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陳毅與對聯的故事

2023-10-11 12:32:14 4

中國共產黨的幹部應當是能文能武、多才多藝的優秀之輩。而陳毅元帥正是這樣的幹部的傑出代表。他為黨和人民的革命與建設事業殫精竭慮艱苦奮鬥了一輩子,立下了卓越的功勳。他不但是身經百戰和足智多謀的將軍,而且還是一位博學多識、造詣很深、才華橫溢的詩人,從他十分喜歡創作的對聯之系列作品即可從中略見一斑。作為文學藝術之_種的對聯雖然文字簡短、內容比較單純,但其立意新穎、深刻,或則以其崇高的意境感染人和薰陶人,或則以其閃爍著的智慧的光芒激勵人和鼓舞人。陳毅所作的這些對聯由於語言精練,言簡意賅,工整對仗,頗具匠心,以特有的傳統文藝形式來表現新思想新內容,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極好的宣傳鼓動效用;元帥那令人欽佩的過人膽識、智慧、學識、才思、襟懷、氣質和革命藝術及高尚風範也盡現其中。欣賞它,既可以得到思想方面的收穫,又能增強自己的藝術修養。

  (一)

  陳毅留法求學期間,因積極從事革命活動被法當局驅逐出境,押送回國。1922年冬回到四川省樂至縣家鄉。這時,家已破產。他全家20多人一起擠住在陳家祠堂的破屋裡,他的心裡很不是滋味。1923年春節來臨,母親讓陳毅寫一副對聯總算多少表示一下過年的味道。寫什麼好呢?他看到家鄉的親友和廣大勞苦大眾生活的悽涼凋敝,又聯想到中國大地正在醞釀著一場革命,十分感慨。為此,他潑墨提筆寫出一副別開生面、耐人尋味的對聯貼在自家門上:

  年難過年難過年年難過年年過

  事無成事無成事事無成事事成

  橫批:春待來年

  當時陳毅年齡只有20出頭,這副鼓舞鬥志的對聯表達了他豁達的胸懷、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

  想到來年,陳毅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他索性披衣起坐,心潮澎湃地又寫下了一首《除夕吟》的詩:「年年難過啼饑寒,處處環境亦皆然;待到一朝風雷震,誰說苦盡不生甜。」

  (二)

  1928年12月,陳毅等領導的紅四軍,同彭德懷率領的起義部隊在新城勝利會師。在喜悅豪邁之餘,陳毅感慨萬端地為慶祝大會洋洋灑灑寫出一副極富宣傳鼓動力的對聯:

  在新城,演新戲,歡迎新同志,迎接新勝利;

  除舊貌,破舊習,打倒舊軍閥,摧毀舊世界。

  (三)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兩黨達成協議,將我黨領導的南方各省遊擊隊,統編成「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司令員陳毅率新四軍第一、二支隊,挺進蘇南敵後即南京東南百餘裡的茅山地區,建立了江南第一塊抗日遊擊根據地。

  這個時候,陳毅很注重做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經常巧妙利用對聯來幫他做這一工作即是鮮明的一例。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一個愚蠢的軍隊,愚蠢的軍隊是戰勝不了敵人的。」而對毛澤東這樣的論述理解最為深刻的可能就數陳毅這樣的將領們了,他們當初遭遇的最為困惑的不是強大的敵人以及敵人手中的精良武器,而是民眾對這支隊伍的認同,特別是民眾中有影響力的上層人物的認同。在當時,這些人往往又把共產黨的部隊當作歷代農民起義的「草莽英雄」,有膽無識,怕是成不了氣候,內心裡還真有點瞧不起。比如抗日戰爭時期,蘇北有些開明紳士雖然贊成共產黨「團結一致抗日」的主張,但起初把新四軍多少有些不放在眼裡。

  陳毅初到鹽阜時住在一位士紳家中,這位士紳自以為有些學識,看不起擺弄槍桿子的來客,讓陳毅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這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終於有一天明顯地暴露出來了——這位士紳故意要與將軍吟詩作對,這在當時是最能衡量一個人水平的最好辦法。他說:讀紅樓,看寶黛釵調情大觀園。

  陳毅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閱西廂,覽張孫杜鬥法普濟寺。

  這位士紳聽後愣了,好長時間沒有說出話來,他為他的偏見感到羞愧不已,他想不到身穿土布軍裝的軍人竟然是如此有才華的文人。陳毅見他訝然模樣,不禁寬厚地暢笑起來,而且藉機向他介紹了革命隊伍中許多能才名將。從此,這位紳士對陳毅及他的部隊高看一眼、敬佩十分,並影響了一個層面的人。

  「對聯」之事使陳毅深感詩文是對槍桿子裡出政權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補充,感受到了真正的「別人懷抱劍,我有筆如刀」的微妙。

  (四)

  1940年春,新四軍挺進縱隊奉命東進抗日,進駐郭村。繼續東進,泰州是必經之路,而泰州是國民黨魯蘇皖遊擊總指揮部的駐地,總指揮是李明揚,副總指揮是李長江。二李在國民黨內部是雜牌軍,經常受到國民黨江蘇省主席韓德勤的排擠。為配合蔣介石掀起的反共逆流,韓德勤改變了策略,要與二李「捐棄前嫌,重修舊好,共同反共」。原來保持中立的二李開始與新四軍為敵,泰州成了挺進縱隊東進的障礙。要保證順利東進,必須通過鎮江北固山佛寺老方丈,做通其弟子李明揚的工作。為此,陳毅決定親自上山拜佛。

  這天,陳毅化裝成南洋商人,偵察連長小吳化裝成侍從上山了。不巧,北固山因死了一位小和尚正忙著做佛事。老方丈親自出門解釋說:「客商請退,北固山死了個和尚。」陳毅接道:「啊!西佛國添了尊如來,我更應敬香了。」老方丈見答語與自己所說恰成一聯,想必非等閒之輩,只得請他入內。

  老方丈親自陪客人遊玩山景。當陪陳毅登上凌雲亭時,老方丈口中念道:「美境奇境天仙境:」

  陳毅接著對道:「釜山焦山北固山。」

  老方丈聽罷,對「客商」暗生幾分敬意。陳毅乘機打聽起泰州那位參謀長的事來。

  老方丈警覺起來,誤以為「儒商」做軍火生意,便有意避開,他面對茫茫大江,感嘆道:「佛家四大皆空。」

  陳毅以沉痛的語氣回敬道:「神州半片俱碎。」

  老方丈聽了,心中不禁一動,愛國之心頓生。他又把陳毅領到山前的觀音堂,合掌閉目,念念有詞:「祈求大慈大悲觀音。」

  陳毅也合掌閉目道:「拯救多災多難人民。」

  陳毅幾次妙答,皆借題發揮,不僅詞意相聯,且對仗工整。老方丈重新打量來者,果見氣度不凡,暗想必有來頭,不由得改變了態度和語氣。

  尤其是聽到「人民」二字後,老方丈對「客商」產生了懷疑,於是來到「甘露寺」借題試探道:「甘露寺內他孫劉結親賠荊州。」

  陳毅自然洞悉其意,便不再打啞謎,開誠布公地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和來意,朗朗對答道:「揚子江畔我陳李合作救中華。」

  老方丈聞昕大驚失色:「你是……」陳毅連忙躬身合掌:「居士陳毅拜佛!」進而說明自己正想與「泰州二李」聯繫合作,很需要他這樣的人從中相助斡旋。

  陳毅的韜略方針及其坦誠態度,終於說服了這位清高自守、遠避世事的老方丈,對於威震大江南北的新四軍名將親自登門相見已是十分感動,面對他的文採才華更是佩服不己,他不禁由衷地讚嘆道:「雄才偉略大將軍!」

同类文章

妙諷汪精衛

 汪精衛是人盡皆知的賣國賊。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關頭,汪精衛賣國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偽國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長。自此,汪精衛成了中國頭號大漢奸,人民對他深惡痛絕。這時,有一位被稱為「靈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對聯,「祝賀」汪精衛榮任主席:  昔日蓋世之德,  今朝罕見之材。  從字

「面前人」妙對寇宰相

寇準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一天,他跟幾個大官兒聊天兒,寫了個上聯讓他們來對:水底日為天上日。是說水裡的太陽,不過是天上的太陽照出來的影。這幾個大官聽了,誰也對不上來。  趕巧,楊大年這會兒進來,要跟寇宰相談公事。寇準跟楊大年談完了公事,就把剛才的上聯跟他說了。楊大年盯著寇準的兩眼,稍微一琢磨,馬上對了一

施耐庵以對聯治心病的啟示

  相傳,《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不僅能文善詩,而且還精通醫理,他曾經就以對對子的方式,治癒了頑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鄰而居的顧員外來到他家,說兒子顧斐這些天臥床不起,想請施耐庵前往診視。施耐庵慨然應允,來到顧家後,只見顧公子年約二十,可是卻面色萎黃,精神恍惚,脈象細澀而無力,看樣子病得不輕。施耐庵

袁世凱品聯識殺機

袁世凱的五十五歲生日,在光緒戊申年的八月。此時的袁世凱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可謂朝廷柱石,深得慈禧太后倚重,討好他的人也有一大幫。因此剛交八月,送壽禮的人就踏破了袁家的門檻,更有一批賀壽的對聯送上門來,或從四面八方郵寄過來。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是這次壽誕活動的總管,他從近千副對聯中選出五百副懸掛在

家教妙聯勸人醒世

  清代有個姓潘的山東人在江南某地當縣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書一聯相送:淚酸血成,悔不該手辣口甜,只道世間無苦海;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聯語告誡兒子,做人應寬厚仁慈,與人為善,不可見利忘義,為非作歹,人間自有王法。否則到了那時,才醒悟到淚酸血鹹、頭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書畫家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

李白戲權臣   唐玄宗的寵臣楊國忠嫉恨李白的才華,總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楊國忠想出一個辦法,約李白去對三步句。李白一進門,楊國忠便看著李白,譏諷道:「兩猿截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   「鋸」諧「句」,「猴兒」暗指李白。李白聽了,微微一笑說:「請大人起步,三步之內對不上,算我輸。」楊國忠

對聯故事三則

 一   1913年,梁啓超自日本回國,去老友夏曾佑家拜訪。夏曾佑字穗卿,是近代著名學者,對經學、佛學有精深的研究,對乾嘉考據學和詩文也有相當的素養。夏的書桌上堆著厚厚一沓線裝書,梁啓超信手翻開一看,是《春秋左氏傳》。他腦子一動,對老朋友說:「我想出一條上聯,你來對出下聯,好嗎?」說罷,朗

陳毅與對聯的故事

中國共產黨的幹部應當是能文能武、多才多藝的優秀之輩。而陳毅元帥正是這樣的幹部的傑出代表。他為黨和人民的革命與建設事業殫精竭慮艱苦奮鬥了一輩子,立下了卓越的功勳。他不但是身經百戰和足智多謀的將軍,而且還是一位博學多識、造詣很深、才華橫溢的詩人,從他十分喜歡創作的對聯之系列作品即可從中略見一斑

月影對水映

  唐代的元稹與白居易是好朋友。   一個中秋佳節,他們登上臨江樓賞月。只見月明如水、水明如鏡,真是江天一色、江心月白。元稹仰望北鬥,俯瞰江波,觸景生情,出一上聯:「北鬥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天上的七顆星和水中映出的七顆星,合起來成十四顆星。   白居易聽後,大加讚賞。一時想不出對句。過

臨刑聯對

  清康熙年間,安徽桐城舉子戴名世進京趕考。乘船過江時,船上的人都在議論一位木匠犯法的事。據說那木匠曾為該縣衙門制過多副木枷,沒有想到自己今天也戴上了枷鎖,真是「自作自受」。當時搖船的艄公出聯「木匠造枷枷木匠」讓戴名世對,戴苦思冥想,無以為對。   若干年後,戴名世中了進士,入選翰林。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