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方便視聽的滑動支架的移動終端及其滑動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14:41:50 4
專利名稱:具有方便視聽的滑動支架的移動終端及其滑動支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動終端,例如數字多媒體廣播(DMB)電話、遊戲電話、聊天電話、攝像電話、MP3電話、蜂窩電話、個人通信系統(PCS)、個人數字助理(PDA)和手持電話(HHP)。更具體地講,本發明涉及移動終端的殼體結構。
背景技術:
最初,移動終端應該是使得用戶能夠通過無線通信與其它人進行通信。近來,移動終端已經被開發為除了語音通信之外還適合多媒體和網際網路環境的各種需要。而且,移動終端已變得更加緊湊、輕巧和纖小。傳統的移動終端可根據外殼的結構被分成直板式、掀蓋式和摺疊式終端。直板式終端具有形似直板的單一殼體。掀蓋式終端具有鉸接到直板形殼體上的掀蓋。摺疊式終端具有鉸接到直板形殼體上的摺疊體。根據其它的分類,還有所謂的佩戴在頸部上的頸戴式終端和佩戴在手腕上的腕戴式終端。而且,移動終端可被分成所謂的旋轉式和滑動式。旋轉式終端具有兩個殼體部分,所述兩個殼體部分可相對於彼此旋轉以打開和關閉而不用破壞它們的面對面的接觸關係。滑動式終端具有兩個殼體部分,所述兩個殼體部分可相對於彼此縱向滑動以打開和關閉。同時,移動終端已被發展為高速地交流大量數據。
這種傳統的移動終端具有以下缺點。例如,當用戶想要看放置在桌上的移動終端的顯示器時,需要額外的支撐物將終端支撐到傾斜的位置,從而改善視角。而且,當用戶想要觀賞在放置在桌上的移動終端的屏幕上顯示的運動圖像時,他需要在視覺和聽覺上都得到滿足。因此,將移動終端支撐到傾斜位置是很重要的,這是因為在這個位置上,視覺和聽覺效果都會被最大地強化。
因此,存在對具有改善的殼體結構的改善的移動終端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滑動支架的移動終端,以便於視聽。
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滑動支架的移動終端,所述滑動支架在多媒體廣播(DMB)模式下方便視聽。
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滑動支架的移動終端,所述滑動支架用於使得顯示器和揚聲器沿著橫向傾斜位置放置在桌面上,以改善屏幕上顯示的運動圖片的視覺和聽覺效果。
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顯示器的移動終端以及用於支撐所述移動終端的滑動支架,該顯示器的屏幕相對於周圍表面突出,以便於用戶專心於顯示在其上的信息。
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滑動支架的移動終端,其中,不管滑動支架是否被操縱,所述滑動支架總是隱蔽的。
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滑動支架的移動終端,所述滑動支架使得移動終端在通過半自動的滑動運動被打開之後自動地旋轉到傾斜位置。
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方便視聽的移動終端,包括主殼體,設置有多個第一鍵;可滑動可轉動殼體,設置有多個第二鍵、至少一個揚聲器和顯示器。可滑動可轉動殼體適於在主殼體上滑動。當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通過外力向端部位置滑動預定距離以暴露所述多個第一鍵時,第一彈性構件開始施加彈力使得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自動地運動到所述端部位置,在所述端部位置上,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旋轉,從而所述顯示器在所述主殼體上被放置在傾斜位置。
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具有主殼體和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移動終端,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適於在所述主殼體上滑動之後,在所述主殼體上放置在傾斜位置。一種用於該移動終端的滑動支架包括第一構件,被緊固到所述主殼體;第二構件,被緊固到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滑動引導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之間,用於引導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的滑動運動。所述滑動引導部分設置有用於使所述第二構件從所述第一構件旋轉離開的轉軸。固定構件連接到所述第一構件並且面對所述滑動引導部分。旋轉控制裝置連接到所述第一構件和所述第二構件以基本防止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滑動運動期間轉動,並且使得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完成滑動運動之後轉動。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優點和顯著特點從以下結合附圖的描述中將變得清楚,以下描述公開了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
通過下面結合附圖進行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點和優點將會變得更加清楚,其中圖1是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具有滑動支架的移動終端的透視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透視圖,顯示了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相對於主殼體滑動的狀態;圖3是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透視圖,顯示了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其完成滑動運動之後在主殼體上靜止在傾斜位置的狀態;圖4是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從上沿著傾斜向下的方向觀看的滑動支架的分解透視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從下沿著傾斜向上的方向觀看的滑動支架的分解透視圖;圖6A至圖6C是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滑動支架的側面正視圖,顯示了滑動和轉動運動的步驟;圖7是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轉動的滑動支架的透視圖。
在整個附圖中,相同的標號應該被理解為指代相同的部件、組件和結構。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考附圖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在以下描述中,公知的功能和結構將不詳細描述,這是因為它們會使本發明在不必要的細節處不清楚。
參照圖1至圖3,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移動終端,例如行動電話包括主殼體100和被設計為與主殼體100配合的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更具體地講,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被設計為首先在主殼體100上面對面地滑動(圖2),然後在主殼體100上轉動到傾斜位置(圖3)。主殼體100被設置有多個第一鍵110。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具有多個第二鍵。移動終端具有至少一個揚聲器,如表示使用多個揚聲器212和2 14實現的圖1至圖3中的例子所示。圖2顯示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滑動至給定的距離,圖3顯示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在滑動運動之後處於傾斜位置。
在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上有顯示器210、布置在顯示器210的兩側的第一揚聲器212和第二揚聲器214以及布置在第一揚聲器212和第二揚聲器214各自側部的第一鍵區216和第二鍵區218。因此,第一揚聲器212和第二揚聲器214加強了顯示器210兩側的聽覺效果,並且第一鍵區216和第二鍵區218便於用戶在觀看顯示器210的同時操作鍵。顯示器210可以使LCD或者是觸控螢幕,並且屏幕被設計為從第一鍵區216和第二鍵區218的表面突出給定厚度以便於用戶專心於顯示器上。因此,第一揚聲器212和第二揚聲器214以及顯示器210最好直接面對用戶,以使得用戶能夠更加有效地享受視覺和聽覺效果。
在主殼體100的表面上具有按照QWERTY設計布置的第一鍵110以及用於為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的旋轉提供空間的縱向槽112。縱向槽112沿著與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的滑動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和主殼體100的縱向形成。
如圖1所示的移動終端的位置適於通話模式或MP3模式,而圖2的位置適於遊戲模式或聊天模式,圖3的位置適於DMB模式。圖3中所示的移動終端使用戶能夠更加有效地享受視覺和聽覺效果,這是因為顯示器和揚聲器沿著直接面對用戶的傾斜位置放置。
參照圖4和圖5,設置在移動終端中的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滑動支架包括第一構件150,緊固到主殼體100上;第二構件250,緊固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上;滑動引導部分,布置在第一構件150和第二構件250之間;固定構件160,固定到第一構件;旋轉控制裝置,連接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以基本防止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在滑動運動期間旋轉,並且使得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在完成滑動運動之後旋轉。第一構件150和第二構件250通常呈板狀並且分別安裝到主殼體100的頂部和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的底部。
布置在第一構件150和第二構件250之間的滑動引導部分引導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的滑動運動,並且其具有用於使第二構件250轉動的旋轉構件246,因此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可離開第一構件150。在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被水平放置在主殼體100上的同時,通過滑動引導部分執行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的滑動運動。固定構件160通過緊固件(未示出)固定到第一構件150上,以面對滑動引導部分,並且連接到旋轉構件246上以支撐可滑動可轉動構件240。
滑動引導部分包括滑動引導凹部260(圖5所示),形成在第二構件250的下側,在滑動引導凹部260的兩邊設置有導軌261;可滑動可轉動構件240,插入到滑動引導凹部260中;旋轉構件246,與可滑動可轉動構件240形成為一體。在可滑動可轉動構件240和固定構件160之間設置有旋轉機構,並且該旋轉機構包括用作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的鉸鏈裝置的旋轉構件246。
滑動引導凹部260還包括形成在各個導軌261上的軌跡切口(trackingcut)262,用於為第一彈性構件S1和S2的軌跡提供空間。旋轉機構包括一對第一支撐件151和153(如圖5所示),形成在第一構件150的下側,並互相面對;轉軸180,穿過第一支撐件151和153安裝;旋轉構件246,安裝到轉軸180上,以允許可滑動可轉動構件240轉動;一對第二支撐件162和164,設置在固定構件160上以支撐轉軸180。可滑動可轉動構件240可以只在轉軸180上旋轉,轉軸180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一構件150上的固定構件160支撐。
被設置在滑動引導部分中的第一彈性構件S1和S2提供彈力,從而當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在給定的距離之內或之外時供應關閉或打開的力。即,當用戶最初將給定的力施加給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時,其通過第一彈性構件S1和S2的半自動操作保持自動滑動。第一彈性構件包括布置在可滑動可轉動構件240以及第二構件250之間的第一扭轉彈簧S1和第二扭轉彈簧S2。第一扭轉彈簧S1的兩端分別固定到可滑動可轉動構件240的固定孔242中和第二構件250的固定孔253中。類似地,第二扭轉彈簧S2的兩端分別固定到可滑動可轉動構件240的固定孔244和第二構件250的固定孔254中。
滑動引導部分還包括安裝在轉軸180上的第二彈性構件S3和S4,用於提供彈力以使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在完成滑動運動之後旋轉給定的角度。第二彈性構件S3和S4同心地安裝在旋轉構件246上,它們的兩端分別被第一構件150和第二構件250支撐。第二彈性構件包括同心地安裝在轉軸180上的第三扭轉彈簧S3和第四扭轉彈簧S4。
如圖6A至圖6C所示,滑動支架使得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相對於主殼體100半自動地滑動而不旋轉,並且在完成滑動運動之後旋轉給定角度到固定的傾斜位置。
參照圖4和圖6A,滑動支架包括旋轉控制裝置,其包括一對第一定位引導構件251和第二定位引導構件252,形成在第二構件250的上表面上,具有封閉的端部;一對第一連接構件170和第二連接構件172,每個具有兩端,第一端安裝到轉軸180上,第二端170a和172a被放置在定位引導構件上,以根據第二構件的滑動運動沿著定位引導構件滑動;開口結構,形成在定位引導構件251和252上,從而為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提供滑動和轉動空間,並與連接構件的其他端協作。第一連接構件170和第二連接構件172被設計為分別穿過第一定位引導構件251和第二定位引導構件252,連接構件的第二端170a和172a基本上呈圓柱形,沿著轉動構件256的軸延伸。連接構件170和172的第一端通過形成在其中的第一狹槽154和第二狹槽156附著到第一構件150上。
參照圖6A,開口結構包括沿著定位引導構件251的縱向面向上的第一開口256和面向定位引導構件251的底部的第二開口257,第一開口256與連接構件172的另一端172a協作從而允許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的滑動運動,第二開口257允許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在滑動運動之後旋轉。第二開口257被設計為限制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轉動給定角度。第一開口256和第二開口257相通。第一開口256的兩端256a和256b具有曲線形狀,而第二開口257在接近定位引導構件251的後端具有基本上半圓柱形。其它連接構件170的其它端170a和其它定位引導構件252具有基本相同的結構以便於協作。另外,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可滑動可轉動構件和固定構件分別具有開口152、255、247、168,用於使柔性電路從其中穿過。
參照圖6A至圖6C描述移動終端的操作。當用戶最初將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推至圖6A所示的位置時,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沿著第一開口256滑動至圖6B所示的位置。接著,當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完成滑動運動之後,連接構件的其它端170a和172a進入定位引導構件251和252的第二開口257,從而第二彈性構件S3和S4將彈力施加到第二構件250以使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轉動到圖6C所示的給定的傾斜位置。第一開口256允許滑動運動而第二開口257允許轉動運動。第二構件250的轉動量受第二開口257的形狀控制,從而改變第二開口257的形狀可改變第二構件250可能的旋轉量。即,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的旋轉量隨著第二開口257的深度增加而增加。另外,第二構件的滑動距離可通過改變第一開口256的形狀來調整。圖7顯示第二構件250旋轉到給定的傾斜位置,其中,第二端170a插入第二開口257中。
在本實施例中,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被描述為在滑動給定距離(整個滑動距離的100%)之後自動地旋轉,但是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可以被設計為在完成滑動運動之後通過外部施加的力而旋轉。或者,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可被設計為自動地滑動給定距離(整個滑動距離的80%)然後在通過外部施加額外的力完成剩餘距離(整個滑動距離的20%)的滑動運動之後通過施加額外的力而旋轉。可滑動可轉動殼體200還可被設計為自動滑動和旋轉。操作力可以通過手動施加、通過使用像扭轉彈簧的彈性構件半自動地施加或者通過使用電機全自動地施加。
如上所述,本發明使得移動終端的顯示器和揚聲器在桌上被放置在傾斜的位置,從而用戶可更加有效地享受視覺和聽覺效果。雖然參照本發明的特定示例性實施例已經顯示並描述了本發明,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的情況下可做出各種形式上和細節上的改變,本發明的範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能夠方便視聽的移動終端,包括主殼體,設置有多個第一鍵;可滑動可轉動殼體,設置有多個第二鍵和顯示器,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適於在所述主殼體上滑動,其中,當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通過外力向端部位置滑動預定距離以暴露所述多個第一鍵時,第一彈性構件開始施加彈力使得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自動地運動到所述端部位置,在所述端部位置上,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旋轉,從而所述顯示器在所述主殼體上被放置在傾斜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顯示器的至少一部分從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的上表面突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具有至少一個揚聲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揚聲器包括分別布置在所述顯示器的兩側的第一揚聲器和第二揚聲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多個第二鍵包括分別布置在所述顯示器兩側的第一鍵區和第二鍵區。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多個第二鍵安裝在傾斜表面上,以便於按壓所述多個第二鍵。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還包括第二彈性構件,用於使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所述主殼體上旋轉到傾斜位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主殼體具有用於為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滑動運動之後的轉動提供空間的縱向槽。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設置有與基本垂直於滑動方向的方向對齊的並且與其縱向基本平行的轉軸。
10.一種設置在具有主殼體和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的移動終端中的滑動支架,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適於在所述主殼體上滑動之後,在所述主殼體上放置在傾斜位置,所述滑動支架包括第一構件,連接到所述主殼體;第二構件,連接到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滑動引導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之間,以引導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的滑動運動,所述滑動引導部分設置有用於使所述第二構件從所述第一構件旋轉離開的轉軸;固定構件,連接到所述第一構件並且面對所述滑動引導部分;旋轉控制裝置,連接到所述第一構件和所述第二構件,以基本防止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滑動運動期間轉動,並且使得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完成滑動運動之後轉動。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滑動支架,其中,所述滑動引導部分還包括第一彈性構件,隨著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給定距離之內或之外,所述第一彈性構件分別選擇性地施加關閉力或打開力。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滑動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彈性構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固定地連接到所述滑動引導部分,第二端連接到所述第二構件,從而根據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的滑動運動,第一彈性構件沿著給定的軌跡運動。
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滑動支架,其中,所述滑動引導部分還包括安裝到所述轉軸上的第二彈性構件,用於提供彈力使得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完成滑動運動之後旋轉給定角度。
14.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滑動支架,其中,所述滑動引導部分包括滑動引導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二構件的下側,在所述滑動引導凹部的兩邊設置有導軌;可滑動可轉動構件,插入到所述滑動引導凹部中;旋轉裝置,安裝到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構件上。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滑動支架,其中,所述滑動引導凹部還包括軌跡切口,用於給所述第一彈性構件的軌跡提供空間。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滑動支架,其中,所述旋轉裝置包括一對第一支撐件,形成在所述第一構件的下側,並且互相面對;所述轉軸,穿過所述一對第一支撐件安裝;旋轉構件,安裝在所述轉軸上,用於允許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構件旋轉;一對第二支撐件,設置在所述固定構件上,用於支撐所述轉軸。
17.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滑動支架,其中,所述旋轉控制裝置包括定位引導裝置,形成在所述第二構件的上表面上,具有封閉的端部;連接裝置,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安裝在所述轉軸上,所述第二端被放置在所述定位引導裝置上,以根據所述第二構件的滑動運動而沿著所述定位引導裝置滑動;開口結構,形成在所述定位引導裝置上,為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提供滑動空間和旋轉空間,並與所述連接裝置的第二端協作。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滑動支架,其中,所述連接裝置包括一對互相面對的連接構件,所述定位引導裝置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構件的上表面上以從中突出的一對定位引導構件,並且所述一對定位引導構件互相面對,所述一對連接構件分別穿過所述一對定位引導構件,而所述連接構件的第二端具有沿著基本與所述轉軸平行的軸延伸的基本圓柱形。
1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滑動支架,其中,所述開口結構包括第一開口,沿著定位引導裝置的縱向面向上,用於允許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的滑動運動;第二開口,面向定位引導裝置的底部,允許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滑動運動之後旋轉。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滑動支架,其中,所述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連通,並且所述第二開口在所述定位引導裝置的後端處具有半圓柱形。
2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滑動支架,還包括順序地穿過所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可滑動可轉動構件和固定構件的通道開口,用於從中穿過柔性電路。
22.一種移動終端,包括主殼體,具有多個第一鍵;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具有多個第二鍵和顯示器,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適於在所述主殼體上滑動;第一構件,連接到所述主殼體;第二構件,連接到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滑動引導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之間,以引導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的滑動運動,所述滑動引導部分設置有用於使所述第二構件從所述第一構件旋轉離開的轉軸;旋轉控制裝置,連接到所述第一構件和所述第二構件,以基本防止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滑動運動期間轉動,並且使得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完成滑動運動之後轉動。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滑動引導部分還包括第一彈性構件,隨著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給定距離之內或之外,所述第一彈性構件分別選擇性地施加關閉力或打開力。
2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第一彈性構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地連接到所述滑動引導部分,所述第二端連接到所述第二構件,從而根據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的滑動運動,所述第一彈性構件沿著給定的軌跡運動。
25.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滑動引導部分還包括安裝到所述轉軸上的第二彈性構件,用於提供彈力使得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完成滑動運動之後旋轉給定角度。
26.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滑動引導部分包括滑動引導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二構件的下側,在所述滑動引導凹部的兩邊設置有導軌;可滑動可轉動構件,插入到所述滑動引導凹部中;旋轉裝置,安裝到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構件上。
27.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滑動引導凹部還包括軌跡切口,用於為所述第一彈性構件的軌跡提供空間。
28.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旋轉裝置包括一對第一支撐件,形成在所述第一構件的下側,並且互相面對;所述轉軸,穿過所述一對第一支撐件安裝;旋轉構件,安裝在所述轉軸上,用於允許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構件旋轉;一對第二支撐件,設置在固定構件上,用於支撐所述轉軸,所述固定構件連接到所述第一構件並且面對所述滑動引導部分。
29.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旋轉控制裝置包括定位引導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二構件的上表面上,具有封閉的端部;連接裝置,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安裝在所述轉軸上,所述第二端被放置在所述定位引導裝置上,以根據所述第二構件的滑動運動而沿著所述定位引導裝置滑動;開口結構,形成在所述定位引導裝置上,以為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提供滑動空間和旋轉空間,並與所述連接裝置的第二端協作。
30.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連接裝置包括一對互相面對的連接構件,所述定位引導裝置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構件的上表面上以從中突出的一對定位引導構件,並且所述一對定位引導構件互相面對,所述一對連接構件分別穿過所述一對定位引導構件,而所述連接構件的第二端具有沿著基本與所述轉軸平行的軸延伸的基本圓柱形。
31.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開口結構包括第一開口,沿著所述定位引導裝置的縱向面向上,用於允許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的滑動運動;第二開口,面向所述定位引導裝置的底部,允許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滑動運動之後旋轉。
32.如權利要求3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連通,並且所述第二開口在所述定位引導裝置的後端處具有半圓柱形。
3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移動終端,還包括順序地穿過所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可滑動可轉動構件和固定構件的通道開口,用於從中穿過柔性電路。
34.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顯示器的至少一部分從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的上表面突出。
35.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具有至少一個揚聲器。
36.如權利要求35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揚聲器包括分別布置在所述顯示器的兩側的第一揚聲器和第二揚聲器。
37.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多個第二鍵包括分別布置在所述顯示器的兩側的第一鍵區和第二鍵區。
38.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多個第二鍵安裝在傾斜表面上,以便於按壓所述多個第二鍵。
39.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移動終端,還包括第二彈性構件,用於使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所述主殼體上旋轉到傾斜位置。
40.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主殼體具有用於為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滑動運動之後的轉動提供空間的縱向槽。
41.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設置有與基本垂直於滑動方向的方向對齊的並且與其縱向基本平行的轉軸。
全文摘要
一種設置在具有主殼體和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的移動終端中的滑動支架,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適於在主殼體上滑動之後,在主殼體上放置在傾斜位置。滑動支架包括第一構件,連接到主殼體;第二構件,連接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滑動引導部分,布置在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之間,以引導所述可滑動可轉動殼體的滑動運動。滑動引導部分設置有用於使所述第二構件從所述第一構件旋轉離開的轉軸。固定構件緊固到所述第一構件並且面對所述滑動引導部分。旋轉控制裝置連接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以基本防止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滑動運動期間轉動,並且使得可滑動可轉動殼體在完成滑動運動之後轉動。
文檔編號H05K5/03GK1964374SQ200610131808
公開日2007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7日
發明者尹裕皙, 鄭守益 申請人:三星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