件44包括Γ型基座441、切割轉盤442和轉折手柄443。所述Γ型基座441的長邊設置有所述切割轉盤442,所述切割轉盤442與所述轉折手柄443相連,所述轉折手柄443的自由端設於所述F型基座441的短邊內,所述Γ型基座441的短邊上方安裝有所述第五氣缸42,且所述第五氣缸42位於所述轉折手柄443的正上方。當所述第五氣缸42內的第五氣缸軸向下壓時,所述轉折手柄443的自由端受壓力作用下壓,連帶所述切割轉盤442轉動,所述切割轉盤442為一旋轉刀具,刀具的切割面為弧形,旋轉力使得切割轉盤442在旋轉方向上快速切割漆包線,割斷面平滑、完整;當所述第五氣缸軸向上彈回時,所述轉折手柄443和所述切割轉盤442相繼回復到原點。
[0026]如圖6,所述折彎機構5包括定位基座56、旋轉部件57、定位壓緊部件58和折彎塑形部件59。所述定位基座56和受所述第八、第九氣缸53、54作用的所述折彎塑形部件59並列固定在受所述第十氣缸55作用的所述滑動軌道510上,受所述第六氣缸51作用的所述旋轉部件57設置於所述定位基座56上方,受所述第七氣缸52作用的所述定位壓緊部件58位於所述旋轉部件57的正上方。
[0027]所述旋轉部件57包括從上往下設置於所述定位基座56上方的上圓柱和下圓柱,所述下圓柱體積大於所述上圓柱,所述上圓柱具有設置在其半圓周外壁上的旋轉柄572,相較設置一個帶有旋轉柄572的大圓柱而言,體積更小、旋轉更快;所述旋轉柄572朝所述上圓柱上方略微延伸一定距離,且朝所述上圓柱的半圓周外壁的切面延伸一端距離,則所述旋轉柄572長度大於所述上圓柱直徑且寬度大於所述上圓柱高度,所述上圓柱還有一凸起571,位於上圓柱上表面的中心部位,這樣設置漆包線在以所述凸起571為轉折支點的基礎上,受旋轉柄572作用可快速有效折彎漆包線,漆包線首次折彎弧度近似所述凸起571的弧度。
[0028]正對所述凸起571的上方是所述定位壓緊部件58,所述定位壓緊部件58為一伸縮杆,所述伸縮杆正對所述凸起571的一面正中心有一凹槽,所述凹槽與所述凸起571相配,在所述第七氣缸52作用下,第七氣缸軸下壓,所述伸縮杆朝所述凸起571方向伸長,以使所述凹槽容納所述凸起571部分,所述凸起571未被所述凹槽包裹部分的高度為漆包線直徑大小,使得所述漆包線在折彎前穩固定位,折彎時能快速成型,所述凹槽容納多少所述凸起571,可根據安裝在所述第七氣缸軸上的調節部件調節第七氣缸軸伸縮距離決定,如此設計以適用多種厚度的漆包線折彎。
[0029]所述折彎塑形部件59對所述彎折的漆包線進行二次彎折塑形,形成標準規格可用的電樞線圈。所述折彎塑形部件59包括塑形基座591、轉動外盤592、固定內圓盤593和移動鎖條594。所述轉動外盤592和所述固定內圓盤593同軸心X嵌入所述塑形基座591內,且兩圓盤之間留有可容納漆包線的間隙,使得第一次彎折後的窄U型線圈能隨轉動外盤592旋轉。為配合窄U型線圈兩端均能容納於所述折彎塑形部件59內,在所述塑形基座591朝外側設有以U型開口。所述移動鎖條594朝所述開口方向橫穿所述轉動外盤592和所述固定內圓盤593,所述移動鎖條594包括位於所述開口的一側的固定段5941和與所述固定段5941相對並間隔距離設置的活動段5942。所述第八氣缸53作用所述移動鎖條594的活動段5942沿所述開口方向移動一定距離,緊固所述窄U型線圈的兩端,以便於二次折彎時,線圈兩端受力均勻。接著所述第九氣缸54作用所述轉動外盤592順時針轉動90度,將窄U型線圈在四分之一圓周上拉伸成寬U型線圈,所述第九氣缸54和所述第八氣缸53停止作用時,所述轉動外盤592迴轉90度回到原位,所述鎖條594的活動段5942也回到原位,即鬆開所述線圈兩端,便於所述撿取機構執行下一步工藝。其中所述鎖條594活動段5942與固定段5941的距離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在所述第八氣缸53的氣缸軸安裝有用螺栓和具有螺紋的杆,以此調節氣缸軸運動距離,適應不同厚度的線圈。
[0030]如圖7,所述卸料機構6包括一帶有鉤狀部件的橫杆和傾倒部件,所述橫杆與所述塑形基座591垂直連接,所述鉤狀所述鉤狀部件的彎曲部緊貼在所述固定內圓盤593上且所述鉤狀部件整體與所述旋轉部件57相鄰。受所述第十一氣缸61作用的所述橫杆撿取二次彎折成型的線圈,快速移動並依靠慣性帶離線圈送入所述傾倒部件,所述傾倒部件可為斜槽、滑軌或其他傾倒至成型盒內的裝置。
[0031]該電樞線圈成型機是在電樞線圈成型系統中使用,所述系統包括電樞線圈成型機、驅動和控制所述成型機的數控設備、電源和漆包線卷線器。所述電源供所述數控設備啟動,繼而所述數控設備驅動電樞線圈成型機工作;所述漆包線卷線器纏繞數十米、數百米漆包線,漆包線按所述數控設備設定的傳輸速率送入進線機構1,該裝置利用所述進線機構I將漆包線傳送給所述剝漆機構2,繼而通過輸送機構3送入所述切割機構4,將批量剝漆後的漆包線切斷成批量相同規格的標準漆包線段,所述剝漆機構2、所述輸送機構3和所述切割機構4分別受所述動力組件作用進行剝漆、輸送、切割。
[0032]剝漆時,所述第二氣缸22的第二氣缸軸向所述夾緊機構25內側壓緊,所述夾緊機構25夾緊所述漆包線,之後所述第一氣缸21帶動所述夾緊機構25和所述刀座24在朝漆包線傳輸相反方向移動,在移動過程中對所述夾緊機構進行第一剝漆;在所述第二氣缸22驅動的同時,所述電機23驅動,電機軸帶動皮帶232相連的所述電機傳動雙輪231和所述刀座傳動雙輪242傳動,繼而帶動與所述刀座傳動雙輪242同軸連接的轉動軸243高速旋轉,則與所述轉動軸243連接的所述剝漆刀244在原地高速旋轉短暫時間,當所述夾緊機構25和所述刀座24共同移動時,所述剝漆刀244在移動位移上快速第二次剝漆。當所述第二氣缸軸向所述夾緊機構25外側彈出,所述夾緊機構25鬆開所述漆包線,之後所述第一氣缸21帶動所述夾緊機構25和所述刀座24在朝漆包線傳輸相同方向移動,且前後移動位移相同;在所述第二氣缸22作用的同時,所述電機23停止運轉,高速旋轉的所述電機軸、所述電機傳動雙輪231、所述刀座傳動雙輪242、所述轉動軸243、所述剝漆刀244在慣性作用下緩慢停止旋轉,當所述夾緊機構25和所述刀座24共同移動回到原始位置時,所述電機軸、所述電機傳動雙輪231、所述刀座傳動雙輪242、所述轉動軸243、所述剝漆刀244均停止旋轉。已剝漆的漆包線在所述第三氣缸31作用下由所述移動基座32經滑竿33依次運送至所述固定基座43和所述割斷部件44,所述固定基座43在所述第四氣缸41作用下固定漆包線,所述割斷部件44在所述第五氣缸42的作用下在旋轉方向上快速切斷漆包線,完成批量標準漆包線段。
[0033]折彎時,所述第十氣缸55作用帶動所述滑動軌道510移動,所述第七氣缸52動作,將其傳動連接的伸縮杆向下伸長,定位且固定待折彎的漆包線在所述旋轉部件57上,接著所述第六氣缸51作用進行第一次彎折,所述漆包線以凸起571為彎折點,第六氣缸51帶動旋轉柄572轉動,漆包線受旋轉柄572旋轉力作用彎折成窄U型線圈,此時所述窄U型線圈兩端均位於所述折彎塑形部件59內,所述第八氣缸53帶動鎖條活動段5942移動,穩固所述窄U型線圈,繼而在所述第九氣缸54作用下帶動所述轉動外盤592旋轉進行第二次彎折,形成寬U型線圈,也就是標準規格的電樞線圈。一旦電樞線圈成型完畢,所述卸料機構6的橫杆受所述第十一氣缸61作用,立刻橫向運動,將所述電樞線圈快速送離所述折彎機構5,此時所述滑動軌道510移動到初始位置,且與所述撿取機構運動方向相反。該裝置如此往復作用,可連續不斷生產折彎定型的電樞線圈。
[0034]上述電樞線圈成型過程中,還可利用電樞線圈成型機中的調節部件對剝漆長度等剝漆效果調節。所述調節部件包括第一限位件a、第二限位件b、第三限位件C、第四限位件d和第五限位件e。所述第一限位件a安裝在所述第二氣缸軸上,由螺栓和帶有螺紋的杆組成,所述螺栓與杆上的螺紋嚙合,通過逆時針或順時針在杆上旋轉螺栓調節第二氣缸軸伸縮動作距離,以調節所述夾緊機構25中咬緊齒口 2521的力度和咬緊齒口 2521的上下齒之間的間距,可適用不同直徑的漆包線;所述第二限位件b安裝在所述支架8上,且位於所述夾緊機構25和所述進線機構I之間並在所述第一氣缸軸朝所述進線機構I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限位件b為一可調節的凸緣,所述凸緣由螺帽和螺紋杆安裝在所述支架8上,通過旋轉螺帽調節因所述第一氣缸21而使所述夾緊機構25和所述刀座24在所述上下傳動軸上移動的距離,也就是漆包線剝漆長度。所述第三限位件c是通過螺釘和螺孔安裝在所述託架9上的且其具有正對所述剝漆機構2容納漆包線孔洞,從所述剝漆機構2伸出的漆包線穿過所述孔洞送入所述輸送機構3,通過調節所述第三限位件c在所述託架9上的位置,可調節漆包線傳輸的水平位置,避免在剝漆過程中所述漆包線偏轉而剝漆不均勻等問題。所述第四限位件d也為一可調節的凸緣,所述凸緣由螺帽和螺紋杆安裝在所述支架8上,且位於所述輸送機構3和所述剝漆機構2之間,通過旋轉螺帽調節所述移動基座32在所述滑竿33上滑動的距離,也就是調節漆包線傳送距離和漆包線按多少尺寸規格標準切斷。所述第五限位件e安裝在所述第五氣缸42上,由螺栓和帶有螺紋的杆組成,所述螺栓與杆上的螺紋嚙合,通過逆時針或順時針在杆上旋轉螺栓調節第五氣缸軸伸縮動作距離,以調節所述切割轉盤442切割力度以及適應切割不同直徑的漆包線。所述調節部件的設置可根據工藝需求進行調整、增加,適用性強、操作靈活。
[0035]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發明的構思和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樞線圈成型機,用於扁線成型,其特徵在於,包括依次並列安裝在工作檯(7 )上的進線機構(I)、剝漆機構(2 )、輸送機構(3 )、切割機構(4)、折彎機構(5 )、卸料機構(6),以及控制所述機構完成進線、剝漆、輸送、切割、折彎、卸料一體工藝的動力組件;所述進線機構(I)、所述剝漆機構(2)和所述輸送機構(3)均固定於垂直工作檯(7)上的支架(8);所述進線機構(I)包括固定軸(11)、傳送齒輪(12)、第一進線支撐機構(13)和第二進線支撐機構(14),並且依次並列安裝在所述支架(8)上,所述固定軸(11)與所述傳送齒輪(12)並列放置,所述固定軸(11)與所述傳送齒輪(12)邊緣部分的間距為一根漆包線直徑大小;所述第一進線支撐機構(13)和所述第二進線支撐機構(14)均由至少五個小圓盤呈兩排錯置分布,且所述上下兩排之間的縫隙在水平方向設置,縫隙的寬度為一根漆包線直徑大小;而所述第一進線支撐機構(13)與所述第二進線支撐機構(14)分別垂直和平行固定於所述支架(8)上,且所述第一進線支撐機構(13)的縫隙與所述第二進線支撐機構(14)的縫隙在水平方向上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樞線圈成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動力組件包括控制所述剝漆機構(2)的第一氣缸(21)、第二氣缸(22)和電機(23),控制所述輸送機構(3)的第三氣缸(31),控制所述切割機構(4)的第四氣缸(41)和第五氣缸(42 ),控制所述折彎機構(5 )的第六氣缸(51)、第七氣缸(52)、第八氣缸(53)、第九氣缸(54)和第十氣缸(55),以及控制所述卸料機構(6)的第^ 氣缸(6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樞線圈成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剝漆機構(2)包括刀座(24)和夾緊機構(25),兩者有間隔並列設置並通過L型託架(9)安裝於所述支架(8)上;均依次穿過所述夾緊機構(25)和所述刀座(24)的上傳動軸(26)和下傳動軸(27)與所述託架(9 )活動連接,所述夾緊機構(25 )通過與所述託架(9 )連接的且包含在所述第一氣缸(21)中的第一氣缸軸與所述託架(9 )連接,所述第一氣缸(21)同時與所述上傳動軸(26 )和所述下傳動軸(27)傳動連接,所述第一氣缸(21)通過所述夾緊機構(25)與包含第二氣缸軸的第二氣缸(22)傳動連接,所述刀座(24)與所述電機(23)以及所述第二氣缸(22)與所述夾緊機構(25)分別沿垂直於所述支架(8)方向的兩個平面上傳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樞線圈成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刀座(24)包括刀座支架(241)、刀座傳動雙輪(242)、轉動軸(243)和剝漆刀(244);所述剝漆刀(244)安裝在外套有所述刀座傳動雙輪(242)的所述轉動軸(243)上,所述剝漆刀(244)、所述刀座傳動雙輪(242)和所述轉動軸(243)同軸心(X)安裝在所述刀座支架(241)的一側,且所述轉動軸(243)、所述刀座傳動雙輪(242)和所述刀座支架(241)均在軸心(X)所在的方向上設有容納漆包線的孔洞;所述刀座(24)通過所述刀座傳動雙輪(242)與受所述電機(23)的電機軸作用的電機傳動雙輪(231)經皮帶(232 )傳動連接所述電機(23 );所述剝漆刀(244)有三組由刀刃(2441)和刀杆(2442)為一組的刀;三組所述刀以所述軸心(X)為圓心,相鄰間距120度設置於轉動軸(243)前端;三組所述刀杆(2442)均向軸心(X)所在水平方向傾斜,三組與所述刀杆(2442)相連的倒鐮刀狀的所述刀刃(2441)均向軸心⑴內側偏轉,三組所述刀刃(2441)前端相互交錯且所述刀刃(2441)圍成的空間容納漆包線。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樞線圈成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夾緊機構(25)包括夾緊基座(251)、夾緊盤和夾緊啟動塊;所述夾緊盤為圓盤狀且具有受夾緊啟動塊作用的咬緊齒口(2521),所述加緊盤(252)將所述咬緊齒口(2521)朝外內嵌在所述夾緊基座(251)內,所述夾緊啟動塊內置於所述夾緊基座(251)內,隨包含第二氣缸軸的所述第二氣缸(22 )動作而觸動所述咬緊齒口(2521)動作。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樞線圈成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輸送機構(3)包括由所述第三氣缸(31)帶動具有容納漆包線通孔的移動基座(32 )和滑竿(33 );所述切割機構(4)包括由所述第四氣缸(41)控制具有穩固漆包線通孔的固定基座(43)和由所述第五氣缸(42)控制的用於切割漆包線的割斷部件(44);所述輸送機構(3)、所述固定基座(43)和所述割斷部件(44)相鄰間隔並列設置;所述割斷部件(44)包括Γ型基座(441)、用於容納、切割漆包線且通過所述Γ型基座(441)與所述支架(8)連接的切割轉盤(442)、以及與所述切割轉盤(442)相連且其自由端位於所述第五氣缸(42)正下方的轉折手柄(443)。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樞線圈成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折彎機構(5)包括定位基座(56)、用於折彎和定位的且受所述第六氣缸(51)控制的旋轉部件(57)、受所述第七氣缸(52)控制的定位壓緊部件(58)和受所述第八氣缸(53)和第九氣缸(54)控制的折彎塑形部件;所述折彎機構(5)通過受所述第十氣缸(55)控制的滑動軌道(510)安裝在工作檯(7)上,所述定位基座(56)和所述折彎塑形部件(59)並列固定在所述滑動軌道(510)上,所述旋轉部件(57)設置於所述定位基座(56)上方,所述定位壓緊部件(58)位於所述旋轉部件(57)的正上方。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樞線圈成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部件(57)由具有旋轉柄(572)和凸起(571)的上圓柱和比所述上圓柱體積大的下圓柱組成;所述上圓柱和所述下圓柱從上往下設置於所述定位基座(56)上方;所述旋轉柄(572)設置於所述上圓柱的外壁上,其長度大於所述上圓柱直徑且寬度大於所述上圓柱高度,而所述凸起(571)設置於所述上圓柱的中心;所述定位壓緊部件(58)為受所述第七氣缸(52)作用的可伸縮杆,所述伸縮杆正對所述上圓柱的一面的正中心有一凹槽,且所述凹槽可容納一部分所述凸起(571),而所述凸起(571)剩餘部分的高度為漆包線的直徑大小。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樞線圈成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折彎塑形部件(59)包括塑形基座(591)、轉動外盤(592)、固定內圓盤(593)以及移動鎖條(594);所述塑形基座(591)朝外側有一 U型開口,所述開口相鄰側安裝有所述轉動外盤(592)、所述固定內圓盤(593)和所述移動鎖條(594),所述轉動外盤(592)和所述固定內圓盤(593)同軸心(X)且所述轉動外盤(592)和所述固定內圓盤(593)之間留有間隙的方式嵌入所述塑形基座(591)內;由固定段(5941)和活動段(5942 )組成的所述移動鎖條(594)橫穿所述轉動外盤(592 )和所述固定內圓盤(593),所述固定段(5941)位於所述開口的一側,而所述活動段(5942)與所述固定段(5941)之間有距離設置在所述固定段(5941)的相對側。
10.根據如權利要求3-5之一所述的電樞線圈成型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調節部件,所述調節部件包括安裝在所述第二氣缸軸上的第一限位件(a);安裝在所述支架(8)上,且在所述夾緊機構(25)和所述進線機構(I)之間並位於所述第一氣缸軸朝所述進線機構(I)延伸的方向上的第二限位件(b);安裝在所述託架(9)上且具有正對所述剝漆機構(2)容納漆包線孔洞的第三限位件(c);安裝在所述支架(8)上且位於所述輸送機構(3)和所述剝漆機構(2)之間的第四限位件(d);以及安裝在所述第五氣缸(42)的第五氣缸軸上的第五限位件(e)。
【文檔編號】H02K15/04GK104300747SQ201410595205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0日
【發明者】袁力, 謝楊, 沈鍾銘, 謝群英 申請人:湖州凱合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