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有線電視集線器的製造方法
2023-09-17 03:39:15 1
一種有線電視集線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有線電視集線器,射頻輸入端與分支器的輸入端連接,分支器的一路輸出端與射頻分配單元的輸入端連接,分支器的另一路輸出端與可尋址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射頻分配單元的輸出端與用戶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用戶控制單元包括多個具有控制開關的控制支路,控制支路的輸入端與用戶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每個控制支路的輸出端與一個用戶埠連接,可尋址控制單元的輸出端與每個控制支路的控制開關連接,還包括短接射頻輸入端與用戶控制單元的輸入端的主路導線,且控制支路的輸入端與輸出端通過支路導線短接。本實用新型將分支器、射頻分配單元和可尋址控制單元從原集線器中分離,大大減少故障發生的概率。
【專利說明】一種有線電視集線器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有線電視相關【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有線電視集線器。
【背景技術】
[0002]近幾年各廣電運營商為解決收視費收繳的問題,對所管轄的小區進行了電視可尋址集線器改造,使收視費收取工作有了非常好的改善。但是隨著數位電視技術的整體實施,所有電視用戶都能在規定時間內主動進行繳費,不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解決收視費收繳難度大的問題。可尋址改造採用的雙向回傳帶放大模塊的集線器也就失去了其存在價值,隨著集線器有源設備使用年限的增加,故障率隨之升高,同時也增加了維修成本,設備淘汰不用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0003]現有的有線電視集線器的存在問題為:
[0004]第一:集線器的維護成本非常的高,一臺新集線器價值700元左右,而一個分配器價值不足百元;第二:集線器都是有源設備,一般說來,設備每增加I瓦的功耗,每年要多支付10元以上的費用,所以每年所產生的電費非常高;第三:故障率比較高,維護比較繁瑣,拆除和安裝一臺集線器,需要將集中供電器的電源斷掉後才能進行拆除和安裝;第四:集線器的數據管理必須有專用軟體和專用電腦,需要配備專人進行管理,浪費了設備和人力資源。
實用新型內容
[0005]基於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的有線電視集線器故障率高、耗電大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有線電視集線器。
[0006]一種有線電視集線器,包括射頻輸入端和多個用戶埠,所述射頻輸入端與分支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分支器的一路輸出端與射頻分配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分支器的另一路輸出端與可尋址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射頻分配單元的輸出端與用戶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用戶控制單元包括多個具有控制開關的控制支路,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入端與用戶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每個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出端與一個所述用戶埠連接,所述可尋址控制單元的輸出端與每個所述控制支路的控制開關連接,還包括:短接所述射頻輸入端與所述用戶控制單元的輸入端的主路導線,且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入端與輸出端通過支路導線短接。
[0007]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支路包括阻容線圈和模擬開關,所述阻容線圈的前端與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阻容線圈的末端與所述模擬開關的前端連接,所述模擬開關的末端與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出端連接,且每個所述控制支路的支路導線短接所述阻容線圈的末端和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出端。
[0008]更進一步的,所述模擬開關為多個串聯的三極體。
[0009]更進一步的,所述每個控制支路的輸出端通過前端電容與一個所述用戶埠連接,且每個所述控制支路的支路導線短接所述阻容線圈的末端和所述前端電容的前端。[0010]進一步的,所述射頻輸入端通過衰減放大器與分支器的輸入端連接。
[0011]進一步的,所述可尋址控制單元包括數據解調器和尋址控制器,所述數據解調器的輸入端與可尋址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數據解調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尋址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尋址控制器的輸出端與每個所述控制支路的控制開關連接。
[0012]更進一步的,所述尋址控制器採用微處理器實現。
[0013]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所述射頻輸入端與所述用戶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通過主路導線短接,且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入端與輸出端通過支路導線短接,因此分支器、射頻分配單元和可尋址控制單元將不再工作,相當於在不破壞原集線器的基礎上,將分支器、射頻分配單元和可尋址控制單元從原集線器中分離,使得集線器功能更為簡單,大大減少故障發生的概率。同時射頻分配單元和可尋址控制單元需要供電,而將其從原集線器中分離,則能減少供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現有有線電視集線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有線電視集線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7]如圖1所示為現有有線電視集線器的結構示意圖,包括射頻輸入端11和多個用戶埠 12,所述射頻輸入端11通過衰減放大器17與分支器13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分支器13的一路輸出端與射頻分配單元14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分支器13的另一路輸出端與可尋址控制單元15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射頻分配單元14的輸出端與用戶控制單元16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用戶控制單元16包括多個具有控制開關的控制支路161,所述控制支路161的輸入端與用戶控制單元16的輸入端連接,每個所述控制支路161的輸出端與一個所述用戶埠12連接,所述可尋址控制單元14的輸出端與每個所述控制支路161的控制開關連接。
[0018]有線電視信號傳至集線器的射頻輸入端11,經過衰減放大器17信號衰減和放大後,通過分支器13分為兩路,一路信號經過射頻分配單元14接入用戶控制單元16,作為用戶的電視信號。另一路信號送往可尋址控制單元15,可尋址控制單元15包括數據解調器和微處理器,數據解調器解調出數位訊號送給微處理器,微處理器對接收的數據進行檢錯、糾錯、解密、存儲等處理後,根據前端發來的用戶開關狀態,產生相應的控制信號經邏輯矩陣驅動用戶控制單元16,實現用戶信號的「開」合「斷」。同時,內部還設置逆變器,將市電220V經過逆變轉成60V給各集成電路板供電。
[0019]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有線電視集線器的結構示意圖,包括射頻輸入端21和多個用戶埠 22,所述射頻輸入端21與分支器23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分支器23的一路輸出端與射頻分配單元24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分支器23的另一路輸出端與可尋址控制單元25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射頻分配單元24的輸出端與用戶控制單元26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用戶控制單元26包括多個具有控制開關的控制支路261,所述控制支路261的輸入端與用戶控制單元26的輸入端連接,每個所述控制支路261的輸出端與一個所述用戶埠 22連接,所述可尋址控制單元25的輸出端與每個所述控制支路261的控制開關連接,在此基礎上,還包括:短接所述射頻輸入端21與所述用戶控制單元26的輸入端的主路導線27,且所述控制支路261的輸入端與輸出端通過支路導線28短接。
[0020]本實用新型是對現有集線器的改造,通過增加短接所述射頻輸入端21與所述用戶控制單元26的輸入端的主路導線27,以及在所述控制支路261的輸入端與輸出端通過支路導線28短接。則在不破壞原集線器的基礎上,將分支器、射頻分配單元和可尋址控制單元從集線器中功能性地分離(圖2中的「X」表示該部分功能性地分離),但仍保留用戶控制單元26的信號分配功能,使得集線器功能更為簡單,大大減少故障發生的概率。同時射頻分配單元和可尋址控制單元需要供電,而將其從原集線器中分離,則能減少供電。
[0021]本實用新型即減小了體積,也不需要供電,對環境保護和節資降耗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通過使用六口分配盒進行現場測試,換臺和圖像質量上都沒有影響,電平衰減為9dB,因數位電視對電平的要求較低,所以電視用戶都能在改造完畢後不影響收視質量。
[002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支路261包括阻容線圈262和模擬開關,所述阻容線圈的前端與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阻容線圈262的末端與所述模擬開關的前端連接,所述模擬開關的末端與所述控制支路261的輸出端連接,且每個所述控制支路的支路導線28短接所述阻容線圈的末端和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出端。
[0023]本實施例是對設有阻容線圈和模擬開關的集線器的改造。原集線器通過可尋址控制單元25控制模擬開關的開啟和關閉,而本實施例,控制支路261的支路導線28短接所述阻容線圈262的末端和所述控制支路261的輸出端,則模擬開關相當於被短接,從而不再控制控制支路261的通斷,實現了將可尋址控制單元25從集線器中功能性地分離。
[002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模擬開關為多個串聯的三極體263。
[002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每個控制支路261的輸出端通過前端電容264與一個所述用戶埠連接,且每個所述控制支路的支路導線28短接所述阻容線圈262的末端和所述前端電容264的前端。
[0026]用支路導線28將用戶控制單元的阻容線圈262末端與用戶埠 22的前端電容264進行焊接,即短接用戶控制單元26的控制部分,但仍保留用戶控制單元26的信號分配功能。
[002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射頻輸入端21通過衰減放大器29與分支器23的輸入
端連接。
[0028]本實施例,實現了對具有衰減放大器29的集線器的改造,將衰減放大器29從集線器中功能性地分離。
[002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可尋址控制單元包括數據解調器和尋址控制器,所述數據解調器的輸入端與可尋址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數據解調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尋址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尋址控制器的輸出端與每個所述控制支路的控制開關連接。
[0030]本實施例,實現了對具有數據解調器和尋址控制器的集線器的改造,將有數據解調器和尋址控制器從集線器中功能性地分離,進一步降低能耗。
[0031]優選地,所述尋址控制器採用微處理器實現。
[0032]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有線電視集線器,包括射頻輸入端和多個用戶埠,所述射頻輸入端與分支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分支器的一路輸出端與射頻分配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分支器的另一路輸出端與可尋址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射頻分配單元的輸出端與用戶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用戶控制單元包括多個具有控制開關的控制支路,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入端與用戶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每個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出端與一個所述用戶埠連接,所述可尋址控制單元的輸出端與每個所述控制支路的控制開關連接,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短接所述射頻輸入端與所述用戶控制單元的輸入端的主路導線,且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入端與輸出端通過支路導線短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線電視集線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支路包括阻容線圈和模擬開關,所述阻容線圈的前端與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阻容線圈的末端與所述模擬開關的前端連接,所述模擬開關的末端與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出端連接,且每個所述控制支路的支路導線短接所述阻容線圈的末端和所述控制支路的輸出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有線電視集線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模擬開關為多個串聯的三極體。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有線電視集線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每個控制支路的輸出端通過前端電容與一個所述用戶埠連接,且每個所述控制支路的支路導線短接所述阻容線圈的末端和所述前端電容的前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線電視集線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射頻輸入端通過衰減放大器與分支器的輸入端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線電視集線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可尋址控制單元包括數據解調器和尋址控制器,所述數據解調器的輸入端與可尋址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數據解調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尋址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尋址控制器的輸出端與每個所述控制支路的控制開關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有線電視集線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尋址控制器採用微處理器實現。
【文檔編號】H04N7/10GK203675210SQ201320837271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7日
【發明者】彭輝, 馬偉, 楊國林, 郭振海, 胡斌 申請人: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