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稻育秧用保溼增肥塊及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6-26 16:34:51 1
本發明涉及水稻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稻育秧用保溼增肥塊及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北方育苗多採用旱育秧技術,每年都需採集大量的優質旱田耕地表土作為育苗床土,取土難已成為當前制約水稻生產的主要障礙因子。現階段興起的水稻基質育苗技術因其具有節能、節本、增效、秧苗素質好、緩苗快和成活率高等優點,已基本解決了水稻集約化育苗關鍵環節的瓶頸問題。然而受到資源的有限性和成本的束縛,水稻育苗基質的配製因主體原料構成不同,在育苗效果上也存在很大差異。諸如育苗基質不易保水保肥,盤根性差,移栽時基質漂浮,秧苗瘦弱等問題均有出現。城市汙水淤泥生物質是城市生活汙水在好氧高溫生物幹化工藝處理後形成的黑色無味顆粒產物,具有微孔結構豐富、比表面積大、可塑性高、結合力強等特點,使其可以吸附和固持更多的養分離子和水分,保水保肥增溫效果顯著。將城市汙水淤泥生物質作為水稻育苗基質,結果表明過10目篩後的淤泥生物質保水性較營養土好,容重適宜,幼苗成苗率高,物質積累速率快。
但是,利用城市汙水淤泥物質作為水稻育苗基質也存在諸多缺陷,諸如透氣性差,水稻根系不發達,重金屬含量超標等,本發明在此基礎上利用廢棄的農作物秸稈為原料製成的保溼增肥塊為基質,製備一種具有透氣性佳、保水增肥效果顯著、生根速度快且發達、移栽方便的新型培養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水稻育秧用保溼增肥塊及製備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水稻育秧用保溼增肥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保溼增肥塊是一種長、寬、高分別為9、8.7、1.5cm的固體塊,中間有個直徑為2cm的圓孔。
所述的保溼增肥塊以廢棄的植物秸稈為基質,配以營養液及保水劑等添加劑黏結而成,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廢棄的植物秸稈自然風乾後加入粉碎機中粉碎,過60目篩;
(2)稱取100-120重量份過篩後的植物秸稈粉末,與10-15重量份的米糠裝入混料機中混合均勻,鼓風在沸騰狀態下均勻噴灑霧狀的質量分數為20%營養液,靜置10-12小時;
(3)稱取3-5重量的保水劑和步驟(2)混勻,經冷壓壓製成型。
所述的廢棄的植物秸稈為小麥秸稈、玉米秸稈、水稻秸稈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的營養液由下列組分組成:磷酸氫二銨4-6份、鉀肥6-9份、鈣肥2-4份、鎂肥1-2份、草木灰3-5份、水70-80份。
所述的保水劑為氧化澱粉保水劑,其製備方法為:
(1)將稱好的澱粉用去離子水配成濃度為30wt.%的澱粉乳液;
(2)將稱好的過硫酸氫鉀溶於20ml去離子水中,然後緩慢加入到上述澱粉乳液中,攪拌氧化15-20min得氧化澱粉乳液;
(3)將稱好的氫氧化鈉溶於80ml水中,緩慢加入到上述氧化澱粉乳中攪拌混勻,冷糊化15-20min;
(4)往步驟(3)中加入三氯化鐵攪拌混勻交聯反應10-15min,調節ph值至7.5-8.5左右,加入乾燥的水苔粉末繼續攪拌1-2小時,
(5)將步驟(4)物料噴霧乾燥,加入無水乙醇浸泡24h後,將乙醇揮幹,製得氧化澱粉保水劑。
稱取所述的澱粉30g,對應過硫酸氫鉀0.15-0.2g,氫氧化鈉6.5-7.0g,三氯化鐵0.6-1.0g,乾燥的水苔粉末10-12g。
利用所述的保溼增肥塊為培養土的方法為:取普通的塑料盆裝入2/3體積的土壤,將所述保溼增肥塊橫著埋入土壤表層下大約5cm深處,然後澆水使其自動下滲,最後進行播種即可,其中所述的塑料盆,底部無洞,上口平均直徑為20cm,高度為18cm。
本發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利用廢棄的植物秸稈為基質,配以營養液及保水劑等添加劑黏結而成保溼增肥塊,將其作為培養土用於水稻育秧時,澆水後保溼增肥塊吸水膨脹後,在土壤裡形成海綿狀的透氣層,這為水稻秧苗根系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透氣層也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減少水分向下的滲透,從而提高水分利用率,且由於添加了保水劑和營養液,因而提高了培養土的保水增肥性能,生根速度快且發達,移栽方便;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培養土質輕運輸儲存方便且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水稻育秧用保溼增肥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保溼增肥塊是一種長、寬、高分別為9、8.7、1.5cm的固體塊,中間有個直徑為2cm的圓孔。
所述的保溼增肥塊以廢棄的植物秸稈為基質,配以營養液及保水劑等添加劑黏結而成,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廢棄的植物秸稈自然風乾後加入粉碎機中粉碎,過60目篩;
(2)稱取100重量份過篩後的植物秸稈粉末,與10重量份的米糠裝入混料機中混合均勻,鼓風在沸騰狀態下均勻噴灑霧狀的質量分數為20%營養液,靜置10-12小時;
(3)稱取3重量的保水劑和步驟(2)混勻,經冷壓壓製成型。
所述的廢棄的植物秸稈為小麥秸稈、玉米秸稈、水稻秸稈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的營養液由下列組分組成:磷酸氫二銨6份、鉀肥9份、鈣肥4份、鎂肥1份、草木灰3份、水80份。
所述的保水劑為氧化澱粉保水劑,其製備方法為:
(1)將稱好的澱粉用去離子水配成濃度為30wt.%的澱粉乳液;
(2)將稱好的過硫酸氫鉀溶於20ml去離子水中,然後緩慢加入到上述澱粉乳液中,攪拌氧化15-20min得氧化澱粉乳液;
(3)將稱好的氫氧化鈉溶於80ml水中,緩慢加入到上述氧化澱粉乳中攪拌混勻,冷糊化15-20min;
(4)往步驟(3)中加入三氯化鐵攪拌混勻交聯反應10-15min,調節ph值至7.5-8.5左右,加入乾燥的水苔粉末繼續攪拌1-2小時,
(5)將步驟(4)物料噴霧乾燥,加入無水乙醇浸泡24h後,將乙醇揮幹,製得氧化澱粉保水劑。
稱取所述的澱粉30g,對應過硫酸氫鉀0.15g,氫氧化鈉6.5g,三氯化鐵0.6g,乾燥的水苔粉末10g。
利用所述的保溼增肥塊為培養土的方法為:取普通的塑料盆裝入2/3體積的土壤,將所述保溼增肥塊橫著埋入土壤表層下大約5cm深處,然後澆水使其自動下滲,最後進行播種即可,其中所述的塑料盆,底部無洞,上口平均直徑為20cm,高度為18cm。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稻育秧用保溼增肥塊及製備方法,本發明利用廢棄的植物秸稈為基質,配以營養液及保水劑等添加劑黏結而成保溼增肥塊,將其作為培養土用於水稻育秧時,澆水後保溼增肥塊吸水膨脹後,在土壤裡形成海綿狀的透氣層,這為水稻秧苗根系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透氣層也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減少水分向下的滲透,從而提高水分利用率,且由於添加了保水劑和營養液,因而提高了培養土的保水增肥性能,生根速度快且發達,移栽方便;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培養土質輕運輸儲存方便且成本低。
技術研發人員:王鵬;王尚中;範宏毅;林緒友;董學斌;董學貴;趙自升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安徽同大現代農業科技園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19
技術公布日: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