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2023-09-15 07:22:20

篇一: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指出,每個人對於別人的情感來自於「同情」,也就是我們通俗所說的設身處地,無論是快樂或是悲憤,想像自己處於他人地位時的反應如何。相較於受傷者克制自己的情緒,我們更容易與快樂者產生共鳴,因此也就更多關注地位高的富人的生活,幻想自己有朝一日擁有同樣的狀態。在這樣的的自我激勵下,運用正當的方式獲取財富,贏得尊敬,實現自己的「美國夢」,所謂「先富帶動後富」也是這個道理。

  可是這種道路並非總是暢通無阻,整個社會和先富者的阻撓在追隨者的面前設下了難以逾越的關卡,無法圓夢的絕望感唯一的宣洩出口便成了對富有者的憤恨,「羨慕——嫉妒——恨」的情感變化積壓成社會底層的仇富心理。哀莫大於心死,看不到希望的社會心理是造成當前社會秩序混亂的一個原因。喊了多年的公平機制必須作為重中之重,如何給予社會大多數人機會關乎社會穩定大計。

 
篇二: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人的一生被許許多多情感、道德包圍著。既然這些品質誕生,必定有好壞之分,可在這個塵世中,我們的雙眼漸漸被蒙蔽了,便盲目地選擇所謂「適合」自己的「精神」。但是也有一些人,他們擁有一雙不被沙塵掩蓋的眼,便能指引人們走上正確的道路。這本書的作者亞當·斯密便是其中之一。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感觸。

  包裹著人的心的是情感。這些情感都像是一塊塊細小的晶體碎片,蘊藏在心的深處。可是,有些碎片如鑽石般閃耀,有些卻如石頭般黯淡。不必細說,黯淡的石頭必是骯髒的情感。就算是再愚蠢的人,也不想擁有這種石頭。那些鑽石人人想得到,可真的想獲得,必定要接受磨鍊。只有真的受得起磨鍊之人,才會獲得最閃耀的鑽石,你想要嗎?

  肯定想要啊。這就是人類的貪慾。貪心,也是一種石頭。人要從湍急的河裡的石頭堆裡找出鑽石一定很累對不對?對啊。這就是人的懶惰。

  如此看來,貌似很少有人能抵禦這般誘惑。但如果能掌握好自己的情感,就能獲得精神上的重生。當然,如果你覺得太難的話,可以搭配理智套餐。

  再來聊聊道德。

  這是一個比較客觀的話題。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之類的法律節目,通常這些節目能夠起到警醒作用,不過,治標不治本。

  情感是道德的基礎,也就是說,必須有優良的情感,才能獲得標準的道德。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我們從剛才的「鑽石、石頭」一說,已經可以感受到情感控制的重要。既然如此,道德的好壞也可以說是由過激造成的。

  那麼,情感是和道德相接的。這樣就更簡單了。只要我們能自覺地、有效地、節律的控制自己的情感,就可以成為一個品質優良的人。

  但是還有一個前提:你隨時都有可能再被蠱惑,所以你要隨時自省。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要是你這步不做,前面的你相當於白費功夫。只有在所有時刻做到清醒,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會控制自己的人。

  記住,做一顆鑽石。一顆閃耀的鑽石。


篇三:《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連續2期,燕趙都市報都用整版介紹了溫家寶總理與《道德情操論》,溫總理以一個大國總理之身,多次推薦《道德情操論》,足以吸引人眼球,更何況象我這樣一名溫總理的忠實粉絲,就更有必要去拜讀一下啦!

  不讀則已,讀過之後,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實現了飛躍式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現在正向著殷實富足的全面小康社會大步前進。

  不可否認,30年的成就足以讓許多人感到驚喜和自豪!但是,我卻從中看到了諸多隱患和不安,心裡不禁為祖國的未來而擔憂。社會發展到現在,中國人將自私和貪婪發揮到了極致,社會生活中大量充斥著貧富差距過大、醫療教育腐敗、貪汙受賄成風,等等,近期的三鹿奶粉事件、糖脂寧膠囊假藥案,何不都是由此而生?

  《道德情操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寫的很精彩也很現實: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的分流到民眾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是不得人心的,也是存在風險的,最終將會威脅到社會的穩定!

  然而,我們在充分學習領略了《國富論》的精髓,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繁榮的同時卻忽略了學習更為重要的《道德情操論》,導致各種威脅社會穩定和諧的事件三番五次的出現。時至今日以總理為首的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這就象許多武俠故事裡的情節一樣,某某人修煉絕世神功,可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突破最後一層!其實道理很簡單,往往離最後成功最近的一個階段,需要的反而是你的寬容與慈悲。也只有領悟到這一點你才能真正的修成正果!可惜的是,我們當時由於急功近力、心浮氣躁,始終沒能成功!

  聯想到我們的國家,不正是故事裡急於求成的修煉者嗎?只顧追求經濟的高速發展而忽略了發展過程中的與民互動,發展的成果僅僅只是少數人享有,絕大多數老百姓都沒有普惠到!借溫總理的多次提及,盼請當局政府能認真的讀一讀《道德情操論》,重新審視一下當前我們的基本國情,去思索探討我國未來的發展之路!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篇四: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在我讀這本書之前,已經聽過師兄師姐的介紹了。只不過大一時參加社團沒什麼時間找書看,上到大二才開始讀這本書。但我拿起這本書看時,了解到這本書並沒有想像中的乏味,其實挺好看的。它主要論述的是情感的來源,發生以及適宜度;它通過形象的列子巧妙地論述他(亞當斯密)自己的觀點。這本書分為六篇,在這裡我主要講述的是前兩篇。第一篇論行為的合宜性,第二篇論功勞與過失,即論獎賞與懲罰的對象。

  在第一篇裡,我得到了不少的啟發。在書裡所描述的列子,你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你或許很驚奇,但裡面所說的理論都是符合實況的;接著你便會不由自己主得看下去。其實我就是這樣被吸引著看下去的。在這篇了,有著許多精闢獨到的說法,是我以前所沒有想到的。比如:「人,不管被認為是多麼的自私,在他人性中顯然還有一些原理,促使他關心他人的命運,使他人的幸福成為他的幸福必備的條件,儘管出了看到他人幸福他自己也覺得快樂之外,他從他人的幸福中得不到任何好處。」、「恐懼,雖然是個人幸福的一大毒害,卻是抑制人類各種不義的偉大力量,它雖然折磨與抑制個人,卻守護與保障社會。」……其實還有很多這類的句子,每一句都會觸動自己的心靈,同時提高自己對情感的更深入的認識。也許每個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但有一點是可以確的。那就是你通過這本書了解到人性的根本,知道如何更好的表現情感。

  在第二篇裡第一章講述的是功過感。在這裡,你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功過感的產生,影響;了解他人對你的功過產生的情感。第二章論正義與仁慈,這裡可以知道仁慈與正義的差別。第三章論運氣如何影響人類對行為功過的感覺,通過這章你會明白到事情的後果,不是取決於行為人,而是取決於運氣。或許你會疑惑運氣所產生的影響,但你只要仔細想想就不難明白到其中的原因。此外,這篇裡也有不少令人深思的語句:「怨恨,似乎是自然女神賦予我們但防禦用,而且也只要我們當防禦用的工具。它維護正義,保障無辜。它驅使我們擊退傷害我們的企圖,並且報復我們所蒙受的傷害,好讓冒犯者後悔他的不義,同時也讓其他人由於害怕遭到同樣的懲罰,不敢違犯同樣的罪行。」、「由於結果並非取決於行為人,所以,它不應該影響我們對行為的功與過或合宜與否的感覺。但是,當我們遇上個別具體的事例時,我們卻發現,我們的感覺很少在任何一個事例中完全服從這一則公正的處事格言。」這些句子可以說折射著人生體會,處世之道。

  在這本書,我們不僅僅學到情感的運用,更多的是讓自己更加地了解到自己所做的每一樣事的正確與否,以及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人生經歷。

 
篇五: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其實接觸這本書是因為我在同時讀《國富論》,但是慚愧的是《國富論》我只讀到第一章就停下來了,看到序裡面介紹了「亞當·斯密之謎」,我趕緊去圖書館借了《道德情操論》來看,我對這個還是蠻有興趣的。對於在《國富論》中一味強調「利己」的亞當·斯密,會怎樣介紹「利他」的道德情操呢?

  果然,在看完了《道德情操論》後,我覺得就以一本著作來定論一個人還是不公道的,畢竟一本書只代表了這個人在這方面或者是在這個時期的思想狀態,而世界是發展的,人也是發展的,可見一本書可以介紹的思想並不必定代表這個人的全貌。要了解一個人還真是不簡單——

  首先在文章的前部分亞當·斯密就展示了一個頗有道理的思想——「我只能用我所看到的去衡量你的視覺,用我所聽到的去衡量你的聽覺,用我的頭腦去衡量你的頭腦,用我的愛恨去衡量你的愛恨,因為我找不到其他方法。人總是用自己的感覺去衡量別人的感覺。」這裡他主要論述的是同情的來源,是因為旁觀者用自己的感覺感受被害者或者弱者的感情,所以能把自己置身於特定的角色,從而也產生痛苦的心情。顯然,這樣的痛苦即旁觀者的同情根本就比不上當事人的痛苦的感受,但是對於安慰當事人已經就足夠了,因為當事人如果自己懂得這個道理的話,自然不會對安慰者要求過高。我也認為,這裡給那些自以為絕對了解別人,了解人性的人打了一個耳光,你是用自己的感覺去衡量別人的感覺啊,別忘了,你自以為的客觀,以為的觀察結果,到頭來還是出於主觀的,從一個人嘴裡說出的話常常過於主觀絕對。

  愛情或雄心的挫折比肉體上最殘酷的傷害更容易令人同情,因為那些激情全部出於想像。愛情或者雄心,作為普通人,總會經歷,再加上媒體對這些話題的狂轟濫炸,誰都會對這些話題感觸良多。不過相對於愛情或雄心的挫折,肉體上的痛苦再痛也很難引起人們深刻的同情。因為沒有經歷過當事人的痛楚,只能憑著當事人的表情來判斷,而人們普遍會為了別人的感受而強忍痛苦(小孩除外),所以很難從肉體的痛楚中對當事人表現激烈的同情。曾經被疼痛困擾的人應該都明白吧,在你痛苦的時候實際上別人是不能理解的,相反還整天都做出你不希望他們做的事。所以,在肉體痛苦的掙扎中請原諒不理解的人。

  人類有一種壞習慣,看到別人遇到小小的煩心事,不僅不會表示同情,還喜歡拿別人尋開心,因此當朋友們受捉弄時,我們會在一旁幸災樂禍。受過教育的人會把微不足道的痛苦隱藏起來,而那些老於世故的人則會故意拿自己的煩惱尋開心,因為他知道朋友們會這樣做。

  所以,我認為,人還是要學會自嘲。不要等別人來嘲笑你。因為人都有壞習慣,喜歡曲解原意,編造故事。所以在別人編出離譜令你難堪的故事之前,你先說出來。讓別人說不如自己來說。這樣既在朋友面前顯示你的大度,更讓那些可能會傷害你感情的評論煙消雲散。你本人都不在意講出來了,那麼諷刺已經沒意思了。

  正是人們對有錢有勢者在感情上的認同支撐著社會秩序和等級差別。

  我想,有錢有勢的人之所以至今存在,確實是因為人們的支持。如果大家都自由了,沒有等級差別了,那麼會怎樣呢?我說話你不聽,你說話我不聽。我們這個社會也就因為大家各走各的混亂不堪,因為今天我修樓,明天你就會拆樓,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如果我們等級沒有差別,那麼我就不必奮鬥了,因為奮鬥的目標不是因為錢就是因為虛榮心,坐上高職位獲得別人的尊敬和愛戴。這樣社會肯定會混亂而且讓一般的人喪失了奮鬥的心。這是任何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這裡也闡述了等級差別,有社會秩序有多麼重要。所以常常提倡絕對平等的人,否讓等級秩序的人不管是出發點是好是壞實際上也只會讓我們社會上充斥著自私和懶惰。人們對位高權重者有天然的崇敬之心,這也激勵著人們向著更高層社會努力奮鬥,如果排除那些在過程中不擇手段的人的行為,這個整個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那些不學無術,不擇手段的人自然有他內心自己對自己的懲罰,這些人通常都是夜不成眠的,而且也會受到周圍正直的人的唾棄的,即使他周圍的人是不擇手段的人,他也是難於存活的,因為不擇手段的人最怕的就是同樣不擇手段的人,總有一天他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被懲治的。

  卡迪納爾·德·雷斯的名言——重大的危險往往能給我們帶來種種榮耀,所以讓我們不顧失敗。可是一般的危險只能讓人害怕,因為一旦失敗就會名譽掃地。

  人們往往喜歡追求刺激,這個刺激當然過程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帶來的結果——別人所帶來的讚譽。儘管某件事會十分危險,但是同時十分重要,因為虛榮心的驅使,人們往往會選擇孤注一擲。而如果某事危險而且只是一件小事了,那人們可就沒有那種雄心壯志了,因為人是一種愛挑刺的動物,而且是一種習慣性動物。對於自己的習慣一般都不想改變,並因為這樣對於改變有怨言,具體表現在喜歡對小事的批評上。所以,我想,重大的發明往往不是人們日常必需品就是這個原因吧,畢竟沒有人敢在這麼多的太歲頭上動土。


篇六: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記得剛上大學,總感覺自己所學的專業跟自己之前所接觸的儒家知識格格不入,甚感迷茫。在老師的推薦下讀了《國富論》之後更是如此,在它的「利己主義論」影響下甚至有一段時間對身邊的事物產生反感,對斯密更是產生厭惡。然今有幸讀了他的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論》,才發現之前對他的誤會頗深,深感歉意。

  談起斯密,也許更多的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一個偉大的經濟學家,是現代經濟學的鼻祖,更是以其經濟學著作《國富論》而被世人所知。然而卻不知道他在倫理學上所著的《道德情操論》更是他的畢生心血,為此著作,他本人修訂後六次,而且最後一次修訂是在他逝世之前才完成的。這足以體現斯密對其之所看重甚過於《國富論》。

  原來斯密一生不是只強調「利已主義」,也不是先提出「利已主義」後再提出「正直、人性和公正」主義。其實,《道德情操論》比《國富論》早出版整整17年,只不過《國富論》因其開闢了近代經濟學而被世人廣為流傳及利用。在《道德情操論》一書中,斯密一再主張以道德約束人的行為,強調人性的豐富性,如果說利己之心是人之本性,那麼對他人的同情之心也是人的本性;正是更多地同情他人,更少地同情我們自己,約束我們自己的自私自利之心,激發我們的博愛仁慈之情,構成了人性的完善,需要約束的恰恰是「利己之心」;公民的幸福生活絕非在利己之心支配行為下的社會裡可以實現的。他還指出,支配人類行為的動機有自愛、同情心、追求自由的欲望、正義感、勞動習慣和交換傾向等,與自愛之心相比較,同情之心對於建立和維繫一個公民生活幸福的社會更為重要。因為同情之心使得我們具有對別人的苦難感同身受的能力,尤其是對「別人所受的傷害具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感受能力」,才使我們在對苦難及侮辱和傷害充滿恐懼的同時,「又是對人類不義的巨大抑制」。其次,同情之心才能「使社會興旺發達」。他在書中寫道:「只能在社會中存在的人,在天性作用之下便適於自己所生長的環境。人類社會的所有成員都需要互相幫助,而同樣也都在彼此傷害。彼此之間必要的幫助在愛情、感激、友誼和尊重中得以滿足時,社會就繁榮昌盛,人們就幸福美滿。」

  由此看來,斯密一生並不是完全只追求經濟,只關注「利己主義論」,他更關注社會的道德情操。他只不過是分別站在兩個不同的領域來看待我們的現時社會,也許這跟他一生的經歷有著某種關係,但這絕對不能成為我們後人對他產生誤解的藉口。斯密將人性的豐富性主要區分為利已之心與同情之心,而這兩種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表現,而這種不同的表現也如同人性的豐富性一樣,並行不悖。在「社會領域」中,人們更多地應該展現出對他人的同情之心,以維護社會法則,捍衛社會正義,提升社會幸福;而在「經濟領域」中,尤其是在市場交易過程中,人們會更多地表現出「利己之心」,以獲得更多地財富回報。在這兩個不同的領域中,兩個觀點並沒有矛盾,就如同在市場上拼命賺錢的潮汕名人李嘉誠,在社會上拼命做慈善並試圖說服更多富翁一起做慈善,特別是他為潮汕地區的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做出了巨大貢獻;也正如早上還在菜市場上為幾毛錢與菜販費盡口舌講價,中午就把上千元錢捐給地震災區卻連眼睛眨都不眨一下。這樣說吧,對他人的感同身受之心,是使得我們社會呈現良序的前提;而在市場交易中追求利己的行為,是使得經濟充滿活力的保障。如何把握好這兩種關係,正是我們所需要關心的。

  也許有人會問,真的可以對社會領域和經濟領域進行區分嗎?當然,在現實世界中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甚至相互重疊的。因此,如何「中和」社會領域與經濟領域的不同人性法則,如何使得個體利益符合群體利益,特別是如何制約利己之心不使之發展成為損人之心,如何提倡道德抨擊惡行,斯密將這份光榮而艱巨的責任交給了一個「公正的旁觀者」,然而在我們這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個「公正的旁觀者」無疑就是我們的政府。在書中,斯密一再強調,這個「公正的旁觀者」必須由一些道德極其高尚的人來擔任,而絕不能由那些追求私利的經濟人來擔任。從最近我所看的新聞可以感覺到,自十八大以來,由習總書記帶領下的新一代領導班子不斷提出改革,從王岐山提出的官員開會不準念稿,不要講客套話,到中央政治局出臺的八項新規定,再到習總書記提出「要從政就不要經商,要經商就不要從政」,可以看出我們的政府也正在努力做好一個「公正的旁觀者」,利用它特有的權力來限制資本家的權力,從而保障市場的順利運行。

  到現在為止,好像還有部分中國學者對於斯密極為反感的《蜜蜂的寓言》很有興趣。據我所了解,《蜜蜂的寓言》說的是有一個蜂國,每個蜜蜂都自私自利,都奢華消費,但蜂國卻非常繁榮;有一天,蜂國居民開始良心發現,向神懺悔自己的邪惡,主神施加魔法使那個蜂巢都變得利他而節儉。但誰也沒有料到,曾經繁榮興旺的蜂國竟逐漸變成了萬戶蕭疏的不毛之地。這裡需要提的是此「利己經濟人」觀點並不是來自斯密,而是來自一位英國的經濟學家孟德維爾。但有人卻將其觀點移花接木到斯密身上,使得有些人對斯密產生誤解。對此,還有學者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富人的高消費有利於財富向窮人轉移。即就是說正是富人經常到一些高檔商店消費,這樣富人手中的錢才會流向比他窮一點的店主;店主通過進貨,將手中的錢流向比他還窮的製造商;製造商銷量變大就會想要更多的原材料,即將手中更多的錢流向最為貧困的生產者,即農夫。相反,如果富人沒有去進行高消費,即富人手中的錢永遠也不會到最為貧困的農夫手中。甚至還有學者提出,富人把錢花在奢侈消費上比直接給窮人對他們更有利,因為把錢花在消費上給窮人創造了工作,而僅僅給窮人錢則使窮人懶惰。

  談到這裡,我就想到了當今我們的中國社會,貧富差距懸殊,這是不是因為有人為這種「利已經濟人」套上一個華麗的原因而造成的,使得這種前所未有的厚顏無恥成為一個名正言順的動機。在政治經濟學中,我們知道,貨幣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貨幣——商品」,而資本流通的公式是「貨幣——商品——更多的貨幣」。一切商品的最初來源都是生產者,即上面所說的農夫。從而我們可以得出富人所消費商品的最初來源即就是處於社會底層的生產者,而富人眼中的高消費商品,即是因為資本在運動中所產生的價值增殖引起的。也就是說從生產者出發到富人手中,富人買到的高消費產品,而如果從富人到窮人逆過來看的話,富人所進行的高消費的錢流到最低層的生產者手中也就所剩無幾了。所以說富人的高消費並不能帶來窮人的富有,而只能使富人還是富人,窮人還是窮人,這樣的話貧富差距依然存在,而且永遠不可能平衡。

  至於有些人對《蜜蜂的寓言》的盲目推崇,盲目讚美「人性自私」,也許就是因為沒有看過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所主張的約束利己之心,提倡同情之心。而這恰恰就是斯密晚年所擔心的「道德情操之腐敗」,但這一切在我們中華大地上卻經常見到。自十八大之後,有多少位高官相繼落馬,為名、為錢、為色等等各種各樣的道德情操腐敗;隨之而來的還有塑化劑、切糕、速成雞等等商家的利己主義風氣盛行,種種的這些都是因為將我們本應該有的道德情操拋之腦後所致。

  對此,建議那些讀過斯密的《國富論》學者們,特別是我們這類財經類的學生,有時間得去認認真真讀一下斯密的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論》,重新認識一下我們心目中的這位偉大經濟學家——亞當斯密。


篇七:《道德情操論》讀後感    陳瑋 

  總理溫家寶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和推薦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水務公司的劉書記也向我們推薦了這本書,我懷著好奇之心拜讀了這本書。看了簡介才知道原來這本書的作者亞當斯密有著「經濟學之父」的稱謂,他的著作《國富論》遠比這本書有名的多,那總理為什麼更看重這本書呢?在現今社會,我們是不是應更看重我們自身的道德情操的培養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快速瀏覽了這本書。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實現了飛躍式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現在正向著殷實富足的全面小康社會大步前進。不可否認,30年的成就足以讓許多人感到驚喜和自豪!但是,經濟上的發展卻導致社會生活中大量充斥著貧富差距過大、醫療教育腐敗、貪汙受賄成風,等等,黃光裕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糖脂寧膠囊假藥案,不都是由此而生?

  早在17世紀時,亞當。斯密的經濟理論《國富論》(看了這本書的簡介)和人類倫理道德理論《道德情操論》,就已經給了我們非常大的啟發和指導意義。 因為,這兩本書,告訴我們人的價值取向與社會發展的要求之間的矛盾,形成了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趨向——那就是通過利益驅動,讓市場經濟的發展充滿動力;而通過社會善良的價值取向,約束個人的利己,形成道德行為準則,為社會成員所尊重和遵守。

  人的自利行為不能沒有法律的規範,但僅有法律的社會缺少色彩,因此我們還需要道德(斯密筆下將它分為正義和同情心)。我們有必要強調道德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時期。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礎,斯密認為是正義,就是把自已放到他人的位置上,考察自己對別人所做的事情,並認定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可以接受的,即孔夫子所言:「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者也。它排除了許多我們所認為不正義的事情,如偷盜、殺人、佔他人便宜、限制他人自由等等。顯然,這種意義上的正義是市場經濟所必需的遊戲規則。斯密將正義和基於仁慈的道德進行了區分。斯密說:「與其說仁慈是社會存在的基礎,還不如說正義是這種基礎。沒有仁慈之心,社會也可以存在於一種不很令人愉快的狀態之中,但是不義行為的盛行卻肯定會徹底毀掉它。」 「在追求名譽、財富和顯赫地位的競爭中,為了超過一切對手,他可盡其所能地全力以赴,但是,如果他要擠掉或打倒對手,旁觀者對他的遷就就會完全停止。」正義是一種被動的約束,它只要求人們保持對他人的尊重,但不要求人們去主動為他人的幸福盡力。

  法律越來越健全的今天,當正義和法律逐漸聯繫在一起時,我們就發現,市場經濟的規則基礎就是一國的法治。但是,法律制度是冷冰冰的,為的僅僅是人類社會的和平共處。比如,經常看到許多年輕人可以心安理得地坐在公交車的座位上看著一位孕婦站著,因為沒有法律規定一定要給孕婦讓位子,即使有著老弱病殘孕專座的標示!但是,如果同情心要求座位上的人感受她正在忍受的痛苦,這樣一來,同情心就會使得座位上的人讓出自己的位子。正義允許從自己的角度看別人,同情則要求從別人的角度看別人。在斯密看來,道德是出自「一種對光榮而又崇高的東西的愛,一種對偉大和尊嚴的愛,一種對自己品質中優點的愛。」道德是一種不受個人經濟利益支配的命令。怠工可以獲得個人利益,但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因為怠工是不道德的。和法律相比,道德是主動的。它要求一個人在看到不義的行為時能挺身而出;它要求一個人在自己的行為哪怕是間接地影響到他人的幸福的時候克制自己。因為有了道德,人類社會才變得豐富多彩;因為有了道德,人類社會才運轉得有序、和諧;也正因為有了道德,我們的經濟系統的運行成本才能大幅度的降低。道德為社會中的每個人提供了一個可以信賴的生存空間。道德的喪失正在使我們的經濟蒙受巨大的損失,因為我們的政府,企業乃至個人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對付不道德者。如果每個人都具備道德,從而降低法律的使用頻率,豈不是更好?

  既然道德的要求高於人類利已之心,道德的實施只能通過個人的強制。法律不能成為強制道德的手段,因為它不能逾越正義所允許的範疇。當我們想做違背道德的事情時,「內心那個人馬上提醒我們:太看重自己而過分輕視別人,這樣做會把自己變成同胞們蔑視和憤慨的對象。」然而,要達到個人內心的強制,對於追求私利的個人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天,網際網路的觸角無處不在,通過社會群體對違反道德的個人的指責乃至唾棄,也確實給我們敲響了一次又一次的警鐘,使我們不得不加強道德意識的建設。

  倫敦《金融時報》在採訪溫家寶關於政治體制發展的問題時,溫總理的回答是:其實經濟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我還是想從經濟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正在進行的是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這兩個方面都是重要的。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也不能保證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建設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保障人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我們要建立的社會應該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是一個讓每一個人在自由和平等的條件下得到全面發展的社會。這就是我為什麼很喜歡閱讀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的原因。亞當·斯密於1776年出版了《國富論》,他也寫了《道德情操論》。在《道德情操論》裡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論述,他說,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註定要威脅社會穩定。我一直認為,公平正義是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首要價值。在西方人看來,中國人好像怕民主、怕選舉,其實不然。我今年在記者招待會上曾經講過,只有人民信任你,人民才能讓你坐在臺上。我們現在實行的是村級的直接選舉,鄉、縣和不設區的市人民代表的直接選舉,縣以上實行的是間接選舉。但是我堅信,群眾能管好一個村,就一定能夠管好一個鄉,一個縣,也就能夠管好一個省。但要按中國的實際情況,發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主方式,循序漸進。

  不論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還是從黨的執政能力的角度,都迫切要求我們無時不刻使用道德這個無形的手,淨化我們的隊伍,更好的服務於人民。我想這就是溫總理三番五次的推薦我們看這本書的道理。

  作為公用事業供水行業的工作人員,我們的道德準則就是「為人民服務」。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民信任我們,才能創建良好道德秩序的和諧社會。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還僅僅使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道德修養的提高對我們整個國家和黨的政權的穩固的重要性,僅僅是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的「方法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期,我們更應該通過更多對「人性」的了解,在我們的工作中認真對待群眾的訴求,真正在工作中通過政府的引導,提高全民族的素養,讓社會公共倫理道德觀念得以提升。讓我們的道德環境能夠適應中國飛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

同类文章
校園的變化作文300字

校園的變化作文300字

篇一:校園的變化  「譁啦啦……」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我站在教室門口的走廊上看著操場,在雨水的衝刷下,塑膠跑道顯得更加豔麗了,紅色的塑膠跑道好似鮮花鋪了一地。看著眼前的一幕,使我不禁想起了一年級入 學時的情景。  在我一年級入學時,操場還是用黃泥巴鋪成的。一旦下起大雨,操場到處都是積水,坑坑窪窪的,
生活中的啟示作文300字

生活中的啟示作文300字

篇一:生活中的啟示  生活中,啟示無處不在,也許是滿樹的春紅,也許是寂寞的梧桐。生活總是在完美中留下空白,在心靈中留下啟示。  今天下午,我與姑姑到東勝送弟弟去北京參加冬令營。回來的時候,我悟出了一個道理。下面我就跟大家講講吧!  我與姑姑在車上聊天。突然,我們看到了一輛車,後面被撞了凹了進去,我們
生活中的新發現作文300字

生活中的新發現作文300字

篇一:生活中的新發現  「唉!這鳥糞怎麼又來了!」樓下的阿姨無奈地嚷道,我好奇地問:「阿姨,什麼東西啊?鳥糞?」「是呀,這該死的麻雀把我剛剛洗好的被子又當成它們的『馬桶』了!」阿姨氣呼呼地說,「這裡 的鳥怎麼會這麼多啊,前幾年還沒有這麼多呢!」  是啊!我早上起床,總能聽見鳥兒們嘰嘰喳喳的叫聲,這裡
媽媽的嘮叨作文300字

媽媽的嘮叨作文300字

篇一:媽媽的嘮叨  我的媽媽很愛嘮叨,從小到大我都是在媽媽的嘮叨中成長,小的時候總嫌她煩,長大了習慣成自然。現在已經明白了嘮叨就是她的愛。  媽媽總是嘮叨著讓我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要能夠獨立生活。早起後,媽媽叫我疊好自己的被子,整理好自己的枕頭。吃飯前囑咐我去洗手,中午放學回家她叫我幫她幹活。晚上
我的好習慣作文300字

我的好習慣作文300字

篇一:我的好習慣  我想培養的好習慣是每天堅持讀書,於是我便開始培養這個好習慣了。  在培養這個好習慣的過程中,一開始我一直忘記,讀了一會就堅持不了了。後來,快到一個星期的時候,習慣漸漸養成了,也不需要別人提醒了,自己就能想起來了,也能堅持把要讀和要看的書看 完了和讀完了。這個好習慣我已經養成了,它
寒假見聞作文300字

寒假見聞作文300字

篇一:寒假見聞  寒假就要結束了,在這個每個同學都喜歡的假期裡,總會有一些奇怪的、高興地、開心的、  令人忘懷的事情發生。給你們講講我的最開心事。  元宵節的晚上,我和爸媽提著自己做的燈籠去看燃放禮花。走到大街上,呀,人可真多,男女老少都是高高興興的。開心的交談,樂意的等待著禮花的燃放。他們看見我提
丟手絹作文300字

丟手絹作文300字

篇一:丟手絹  有一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在丟手絹。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玩丟手絹,可好玩了。  我約了幾個同學到操場玩丟手絹。大家坐成一圈,我拿著手絹走來走去,趁毛應豪不注意把手絹丟在了他身後。毛應豪好像察覺到了什麼動靜,他猛回頭一看,發現手絹就在他的背後。他愣了 一下,就連忙起身抓我。可是,我在他發愣的
難忘的老師作文300字

難忘的老師作文300字

篇一:難忘的老師  魏老師,你是我校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你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我永遠也忘不了你。那是在你帶我們語文課的時候,我們膽子非常小,上課不積極發言,生怕說錯了,每當這個時候你總是 親切又和藹的說:「別害怕,也別緊張,就是回答錯了,我也不會責怪你們,只要敢於回答問題就是好的。」這時你
難忘的經歷作文300字

難忘的經歷作文300字

篇一:難忘的經歷  寒假裡的一天,我回了一次奶奶家。那裡有湛藍的天,綠油油的麥田。最好玩的還是那條長長的小河。  我和堂哥常博一人騎一輛自行車去小河邊玩,到那裡一看,河面結冰了,我們高興壞了,連忙想下去滑冰,我們用腳試了試冰的厚度,可以下去!但是我還不放心,又扔了幾塊磚頭,把磚頭都砸爛了冰 還沒破,
家長會作文300字

家長會作文300字

篇一:家長會  今天,學校要讓全校的學生家長參加家長會。  上一星期是一二年參加家長會,這個星期一上午是五六年級的家長會,今天下午是三四年級的家長會,這讓我怦然心動害怕家長不來,第二節下課家長來了我們班的同學都看見自己的媽媽爸爸的 過去,我的媽媽還沒來我到學校門口看看,沒到,到校園裡看看沒在這讓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