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移動通信系統、基站及移動終端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0:22:01

專利名稱:移動通信系統、基站及移動終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可通知緊急信息的移動通信系統、和構成此系統的基站以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近年來,對在地震、海嘯等緊急情況發生時可立即將該緊急情況通知給許多人的系統的社會需求正在提高。另一方面,行動電話等移動終端的市場規模逐年增大,在日本超過了 9000萬部,成為很多人持有行動電話的社會狀況。因而,利用通過移動通信網的移動終端的信息遞送,能成為有效的緊急信息通知手段。作為通知緊急信息的系統,研究了例如J-ALERT(全國瞬時警報系統)。設想該系統利用自治團體的防災無線電,通過主要設置於屋內外的防災廣播用揚聲器通知緊急信息。然而,有時利用揚聲器的聲音通知,不能將緊急信息通知給住在遠離揚聲器的區域的人寸。因此,提出了一種系統,該系統對登錄到服務的用戶所管理的移動終端,通過現有的移動通信網,利用聲音或電子郵件通知緊急信息。另外,還考慮了利用地面波數字廣播將緊急信息廣播給不特定大量的用戶。在移動通信系統中,作為向不特定大量的用戶廣播信息的服務,例如有CBS(Cell Broadcast Short message service :蜂窩小區廣播短消息服務)(參照非專利文獻1)。該 CBS是使移動通信系統中提供服務的基站可對進行了登錄的所覆蓋的移動終端進行廣播通信的點到多點的服務。此外,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ftOject 第三代合伙人項目)規定了 Idle 狀態、CELL_DCH 狀態、CELL_FACH 狀態、CELL_PCH 狀態、URA_PCH 狀態, 作為移動終端能取得的狀態(參照非專利文獻幻。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移動終端一面隨時在這些狀態間轉移,一面進行工作。另外,作為利用移動通信網的現有的緊急信息通知系統,例如有專利文獻1中揭示的系統。該系統的基站將向其覆蓋的所有移動終端所發送的廣播信息用於緊急信息的通知,向該廣播信息添加用於接收緊急信息的信道信息和緊急信息的標識符作為參數,能夠基於該參數對發送緊急信息的信道進行接收。另一方面,在移動通信系統中,作為適於向不特定大量的用戶終端發送緊急信息的服務,研究了能夠將一個發送數據同時向多個用戶的移動終端發送的廣播型多媒體服務。在該廣播型多媒體服務中,作為移動通信系統的服務,特別將體育轉播、天氣預報、電臺等多媒體信息同時向多個用戶的移動終端遞送。在3GPP中將該技術稱為MBMS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參照非專利文獻3)。在MBMS中,假定提供如上所述的多媒體服務,支持動態圖像等的高速傳送。因此,與CBS相比,能夠以較高速率發送大容量的信息,適用於用來廣播不特定大量的用戶所需的緊急信息的系統。 作為用於MBMS的無線區間的信道,如非專利文獻3所示,引入了三個邏輯信道 (MCCH、MTCH、MSCH),作為與 PICH 類似的指示符,引入了 MICH(MBMS Indicator Channel MBMS指示符信道)。MCCH (MBMS Control Channel =MBMS控制信道)是承載MBMS的控制信息的信道,MTCH(MBMS Traffic Channel :MBMS話務信道)是承載MBMS的數據的信道。MICH 與3GPP中的R99(版本99)標準的PICH的物理結構相同,當MCCH中承載信息時預先設立該比特。 移動終端根據MBMS控制信道(MCCH),接收承載於MTCH的MBMS的數據。當MCCH 中承載某種信息時,設立作為MBMS通知用指示符的MICH的比特,移動終端識別該比特後, 對裝載了新的控制信息的MCCH進行接收。在此情況下,移動終端根據新接收的MCCH,對裝載了 MBMS的數據的MTCH進行接收。另外,用於接收MCCH的程序與移動終端能取得的狀態(Idle狀態、RRC連接狀態 (RRC_Connected) (CELL_DCH 狀態、CELL_FACH 狀態、CELL_PCH 狀態、URA_PCH 狀態))無關, 適用於與MBMS對應的所有移動終端(參照非專利文獻4)。因而,移動終端在上述的任一種狀態下,都能接收MBMS的數據。在3GPP中,作為與W-CDMA不同的通信方式,研究了就無線區間而言稱為「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即LTE)、就包含了核心網絡的系統整體結構而言稱為「系統結構演進」(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即SAE)的新的通信方式。對於LTE的接入方式,下行方向採用 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正交頻分復用), 上行方向採用 SC-FDMA (Single Care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單載波頻分多址)。另外,對於帶寬,W-CDMA為5MHz,而LTE可在1. 4、3、5、10、15、20MHz中對每個基站進行選擇。另外,LTE中,不包含W-CDMA那樣的線路交換,僅為分組通信方式。在LTE的通信系統中,將與移動終端(UE =User Equipment)進行通信的基站(Base station)稱為eNB(E-UTRAN NodeB),將與多個基站進行控制數據、用戶數據的交換的基站控制裝置(Radio Network Control 無線網絡控制)稱為 EPC (Evoled Packet Core -M 進的分組核心)(有時也稱為接入網關(aGW =Access Gateway))。在該LTE的通信系統中,提供單播(Unicast)服務禾Π E-MBMS 服務(Evolved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演進的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所謂E-MBMS服務,指廣播型多媒體服務,有時也僅稱為MBMS。向多個移動終端發送新聞、天氣預報、移動廣播等大容量廣播內容。也將此稱為點到多點(Point to Multipoint)服務。非專利文獻5中記載了 3GPP中的、與LTE系統的整體結構(Architecture)相關的當前的確定事項。利用圖11說明整體結構(參照非專利文獻5的第四章)。圖11是表示LTE方式的通信系統的結構的說明圖。在圖11中,若對應於移動終端101的控制協議 (例如RRC(I 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無線資源管理))和用戶層面(例如PDCP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分組數據分集協議)、RLC :Radio Link Control (無線鏈路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介質訪問控制)、PHY =Physical layer (物理層))在基站 102 終止,則 E-UTRAN(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演進的通用地面無線接入)由一個或多個基站102構成。基站102進行從MME103 (Mobility Management
5Entity 移動性管理實體)通知的尋呼信號(也稱為Imaging Signaling 尋呼信令、尋呼消息(Paging messages))的調度及發送。基站102通過X2接口相互連接。另外,基站102 通過Sl接口與EPC(Evolved Packet Core 演進的分組核心)連接,更明確地說,通過Sl_ MME接口與MME103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移動性管理實體)連接,通過S1_U接口與S-GW104(Serving Gateway 服務網關)連接。MME103向多個或單個基站102分配尋呼信號。另外,MME103進行待機狀態(Idle Mate)的移動性控制(Mobility control)。 S-GW104與一個或多個基站102進行用戶數據的接收發送。非專利文獻5(第五章)中記載了 3GPP中的、與LTE系統的幀結構相關的當前的確定事項。利用圖12進行說明。圖12是表示LTE方式的通信系統所使用的無線幀的結構的說明圖。在圖12中,一個無線幀(Radio frame)為10毫秒(ms)。無線幀被分割成十個大小相等的子幀(Sub-frame)。子幀被分割成兩個大小相等的時隙(Slot)。每個幀的第一 (#0)和第六(#5)子幀中包含下行同步信道(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SCH)。 同步信號中有第一同步信道(Prim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P_SCH)和第二同步信道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S_SCH)。以子幀為單位進行 MB SFN(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多媒體廣播多播月艮務單步頁網絡)用和MBSFN以外的信道的多路復用。下文中,將MBSFN發送用的子幀稱為MBSFN子幀 (MBSFN)。非專利文獻5中記載了 MBSFN子幀分配時的信令示例。圖13是表示MBSFN幀的結構的說明圖。在圖13中,在每個MBSFN幀(MBSFN frame)中分配MBSFN子幀。對MBSFN 幀集合(MBSFN frame Cluster)進行調度。分配MBSFN幀集合的重複周期(Itepetition Period)。非專利文獻5中記載了 3GPP中的、與LTE系統的信道結構相關的當前的確定事項。利用圖14說明物理信道(Physical channel)(參照非專利文獻5的第五章)。圖 14是說明LTE方式的通信系統所使用的物理信道的說明圖。在圖14中,物理廣播信道 401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BCH)為自基站102向移動終端101發送的下行信道。 BCH傳輸塊(transport block)被映射到40毫秒間隔中的4個子幀。沒有40毫秒定時的明確信令。自基站102向移動終端101發送物理控制信道格式指示符信道402 (Wi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 :PCFICH)。PCFICH 將用於 PDCCHs 的 OFDM 碼元數從基站102向移動終端101通知。對每個子幀發送PCFI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403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為自基站102向移動終端101發送的下行信道。PDCCH 通知資源分配(allocation)、與DL-SCH(作為圖15所示的傳輸信道之一的下行公共信道) 相關的HARQ信息、以及PCH(作為圖15所示的傳輸信道之一的尋呼信道)。PDCCH傳輸上行調度許可(Uplink Scheduling Grant)。PDCCH傳輸作為對上行發送的響應信號的ACK/ Nack(確認 / 不確認)。物理下行公共信道 404(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為自基站102向移動終端101發送的下行信道。作為傳輸信道的DL-SCH(下行公共信道)被映射到PDSCH。物理多播信道405 (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 =PMCH)為自基站 102向移動終端101發送的下行信道。作為傳輸信道的MCH(多播信道)被映射到PM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406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為自移動終端101向基站102發送的上行信道。PDCCH傳輸作為對下行發送的響應信號(response 響應)的ACK/Nack。PUCCH傳輸CQI (信道質量指示符)報告。所謂CQI,為表示接收的數據的質量、或信道質量的質量信息。物理上行公共信道407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為自移動終端101向基站102發送的上行信道。UL-SCH(作為圖15所示的傳輸信道之一的上行公共信道)被映射到PUSCH。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408 (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 =PHICH)為自基站102向移動終端101發送的下行信道。PHICH傳輸作為對上行發送的響應的ACK/Nack。物理隨機接入信道409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為自移動終端101向基站102發送的上行信道。PRACH傳輸隨機接入前同步石馬(random access preamble)。利用圖15說明傳輸信道(Transport channel)(參照非專利文獻5的第五章)。 圖15是說明LTE方式的通信系統所使用的傳輸信道的說明圖。圖15A表示下行傳輸信道與下行物理信道間的映射。圖15B表示上行傳輸信道與上行物理信道間的映射。對於下行傳輸信道,廣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 :BCH)向其所有基站(蜂窩小區)進行廣播。 BCH被映射到物理廣播信道(PBCH)。基於HARQ (Hybrid ARQ 混合自動重複請求)的重發控制適用於下行公共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 :DL_SCH)。可向所有基站(蜂窩小區)進行廣播。支持動態或準靜態(Semi-static)的資源分配。準靜態的資源分配也稱為持續調度(Persistent Scheduling).為了實現移動終端的低耗電量化,支持移動終端的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 非連續接收)。DL-SCH被映射到物理下行公共信道 (PDSCH)。尋呼信道(Paging channel :PCH)為了能夠實現移動終端的低耗電量化,而支持移動終端的DRX。要求向所有基站(蜂窩小區)進行廣播。向諸如能夠動態地用於話務的物理下行公共信道(PDSCH)的物理資源、或諸如其它控制信道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的物理資源映射。多播信道(Multicast channel :MCH)用於向所有基站(蜂窩小區)進行廣播。支持多蜂窩小區發送中的MBMS服務(MTO^PMCCH)的SFN合成。支持準靜態的資源分配。MCH被映射到PMCH。基於HARQ (Hybrid ARQ)的重發控制適用於上行公共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 :UL_SCH)。支持動態或準靜態(Semi-static)的資源分配。UL-SCH被映射到物理上行公共信道(PUSCH)。圖15B所示的隨機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限於控制信息。有衝突的風險。RACH被映射到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利用圖16說明邏輯信道(Logical channel)(參照非專利文獻5的第六章)。圖 16是說明LTE方式的通信系統所使用的邏輯信道的說明圖。圖16A表示下行邏輯信道與下行傳輸信道間的映射。圖16B表示上行邏輯信道與上行傳輸信道間的映射。廣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BCCH)為用於廣播系統控制信息的下行信道。作為邏輯信道的BCCH被映射到作為傳輸信道的廣播信道(BCH)、或下行公共信道(DL-SCH)。尋呼控制信道(Paging control channel =PCCH)為用於發送尋呼信號的下行信道。當網絡不知道移動終端的蜂窩小區位置時,使用PCCH。作為邏輯信道的PCCH被映射到作為傳輸信道的尋呼信道(PCH)。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 =CCCH)為用於移動終端與基站間的發送控制信息的信道。當移動終端與網絡之間未保持RRC連接(connection)時,使用 CCCH。當前時刻未決定是否將CCCH設置為下行。在上行方向中,CCCH被映射到作為傳輸信道的上行公共信道(UL-SCH).多播控制信道(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 :MCCH)為用於點到多點的發送的下行信道。為用於自網絡向移動終端發送一個或若干個MTCH用的MBMS控制信息的信道。MCCH為MBMS接收中的移動終端專用的信道。MCCH被映射到作為傳輸信道的下行公共信道 (DL-SCH)或多播信道(MCH)。專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DCCH)為移動終端與網絡間的發送專用控制信息的信道。DCCH在上行中被映射到上行公共信道(UL-SCH), 在下行中被映射到下行公共信道(DL-SCH)。專用話務信道(Dedicate Traffic channel DTCH)為用於發送用戶信息的向個別移動終端進行的點到點通信的信道。DTCH在上行、下行中都存在。DTCH在上行中被映射到上行公共信道(UL-SCH),在下行中被映射到下行公共信道(DL-SCH)。多播話務信道(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 =MTCH)為用於自網絡向移動終端發送話務數據的下行信道。MTCH為MBMS接收中的移動終端專用的信道。MTCH被映射到下行公共信道(DL-SCH)或多播信道(MCH)。非專利文獻5中記載了 3GPP中的、與E-MBMS服務相關的當前的確定事項。利用圖 17,說明與E-MBMS相關的詞彙的定義(參照非專利文獻5的第十五章)。圖17是說明MBSFN 同步區域與MBSFN區域的關係的說明圖。在圖17中,所謂MBSFN同步區域701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Area 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單頻網絡同步區域),為能使所有基站同步、能執行MBSFN(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多媒體廣播多播月艮務單頻網絡)發送的網絡的區域。MBSFN同步區域包含一個以上的MBSFN區域(MBSFN Aresa =MBSFN 區域)702。在一個頻率層(frequency layer)中,基站只能屬於一個MBSFN同步區域。MBSFN 區域702(MBSFN Area =MBSFN區域)由網絡的MBSFN同步區域中包含的基站(蜂窩小區) 的組構成。有時MBSFN同步區域中的基站(蜂窩小區)也由多個MBSFN區域構成。利用圖18說明E-MBMS的邏輯結構(Logical Architecture)(參照非專利文獻5 的第十五章)。圖18是說明E-MBMS的邏輯結構(Logical Architecture)的說明圖。在圖18 中,所謂多蜂窩小區 / 多播調整實體 801 (Multi-cell/multicast Coordination Entity MCE)為邏輯實體。為了進行多蜂窩小區MBMS發送(multi-cell MBMS transmission), MCE801向MBSFN區域中的所有基站進行無線資源的分配。MCE801除了進行時間或/和頻率的無線資源的分配以外,還進行對無線結構的細節(例如,調製方式、編碼等)的確定。所謂 E-MBMS網關802 (MBMS Gff)為邏輯實體。E-MBMS網關802位於eBMSC與基站間,主要功能為按照SYNC協議將MBMS服務發送/廣播給各基站。所謂M3接口,為MCE801與E-MBMS網關 802間的控制接口 (Control Plane Interface 控制層面接口)。所謂M2接口,為MCE801 與eNB 102間的控制接口。所謂Ml接口,為E-MBMS網關802與eNB102間的用戶數據接口 (User Place Interface 用戶層面接口)。說明E-MBMS的結構(Architecture)(參照非專利文獻5的第十五章)。圖19是說明E-MBMS的結構(Architecture)的說明圖。考慮了圖19A、B所示的兩種E-MBMS的結構。說明MBMS的蜂窩小區(參照非專利文獻5的第十五章)。在LTE系統中,有MBMS專用蜂窩小區(基站)(MBMS-dedicated cell)以及能夠執行MBMS和單播的雙方的服務的 MBMS/單播混合蜂窩小區(MBMS/Unicast-mixed cell)。說明MBMS發送(參照非專利文獻5的第十五章)。LTE系統中的MBMS發送支持單蜂窩小區發送(Single-cell transmission :SC發送)和多蜂窩小區發送(multi-cell transmission :MC 發送)。單蜂窩小區發送不支持 SFN(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單頻網絡)操作。另外,多蜂窩小區發送支持SFN操作。在MBSFN(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多媒體廣播多播月艮務單頻網絡)區域中, MBMS的發送是同步的。支持多蜂窩小區發送中的MBMS服務(MTCH和MCCH)的SFN合成 (Combining)。MTCH和MCCH在點到多點發送中被映射到MCH。利用MCE進行調度。說明多播控制信道(MCCH)結構Structure)(參照非專利文獻5的第十五章)。 作為下行邏輯信道的廣播控制信道(BCCH)表示一個或兩個第一多播控制信道(Primary MCCH =P-MCCH)的調度。單蜂窩小區發送用的P-MCCH被映射到DL-SCH (下行公共信道)。另外,多蜂窩小區發送用的P-MCCH被映射到MCH(多播信道)。當第二多播控制信道Secondary MCCH =S-MCCH)被映射到MCH上時,能利用第一多播控制信道(P-MCCH)來表示第二多播控制信道(S-MCCH)的地址。廣播控制信道(BCCH)表示第一多播控制信道 (P-MCCH)的資源,但不表示可獲得的服務。非專利文獻5(第十章)中記載了 3GPP中的、與尋呼相關的當前的確定事項。尋呼組使用L1/L2信令信道(PDCCH)。能在尋呼信道(PCH)上確認移動終端的明確的標識符 (UE-ID)。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許第35四351號公報非專利文獻1 :3GPP技術標準TS23. 041V3. 5. 0非專利文獻2 =W-CDMA移動通信方式立川敬二監修2001. 6. 25出版第162-171頁非專利文獻3 :3GPP技術標準TS25. 346 V7. 3. 0非專利文獻4 :3GPP技術標準TS25. 331 V6. 6. 0非專利文獻5 :3GPP技術標準TS36. 300 V8. 2. 0現有的移動通信系統由於採用了以上結構,因此在用作為對不特定大量的用戶廣播緊急信息的系統時存在以下問題即,易受通信線路負荷的影響,且作為緊急信息可傳輸的範圍狹小,而且有時欠缺信息的速報性。具體地說,通過現有的移動通信網用聲音或電子郵件向用戶的移動終端通知緊急信息的系統,是利用登錄到服務的用戶的移動終端與提供該服務的基站的點到點的通信來提供信息。因此,由於是和基站與移動終端之間的通信線路容量有關的服務,所以在通知緊急信息的用戶數量很多時,也會發生對通信線路施加的負荷增加而不能進行通知的情況, 不適合向不特定大量的用戶通知緊急信息。另外,在利用地面波數字廣播通知緊急信息的系統中,地面波數字廣播與移動通信網相比,諸如室內、建築物的陰影、地下街等接收特性差的場所較多,有時不能正確地廣播緊急信息。而且,由於需要在移動終端添加用於接收地面波數字廣播的硬體,所以在移動終端的小型化和低價化方面較差。CBS雖然為基站與移動終端進行點到多點的通信,適於向不特定大量的用戶通知緊急信息,但自基站向移動終端進行數據廣播時,並不是所有的移動終端都能接收到發送數據,只有待機(Idle)狀態的移動終端可進行接收。如上所述,移動終端一面隨時在3GPP 所規定的多種狀態間轉移,一面進行工作。因此,雖然移動終端在處於待機(Idle)狀態時能接收所廣播的緊急信息,但有的情況下,若移動終端處於待機以外的狀態,則不能接收所廣播的緊急信息,從而不能確實將緊急信息進行通知。另外,CBS是以從基站按80位元組左右的低速率發送短消息為前提。因此,為了通知例如地圖信息、圖像信息等用戶所需的緊急信息,CBS所規定的短消息的數據量不夠。與此不同的是,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系統中,能夠將緊急信息廣播給登錄到基站的被覆蓋的所有移動終端。然而,在專利文獻1中,完全未規定發送緊急信息的信道是怎樣的信道。因此,不知道發送緊急信息的信道是專用信道、還是廣播信道、或者是否使用特別的信道,且完全不知道可用多大的速率發送緊急信息、以及該緊急信息是否滿足用戶所需。而且,在專利文獻1中,由於必須向廣播信息添加用於接收緊急信息的信道信息和緊急信息的標識符作為參數,所以要作為廣播信息進行傳輸的信息量不可避免地增多。 一般,廣播信息中,必須包含基站向其覆蓋的所有移動終端發送所需的許多系統信息。因而,在向廣播信息添加用於發送緊急信息的參數的方法中,需要根據要作為廣播信息進行發送的信息量來限制用於發送緊急信息的參數的數據量,另外也可以預想到添加了該參數的廣播信息的信息量會變得過大。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實現一種移動通信系統、和構成此系統的基站以及移動終端,該移動通信系統能夠不對移動通信網造成過大負荷,不僅使待機狀態的移動終端也使待機狀態以外的移動終端接收緊急信息,且不失速報性地通知
緊急fn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移動通信系統包括多個移動終端及基站,可從所述基站向多個所述移動終端進行緊急信息的遞送,在所述移動通信系統中,其特徵在於,所述基站利用尋呼消息, 向包含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及待機狀態的移動終端的多個移動終端,發送表示有所述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指示符,發送為了所述多個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根據為了所述多個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遞送所述多個移動終端可接收的所述緊急信息,所述多個移動終端中包含的所述待機狀態的移動終端,接收利用所述尋呼消息從所述基站發送的表示有所述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指示符,接收從所述基站發送的為了所述多個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指示符後, 根據為了所述多個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開始接收從所述基站遞送的緊急信息,所述多個移動終端中包含的正在接收所述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接收利用所述尋呼消息從所述基站發送的表示有所述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指示符,接收從所述基站發送的為了所述多個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指示符後,根據為了所述多個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開始接收從所述基站遞送的緊急信肩、ο根據本發明,通過使用不僅待機狀態的移動終端可接收、而且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也可接收的尋呼消息,從而能夠不對移動通信網造成過大的負荷、而使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也接收緊急信息,具有能夠確保緊急信息的速報性的效果。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結構的圖。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移動通信系統所使用的信道的圖。圖3是表示圖1中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的圖。
圖4是表示圖1中的基站的結構的圖。圖5是表示圖1中的基站控制裝置的結構的圖。圖6是表示實施方式1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緊急信息的通知處理的流程圖。圖7是表示實施方式2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緊急信息的通知處理的流程圖。圖8是表示實施方式3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緊急信息的通知處理的流程圖。圖9是表示實施方式4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緊急信息的通知處理的流程圖。圖10是表示實施方式5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緊急信息的通知處理的流程圖。圖11是表示LTE方式的通信系統的結構的說明圖。圖12是表示LTE方式的通信系統所使用的無線幀的結構的說明圖。
13 ^ ^ 7^ MBSFN(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單頻網絡)幀的結構的說明圖。圖14是說明LTE方式的通信系統所使用的物理信道的說明圖。圖15是說明LTE方式的通信系統所使用的傳輸信道的說明圖。圖16是說明LTE方式的通信系統所使用的邏輯信道的說明圖。圖17是說明MBSFN同步區域與MBSFN區域的關係的說明圖。圖18是說明E-MBMS的邏輯結構(Logical Architecture)的說明圖。圖19是說明E-MBMS的結構(Architecture)的說明圖。標號說明1移動終端、2基站、3基站控制裝置、4SGSN(服務GPRS支持節點)、5GGSN(GPRS網關支持節點)、6服務中心、7應用處理部、8協議處理部、9上行公共信道發送部、10上行專用信道發送部、11調製部、12碼發生器、13D/A轉換器、14頻率轉換部、15功率放大部、16天線、17低噪聲放大部、18頻率轉換部、19A/D轉換器、20a 20c接收部、23碼發生器、M搜索部、25耙指分配控制部J6輸入存儲器、27解碼部、觀輸出存儲器、四廣播信息接收部、30 下行專用信道接收部、31下行公共信道接收部、32選擇部、33控制部、34廣播信息發送部、 35下行專用信道發送部、36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7調製部、38下行用碼發生器、39D/A轉換器、40頻率轉換部、41功率放大部、43低噪聲放大部、44頻率轉換部、45A/D轉換器、46解調部、47上行用碼發生器、48上行專用信道接收部、49上行公共信道接收部、50發送接收處理部、51面向基站發送接收處理部、52QoS參數映射部、53無線資源控制部、M無線鏈路控制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為了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參照

用於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方式。實施方式1.在本實施方式1中,在作為MBMS控制信道的MCCH中設置表示有無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標記(緊急信息指示符),使移動終端可定期地確認有無緊急信息。由此,移動終端即使是正在通過MBMS接收緊急信息以外的信息,也能通過緊急信息標記來識別存在緊急信息並接收MBMS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結構的圖,該系統利用MBMS將緊急信息通知給MBMS對應的所有移動終端1。在圖1中,本發明的移動通信系統包括移動終端1、基站2、基站控制裝置3、SGSN4、GNSN5以及服務中心6。移動終端1是接收來自一個或多個基站 2的數據的通信裝置。基站2在與本基站所覆蓋的蜂窩小區內的移動終端1之間發送接收數據。基站控制裝置3與多個基站2連接,控制各基站2的通信,並且與SGSN4連接,將基站2與SGSN4的通信進行中轉。SGSN (Service GPRS Support Node 服務GPRS支持節點)4是負責移動通信系統中的分組通信的節點,處理與登錄到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krvice 通用分組無線業務)的每個用戶相關的認證、服務加入、路由選擇、移動性的管理、服務限制、上下文保管以及帳目信息等。GGSN(GPRS Gateway Support Node =GI3RS網關支持節點)5是對外部網絡(例如網際網路)具有網關功能的節點,確保從SGSN4發送的分組或SGSN4所接收的分組的路徑 (path)。另外,除網關的功能以外,GGSN5也進行帳目信息的收集、移動性管理、QoS (Quality of krvice:服務質量)協調、調整話務的策略控制等處理。服務中心6是與外部網絡連接、保管用於提供服務的內容或發送內容的通信節點,根據來自用戶的要求向GGSN5發送內容相關的數據。此外,在W-CDMA系統中,有時將移動終端1稱為UE (User Equipment 用戶設備),將基站2稱為Node-B,將基站控制裝置3稱為 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無線網絡控制器)。接下來,說明MBMS等用於分組通信的信道。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移動通信系統所使用的信道的圖,示出了 MBMS等的用於分組通信的信道。首先,自基站2向移動終端1的下行方向的物理信道中,有CPICH、P-CCPCH、 S-CCPCH、PICH、MICH。CPICH(Common Pilot Channel :公共導頻信道)是用於廣播移動終端1中的信道估計、蜂窩小區搜索、蜂窩小區內的所有下行方向的物理信道的定時基準的信道,對蜂窩小區內的所有移動終端1進行發送。P-CCPCH(Primary-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第一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是用於將其它廣播信息向蜂窩小區內的各移動終端1廣播的信道。另外,通過P-CCPCH發送 BCH (Broadcast Channel 廣播信息用信道)。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廣播信息控制信道)被映射到BCH。S-CCPCH (Secondary-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第二公共控制物理信道)是用於向蜂窩小區內的各移動終端1發送信令、數據的信道,允許存在多個。通過 S-CCPCH 發送 PCH (Paging Channel 尋呼用信道)、FACH (Forward Link Access Channel 前向鏈路接入信道)。PCCH(Paging Control Channel 尋呼控制信道)被映射到PCH。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廣播信息控制信道)、CCCH(Common Control Channel 公共控制信道)、CTCH(Common Traffic Channel 公共話務信道)、 DCCH(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專用控制信道)、DTCH(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 專用話務信道)、MCCH(MBMS point-to-multipoint Control Channel :MBMS 控制信道)、 MTCH(MBMS point-to-multipoint Traffic Channel :MBMS 話務信道)被映射到 FACH。PICH(Paging Indicator Channel :尋呼指示符信道)是用於發送下行方向的尋呼用指示符的信道,MICH (MBMS Notification Indicator Channel :MBMS 通告指示符信道) 是用於發送下行方向的MBMS通知用指示符的信道。
12
接下來,作為自移動終端1向基站2的上行方向的公共信道,有RACH (Random Access Channel 隨機接入信道),該RACH是用於傳輸來自移動終端1的控制信息、較短分組的信道。DPCH(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 專用物理信道)用作為上行方向或下行方向的兩個方向的信道,被分別設定作為用於特定的移動終端1與基站2之間的通信的信道。 該DPCH用於聲音、數據等專用數據的通信和上層的信令。DPCH 包括發送數據的 DPDCH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 專用物理數據信道)和發送與控制相關的比特的DPCCH(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專用物理控制信道)。通過DPCH發送DCH (Dedicated Channel 專用信道)。DCCH、DTCH被映射到 DCH。此外,DPCH由於被一個個移動終端1利用,所以稱為專用信道,其它信道由於被多個移動終端1公共地使用,所以稱為公共信道。此外,雖然在上述說明中闡述了 W-CDMA系統中的基站2與移動終端1之間的無線區間的信道結構,但也可適用於其它通信系統。另外,對於上述信道,只要是發送相同數據的信道,則使用任一種信道都可以。例如,也可使上述多個信道公共地使用一個信道。在此,利用圖1及圖2,說明本發明的移動通信系統的MBMS數據遞送的概要。此外,雖然也有的情況是從移動終端1請求服務,但舉例說明從內容伺服器發送數據的情況。首先,外部網絡內的內容提供者向服務中心6發送多媒體數據(MBMS數據)。服務中心6中,存儲從內容提供者接收的多媒體數據,並且將該多媒體數據通過GGSN5向對利用多媒體服務的移動終端1進行管理的SGSN4傳輸。SGSN4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向基站2發送多媒體數據,基站2利用S-CCPCH將多媒體數據向自身所管理的蜂窩小區內的移動終端ι遞送。移動終端1中,接收基站2中的任一個的S-CCPCH的數據,接收來自基站2的多媒體數據。此時,移動終端1在位於蜂窩小區邊緣等、從而對從一個基站2發送的S-CCPCH的數據的接收狀態不良時,也接收從其它基站 2發送的S-CCPCH的數據,並對兩個以上的信道進行選擇合成,力圖提高接收質量。接下來,說明構成本發明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移動終端1。圖3是表示圖1中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的圖。在圖3中,移動終端1包括應用處理部7、協議處理部8、上行公共信道發送部9、上行專用信道發送部10、調製部11、碼發生器 12、D/A轉換器13、頻率轉換部14、功率放大部15、天線16、低噪聲放大部17、頻率轉換部 18、A/D轉換器19、接收部20a 20c、碼發生器23、搜索部M、耙指分配控制部25、輸入存儲器沈、解碼部27、輸出存儲器觀、廣播信息接收部四、下行專用信道接收部30、下行公共信道接收部31、選擇部32、以及控制部33。應用處理部7進行聲音編碼和圖像編碼等轉換處理、鍵盤輸入、以及向未圖示的顯示裝置顯示圖像等人機界面的處理,向上行公共信道發送部9、上行專用信道發送部10 提供要發送的數據、發送請求等信息。協議處理部8根據從應用處理部7輸入的請求等,執行與信道設定、信道釋放、換手等通信控制相關的處理。例如,移動終端1進行呼叫處理時, 應用處理部7接收來自用戶的電話號碼輸入,向協議處理部8進行發送請求。另外,協議處理部8為了發送所需的控制信息,控制上行公共信道發送部9及上行專用信道發送部10,通過這樣按照通信標準所定的協議進行與基站2的連接處理。上行公共信道發送部9及上行專用信道發送部10對發送數據進行turbo編碼等編碼處理和發送定時的控制等,並將編碼數據向調製部11輸出。調製部11利用碼發生器 12所生成的信道化碼及擾碼,對從上行公共信道發送部9、上行專用信道發送部10輸出的信號進行擴展及調製。經調製的信號在D/A轉換器13中從數字數據轉換成模擬信號,通過頻率轉換部14轉換成RF(Radic) Frequency 射頻)信號。功率放大部15將轉換後的信號放大到所期望的功率,並向天線16輸出。天線16將放大後的信號作為無線信號向基站發送。低噪聲放大部17對通過天線16所接收的微弱信號的功率進行放大。頻率轉換部 18將經低噪聲放大部17放大的信號轉換成基帶信號。A/D轉換器19將從頻率轉換部18 輸入的模擬的基帶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接收部20a 20c包括多個耙指部21以及對其輸出進行合成的合成部22,利用從碼發生器23輸入的信道化碼及擾碼對各路徑的接收信號進行解擴,並對解擴後的結果進行耙式合成,通過這樣接收分配給自身的信道的信號。在接收部20a 20c的每個接收部中設置多個耙指部21,該耙指部21接收經耙指分配控制部 25分配的各路徑的信號,並執行解擴、相位修正等信號處理。合成部22輸入經耙指部21處理的信號,進行耙式合成。碼發生器23按照控制部33的控制,生成用於對接收部20a 20c的接收信號進行解調處理的信道化碼及擾碼,並輸入到接收部20a 20c。搜索部M按照控制部33的控制,根據經A/D轉換器19轉換的數據信號,進行蜂窩小區搜索及多徑檢測,並將檢測出的結果輸出到各接收部20a 20c。耙指分配控制部25將要接收信號的信道的路徑分配給耙指部21。輸入存儲器沈存儲經接收部20a 20c的合成部22進行耙式合成的信號。解碼部27對從輸入存儲器沈讀出的數據進行CRC校驗、turbo解碼等解碼處理。輸出存儲器 28存儲經解碼部27解碼處理的數據。此外,對於存儲器沈、28,可以使用對每個接收部獨立設置的存儲器,也可以是接收部20a 20c共有的一個較大的存儲器。廣播信息接收部四從存儲於輸出存儲器觀的BCH的解碼數據讀出所需的廣播信息,並輸出到協議處理部8。下行專用信道接收部30及下行公共信道接收部31將從輸出存儲器觀讀出的解碼後的應用數據向應用處理部7輸出,將解碼後的控制信息的數據向協議處理部8輸出。選擇部32按照控制部33的控制,將從輸出存儲器觀讀出的解碼數據向下行公共信道接收部31輸出。控制部33控制上述組成部7 32進行的處理。S卩,圖3中, 僅示出了一部分自控制部到各組成部的信號線,但控制部33也控制未示出信號線的組成部的處理。在此,說明由移動終端1進行的接收來自基站2的數據的處理。天線16所接收的微弱信號在低噪聲放大部17中進行放大,通過頻率轉換部14轉換成基帶信號。A/D轉換器19將模擬的基帶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並向接收部20a 20c 及搜索部M輸出。搜索部M從輸入的數位訊號辯識基站2的擾碼,將其通知給控制部33, 並且從該數位訊號檢測路徑定時,將檢測出的定時輸出到接收部20a 20c及耙指分配控制部25。另外,控制部33基於搜索部M所確定的蜂窩小區的信息,指示接收部20a 20c 接收哪個蜂窩小區的信道。耙指分配控制部33基於搜索部M的搜索結果,從多個路徑中選擇認為有效的路徑,將其分配給耙指部21。碼發生器23按照控制部33的控制,生成與想要接收信號的各蜂窩小區的基站2對應的擾碼、和想要接收信號的信道的信道化碼,將其輸出到接收部20a 20c。控制部33例如將解碼部27中的上行/下行信道的信道質量信息(CQI信息)、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環冗餘碼校驗)的差錯發生率、以及信號功率對幹擾波接收功率比等接收功率中的至少一個量與預定的閾值進行比較,通過這樣來確定是否進行選擇合成。進行選擇合成時,控制部33控制碼發生器23,使得接收部20a 20c分別從不同的基站2接收MBMS用的S-CCPCH。在圖3中,移動終端1具有3個系統即接收部20a 20c,例如接收部20a為了獲得控制信息而接收S-CCPCH,接收部20b接收MBMS用的S-CCPCH。另外,接收部20c為了進行選擇合成而從別的基站2接收MBMS用的S-CCPCH。此外,接收部20a 20c能夠分別以獨立的定時來接收這些信道的信號。各接收部20a 20c的耙指部21,基於從碼發生器23輸入的碼,接收由耙指分配控制部25分配的各路徑的信號,並對其執行解擴、相位修正等信號處理,輸出到合成部22。 合成部22輸入經耙指部21處理的信號,進行耙式合成,並將其存儲到輸入存儲器26。解碼部27從輸入存儲器沈讀出接收部20a 20c的接收數據,進行數據的CRC、 turbo解碼等解碼處理,並將解碼結果寫入到輸出存儲器觀。一般,對於解碼器的硬體,由於電路規模較大,所以經常分時地利用一個。然而,在安裝了多個解碼器時,也可對每個蜂窩小區或信道分配解碼器。其後,對每個信道進行所需的處理,廣播信息接收部四從BCH獲得所需的廣播信息,並向協議處理部8傳輸。下行專用信道接收部30在解碼後的數據是應用數據時,將該數據送往應用處理部7,在解碼後的數據是控制數據時,將該數據送往協議處理部8。選擇部32在進行選擇合成時,從輸出存儲器觀分別讀出接收部20b、20c所接收的不同的基站2的MBMS用的S-CCPCH的數據,基於解碼部27的CRC的結果等,將認為正確的數據向下行公共信道接收部31輸出,並丟棄另外的數據。另一方面,在不進行選擇合成時,選擇部32不丟棄接收部20b、20c所接收的各數據,而將其向下行公共信道接收部31輸出。下行公共信道接收部31中,與下行專用信道接收部30相同,在接收的數據是應用數據時,向應用處理部7輸出,在接收的數據是控制信息時,向協議處理部8輸出。此外,如上所述,接收部20a 20c所接收的S-CCPCH包括S-CCPCH系統信息(Secondary CCPCH system information 第二 CCPCH 系統信息)及 S-CCPCH 信息 (Secondary CCPCH information 第二 CCPCH信息),移動終端1能夠從這些信息獲得與 S-CCPCH相關的擴展因子、信道化碼、定時偏移等解調所需的信息。這些參數被廣播信息接收部四、下行專用信道接收部30、下行公共信道接收部31中的任一個接收作為控制信息, 存儲到協議處理部8進行管理。協議處理部8將上述參數對接收部20a 20c、碼發生器 23、搜索部M以及耙指分配控制部25進行設定。移動終端1為了接收僅來自一個活躍的蜂窩小區的控制信息用S-CCPCH,而不合成來自不同的蜂窩小區的信號。此時,耙指分配控制部25僅將來自一個蜂窩小區的多徑分量分配給耙指部21。另外,控制部33觀測來自接收部20a 20c接收到S-CCPCH的信號的基站2的信號(電波),根據該觀測結果,將請求增減發送功率的發送功率控制信息向協議處理部8發送。協議處理部8將從控制部33輸入的發送功率控制信息,利用上行公共信道發送部9或上行專用信道發送部10,向基站2發送。接下來,說明構成本發明的移動通信系統的基站(Node-Β 節點-B)。圖4是表示圖1中的基站的結構的圖。在圖4中,除了天線42,作為向移動終端1發送數據的結構,基站2還包括廣播信息發送部34、下行專用信道發送部35、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調製部 37、下行用碼發生器38、D/A轉換器39、頻率轉換部40以及功率放大部41。另外,作為接收來自移動終端1的信號的結構,包括低噪聲放大部43、頻率轉換部44、A/D轉換器45、解調部46、上行用碼發生器47、上行專用信道接收部48以及上行公共信道接收部49。廣播信息發送部34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要向移動終端1發送的廣播信息,對其進行編碼處理作為承載於P-CCPCH的數據。對每個利用專用信道的移動終端1設置下行專用信道發送部35,該下行專用信道發送部35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專用信道的數據、 控制信息,對其進行編碼作為承載於DPCH的數據。另外,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控制信息、多媒體數據,對其進行編碼處理作為承載於S-CCPCH的數據。基站2中,S-CCPCH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有多個。此外,本發明中,在通過S-CCPCH傳輸的MCCH中新設置表示有無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標記。在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時,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 向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設定表示「有」的數值。例如,在設定1比特的數字數據作為緊急信息標記時,以數值1作為有緊急信息,以數值0作為沒有緊急信息。調製部37輸入經發送部34 36編碼的數據,利用下行用碼發生器38所設定的信道化碼及擾碼,對該每個信道將數據進行擴展處理。D/A轉換器39將經調製部37擴展處理後的數字數據轉換成模擬信號。頻率轉換部40將經D/A轉換器39轉換的模擬信號轉換成RF信號。功率放大部41對經頻率轉換部40轉換的RF信號的功率進行放大。此外,功率放大部41基於從移動終端1接收的發送功率控制信息,控制放大倍數。天線42將經功率放大部41放大的信號作為無線信號發送,並且接收來自移動終端1的信號。低噪聲放大部43將通過天線42從移動終端1接收的微弱信號的功率進行放大。 頻率轉換部44將經低噪聲放大部43放大的信號轉換成基帶信號。A/D轉換器45將從頻率轉換部44輸入的模擬的基帶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解調部46利用上行用碼發生器47所設定的擾碼,分離來自移動終端1的數據,用信道化碼分離該移動終端1的各信道。上行專用信道接收部48對經解調部46解調的專用信道的信號進行信道解碼而將其分離,並向基站控制裝置3發送。另外,上行公共信道接收部49對經解調部46解調的公共信道的信號進行信道解碼而將其分離,並向基站控制裝置3發送。接下來,說明由基站2向移動終端1發送數據的處理。要向移動終端1發送的各種控制信息、數據,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被發送到發送各信道的控制信息、數據的各個發送部34 36。由廣播信息發送部34作為P-CCPCH 的數據進行編碼處理後的廣播信息、由下行專用信道發送部35作為DPCH的數據進行編碼處理後的控制信息和數據、以及由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作為S-CCPCH的數據進行編碼處理後的控制信息和多媒體數據,被送到調製部37。調製部37中,利用從下行碼發生器38輸入的信道化碼及擾碼,對每個信道將從發送部34 36輸入的數據進行擴展處理,並將其輸出到D/A轉換器39。D/A轉換器39將從調製部37輸入的數位訊號轉換成模擬信號,頻率轉換部40將經D/A轉換器39轉換的模擬信號進一步轉換成RF信號。該RF信號通過功率放大部41放大到所期望的功率,作為無線信號通過天線42向移動終端1發送。接著,說明由基站2從移動終端1接收數據的處理。通過天線42接收的來自移動終端1的微弱信號由低噪聲放大部43進行放大。頻率轉換部44將經低噪聲放大部43放大的信號轉換成基帶信號,A/D轉換器45將基帶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解調部46利用上行碼發生器47所設定的擾碼,分離來自自身所管理的蜂窩小區內的各移動終端1的信號,利用上行碼發生器47所設定的信道化碼,分離移動終端1的各信道。經解調部46解調的信號中,專用信道的信號送往上行專用信道接收部48, 公共信道的信號送往上行公共信道接收部49。上行專用信道接收部48及上行公共信道接收部49對輸入的信號進行信道解碼(解碼),將其向基站控制裝置3發送。接下來,說明構成本發明的移動通信系統的基站控制裝置3。圖5是表示圖1中的基站控制裝置的結構的圖。在圖5中,基站控制裝置3對核心網絡的處理與基站2的無線迴路間進行中轉,主要具有管理無線資源、向基站2指示設立和釋放信道等的作用,包括發送接收處理部50、面向基站發送接收處理部51、QoS參數映射部52、無線資源控制部53以及無線鏈路控制部M。發送接收處理部50是與核心網絡、其它基站控制裝置3連接的構成要素,進行 RANAP(Radio Access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 無線接入網絡應用部分)等的對核心網絡的通信協議處理、RNSAP(Radio Network Subsystem Application Part 無線網絡子系統應用部分)等的對其它RNC(無線網絡控制器)的通信協議處理。面向基站發送接收處理部51進行NBAP (Node B Application Part 節點B應用部分)等的對基站2的通信協議處理。QoS參數映射部52基於來自核心網絡的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務質量)指示, 獲取滿足要求的無線信道的參數。無線資源控制部53進行與無線資源有關的處理,並且通過RRC信令向移動終端1 通知控制信息、參數。無線鏈路控制部M進行無線鏈路中的緩衝、重發控制。此外,這些構成要素的功能劃分是功能上的邏輯劃分,在實際的硬體、軟體的安裝中不一定明確地分開。接下來,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1的移動通信系統的動作。圖6是表示實施方式1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緊急信息的通知處理的流程圖,按照該圖說明動作的細節。此外,在實施方式1中,闡述以下情況即,在基站2發送非緊急信息的 MBMS數據、且移動終端1接收非緊急信息的MBMS數據時,向該移動終端1通知緊急信息。首先,內容提供者將送往移動終端1的多媒體數據發送到服務中心6。服務中心6 將多媒體數據存儲到內部的存儲器,並且通過GGSN5,向對利用該多媒體服務的移動終端1 進行管理的SGSN4傳輸。SGSN4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將多媒體數據發送到基站2。基站2中,判斷從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的多媒體數據中是否有緊急信息(步驟 STl)。例如,基站2內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通過判斷是否接收到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來判斷有無緊急信息。此外,向基站2發送的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可以是在許多基站2之間內容相同的、所謂廣域的緊急信息,也可以是在一個基站2中或少數的基站2之間內容相同的與區域密切相關的、所謂局域的緊急信息。當在步驟STl中判斷為沒有緊急信息時,轉移至步驟ST4的處理。另一方面,當判斷為有緊急信息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對通過發送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的S-CCPCH所傳輸的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設定表示「有」的數值(步驟ST2)。例如,將緊急信息標記作為1比特的數字數據,在以數值1作為有緊急信息、以數值0作為沒有緊急信息時,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將緊急信息標記從數值0變更為1。接下來,基站2在MCCH中添加為了移動終端1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所需的信息(以下稱為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步驟ST3)。在此,作為緊急信息信道信息,例如考慮有緊急信息信道的號碼等。該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由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添加。此外,在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由移動通信系統預先確定、該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1及基站2的雙方識別該信息時,無需從基站2向移動終端1通知該信息。在此情況下,可省略步驟ST3。通過這樣,能夠減小基站2的處理負荷,能夠將無線資源有效利用於其它處理。另外,在基站2確定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時,該基站2預先向處於自身的蜂窩小區內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進行通知,通過這樣能夠省略步驟ST3。例如,基站2的廣播信息發送部34將該信息作為廣播信息的一部分,利用P-CCPCH預先通知。通過這樣,也能夠減小基站2的處理負荷,能夠將無線資源有效利用於其它處理。當在步驟STl中判斷為沒有緊急信息時,或步驟ST3的處理結束時,基站2將MCCH 發送到其覆蓋的移動終端1 (步驟ST4)。當判斷為有緊急信息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將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到的緊急信息映射到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步驟 ST5)。其後,基站2利用上述的發送處理,通過天線42,將MTCH發送到在自身的蜂窩小區內接收MBMS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 (步驟ST6)。此外,自步驟ST2至步驟ST5的處理的順序可為任意的,也可以同時進行這些處理。移動終端1接收從基站2發送的MCCH(步驟ST7)後,根據該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有無緊急信息(步驟ST8)。例如,移動終端1所接收的MCCH的內容傳送到控制部33,控制部33基於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有無緊急信息。在此,若根據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為沒有緊急信息,則返回至步驟ST7的處理。另外,若在步驟ST8中判定為有緊急信息,則移動終端1根據步驟ST7所接收的 MC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信息,開始接收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步驟ST9)。在圖3中,根據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控制部33控制碼發生器23、耙指分配控制部25,由接收部20b通過 MBMS用的S-CCPCH來接收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通過在MCCH中設置用於設定有無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標記,從而正在接收MBMS 數據的移動終端1,能夠通過經常接收該MCCH來一直監視緊急信息標記,對於通過移動終端1向用戶通知緊急信息是非常有效的。此外,在步驟ST9中,在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由移動通信系統預先確定、該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1及基站2的雙方識別該信息時,移動終端1根據該信息,開始接收MTCH 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另外,在基站2確定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時,該基站2將其作為廣播信息的一部分,例如利用P-CCPCH,預先向處於自身的蜂窩小區內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進行通知。在此情況下,移動終端1能夠根據預先通知的緊急信息信道信息,開始接收MTCH中的緊急{曰息{曰道。在步驟ST9中,在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時,移動終端1可以將在這之前已接收的接收 MBMS數據所需的信息(以下稱為已有MBMS接收用信息)丟棄,也可以將其保存到與緊急信息信道信息不同的內部存儲器。這樣,通過預先將已有MBMS接收用信息與緊急信息信道信息分開保存,在緊急情況解除而無需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時(或者,停止從基站2發送緊急信息信道時),能夠利用已有MBMS接收用信息,迅速地返回至接收在這之前已接收的MBMS數據。此外,在步驟ST9中,移動終端1在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時,暫且停止接收在這之前已接收的MBMS數據。在此,若移動終端1的無線性能能夠同時接收多個MBMS數據,則也可以將在這之前已接收的MBMS數據與緊急信息信道的數據一起進行接收。在此情況下,需要在移動終端1內將已有MBMS接收用信息、與緊急信息信道信息分開保存。而且,在作為移動終端1的應用性能能夠同時將多個MBMS數據傳輸給用戶時,也可以將在這之前已接收的MBMS數據與緊急信息信道的數據一起傳輸給用戶。在此情況下, 也需要在移動終端1內將已有MBMS接收用信息、與緊急信息信道信息分開保存。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1,由於在與MBMS對應的移動終端1可監視的MCCH中設置表示有無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標記(緊急信息指示符),所以即使是正在接收非緊急信息的MBMS數據的移動終端1,也能夠根據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定期地確認有無緊急信息,當判斷為存在緊急信息時,能夠通過作為MBMS中的信道的緊急信息信道接收緊急fn息。特別是,由於在MCCH中設置可用較少比特數的數字數據表現的緊急信息標記(緊急信息指示符),作為表示有無緊急信息的結構,所以能夠將為了應用本實施方式1而在 MCCH中添加的信息量抑制到較少。另外,由於移動終端1根據緊急信息標記的值接收MBMS中的緊急信息數據,因此在接收緊急信息時無需接收其它不必要的信息,或者無需在用戶側選擇緊急信息信道的動作,能夠較早地接收MBMS中的緊急信息數據,能夠充分確保緊急信息的速報性。而且,在沒有緊急信息時,也由於無需接收其它MCCH信息,因此能夠降低移動終端1的耗電量。另外,在實施方式1中,由於在MCCH中設置了緊急信息標記和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的雙方的信息,所以與如專利文獻1那樣設定與緊急信息相關的信息作為承載於例如BCCH 等的廣播信息的情況相比,可以用更多的信息量傳輸緊急信息。實施方式2.在本實施方式2的移動通信系統中,即使是在進行聲音通話或進行分組等專用數據通信中、而不在接收MBMS數據的移動終端,也可向其通知產生了緊急信息,使其接收 MBMS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實施方式2的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基站、基站控制裝置的基本結構雖然與上述實施方式1所示的圖1 5相同,但在以下方面不同即,當緊急信息產生時,基站在發送MCCH之前先將MICH發送到移動終端,在進行聲音通話或進行分組等專用數據通信中、 而不在接收MBMS數據的移動終端,根據MICH的指示符的內容,接收MCCH,利用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斷有無緊急信息,通過MBMS接收緊急信息。下面,也利用圖1 5對本實施方式2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結構進行說明。此外,MICH是每次MBMS的信道信息被更新且接收MBMS數據所需的MCCH (MBMS控制信息信道)的內容被更新時、基站2為了表示該更新內容而在MCCH之前向MBMS對應的移動終端1進行通知的指示符用信道。即,移動終端1即使在不接收MBMS數據時,也接收MICH並監視其內容,若MICH的指示符內容表示用MBMS期望接收的服務或服務組,則能夠開始接收MCCH並通過MBMS接收該服務的數據。在實施方式2中,即使是由於通話、數據通信而處於不在接收MBMS服務的狀態的移動終端1,也通過監視MICH,在該MICH中的指示符表示包含緊急信息的內容時,開始接收 MCCH。移動終端1檢測出MCCH中設置的緊急信息標記,由此如上述實施方式1那樣判斷有無緊急信息。通過定期地進行這些動作,不在接收MBMS的移動終端1能夠定期地確認有無緊急信息,根據MCCH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斷為存在緊急信息的移動終端1,能夠接收 MBMS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另外,在本實施方式2中,移動終端1在聲音或分組等專用數據通信中識別出存在緊急信息時,通過振動、圖標閃爍、文字顯示等向用戶通知產生了緊急信息。由此,能夠向用戶通知產生了緊急信息,而不影響通話、Web瀏覽等分組通信。接著,對動作進行說明。圖7是表示實施方式2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緊急信息的通知處理的流程圖,按照該圖說明動作的細節。此外,在實施方式2中,闡述了基站2正在與移動終端1之間進行聲音通話或數據通信、並且向該移動終端1通知緊急信息的情況。首先,基站2正利用映射到DPCH的DTCH、DCCH與移動終端1之間進行聲音、分組等專用數據的通信(步驟STla、步驟ST9a)。此時,內容提供者將送往移動終端1的多媒體數據發送到服務中心6。服務中心6將多媒體數據存儲到內部的存儲器,並且通過GGSN5向對利用該多媒體服務的移動終端1進行管理的SGSN4傳輸。SGSN4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將多媒體數據發送到基站2。接著,基站2如上述實施方式1那樣判斷從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的多媒體數據中是否有緊急信息(步驟ST2a)。例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通過判斷是否接收到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來判斷有無緊急信息。此外,向基站2發送的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可以是在許多基站2之間內容相同的、所謂廣域的緊急信息,也可以是在一個基站2 中或少數的基站2之間內容相同的與區域密切相關的、所謂局域的緊急信息。當在步驟SDa中判斷為沒有緊急信息時,返回至步驟STla的處理。另一方面,當判斷為有緊急信息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對通過發送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的S-CCPCH所傳輸的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設定表示「有」的數值(步驟ST3a)。例如,將緊急信息標記作為1比特的數字數據,在以數值1作為有緊急信息、以數值0作為沒有緊急信息時,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將緊急信息標記從數值0變更為1。接下來,基站2在MCCH中添加為了移動終端1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所需的信息(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步驟ST4a)。作為緊急信息信道信息,如上述實施方式1那樣,例如考慮有緊急信息信道的號碼等。該信息由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添加。此外,在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由移動通信系統預先確定、該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1及基站2的雙方識別該信息時,無需從基站2向移動終端1通知該信息。在此情況下,可省略步驟Sl^a。通過這樣,能夠減小基站2的處理負荷,能夠將無線資源有效利用於其它處理。另外,在基站2確定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時,該基站2預先向處於自身的蜂窩小區內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進行通知,通過這樣能夠省略步驟ST4a。例如,基站2的廣播信息發送部34將該信息作為廣播信息的一部分,利用P-CCPCH預先通知。通過這樣,也能夠減小基站2的處理負荷,能夠將無線資源有效利用於其它處理。通過步驟SI^a更新MCCH的內容,或如上所述那樣省略步驟SI^a的處理,接著通過步驟SDa識別存在緊急信息,通過步驟ST3a將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設定為「有」, 然後基站2變更與所有服務或服務組對應的MICH幀的所期望的通知用指示符的數值。例如,將通知用指示符作為2比特的數字數據,在以數值11作為MCCH有變更、以數值00作為 MCCH沒有變更時,將通知用指示符從數值00變更為11。基站2向其覆蓋的移動終端1發送MICH(步驟STfe)。例如,通過上述步驟的處理更新了 MCCH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利用上述實施方式1所示的發送處理,通過天線42將MICH發送到移動終端1。接著,基站2向其覆蓋的移動終端1發送MCCH (步驟ST6a)。當判斷為有緊急信息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將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到的緊急信息映射到MTCH 中的緊急信息信道(步驟ST7a)。其後,基站2利用上述的發送處理,通過天線42 JfMTCH 發送到在自身的蜂窩小區內接收MBMS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 (步驟ST8a)。此外,步驟ST3a 及步驟SI^a的處理順序可為任意的,也可以同時進行這些處理。在步驟ST9a中,移動終端1在與基站2之間發送接收聲音、分組等專用數據。此時,移動終端1如上所述那樣接收從基站2發送的MICH (步驟STlOa),並判定該MICH中的指示符是否表示包含緊急信息信道的移動終端1的MBMS接收對象內容(步驟STlla)。例如,移動終端1所接收的MICH的內容傳送到控制部33,控制部33基於MICH中的指示符的內容,判定是否表示包含緊急信息信道的移動終端1的MBMS接收對象的MCCH變更。在此, 若判定為不表示包含緊急信息信道的移動終端1的MBMS接收對象的MCCH變更,則返回至步驟ST9a。另外,若在步驟STlla中判斷為表示包含緊急信息信道的移動終端1的MBMS接收對象內容,則移動終端1如上所述那樣接收從基站2發送的MCCH (步驟ST12a),根據該MCCH 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有無緊急信息(步驟ST13a)。例如,移動終端1所接收的MCCH 的內容傳送到控制部33,控制部33基於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有無緊急信息。 在此,若根據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為沒有緊急信息,則返回至步驟ST9a的處理。另外,若在步驟ST13a中判斷為有緊急信息,則移動終端1根據步驟STlh所接收的MC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信息,開始如上所述那樣接收從基站2發送的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步驟ST14a)。此外,在步驟ST14a中,在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由移動通信系統預先確定、該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1及基站2的雙方識別該信息時,移動終端1根據該信息,開始接收 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另外,在基站2確定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時,該基站2將其作為廣播信息的一部分,例如利用P-CCPCH,預先向處於自身的蜂窩小區內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進行通知。在此情況下,移動終端1能夠根據預先通知的緊急信息信道信息,開始接收MTCH 中的緊急信息信道。這樣,由於採用了以下結構即,即使是正在與基站2之間進行聲音或分組等專用數據的通信、而不在接收MBMS數據的移動終端1,也使其能夠接收MICH,並在該MICH的指示符表示包含緊急信息信道的MBMS接收對象內容時,開始接收MCCH,根據該緊急信息標記的值,識別有無緊急信息,所以移動終端1即使在不接收MBMS數據時,或選擇了某種服務時,也可監視有無來自基站2的緊急信息,從而對於通過移動終端1向用戶通知緊急信息是非常有效的。移動終端1開始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時,通過聲音、振動、以及在其顯示裝置的畫面上顯示文字,向用戶通知已開始接收緊急信息(步驟ST15a)。例如,即使是正在通話中或分組通信中,也隨著緊急信息信道的接收開始,控制部33控制未圖示的聲音輸出部、振動機構、顯示處理部,從而進行上述那樣的緊急信息的通知。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2,由於基站2在發送MCCH之前先將MICH發送到移動終端1,移動終端1根據MICH的指示符的內容接收MCCH,利用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 判斷有無緊急信息,並通過MBMS接收緊急信息,因此即使是在進行聲音通話或進行分組等專用數據通信中、而不在接收MBMS數據的移動終端1,也能向其通知產生了緊急信息,使其接收MBMS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另外,能夠向專用數據通信中的移動終端1的用戶通知通過 MBMS中的緊急信道所接收的緊急信息。實施方式3.在本實施方式3的移動通信系統中,即使是處於待機狀態而不在接收MBMS數據的移動終端,也可向其通知產生了緊急信息,使其接收MBMS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實施方式3的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基站、基站控制裝置的基本結構雖然與上述實施方式1所示的圖1 5相同,但在以下方面不同即,當緊急信息產生時,基站在發送MCCH之前先將MICH發送到移動終端,處於待機狀態而不在接收MBMS數據的移動終端根據MICH的指示符的內容接收MCCH,利用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斷有無緊急信息,通過MBMS接收緊急信息。下面,也利用圖1 5對本實施方式3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結構進行說明。此外,如上述實施方式2所示,MICH是每次MBMS的信道信息被更新且接收MBMS 數據所需的MCCH(MBMS控制信息信道)的內容被更新時、基站2為了表示該更新內容而在 MCCH之前向MBMS對應的移動終端1進行通知的指示符用信道。即,移動終端1即使在不接收MBMS數據時,也接收MICH並監視其內容,若MICH的指示符內容表示用MBMS期望接收的服務或服務組,則能夠開始接收MCCH並通過MBMS接收該服務的數據。在實施方式3中,即使是處於待機狀態而不在接收MBMS服務的移動終端1,也通過監視MICH,在該MICH中的指示符表示包含緊急信息的內容時,開始接收MCCH。移動終端 1檢測出MCCH中設置的緊急信息標記,由此如上述實施方式1那樣判斷有無緊急信息。通過定期地進行這些動作,不在接收MBMS的移動終端1能夠定期地確認有無緊急信息,根據 MCCH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斷為存在緊急信息的移動終端1,能夠接收MBMS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另外,在本實施方式3中,如上述實施方式2那樣,移動終端1在聲音或分組等專用數據通信中識別出存在緊急信息時,通過振動、圖標閃爍、文字顯示等向用戶通知產生了緊急信息。由此,能夠向用戶通知產生了緊急信息,而不影響通話、Web瀏覽等分組通信。接著,對動作進行說明。圖8是表示實施方式3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緊急信息的通知處理的流程圖,按照該圖說明動作的細節。此外,在實施方式3中,闡述了向處於待機狀態、而不在接收MBMS數據的移動終端1通知緊急信息的情況。
首先,當移動終端1處於待機狀態時,基站2周期性地向自身的蜂窩小區內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發送PICH(步驟STlb)。此時,內容提供者將送往移動終端1的多媒體數據發送到服務中心6。服務中心6將多媒體數據存儲到內部的存儲器,並且通過GGSN5向對利用該多媒體服務的移動終端1進行管理的SGSN4傳輸。SGSN4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將多媒體數據發送到基站2。接著,基站2如上述實施方式1那樣判斷從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的多媒體數據中是否有緊急信息(步驟ST2b)。例如,基站2內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通過判斷是否接收到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來判斷有無緊急信息。此外,向基站2發送的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可以是在許多基站2之間內容相同的、所謂廣域的緊急信息,也可以是在一個基站 2中或少數的基站2之間內容相同的與區域密切相關的、所謂局域的緊急信息。當在步驟ST2b中判斷為沒有緊急信息時,返回至步驟STlb的處理。另一方面,當判斷為有緊急信息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對通過發送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的S-CCPCH所傳輸的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設定表示「有」的數值(步驟SBb)。例如,將緊急信息標記作為1比特的數字數據,在以數值1作為有緊急信息、以數值0作為沒有緊急信息時,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將緊急信息標記從數值0變更為1。接下來,基站2在MCCH中添加為了移動終端1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所需的信息(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步驟ST4b)。作為緊急信息信道信息,如上述實施方式1那樣,例如考慮有緊急信息信道的號碼等。該信息由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添加。此外,在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由移動通信系統預先確定、該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1及基站2的雙方識別該信息時,無需從基站2向移動終端1通知該信息。在此情況下,可省略步驟ST4b。通過這樣,能夠減小基站2的處理負荷,能夠將無線資源有效利用於其它處理。另外,在基站2確定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時,該基站2預先向處於自身的蜂窩小區內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進行通知,通過這樣能夠省略步驟ST4b。例如,基站2的廣播信息發送部34將該信息作為廣播信息的一部分,利用P-CCPCH預先通知。通過這樣,也能夠減小基站2的處理負荷,能夠將無線資源有效利用於其它處理。若通過步驟ST4b更新MCCH的內容,或如上所述那樣省略步驟ST4b的處理,接著通過步驟ST2b識別存在緊急信息,通過步驟SBb將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設定為「有」, 則基站2變更與所有服務或服務組對應的MICH幀的所期望的通知用指示符的數值。例如, 將通知用指示符作為2比特的數字數據,在以數值11作為MCCH有變更、以數值00作為 MCCH沒有變更時,將通知用指示符從數值00變更為11。基站2向其覆蓋的移動終端1發送MICH(步驟SI^b)。例如,通過上述步驟的處理更新了 MCCH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利用上述實施方式1所示的發送處理,通過天線42將MICH發送到移動終端1。接著,基站2向其覆蓋的移動終端1發送MCCH (步驟ST6b)。當判斷為有緊急信息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將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到的緊急信息映射到MTCH 中的緊急信息信道(步驟ST7b)。其後,基站2利用上述的發送處理,通過天線42 JfMTCH 發送到在自身的蜂窩小區內接收MBMS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 (步驟ST8b)。此外,步驟SBb 及步驟ST4b的處理順序可為任意的,也可以同時進行這些處理。在步驟ST9b中,移動終端1接收來自基站2的PICH,並判斷有無面向本移動終端的信息(PI =Paging Indicator 尋呼指示符)。例如,移動終端1所接收的PICH的內容傳送到控制部33,控制部33根據PICH判定有無面向本移動終端的信息。此時,若判斷為有面向本移動終端的信息,則移動終端1基於面向本移動終端的信息,開始接收來自基站2的 S-CCPCH(步驟 STlOb)。另一方面,若判斷為沒有面向本移動終端的信息,則移動終端1如上所述那樣接收從基站2發送的MICH (步驟STl lb),並判定該MICH中的指示符是否表示包含緊急信息信道的移動終端1的MBMS接收對象內容(步驟ST12b)。例如,移動終端1所接收的MICH的內容傳送到控制部33,控制部33基於MICH中的指示符的內容,判定其是否表示包含緊急信息信道的移動終端1的MBMS接收對象的MCCH變更。在此,若判定為不是表示包含緊急信息信道的移動終端1的MBMS接收對象的MCCH變更,則返回至步驟ST9b。另外,若在步驟ST12b中判斷為是表示包含緊急信息信道的移動終端1的MBMS接收對象內容,則移動終端1如上所述那樣接收從基站2發送的MCCH(步驟ST13b),根據該 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有無緊急信息(步驟ST14b)。例如,移動終端1所接收的MCCH的內容傳送到控制部33,控制部33基於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有無緊急信息。在此,若根據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為沒有緊急信息,則返回至步驟ST9b的處理。另外,若在步驟ST14b中判斷為有緊急信息,則移動終端1根據步驟STUb所接收的MC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信息,開始如上所述那樣接收從基站2發送的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步驟ST 15b)。此外,在步驟ST15b中,在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由移動通信系統預先確定、該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1及基站2的雙方識別該信息時,移動終端1根據該信息,開始接收 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另外,在基站2確定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時,該基站2將其作為廣播信息的一部分,例如利用P-CCPCH,預先向處於自身的蜂窩小區內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進行通知。在此情況下,移動終端1能夠根據預先通知的緊急信息信道信息,開始接收MTCH 中的緊急信息信道。這樣,由於採用了以下結構S卩,即使是處於待機狀態而不在接收MBMS數據的移動終端1,也使其能夠接收MICH,並在該MICH的指示符表示包含緊急信息信道的MBMS接收對象內容時,開始接收MCCH,根據該緊急信息標記的值,識別有無緊急信息,所以移動終端 1即使在不接收MBMS數據時,或選擇了某種服務時,也可監視有無來自基站2的緊急信息, 從而對於通過移動終端1向用戶通知緊急信息是非常有效的。移動終端1開始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時,通過聲音、振動、以及在其顯示裝置的畫面上顯示文字,向用戶通知已開始接收緊急信息(步驟ST16b)。例如,即使是正在通話中或分組通信中,也隨著緊急信息信道的接收開始,控制部33控制未圖示的聲音輸出部、振動機構、顯示處理部,從而進行上述那樣的緊急信息的通知。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3,由於基站2在發送MCCH之前先將MICH發送到移動終端1,移動終端1根據MICH的指示符的內容接收MCCH,利用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 判斷有無緊急信息,並通過MBMS接收緊急信息,因此即使是處於待機狀態而不在接收MBMS 數據的移動終端1,也能向其通知產生了緊急信息,使其接收MBMS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另外,能夠向專用數據通信中的移動終端1的用戶通知通過MBMS中的緊急信道所接收的緊急 fn息ο
此外,在實施方式2及3中,作為MICH中的指示符表示包含緊急信息的內容的方法,是在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被設定為「有」時,變更與所有的服務或服務組對應的MICH 幀的所期望的通知用指示符的數值。作為其它的方法,也可以在所有MICH幀中設置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專用的指示符。在此情況下,若在步驟ST3a、ST3b中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被設定為「有」, 則基站2變更與所有的服務或服務組對應的MICH幀的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專用的指示符的數值。例如,將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專用指示符作為2比特的數字數據,在以數值U作為MCCH有變更、以數值00作為MCCH沒有變更時,將通知用指示符從數值00變更為11。在步驟STlla、ST12b中,移動終端1預先接收與期望接收的服務對應的 MICH巾貞,根據所期望的指示符判斷MCCH變更,並且監視同一 MICH幀中的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專用指示符,對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是否被設定為「有」也進行判斷。此外,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專用指示符也可採用與其它通知用指示符的比特數相同的數字數據。如上所述,通過在所有的MICH幀中預先設置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專用指示符,且無通常(非緊急)期望接收的服務或服務組時的移動終端也僅接收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專用指示符,從而可獲得能夠判定緊急情況的MCCH緊急信息標記是否被設定為「有」的效果。另外,由於在所有的MICH幀中預先設定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專用指示符,所以移動終端可接收任一個MICH幀,可在基站與移動終端間進行靈活的調度。作為又一種其它的方法,也可預先設定MCCH緊急信息信道專用的服務或服務組。 在此情況下,若在步驟ST3a、ST3b中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被設定為「有」,則基站2變更與MCCH緊急信息信道專用的服務或服務組對應的MICH幀的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用指示符的數值。例如,將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用指示符作為2比特的數字數據,在以數值U作為MCCH有變更、以數值00作為MCCH沒有變更時,將通知用指示符從數值00變更為11。在步驟STlla、ST12b中,移動終端1預先通過與MCCH緊急信息信道專用的服務或服務組對應的MICH幀中的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用指示符,判斷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是否被設定為「有」。此外,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用指示符也可採用與其它服務或服務組通知用指示符的比特數相同的數字數據。如上所述,通過預先設定MCCH緊急信息信道專用的服務或服務組,且無通常(非緊急)期望接收的服務或服務組時的移動終端也僅接收與MCCH中緊急信息信道專用的服務或服務組對應的MICH幀,從而可獲得能夠判定該幀中的緊急情況的MCCH緊急信息標記是否被設定為「有」的效果。此外,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2及3中,揭示了移動終端處於專用數據通信中(CELL_ DCH狀態)或待機(Idle狀態)的情況,但關於在MCCH中設置緊急信息標記從而移動終端接收MICH、根據該指示符的內容接收MCCH、利用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斷有無緊急信息、並通過MBMS接收緊急信息的方法,不限於上述狀態,也可適用於CELL_FACH狀態、CELL_ PCH狀態、URA_PCH狀態,因而,無論移動終端能取得的狀態是什麼,都能夠接收緊急信息數據,在接收緊急信息時無需接收其它不必要的信息,或者無需在用戶側選擇緊急信息信道的動作,能夠較早地接收MBMS中的緊急信息數據,從而能夠充分確保緊急信息的速報性。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2及3中揭示了移動終端接收MICH、並根據該指示符的內容接收MCCH的方法,但也可以利用PICH而非MICH。具體而言,也可以在所有PICH幀中設置 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專用的指示符。在此情況下,在步驟ST3a、ST3b中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被設定為「有」時,基站2變更與所有的移動終端或移動終端組對應的PICH 幀的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專用的指示符的數值。例如,將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專用指示符作為2比特的數字數據,在以數值11作為MCCH有變更、以數值00作為MCCH沒有變更時,將通知用指示符從數值00變更為11。在步驟STlla、ST 12b中,移動終端接收與本移動終端對應的PICH巾貞,監視PICH幀中的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專用指示符,並判斷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是否被設定為「有」。此外,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專用指示符也可採用與PICH幀中的其它指示符(尋呼指示符)的比特數相同的數字數據。在步驟STlla、ST12b中判斷為「有」的移動終端,立即轉移至步驟ST12a、STlIBb 中對MCCH進行接收的動作。作為其它的方法,也可預先設定MCCH緊急信息信道專用的PICH幀。在此情況下, 在步驟ST3a、ST3b中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被設定為「有」時,基站2變更MCCH緊急信息信道專用的PICH幀的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用指示符的數值。例如,將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用指示符作為2比特的數字數據,在以數值11作為MCCH有變更、以數值00作為MCCH沒有變更時,將通知用指示符從數值00變更為11。在步驟STlla、ST 12b 中,移動終端1預先通過與MCCH緊急信息信道專用的PICH幀中的MCCH中緊急信息標記變更通知用指示符,判斷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是否被設定為「有」。在步驟STlla、ST12b中判斷為「有」的移動終端,立即轉移至步驟ST12a、ST13b中對MCCH進行接收的動作。雖然通常在移動終端待機(Idle狀態)時對PICH進行接收,但不限於該狀態,移動終端也通過預先在CELL_DCH狀態、CELL_FACH狀態、CELL_PCH狀態、URA_PCH狀態接收 PICH,從而無論移動終端能取得的狀態是什麼,都能夠接收緊急信息數據,在接收緊急信息時無需接收其它不必要的信息,或者無需在用戶側選擇緊急信息信道的動作,能夠較早地接收MBMS中的緊急信息數據,從而能夠充分確保緊急信息的速報性。此外,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1至上述實施方式3中基站2判斷從基站控制裝置3 發送的多媒體數據中是否有緊急信息,當判斷為有緊急信息時,對通過發送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的S-CCPCH所傳輸的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設定表示「有」的數值,並在MCCH中添加為了移動終端1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所需的信息(緊急信息信道信息),將緊急信息映射到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但也可以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進行這些處理。示出具體示例。通過SGSN4發送了多媒體數據的基站控制裝置3在步驟ST1、ST2a、 ST2b中判斷該多媒體數據中是否有緊急信息。例如,基站控制裝置3的無線資源控制部53 通過是否接收到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來判斷有無緊急信息。當基站控制裝置3判斷為沒有緊急信息時,轉移至步驟ST4、ST5a、ST5b的處理。另一方面,當判斷為有緊急信息時, 基站控制裝置3的無線資源控制部53對通過發送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的S-CCPCH所傳輸的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設定表示「有」的數值(步驟ST2、ST3a、ST3b)。例如,將緊急信息標記作為1比特的數字數據,在以數值1作為有緊急信息、以數值0作為沒有緊急信息時,無線資源控制部53將緊急信息標記從數值0變更為1。
接下來,基站控制裝置3在MCCH中添加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步驟ST3、ST4a、 ST4b)。在此,作為緊急信息信道信息,例如考慮有緊急信息信道的號碼等。該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由無線資源控制部53添加。此外,在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由移動通信系統預先確定、該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1及基站控制裝置3的雙方識別該信息時,無需從基站控制裝置通過基站2向移動終端1通知該信息。在此情況下,可省略步驟ST3、ST4a、ST4b。通過這樣,能夠減小基站控制裝置3的處理負荷,能夠將無線資源有效利用於其它處理。另外, 在基站控制裝置3確定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時,該基站控制裝置3預先通過基站2向處於基站2的蜂窩小區內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進行通知,通過這樣能夠省略步驟ST3。例如,基站2的廣播信息發送部34將該信息作為廣播信息的一部分,利用P-CCPCH預先通知。通過這樣,也能夠減小基站控制裝置3的處理負荷,能夠將無線資源有效利用於其它處理。當在步驟STl、SI^a、ST2b中判斷為沒有緊急信息時,或在步驟ST3、SI^a、ST4b的處理結束時,基站控制裝置3通過基站2向其覆蓋的移動終端1發送MCCH。當判斷為有緊急信息時,基站控制裝置3的無線資源控制部53將緊急信息映射到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步驟ST5、ST7a、ST7b)。其後,基站控制裝置3通過基站2,利用上述基站2的發送處理,再通過天線42,向在自身的蜂窩小區內接收MBMS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發送MTCH(步驟ST6、ST8a、ST8b)。此外,這些處理的順序可為任意的,也可以同時進行這些處理。如上所述,由於基站控制裝置3判斷接收的多媒體數據中是否有緊急信息,當判斷為有緊急信息時,對通過發送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的S-CCPCH所傳輸的M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設定表示「有」的數值,接著進行在MCCH中添加為了移動終端1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所需的信息(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的處理,所以具有以下效果即,各基站2可以不必為了從多個基站2發送內容相同的所謂廣域的緊急信息而進行上述那樣的處理,處於蜂窩小區一端的移動終端能夠對來自所述多個基站2的接收功率進行合成,力圖提高接收質量, 較快地正確傳輸緊急信息。實施方式4.在本實施方式4中,利用在BCCH中設置的緊急信息標記,即使是正在接收非緊急信息的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也可向其通知產生了緊急信息,使其接收MBMS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實施方式4的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基站、基站控制裝置的基本結構雖然與上述實施方式1所示的圖1 5相同,但在以下方面不同即,在作為廣播信息控制信道的BCCH中設置表示有無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標記(緊急信息指示符),當緊急信息產生時, 基站將BCCH發送到移動終端,正在接收非緊急信息的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根據B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斷有無緊急信息,並通過MBMS接收緊急信息。下面,也利用圖1 5 對本實施方式4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結構進行說明。接著,對動作進行說明。圖9是表示實施方式4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緊急信息的通知處理的流程圖,按照該圖說明動作的細節。此外,在實施方式4中,闡述了基站2正在向移動終端1發送非緊急信息的專用數據時、向該移動終端1通知緊急信息的情況。首先,內容提供者將送往移動終端1的多媒體數據發送到服務中心6。服務中心6 將多媒體數據存儲到內部的存儲器,並且通過GGSN5,向對利用該多媒體服務的移動終端1
27進行管理的SGSN4傳輸。SGSN4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將多媒體數據發送到基站2。基站2如上述實施方式1那樣判斷從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的多媒體數據中是否有緊急信息(步驟STlc)。例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通過是否接收到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來判斷有無緊急信息。此外,向基站2發送的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可以是在許多基站2之間內容相同的、所謂廣域的緊急信息,也可以是在一個基站2中或少數的基站2之間內容相同的與區域密切相關的、所謂局域的緊急信息。當在步驟STlc中判斷為沒有緊急信息時,轉移至步驟S1Mc的處理。另一方面,當判斷為有緊急信息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對通過發送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的S-CCPCH所傳輸的B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設定表示「有」的數值(步驟ST2c)。例如,將緊急信息標記作為1比特的數字數據,在以數值1作為有緊急信息、以數值0作為沒有緊急信息時,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將緊急信息標記從數值0變更為1。接下來,基站2在DCCH中的PAGING TYPE 2 (尋呼類型2)添加BCCH Modify (BCCH 變更)信息(步驟ST3c)。所謂BCCH Modify信息,是在BCCH的內容變更時表示該變更內容的信息。該信息由下行專用信道發送部35、或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添加。接著,基站2向其覆蓋的移動終端1發送DCCH (步驟ST4c)。其後,基站2在MCCH 中添加為了移動終端1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所需的信息(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步驟ST5c)。 作為緊急信息信道信息,如上述實施方式1那樣,例如考慮有緊急信息信道的號碼等。該信息由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添加。此外,在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由移動通信系統預先確定、該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1及基站2的雙方識別該信息時,無需從基站2向移動終端1通知該信息。在此情況下,可省略步驟ST5c。通過這樣,能夠減小基站2的處理負荷,能夠將無線資源有效利用於其它處理。另外,在基站2確定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時,該基站2預先向處於自身的蜂窩小區內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進行通知,通過這樣能夠省略步驟ST5c。例如,基站2的廣播信息發送部34將該信息作為廣播信息的一部分,利用P-CCPCH預先通知。通過這樣,也能夠減小基站2的處理負荷,能夠將無線資源有效利用於其它處理。接下來,基站2向其覆蓋的移動終端1發送MCCH(步驟ST6c)。當判斷為有緊急信息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將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到的緊急信息映射到 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步驟ST7c)。其後,基站2利用上述的發送處理,通過天線42,將 MTCH發送到在自身的蜂窩小區內接收MBMS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步驟ST8c)。此外,自步驟ST2c至步驟ST7c的處理順序可為任意的,也可以同時進行這些處理。移動終端1如上所述那樣接收從基站2發送的DCCH (步驟ST9c),判定該DCCH中的 PAGING TYPE 2中有無BCCH Modify信息(步驟STlOc)。例如,移動終端1所接收的DCCH 的內容傳送到控制部33,控制部33解析DCCH中的PAGING TYPE 2的內容,判定有無BCCH Modify信息。在此,若判定為沒有BCCH Modify信息,則返回至步驟ST9c的處理。另一方面,若在步驟STlOc中判斷為有BCCH Modify信息,則移動終端1從基站 2接收BCCH(步驟STllc),根據該B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有無緊急信息(步驟 ST12c)。例如,移動終端1所接收的BCCH的內容傳送到控制部33,控制部33基於B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有無緊急信息。在此,若根據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為沒有緊急信息,則移動終端1轉移至步驟ST15c的處理,執行通常的BCCH更新處理後,返回至步驟 ST9c的處理。若在步驟ST12c中判斷為有緊急信息,則移動終端1如上所述那樣接收從基站2 發送的MCCH(步驟ST13c),並根據MC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信息,開始接收從基站2發送的 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步驟ST14c)。此外,在步驟ST14c中,在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由移動通信系統預先確定、該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1及基站2的雙方識別該信息時,移動終端1根據該信息,開始接收 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另外,在基站2確定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時,該基站2將其作為廣播信息的一部分, 例如利用P-CCPCH,預先向處於自身的蜂窩小區內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進行通知。在此情況下,移動終端1能夠根據預先通知的緊急信息信道信息,開始接收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4,由於在BCCH中設置了表示有無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標記(緊急信息指示符),所以即使是正在接收非緊急信息的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1,也可通過BCCH向其通知產生了緊急信息,使其接收MBMS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另外,與在只有與MBMS對應的移動終端1可接收的MCCH中設置緊急信息標記的情況不同,對於BCCH,即使是與MBMS不對應的移動終端1也可對其進行接收,所以基站2能夠向自身的蜂窩小區中的所有移動終端1通知有無緊急信息。此外,專利文獻1中,由於除了表示有無緊急信息的信息,並將為了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所需的信息即緊急信息信道信息、例如作為BCCH的廣播信息進行發送,所以導致廣播信息的信息量增多,可能需要削減作為廣播信息傳輸的其它信息。與此不同的是,在本實施方式4中,由於採用了僅將表示有無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標記(緊急信息指示符)設置在BCCH中的結構,所以僅需用於通知有無緊急信息的最小信息量即可,無需削減BCCH中的其它信息。另外,由於移動終端1不必通過BCCH接收對於緊急信息的接收而言不必要的信息,能夠較早地接收MBMS中的緊急信息數據,所以能夠確保緊急信息的速報性。實施方式5.在本實施方式5中,利用設置在B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即使是處於待機狀態而不在接收MBMS數據的移動終端,也可向其通知產生了緊急信息,使其接收MBMS中的緊急信
息信道。實施方式5的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基站、基站控制裝置的基本結構雖然與上述實施方式1所示的圖1 5相同,但在以下方面不同即,在作為廣播信息控制信道的BCCH中設置表示有無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標記(緊急信息指示符),當緊急信息產生時, 基站將BCCH發送到移動終端,處於待機狀態而不在接收MBMS數據的移動終端,根據BCCH 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斷有無緊急信息,並通過MBMS接收緊急信息。下面,也利用圖 1 5對本實施方式5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結構進行說明。接著,對動作進行說明。圖10是表示實施方式5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緊急信息的通知處理的流程圖,按照該圖說明動作的細節。此外,在實施方式5中,闡述了向處於待機狀態、而不在接收MBMS數據的移動終端1通知緊急信息的情況。首先,基站2正在周期性地向自身的蜂窩小區內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發送PICH, 移動終端1處於待機狀態,直至通過PICH接收面向本移動終端的信息。此時,內容提供者將送往移動終端1的多媒體數據發送到服務中心6,然後服務中心6將多媒體數據存儲到內部的存儲器,並且通過GGSN5向對利用該多媒體服務的移動終端1進行管理的SGSN4傳輸。 SGSN4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將多媒體數據發送到基站2。基站2如上述實施方式1那樣判斷從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的多媒體數據中是否有緊急信息(步驟STld)。例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通過是否接收到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來判斷有無緊急信息。此外,向基站2發送的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可以是在許多基站2之間內容相同的、所謂廣域的緊急信息,也可以是在一個基站2中或少數的基站2之間內容相同的與區域密切相關的、所謂局域的緊急信息。當在步驟STld中判斷為沒有緊急信息時,轉移至步驟ST4d的處理。另一方面,當判斷為有緊急信息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對通過發送緊急信息的多媒體數據的S-CCPCH所傳輸的B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設定表示「有」的數值(步驟ST2d)。例如,將緊急信息標記作為1比特的數字數據,在以數值1作為有緊急信息、以數值0作為沒有緊急信息時,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將緊急信息標記從數值0變更為1。接下來,基站2在PCCH中添加BCCH Modify信息(步驟ST3d)。所謂BCCH Modify 信息,是如上述實施方式4所示那樣在BCCH的內容變更時表示該變更內容的信息。該信息由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添加。基站2向自身的蜂窩小區內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發送PICH(步驟ST4d)。接下來,基站2在MCCH中添加為了移動終端1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所需的信息(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步驟ST5d)。作為緊急信息信道信息,如上述實施方式1那樣,例如考慮有緊急信息信道的號碼等。該信息由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添加。此外,在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由移動通信系統預先確定、該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1及基站2的雙方識別該信息時,無需從基站2向移動終端1通知該信息。在此情況下,可省略步驟ST5d。通過這樣,能夠減小基站2的處理負荷,能夠將無線資源有效利用於其它處理。另外,在基站2確定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時,該基站2預先向處於自身的蜂窩小區內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進行通知,通過這樣能夠省略步驟ST5d。例如,基站2的廣播信息發送部34將該信息作為廣播信息的一部分,利用P-CCPCH預先通知。通過這樣,也能夠減小基站2的處理負荷,能夠將無線資源有效利用於其它處理。接下來,基站2向其覆蓋的移動終端1發送MCCH(步驟ST6d)。當判斷為有緊急信息時,基站2的下行公共信道發送部36將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接收到的緊急信息映射到 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步驟ST7d)。其後,基站2利用上述的發送處理,通過天線42,將 MTCH發送到在自身的蜂窩小區內接收MBMS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步驟ST8d)。此外,自步驟ST2d至步驟ST7d的處理順序可為任意的,也可以同時進行這些處理。在步驟ST9d中,移動終端1接收來自基站2的PICH,並判斷有無面向本移動終端的信息(PI =Paging Indicator 尋呼指示符)。例如,移動終端1所接收的PICH的內容傳送到控制部33,控制部33根據PICH判定有無面向本移動終端的信息。此時,若判斷為沒有面向本移動終端的信息,則移動終端1返回步驟ST9d的處理,周期性地重複接收PICH。另一方面,若判斷為有面向本移動終端的信息,則移動終端1基於該面向本移動終端的信息,開始接收來自基站2的S-CCPCH(步驟STlOd),並判定通過S-CCPCH發送的 PCCH中有無BCCH Modify信息(步驟STlld)。例如,移動終端1所接收的PCCH的內容傳送到控制部33,控制部33解析PCCH,判定有無BCCH Modify信息。此時,若沒有BCCH modify 信息,則移動終端1判定有無呼叫(步驟ST12d)。在此,若沒有呼叫,則返回至步驟ST9d, 若有呼叫,則執行接到呼叫處理,開始聲音、數據通信(步驟ST13d)。另外,若在步驟STlld中判斷為有BCCH Modify信息,則移動終端1從基站2接收 BCCH (步驟ST14d),根據該B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有無緊急信息(步驟ST15d)。 例如,移動終端1所接收的BCCH的內容傳送到控制部33,控制部33基於BCCH中的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有無緊急信息。在此,若根據緊急信息標記的值判定為沒有緊急信息,則移動終端1轉移至步驟ST17d的處理,執行通常的BCCH更新處理後,返回至步驟ST9d的處理。若在步驟ST15d中判斷為有緊急信息,則移動終端1如上所述那樣接收從基站2 發送的MCCH(步驟ST16d),並根據MC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信息,開始接收從基站2發送的 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步驟STlSd)。此外,在步驟STlSd中,在緊急信息信道信息由移動通信系統預先確定、該移動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1及基站2的雙方識別該信息時,移動終端1根據該信息,開始接收 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另外,在基站2確定緊急信息信道信息時,該基站2將其作為廣播信息的一部分,例如利用P-CCPCH,預先向處於自身的蜂窩小區內的被覆蓋的移動終端1進行通知。在此情況下,移動終端1能夠根據預先通知的緊急信息信道信息,開始接收MTCH 中的緊急信息信道。移動終端1開始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時,通過聲音、振動、以及在其顯示裝置的畫面上顯示文字,向用戶通知已開始接收緊急信息(步驟ST19d)。例如,即使是正在通話中或分組通信中,也隨著緊急信息信道的接收開始,控制部33控制未圖示的聲音輸出部、振動機構、顯示處理部,從而進行上述那樣的緊急信息的通知。此外,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5中示出了移動終端待機(Idle狀態)的情況,但由於本方法利用PICH,所以也可適用於CELL_PCH狀態、URA_PCH狀態。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5,由於在BCCH中設置了表示有無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標記(緊急信息指示符),所以即使是處於待機狀態而不在接收MBMS數據的移動終端1, 也可通過BCCH向其通知產生了緊急信息,使其接收MBMS中的緊急信息信道。另外,如上述實施方式4那樣,對於BCCH,即使是與MBMS不對應的移動終端1也可對其進行接收,所以基站2能夠向自身的蜂窩小區中的所有移動終端1通知有無緊急信息。此外,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4、5中基站2在MCCH中添加為了移動終端1接收緊急信息信道所需的信息(緊急信息信道信息),並將緊急信息映射到MT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 但也可以通過基站控制裝置3進行這些處理。在此情況下,也具有以下效果S卩,各基站2 可以不必為了從多個基站2發送內容相同的所謂廣域的緊急信息而進行上述處理,處於蜂窩小區一端的移動終端能夠對來自所述多個基站2的接收功率進行合成,力圖提高接收質量,較快地正確傳輸緊急信息。
此外,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4中將表示BCCH的內容被變更的信息(BCCH Modify 信息)添加到DCCH中的PAGING TYPE2,在上述實施方式5中將表示BCCH的內容被變更的信息(BCCH Modify信息)添加到PCCH中的PAGING TYPEl,但也可以不僅添加表示變更的信息,還添加表示有緊急信息的信息或緊急信息。作為表示有該緊急信息的信息,可以是表示MCCH中有緊急信息的信息、或/和表示BCCH中有緊急信息的信息。通過這樣,由於移動終端可較早地判斷有無緊急信息,能夠減少緊急信息通知的控制延遲,所以產生能夠縮短接收到緊急信息為止的時間的效果。另外,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4中將表示BCCH的內容被變更的信息(BCCH Modify 信息)添加到DCCH中的PAGING TYPE2,在上述實施方式5中將表示BCCH的內容被變更的信息(BCCH Modify信息)添加到PCCH中的PAGING TYPEl,但也可以不僅添加表示BCCH的內容被變更的信息,還添加表示MCCH的內容被變更的信息。通過這樣,能夠不接收BCCH就立即接收MCCH,可根據與MCCH中的緊急信息信道相關的信息,接收緊急信息信道。因而,移動終端可較早地判斷有無緊急信息,能夠減少緊急信息通知的控制延遲,因此產生能夠縮短接收到緊急信息為止的時間的效果。此外,作為從上述實施方式1至上述實施方式5所示的緊急信息標記,雖然特別記載了 1比特的情況,但只要表示緊急信息即可。而且,也可使移動終端1在有該緊急信息時, 判斷為有緊急信息。通過這樣,不僅可通知有無緊急信息,還可以通知緊急信息的內容類別、緊急情況發生場所等信息。如上述實施方式1至上述實施方式5所示,在本發明中,基站2能夠向自身的蜂窩小區中的所有移動終端1廣播發生了緊急情況,通過在廣播型多媒體服務中傳播緊急信息,與MBMS對應的所有移動終端1自動與緊急信息信道連接而不管其狀態如何,能夠不對移動通信網造成過大的負荷,且不向移動終端1添加特別的硬體,而向不特定大量的用戶不失速報性地通知緊急信息。此外,在上述說明中,示出了利用作為3GPP中的廣播型多媒體服務的MBMS的情況,但不限於MBMS,只要是利用移動通信網來廣播遞送大容量的數據的廣播型多媒體服務, 都能夠應用本發明。另外,雖然以上示例是W-CDMA方式的示例,但本發明對於其它通信方式的緊急信息的通知也適用。例如,也可應用於背景技術中記載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 長期演進即 LTE)、CDMA20001xEV-D0。工業上的實用性如上所述,由於本發明的移動通信系統、基站及移動終端採用了以下結構即,包括移動終端、以及將網絡側與移動終端的通信進行中轉的基站,可從基站向移動終端進行基於廣播型多媒體服務的信息遞送,其中,基站在廣播型多媒體服務用的控制信道中設定表示有無緊急信息的標記,通過控制信道的標記內容,向移動終端通知有無緊急信息,因此適用於通知緊急信息的移動通信系統、基站及移動終端等。
權利要求
1.一種移動通信系統,包括多個移動終端及基站,可從所述基站向多個所述移動終端進行緊急信息的遞送,其特徵在於, 所述基站,利用尋呼消息,向所述多個移動終端中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發送表示有所述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指示符,發送為了所述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 根據為了所述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遞送所述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可接收的所述緊急信息, 所述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利用從所述基站發送的尋呼消息接收表示有所述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指示符, 接收從所述基站發送的、為了所述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指示符後,根據為了所述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開始接收從所述基站遞送的緊急信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基站用MCCH發送為了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 用MTCH遞送所述緊急信息, 所述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利用所述MCCH接收為了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 利用所述MTCH開始接收緊急信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系統,其特徵在於,適用於LTE(LongTerm Evolution 長期演進)。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尋呼消息包含設定了表示有所述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指示符的區域。
5.一種移動終端,能夠接收從基站發送的緊急信息,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移動終端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情況下,利用從所述基站發送的尋呼消息接收表示有所述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指示符, 接收從所述基站發送的、為了所述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指示符後,根據為了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開始接收從所述基站發送的所述緊急信息。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移動終端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情況下,利用所述MCCH接收為了接收所述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 利用所述MTCH開始接收所述緊急信息。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徵在於,適用於LTE(LongTerm Evolution 長期演進)。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徵在於,所述尋呼消息包含設定了表示有所述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指示符的區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利用緊急信息可傳輸範圍較廣的廣播型多媒體服務、不對移動通信網造成過大負荷且不失速報性地通知緊急信息的移動通信系統。包括多個移動終端及基站,可從基站向多個移動終端進行緊急信息的遞送,其中,多個移動終端中包含的正在接收專用數據的移動終端,接收利用尋呼消息從基站發送的表示有緊急信息的緊急信息指示符,接收從基站發送的為了多個移動終端接收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在接收緊急信息指示符後,根據為了多個移動終端接收緊急信息所需的信息,開始接收從基站遞送的緊急信息。
文檔編號H04W4/06GK102176771SQ201110109530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5日
發明者中溝英之, 井藤達也, 前田美保, 多田惠子, 望月滿, 高橋利成, 高橋貴紀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