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頁巖層序識別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2023-09-20 03:24:00 1

本發明涉及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海相頁巖層序識別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頁巖氣是一種重要的非常規油氣資源,海相頁巖氣是現今取得商業化突破的頁巖氣類型。研究海相頁巖的層序可以有助於分析海相頁巖儲層特徵和海相頁巖沉積期的大地構造背景,通過建立區域層序地層格架,預測有利層段,從而為海相頁巖氣選區評價提供依據。因此,如何確定海相頁巖的層序非常重要。
自美國石油地質學家vail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層序地層學以來,經典層序地層理論在劃分有利層段、指導油氣勘探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經典層序地層理論提出了基於被動大陸邊緣的層序界面識別方法。可以通過經典層序地層理論識別海相頁巖的層序。
但是,由於海相頁巖沉積於深水環境中,海平面升降的沉積響應相對於被動大陸邊緣的沉積響應較弱,經典層序地層理論中提出的層序界面標誌在海相頁巖中並不明顯。因此,採用經典層序地層理論識別海相頁巖的層序時,識別的準確性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海相頁巖層序識別方法及裝置,以提高層序識別的準確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海相頁巖層序識別方法,包括:
根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確定多個二級層序界面;
獲取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並根據所述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確定所述測井數據或者所述錄井數據對應的位置的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所述水體的鹽度信息以及所述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
在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之間,確定所述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中氧化還原條件最強、所述水體的鹽度信息中水體的鹽度最低以及所述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中距離最遠的第一深度,並將所述第一深度確定為所述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二級層序的最大海泛面。
如上所示的方法中,所述參考元素包括:u元素、th元素、ca元素、fe元素、ti元素以及al元素;
所述獲取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並根據所述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確定所述測井數據或者所述錄井數據對應的位置的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值信息、所述水體的鹽度信息以及所述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包括:
根據確定所述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其中,wu表示u元素的質量百分比,wth表示th元素的質量百分比;
根據確定所述水體的鹽度信息;其中,wca表示ca元素的質量百分比,wfe表示fe元素的質量百分比;
根據確定所述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其中,wti表示ti元素的質量百分比,wal表示al元素的質量百分比。
如上所示的方法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二級層序中,確定多個三級層序界面;
在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之間,確定所述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中氧化還原條件大於第一預設閾值、所述水體的鹽度信息中水體的鹽度小於第二預設閾值以及所述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中距離大於第三預設閾值的第二深度,並將所述第二深度確定為所述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三級層序的最大海泛面。
如上所示的方法中,所述在所述二級層序中,確定多個三級層序界面,包括:
將小於第四預設閾值、大於第五預設閾值以及大於第六預設閾值的深度確定為所述多個三級層序界面。
如上所示的方法中,所述獲取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包括:
根據所述測井數據獲取所述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或者,
對巖石樣品進行分析獲取所述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海相頁巖層序識別裝置,包括:
第一確定模塊,用於根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確定多個二級層序界面;
獲取模塊,用於獲取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並根據所述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確定所述測井數據或者所述錄井數據對應的位置的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所述水體的鹽度信息以及所述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
第二確定模塊,用於在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之間,確定所述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中氧化還原條件最強、所述水體的鹽度信息中水體的鹽度最低以及所述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中距離最遠的第一深度,並將所述第一深度確定為所述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二級層序的最大海泛面。
如上所示的裝置中,所述參考元素包括:u元素、th元素、ca元素、fe元素、ti元素以及al元素;
所述獲取模塊具體用於:
根據確定所述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其中,wu表示u元素的質量百分比,wth表示th元素的質量百分比;
根據確定所述水體的鹽度信息;其中,wca表示ca元素的質量百分比,wfe表示fe元素的質量百分比;
根據確定所述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其中,wti表示ti元素的質量百分比,wal表示al元素的質量百分比。
如上所示的裝置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三確定模塊,用於在所述二級層序中,確定多個三級層序界面;
第四確定模塊,用於在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之間,確定所述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中氧化還原條件大於第一預設閾值、所述水體的鹽度信息中水體的鹽度小於第二預設閾值以及所述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中距離大於第三預設閾值的第二深度,並將所述第二深度確定為所述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三級層序的最大海泛面。
如上所示的裝置中,所述第三確定模塊具體用於:
將小於第四預設閾值、大於第五預設閾值以及大於第六預設閾值的深度確定為所述多個三級層序界面。
如上所示的裝置中,所述獲取模塊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測井數據獲取所述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或者,
對巖石樣品進行分析獲取所述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
本發明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方法及裝置,通過根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確定多個二級層序界面,獲取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並根據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確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對應的位置的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水體的鹽度信息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在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之間,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中氧化還原條件最強、水體的鹽度信息中水體的鹽度最低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中距離最遠的第一深度,並將第一深度確定為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二級層序的最大海泛面,實現了可以根據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水體的鹽度信息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確定二級層序的mfs,相較於經典地層理論,本發明可以根據地層中元素的沉積意義識別海相頁巖的層序,從而,提高了層序識別的準確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方法實施例一的流程圖;
圖2a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s101的實現方式的示意圖;
圖2b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s103的實現方式的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海相頁巖層序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方法實施例二的流程圖;
圖5為圖4所示實施例的s404和s405的實現方式的示意圖;
圖6為圖4所示實施例中海相頁巖層序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裝置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裝置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於區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於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後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數據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裡描述的本發明的實施例例如能夠以除了在這裡圖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順序實施。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於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不必限於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於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
下面以具體地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下面這幾個具體的實施例可以相互結合,對於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過程可能在某些實施例不再贅述。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方法實施例一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01:根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確定多個二級層序界面。
具體地,本發明實施例的執行主體可以為計算設備,例如,計算機以及伺服器等。
當需要對某一位置的海相頁巖層序進行識別時,可以根據該位置的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確定多個二級層序界面。圖2a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s101的實現方式的示意圖。如圖2a所示,一種實現方式可以是:根據常規測井數據或者錄井資料確定海相頁巖的上覆地層或者下伏地層的巖性。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海相頁巖的上覆地層和下伏地層指的是與海相頁巖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觸的地層。當根據常規測井數據或者錄井資料確定海相頁巖的上覆地層或者下伏地層為碳酸鹽巖或者粗粒碎屑巖時,說明此處為海相頁巖的二級層序界面。如圖2a所示,另一種實現方式可以是:根據錄井資料或地震解譯資料識別出是否存在區域不整合面。當有區域不整合面時,說明此處為海相頁巖的二級層序的層序界面。
巖性的變化說明沉積環境發生變化,海相頁巖沉積於深水環境中,碳酸鹽巖、粗粒碎屑巖沉積於淺水環境中。區域性的不整合面表示地層暴露於地表,無沉積作用,同樣表明沉積環境發生較大的變化。所以,若海相頁巖上覆或者下伏地層為碳酸鹽巖、粗粒碎屑巖或者存在區域不整合面,則此處為二級層序界面。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同的深度處均可能存在二級層序界面,因此,根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可以確定出多個二級層序界面。這多個二級層序界面對應不同的深度。
s102:獲取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並根據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確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對應的位置的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水體的鹽度信息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
具體地,可以通過兩種實現方式確定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
第一種實現方式可以通過對頁巖樣品進行地層元素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獲得頁巖樣品中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
第二種實現方式可以通過地層元素的測井數據獲取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指的是含有該元素的物質的質量與頁巖樣品的總質量的比值。
可選的,參考元素可以包括:u元素、th元素、ca元素、fe元素、ti元素以及al元素。
根據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其中,wu表示u元素的質量百分比,wth表示th元素的質量百分比。值越高,代表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越高;值越低,代表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越低。升高表示海侵,下降表示海退。
根據確定水體的鹽度信息。其中,wca表示ca元素的質量百分比,wfe表示fe元素的質量百分比。值越高,代表水體的鹽度越大;越低,代表水體的鹽度越低。升高表示海退,下降表示海侵。
根據確定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其中,wti表示ti元素的質量百分比,wal表示al元素的質量百分比。值越高,表示與海岸線的距離越近;越低,表示與海岸線的距離越遠。升高表示海退,下降表示海侵。
則將值最大、值最小以及值最小的深度確定為第一深度。本發明中的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水體的鹽度信息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指的是根據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確定的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水體的鹽度與距離隨深度變化的信息。
需要說明的是,可以確定出隨深度變化的曲線、隨深度變化的曲線以及隨深度變化的曲線。海相頁巖由元素組成,巖石中的元素具有沉積意義,可以根據地層元素的變化劃分海相頁巖的層序。
s103:在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之間,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中氧化還原條件最強、水體的鹽度信息中水體的鹽度最低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中距離最遠的第一深度,並將第一深度確定為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二級層序的最大海泛面。
其中,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為將多個二級層序界面對應的深度排序後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
具體地,一個層序由下至上依次是:海侵體系域(transgressivesystemstract,tst)和海退體系域(regressivesystemstract,rst)。tst與rst的分界線為最大海泛面(maximumfloodingsurface,mfs)。tst的底界面和rst的頂界面是層序界面。在s101中確定出了二級層序界面之後,需要再確定出二級層序的mfs即能實現海相頁巖的層序識別。
在s101中確定出了多個二級層序界面之後,可以對這些二級層序界面按照其對應的深度的大小進行排序。之後,在相鄰二級層序界面之間,將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最強、水體的鹽度最低以及與海岸線的距離最遠的第一深度確定為該兩個相鄰的二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二級層序的mfs。舉例來說,當確定出地下1000m處存在二級層序界面,地下2000m處存在二級層序界面,地下3000m處存在二級層序界面。則按照深度排序後,可以是(1000m處的二級層序界面,2000m處的二級層序界面,3000m處的二級層序界面),則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就指的是:1000m處的二級層序界面與2000m處的二級層序界面,2000m處的二級層序界面與3000m處的二級層序界面。在每兩個相鄰的二級層序界面之間均確定出其所夾的二級層序的mfs。至此,就可識別出了所有的二級層序界面以及二級層序的最大海泛面,完成海相頁巖層序識別。
在確定第一深度時,可以是結合隨深度變化的曲線、隨深度變化的曲線以及隨深度變化的曲線,確定第一深度。舉例來說,在地下1500m處,值最大,在地下1480m處,最小,在地下1520m處,最小,則可以將1500m、1480m以及1520m中的中間值作為第一深度,也可以將其平均值作為第一深度。本發明對此不做限制。
圖2b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s103的實現方式的示意圖。如圖2b所示,其示出了如何確定mfs的過程。
以下以一個具體的例子說明上述過程。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海相頁巖層序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假設確定出了3個二級層序界面31、32以及33。在每兩個相鄰的二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二級層序之間,確定值最大、最小值以及最小值的深度,該深度即為該二級層序的mfs。圖3中有2個二級層序34以及35,分別可以確定出該兩個二級層序的mfs。
本發明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方法,通過根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確定多個二級層序界面,獲取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並根據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確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對應的位置的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水體的鹽度信息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在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之間,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中氧化還原條件最強、水體的鹽度信息中水體的鹽度最低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中距離最遠的第一深度,並將第一深度確定為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二級層序的最大海泛面,實現了可以根據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水體的鹽度信息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確定二級層序的mfs,相較於經典地層理論,本發明可以根據地層中元素的沉積意義識別海相頁巖的層序,從而,提高了層序識別的準確性。
圖4為本發明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方法實施例二的流程圖。本發明實施例在圖1所示實施例的基礎上,對海相頁巖層序識別的其他步驟作一詳細說明。如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401:根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確定多個二級層序界面。
s402:獲取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並根據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確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對應的位置的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水體的鹽度信息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
s403:在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之間,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中氧化還原條件最強、水體的鹽度信息中水體的鹽度最低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中距離最遠的第一深度,並將第一深度確定為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二級層序的最大海泛面。
其中,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為將多個二級層序界面對應的深度排序後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
s401-s403與s101-s103的實現過程和技術原理類似,此處不再贅述。
s404:在二級層序中,確定多個三級層序界面。
具體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的識別方法,在識別出二級層序界面以及二級層序的mfs之後,還可以繼續識別三級層序界面以及三級層序的mfs。
每一個二級層序中可以包括多個三級層序界面。則在一個二級層序中,確定多個三級層序界面。具體的確定過程可以是將小於第四預設閾值、大於第五預設閾值以及大於第六預設閾值的深度確定為多個三級層序界面。隨深度變化的曲線、隨深度變化的曲線以及隨深度變化的曲線中,該三個曲線均是非線性變化的,即,該三個曲線中均會出現峰值不同的多個波峰以及波谷。因此,在設定了第四預設閾值、第五預設閾值與第六預設閾值後,可以確定多個三級層序界面。
s405:在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之間,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中氧化還原條件大於第一預設閾值、水體的鹽度信息中水體的鹽度小於第二預設閾值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中距離大於第三預設閾值的第二深度,並將第二深度確定為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三級層序的mfs。
其中,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為將多個三級層序界面對應的深度排序後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
與s103相類似地,確定出了多個三級層序界面之後,可以對這些三級層序界面按照其對應的深度的大小進行排序。之後,在相鄰三級層序界面之間,將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大於第一預設閾值、水體鹽度小於第二預設閾值以及與海岸線距離大於第三預設閾值的第二深度確定為該兩個相鄰的三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三級層序的mfs。即,確定大於第一預設閾值、小於第二預設閾值以及小於第三預設閾值的第二深度,並將第二深度確定為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三級層序的最大海泛面。
其中,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為將多個三級層序界面對應的深度排序後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
圖5為圖4所示實施例的s404和s405的實現方式的示意圖。如圖5所示,其示出了如何確定三級層序界面以及三級層序。
圖6為圖4所示實施例中海相頁巖層序的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每兩個相鄰的三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三級層序也是由tst和rst組成。rst與tst的分界面為該三級層序的mfs。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方法,通過在確定出二級層序界面以及二級層序的mfs之後,在二級層序中,確定多個三級層序界面,在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之間,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大於第一預設閾值、水體的鹽度小於第二預設閾值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大於第三預設閾值的第二深度,並將第二深度確定為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三級層序的mfs,實現了可以同時確定二級層序界面、二級層序的mfs、三級層序界面以及三級層序的mfs,進一步提高了海相頁巖層序識別的準確性。
圖7為本發明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裝置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裝置包括如下模塊:
第一確定模塊71,用於根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確定多個二級層序界面。
獲取模塊72,用於獲取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並根據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確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對應的位置的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水體的鹽度信息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
具體地,參考元素包括:u元素、th元素、ca元素、fe元素、ti元素以及al元素。
獲取模塊72具體用於:
根據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其中,wu表示u元素的質量百分比,wth表示th元素的質量百分比。根據確定水體的鹽度信息,其中,wca表示ca元素的質量百分比,wfe表示fe元素的質量百分比。根據確定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其中,wti表示ti元素的質量百分比,wal表示al元素的質量百分比。
獲取模塊72在獲取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時具體用於:根據測井數據獲取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或者,對巖石樣品進行分析獲取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
第二確定模塊73,用於在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之間,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中氧化還原條件最強、水體的鹽度信息中水體的鹽度最低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中距離最遠的第一深度,並將第一深度確定為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二級層序的最大海泛面。
本發明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裝置,通過設置第一確定模塊,用於根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確定多個二級層序界面,獲取模塊,用於獲取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並根據各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確定測井數據或者錄井數據對應的位置的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水體的鹽度信息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第二確定模塊,用於在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之間,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中氧化還原條件最強、水體的鹽度信息中水體的鹽度最低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中距離最遠的第一深度,並將第一深度確定為相鄰的兩個二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二級層序的最大海泛面,實現了可以根據參考元素的質量百分比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水體的鹽度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再根據這些信息確定二級層序的mfs,相較於經典地層理論,本發明提供的裝置可以根據地層中元素的沉積意義識別海相頁巖的層序,從而,提高了層序識別的準確性。
圖8為本發明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裝置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在圖7所示實施例的基礎上,該裝置還包括:
第三確定模塊81,用於在二級層序中,確定多個三級層序界面。
第三確定模塊81具體用於:
將小於第四預設閾值、大於第五預設閾值以及大於第六預設閾值的深度確定為多個三級層序界面。
第四確定模塊82,用於在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之間,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信息中氧化還原條件大於第一預設閾值、水體的鹽度信息中水體的鹽度小於第二預設閾值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信息中距離大於第三預設閾值的第二深度,並將第二深度確定為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三級層序的最大海泛面。
第四確定模塊82具體用於確定大於第一預設閾值、小於第二預設閾值以及小於第三預設閾值的第二深度,並將第二深度確定為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三級層序的最大海泛面。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海相頁巖層序識別裝置,通過設置第三確定模塊,用於在二級層序中,確定多個三級層序界面,第四確定模塊,用於在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之間,確定水體的氧化還原條件大於第一預設閾值、水體的鹽度小於第二預設閾值以及位置與海岸線的距離大於第三預設閾值的第二深度,並將第二深度確定為相鄰的兩個三級層序界面所夾的三級層序的mfs,實現了可以同時確定二級層序界面、二級層序的mfs、三級層序界面以及三級層序的mfs,進一步提高了海相頁巖層序識別的準確性。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各方法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以通過程序指令相關的硬體來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儲於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行時,執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實施例的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