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藥外用燙傷膏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05 02:46:41 1
專利名稱:一種中藥外用燙傷膏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中藥製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外用燙傷膏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燙傷是臨床常見病,治療時常需使用外用燙傷膏,目前中藥外用燙傷膏種類比較多,但多數燙傷膏存在下列缺點1、多數含有名貴藥材,製備成本高;2、使用時易粘連皮膚,換藥易損傷皮下組織造成出血,疼痛明顯;3、沒有抗感染作用、換藥次數多,療程長;4、形成疤痕、色素沉著明顯;5、不能促進新的皮膚生長,去腐生肌作用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療效顯著、成本低、副作用少的中藥外用燙傷膏。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藥外用燙傷膏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根據祖國傳統醫學辯證施治、標本兼治的理論,選用銷金銀鍋、生大黃、熟大黃、蛇蛻、蜂窩、血餘、生黃柏、硼砂、玄明粉、冰片、硃砂、乳香、沒藥、香油組方而成。根據《本草綱目》第七卷土部記載「甘鍋,釋名銷金銀鍋,主治偏墜疝氣,研末,熱酒調服二錢。又主煉眉瘡、湯火瘡,研末,入輕粉少許傅之。鍋上黝,爛肉。」本方選用銷金銀鍋為君藥,起活血化瘀、祛腐生新的作用;臣藥為生大黃、熟大黃、生黃柏、硼砂、玄明粉,其中生大黃及生黃柏起涼血作用,熟大黃起活血化瘀、祛腐生新的作用,硼砂起祛腐作用,玄明粉起軟堅散結作用;佐藥為蛇蛻、蜂窩、血餘,血餘起涼血止血作用,蛇蛻、蜂窩起散風收斂作用;其餘為使藥,其中乳香及沒藥起生肌、止痛,,冰片起涼血作用,香油起潤滑、營養作用,且在製備過程中起調和作用。本發明組方符合中醫理論,效果顯著。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列措施來達到的一種中藥外用燙傷膏,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組分
銷金銀鍋180-220份、生大黃10-20份、熟大黃10-20份、蛇蛻5-10份、蜂窩5-10份、血餘5-10份、生黃柏10-20份、硼砂3-6份、玄明粉5-10份、冰片0.5-1份、乳香3-6份、沒藥3-6份、香油適量。
所述的中藥外用燙傷膏,其配方優選為下列重量份的組分銷金銀鍋200份、生大黃10份、熟大黃10份、蛇蛻5份、蜂窩5份、血餘5份、生黃柏10份、硼砂3份、玄明粉5份、冰片0.5份、乳香3份、沒藥3份、香油適量。
一種中藥外用燙傷膏的製備方法,包含如下步驟a.按配方取銷金銀鍋、生大黃、熟大黃、蛇蛻、蜂窩、血餘、生黃柏、硼砂、玄明粉、冰片、乳香、沒藥分別粉碎過120目篩,備用;b.將香油加熱至100-120℃,逐步加入上述藥物粉末,攪拌均勻,加熱,加熱時不斷攪拌,加熱20-60分鐘後冷卻即成膏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經50例臨床治療觀察,結果如下一、病例的選擇標準1、選擇標準按醫療常規認定的診斷標準選擇燙(燒)傷病例,面積估計按中國九分法,深度判斷按通常採用的三度四分法。
2、患者一般情況年齡40天至63歲;性別男31例,女19例;病情面積<30%;分度I度12例、淺II度23例、深II度9例、III度6例;類型水燙傷、化學燙傷、電擊傷、汽油燒傷;伴隨症狀感染15例、潰瘍5例。
二、治療方法全部病例均採用外塗本發明(按實施例1製備)的治療方法,塗藥後可用無菌紗布包紮,面積較大及創面汙染者可先用生理鹽水衝洗、清創。根據病情嚴重程度每3~7天換藥一次。用藥期間,不加用其他藥物,合併有其他併發症時,可予以支持療法及對症治療。
三、療效標準
1、痊癒損傷面全部癒合,皮膚生長良好,無疤痕及色素沉著;2、顯效損傷面基本癒合,皮膚生長較好,無或有少數疤痕及色素沉著;3、有效損傷面大部分癒合,有皮膚生長,有疤痕及色素沉著;4、無效未達有效標準或加重者。
四、療效觀察結果病程3天至28天;其中29例在7天內痊癒,12例在10天痊癒,6例在15天內達到顯效標準,2例在25天內達到有效標準,1例在28天達到有效標準。
50例患者經治療後,除1例因感染嚴重時才能診治,加用其他藥物治療外,有效2例,顯效6例,痊癒41例,總有效率100%。
五、結論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製備成本低,製備方法簡單可行,易於推廣;適用範圍廣,可適用不同類型的燙傷、燒傷;2、使用時不易粘連皮膚,換藥不易損傷皮下組織造成出血,換藥無疼痛;3、抗感染作用、換藥次數少,療程短;4、治癒後不留或有很少的疤痕及色素沉著;5、可促進新的皮膚生長,去腐生肌作用,可代替植皮,避免截肢。
具體實施例方式
通過下列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以下實施例均取100g/份。
實施例1配方銷金銀鍋200份、生大黃10份、熟大黃10份、蛇蛻5份、蜂窩5份、血餘5份、生黃柏10份、硼砂3份、玄明粉5份、冰片0.5份、乳香3份、沒藥3份、香油適量。
製備方法按配方取銷金銀鍋、生大黃、熟大黃、蛇蛻、蜂窩、血餘、生黃柏、硼砂、玄明粉、冰片、乳香、沒藥分別粉碎過120目篩,備用;將香油加熱至120℃,逐步加入上述藥物粉末,攪拌均勻,加熱,加熱時不斷攪拌,加熱30分鐘後冷卻即成膏藥。
實施例2配方銷金銀鍋180份、生大黃15份、熟大黃15份、蛇蛻5份、蜂窩8份、血餘8份、生黃柏15份、硼砂4份、玄明粉7份、冰片1份、乳香5份、沒藥5份、香油適量。
製備方法按配方取銷金銀鍋、生大黃、熟大黃、蛇蛻、蜂窩、血餘、生黃柏、硼砂、玄明粉、冰片、乳香、沒藥分別粉碎過120目篩,備用;將香油加熱至120℃,逐步加入上述藥物粉末,攪拌均勻,加熱,加熱時不斷攪拌,加熱20分鐘後冷卻即成膏藥。
實施例3配方銷金銀鍋220份、生大黃10份、熟大黃10份、蛇蛻7份、蜂窩5份、血餘10份、生黃柏20份、硼砂6份、玄明粉5份、冰片0.5份、乳香3份、沒藥3份、香油適量。
製備方法按配方取銷金銀鍋、生大黃、熟大黃、蛇蛻、蜂窩、血餘、生黃柏、硼砂、玄明粉、冰片、乳香、沒藥分別粉碎過120目篩,備用;將香油加熱至100℃,逐步加入上述藥物粉末,攪拌均勻,加熱,加熱時不斷攪拌,加熱60分鐘後冷卻即成膏藥。
實施例4配方銷金銀鍋200份、生大黃20份、熟大黃20份、蛇蛻10份、蜂窩5份、血餘5份、生黃柏10份、硼砂3份、玄明粉5份、冰片1份、乳香3份、沒藥4份、香油適量。
製備方法按配方取銷金銀鍋、生大黃、熟大黃、蛇蛻、蜂窩、血餘、生黃柏、硼砂、玄明粉、冰片、乳香、沒藥分別粉碎過120目篩,備用;將香油加熱至110℃,逐步加入上述藥物粉末,攪拌均勻,加熱,加熱時不斷攪拌,加熱40分鐘後冷卻即成膏藥。
實施例5配方銷金銀鍋200份、生大黃15份、熟大黃15份、蛇蛻8份、蜂窩10份、血餘5份、生黃柏15份、硼砂3份、玄明粉10份、冰片0.5份、乳香6份、沒藥6份、香油適量。
製備方法按配方取銷金銀鍋、生大黃、熟大黃、蛇蛻、蜂窩、血餘、生黃柏、硼砂、玄明粉、冰片、乳香、沒藥分別粉碎過120目篩,備用;將香油加熱至110℃,逐步加入上述藥物粉末,攪拌均勻,加熱,加熱時不斷攪拌,加熱50分鐘後冷卻即成。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藥外用燙傷膏,其特徵在於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組分銷金銀鍋180-220份、生大黃10-20份、熟大黃10-20份、蛇蛻5-10份、蜂窩5-10份、血餘5-10份、生黃柏10-20份、硼砂3-6份、玄明粉5-10份、冰片0.5-1份、乳香3-6份、沒藥3-6份、香油適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外用燙傷膏,其特徵在於其配方優選為下列重量份的組分銷金銀鍋200份、生大黃10份、熟大黃10份、蛇蛻5份、蜂窩5份、血餘5份、生黃柏10份、硼砂3份、玄明粉5份、冰片0.5份、乳香3份、沒藥3份、香油適量。
3.一種中藥外用燙傷膏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如下步驟a.按配方取銷金銀鍋、生大黃、熟大黃、蛇蛻、蜂窩、血餘、生黃柏、硼砂、玄明粉、冰片、乳香、沒藥分別粉碎過120目篩,備用;b.將香油加熱至100-120℃,逐步加入上述藥物粉末,攪拌均勻,加熱,加熱時不斷攪拌,加熱20-60分鐘後冷卻即成膏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外用中藥燙傷膏及其製備方法。該燙傷膏由銷金銀鍋、生大黃、熟大黃、蛇蛻、蜂窩、血餘、生黃柏、硼砂、玄明粉、冰片、乳香、沒藥、香油等藥組成。其製備方法是按配方取原料藥分別粉碎過120目篩,備用;將香油加熱至100℃-120℃,逐步加入上述藥物粉末,攪拌均勻,加熱,加熱時不斷攪拌,加熱20-60分鐘後冷卻即成膏藥。本發明成本低,適用範圍廣,使用方便,不易粘連皮膚,換藥無疼痛,有抗感染作用、換藥次數少,療程短;治癒後不留或有極少的疤痕及色素沉著;可促進新的皮膚生長,去腐生肌作用,能代替植皮,避免截肢;製備方法簡單可行,易於推廣。
文檔編號A61K9/06GK1583117SQ20041004488
公開日2005年2月23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04年5月26日
發明者邱敬良 申請人:邱敬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