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關帝廟前解糾紛

2023-10-11 14:55:09 1

在唐縣的潘莊,有一個潘姓小康之家,父母亡故,屍骨未寒,兄弟三個就要拆產分家。分家是大事,由舅舅出面主持。可是拆產方案拿出了幾個,吵吵鬧鬧好幾天,就是不出結果。

  這兄弟三個錙銖必較,誰也不讓誰,讓舅舅束手無策。最後那當大哥的竟賭氣出了一個餿主意:把現有的房產、田產全部賣掉,大家分錢,三一三十一,誰也不吃虧,另兩個混帳弟弟竟也賭氣答應了!舅舅卻不答應這個方案。為什麼?俗話說急賣賣不出好價錢,最終是把好處便宜了外姓人。況且老二愛賭博,老三愛喝酒,大把的現錢到了他們的手裡能存得住嗎?因此,當舅舅的就把這個糾紛訴給了縣太爺,讓官府鎮鎮這三個混帳東西。

  這縣太爺讀的是聖賢之書,愛的是仁人君子,恨的是骨肉相殘。聽了那舅舅的請求,問:「那兄弟三人,可都讀過書嗎?」

  舅舅說:「豈止讀過書,那老大還是個秀才,老二老三也都是童生!」

  縣太爺說:「如此,或許可以教化。」原來,離那潘莊不遠的鎮上有一座關帝廟,最近修葺一新,廟裡的和尚邀請縣太爺給大門上題一副對聯。縣太爺已經答應了,只是還沒有想出來。剛才聽了潘家兄弟們的糾紛,靈感突發,想出了一副絕好的對聯,便對那舅舅說:「明天上午讓你那三個外甥去關帝廟,我要在那裡處理他們的家產糾紛。」

  第二天上午,大家得知縣太爺要在關帝廟前調解潘家兄弟的財產糾紛案,一大早就趕來看熱鬧。沒想到縣太爺只是略略問了一下糾紛的起因和現狀,並沒有馬上調解,而是要大家向後退退,他要先給關帝廟的大門上題一副對聯。只見他舉起筆,筆走龍蛇,一副對聯頃刻寫就:

  異姓勝同胞,笑他人同胞異姓;

  三分歸一統,恨當年一統三分。

  寫罷,把潘家老大喚過來,問:「潘秀才,你說說關雲長為什麼被尊為公,奉為聖,封為帝,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神?」

  這問題難不住潘家老大,他張口就答:「因為關二爺視異姓兄弟為骨肉,凡事義字當頭,義薄雲天。」

  縣太爺道:「不愧是黌門秀才,說得好!」然後閃開身子,指著那副墨跡未乾的對聯說:「鄉民愚昧,多數人目不識丁。你把這副對聯宣講一遍,替我教化百姓。」

  縣太爺的命令不能違拗,潘家老大隻好點頭,先照本宣科地讀道:「異姓勝同胞,笑他人同胞異姓……」

  沒等潘家老大宣講,圍觀的鄉民「轟」的一聲笑了。雖然鄉民識字不多,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卻是知道的,人家是異姓勝過同胞,所以才笑那曹丕同胞相殘,逼得曹植髮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長嘆。你們潘家同胞與曹丕兄弟何異?這副對聯就是嘲笑你們潘家兄弟呢!

  潘家老大面紅耳赤,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才好。潘家的老二老三聽過對聯也都羞紅了臉,低著頭不敢看人。潘家老大是秀才,見官可以不跪的。可是他卻「撲通」跪倒,雙手掩面,說:「縣太爺,學生知錯了!」

  縣太爺拉起了潘家老大,語重心長地說:「你是長兄,長兄如父。如果拿出父母的情懷對待拆產分家一事,還會有什麼糾紛!」

  潘家老二老三也過來向縣太爺認錯,表示再不會斤斤計較,惹人恥笑。

  一副對聯化解了一樁糾紛,把那位舅舅佩服得直伸大拇指:這個縣太爺,中!

同类文章

妙諷汪精衛

 汪精衛是人盡皆知的賣國賊。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關頭,汪精衛賣國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偽國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長。自此,汪精衛成了中國頭號大漢奸,人民對他深惡痛絕。這時,有一位被稱為「靈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對聯,「祝賀」汪精衛榮任主席:  昔日蓋世之德,  今朝罕見之材。  從字

「面前人」妙對寇宰相

寇準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一天,他跟幾個大官兒聊天兒,寫了個上聯讓他們來對:水底日為天上日。是說水裡的太陽,不過是天上的太陽照出來的影。這幾個大官聽了,誰也對不上來。  趕巧,楊大年這會兒進來,要跟寇宰相談公事。寇準跟楊大年談完了公事,就把剛才的上聯跟他說了。楊大年盯著寇準的兩眼,稍微一琢磨,馬上對了一

施耐庵以對聯治心病的啟示

  相傳,《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不僅能文善詩,而且還精通醫理,他曾經就以對對子的方式,治癒了頑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鄰而居的顧員外來到他家,說兒子顧斐這些天臥床不起,想請施耐庵前往診視。施耐庵慨然應允,來到顧家後,只見顧公子年約二十,可是卻面色萎黃,精神恍惚,脈象細澀而無力,看樣子病得不輕。施耐庵

袁世凱品聯識殺機

袁世凱的五十五歲生日,在光緒戊申年的八月。此時的袁世凱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可謂朝廷柱石,深得慈禧太后倚重,討好他的人也有一大幫。因此剛交八月,送壽禮的人就踏破了袁家的門檻,更有一批賀壽的對聯送上門來,或從四面八方郵寄過來。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是這次壽誕活動的總管,他從近千副對聯中選出五百副懸掛在

家教妙聯勸人醒世

  清代有個姓潘的山東人在江南某地當縣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書一聯相送:淚酸血成,悔不該手辣口甜,只道世間無苦海;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聯語告誡兒子,做人應寬厚仁慈,與人為善,不可見利忘義,為非作歹,人間自有王法。否則到了那時,才醒悟到淚酸血鹹、頭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書畫家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

李白戲權臣   唐玄宗的寵臣楊國忠嫉恨李白的才華,總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楊國忠想出一個辦法,約李白去對三步句。李白一進門,楊國忠便看著李白,譏諷道:「兩猿截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   「鋸」諧「句」,「猴兒」暗指李白。李白聽了,微微一笑說:「請大人起步,三步之內對不上,算我輸。」楊國忠

對聯故事三則

 一   1913年,梁啓超自日本回國,去老友夏曾佑家拜訪。夏曾佑字穗卿,是近代著名學者,對經學、佛學有精深的研究,對乾嘉考據學和詩文也有相當的素養。夏的書桌上堆著厚厚一沓線裝書,梁啓超信手翻開一看,是《春秋左氏傳》。他腦子一動,對老朋友說:「我想出一條上聯,你來對出下聯,好嗎?」說罷,朗

陳毅與對聯的故事

中國共產黨的幹部應當是能文能武、多才多藝的優秀之輩。而陳毅元帥正是這樣的幹部的傑出代表。他為黨和人民的革命與建設事業殫精竭慮艱苦奮鬥了一輩子,立下了卓越的功勳。他不但是身經百戰和足智多謀的將軍,而且還是一位博學多識、造詣很深、才華橫溢的詩人,從他十分喜歡創作的對聯之系列作品即可從中略見一斑

月影對水映

  唐代的元稹與白居易是好朋友。   一個中秋佳節,他們登上臨江樓賞月。只見月明如水、水明如鏡,真是江天一色、江心月白。元稹仰望北鬥,俯瞰江波,觸景生情,出一上聯:「北鬥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天上的七顆星和水中映出的七顆星,合起來成十四顆星。   白居易聽後,大加讚賞。一時想不出對句。過

臨刑聯對

  清康熙年間,安徽桐城舉子戴名世進京趕考。乘船過江時,船上的人都在議論一位木匠犯法的事。據說那木匠曾為該縣衙門制過多副木枷,沒有想到自己今天也戴上了枷鎖,真是「自作自受」。當時搖船的艄公出聯「木匠造枷枷木匠」讓戴名世對,戴苦思冥想,無以為對。   若干年後,戴名世中了進士,入選翰林。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