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方法和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8:09:34 2
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方法和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提供了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信息處理方法和系統,當對目標電力設備的原ICD文件修改後,通過對獲取的該目標電力設備原ICD文件和修改後的I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該修改後的ICD文件中做過改動的第一修改信息,之後,將修改後的ICD文件中的改動部分直接導入原SCD文件的對應部分即可,未改動部分無需導入,從而解決了在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當需要對目標電力設備的原ICD文件進行多次修改時,現有技術要將修改後的ICD文件多次替換原SCD文件的對應部分,並根據每次修改的ICD文件相應地調試該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增加了現場調試工作的難度和工作量,降低了現場調試工作的效率,影響了變電站改造工程的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方法和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變電站改造【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電網的快速發展,智能電網已成為電力系統的發展主流,為了適應智能電網的發展,需將老式變電站改造成智能變電站。在改動過程中,通常會需要對智能電力設備的IOK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智能電力設備能力描述)文件進行改動,由於對整個變電站的所有設備的配置的描述都在SO)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變電站配置描述)文件中,所以,一旦某電力設備的原ICD文件修改了,必然會影響整個變電站的SCD文件,此時該變電站的SCD文件中的相應部分就必須進行修改。為此,現有技術中,通常都是將SCD文件中的相應部分刪除,再重新導入修改後的ICD文件,進而再對相關的子網和GOOSE (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通用面向變電站對象時間)虛端子重新配置和調試,以滿足實際工作需求。
[0003]然而,實際改造過程中,通常都會對電力設備的原ICD文件進行多次修改,此時,現有技術就需要多次使修改後的ICD文件替換SCD文件相應部分,並且每次替換都需要調試該電力設備的已配置後的子網和/或G00SE虛端子配置(即通訊配置和/或G00SE配置),大大增加了現場調試工作的難度和工作量,降低了現場調試工作的效率,尤其是在變電站的改造後期需要對ICD文件進行修改,經如此反覆工作,大大影響了變電站改造工程的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0004]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方法和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一旦目標電力設備的ICD文件修改後,就需要刪除變電站的原SCD文件中的對應部分信息,重新導入修改後的ICD文件,且還要重新調試該目標電力設備的與該修改後的ICD文件相關的原有配置,大大增加了現場調試工作的難度和工作量,降低了現場調試工作的效率,影響了變電站改造工程的效率的技術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獲取目標電力設備原ICD文件和修改後的ICD文件;
[0008]對所述原ICD文件和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中的第一修改信息;
[0009]將所述第一修改信息導入原SCD文件中與所述第一修改信息對應部分,生成新的SCD文件。
[0010]優選的,在所述獲取目標電力設備原ICD文件和修改後的ICD文件之後,且在對所述原ICD文件和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中的第一修改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0011]根據預設要求,判斷是否保留所述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
[0012]如果否,則將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直接導入原SCD文件中與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對應的部分;
[0013]根據導入所述原SCD文件中的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對所述原SCD文件中所述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進行修改並調試,生成新的SCD文件;
[0014]如果是,則直接進入所述對所述原I⑶文件和所述修改後的I⑶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中的第一修改信息步驟繼續執行。
[0015]優選的,所述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包括通訊配置和/或GOOSE配置。
[0016]優選的,在生成新的S⑶文件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0017]對所述新的SCD文件與所述原S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新的SCD文件中的第二修改信息;
[0018]將所述第二修改信息導入後臺資料庫中與所述第二修改信息對應的部分。
[0019]優選的,在生成新的S⑶文件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0020]對所述新的SCD文件與所述原S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新的SCD文件中的第二修改息;
[0021]將所述第三修改信息導入後臺資料庫,並替換所述後臺資料庫中與所述第三修改信息對應的配置信息。
[0022]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0023]獲取單元:用於獲取目標電力設備原ICD文件和修改後的ICD文件;
[0024]比較確定單元:用於對所述獲取單元獲取的所述原ICD文件和修改後的I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中的第一修改信息;
[0025]第一信息導入單元:用於將所述比較確定單元確定的第一修改信息導入原S⑶文件中與所述第一修改信息對應的部分,生成新的SCD文件。
[0026]優選的,所述系統還包括:
[0027]第一判斷單元:用於根據預設要求,判斷是否保留所述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
[0028]第二信息修改單元:用於在所述判斷單元的判斷結果為否時,將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直接導入原SCD文件中與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對應的部分;
[0029]配置信息修改單元:用於根據導入所述原SCD文件中的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對所述原SCD文件中所述目標電子設備的原有配置的配置信息進行修改,生成新的SCD文件。
[0030]優選的,所述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包括:通訊配置和/或GOOSE配置。
[0031]優選的,所述系統還包括:
[0032]第二判斷單元:用於對所述新的SCD文件與所述原S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新的SCD文件中的第二修改信息;
[0033]第二信息導入單元:用於將所述第二判斷單元確定的第二修改信息導入後臺資料庫中與所述第二修改信息對應的部分。
[0034]優選的,所述系統還包括:
[0035]第三判斷單元:用於對所述新的SCD文件與所述原S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新的SCD文件中的第三修改信息;
[0036]第三信息導入單元:用於將第三判斷單元確定的第三修改信息導入後臺資料庫,並替換所述後臺資料庫中與所述第三修改信息對應的配置信息。
[0037]經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公開提供了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信息處理方法和系統,當對目標電力設備的原ICD文件修改後,通過對獲取的該目標電力設備原ICD文件和修改後的I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該修改後的ICD文件中做過改動的第一修改信息,之後,將修改後的ICD文件中的改動部分即第一修改信息直接導入原SCD文件的對應部分即可,未改動部分無需導入,從而解決了在變電站改造過程中,對目標電力設備的原ICD文件進行多次修改時,現有技術需將該修改後的ICD文件多次替換原SCD文件的對應部分,並根據每次修改的ICD文件相應地調試該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而增加了現場調試工作的難度和工作量,降低了現場調試工作的效率,也即,避免了重複勞動,提高了變電站改造工程的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9]圖1為本發明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方法的實施例1的流程圖;
[0040]圖2為本發明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方法的實施例2的流程圖;
[0041]圖3為本發明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系統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2]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43]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信息處理方法和系統,當對目標電力設備的原I⑶(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智能電力設備能力描述)文件修改後,通過對獲取的該目標電力設備原ICD文件和修改後的I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該修改後的ICD文件中做過改動的第一修改信息,之後,將修改後的I CD文件中的改動部分即第一修改信息直接導入原SO)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變電站配置描述)文件的對應部分即可,未改動部分無需導入,從而解決了在變電站改造過程中,對目標電力設備的原ICD文件進行多次修改時,現有技術需將該修改後的ICD文件多次替換原SCD文件的對應部分,並根據每次修改的ICD文件相應地調試該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而增加了現場調試工作的難度和工作量,降低了現場調試工作的效率,也即,避免了重複勞動,提高了變電站改造工程的工作效率。
[0044]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方法的實施例1的流程圖,該方法可以包括:[0045]步驟Sll:獲取目標電力設備原I⑶文件和修改後的I⑶文件。
[0046]步驟S12:對原I⑶文件和修改後的I⑶文件進行比較,確定該修改後的I⑶文件
中的第一修改信息。
[0047]步驟S13:將該第一修改信息導入原S⑶文件中與其對應的部分,生成新的S⑶文件。
[0048]在將老式變電站改造為智能變電站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某個電力設備的I⑶文件需要改動的情況,而由於變電站通常都是採用SCL語言(Substation ConfigurationDescription Language,變電站配置描述語言)對該變電站內的IED (IntelligentElectronic Devices,智能電力設備)的配置信息進行描述,形成描述該IED功能信息的ICD文件,再由這些I⑶文件生成一個對整個變電站配置描述文件即S⑶文件,所以,一旦目標電力設備的ICD文件發生變化,其所在變電站的SCD文件就必須修改。對此,現有技術的信息處理方法是將每次修改後的ICD文件都導入SCD文件中,替代該SCD文件中與該修改後的ICD文件對應的部分,並重新調試所有與該目標電力設備相關的配置,如通訊配置和/或GOOSE (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通用面向變電站對象時間)配置,以滿足智能電網的工作需求。
[0049]然而,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對原ICD文件的修改並不是對其全部內容進行修改,因而,修改後的ICD文件會包括改動部分的修改信息和未改動部分的原有信息即原ICD文件對應部分的信息,那麼,現有技術將SCD文件中與整個修改後的ICD文件對應部分刪除,替換成修改後的ICD文件的方式中,修改後的SCD文件中必然會有部分內容是與原SCD文件中的相應部分的內容相同的,因而,對於這部分相同內容來說,上述替換操作實際上是無意義的,屬於無用功操作。所以,當對該目標電力設備的ICD文件進行多次修改後,該無用功操作將會重複多次,大大影響了變電站改造的工作效率;而且,每次將修改後的ICD文件導入SCD文件後,還必須要對已調試好的目標電力設備中與該修改後的ICD文件相關的配置重新進行調試,大大增加了現場調試工作的難度和工作量,降低了現場調試工作的效率,從而進一步影響了變電站改造的工作效率。
[0050]為此,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對目標電力設備的原ICD文件和修改後的ICD文件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出修改後的ICD文件中改動部分的內容即第一修改信息,並只將該第一修改信息導入原SCD文件中的對應部分,無需修改後的ICD文件中的未改動部分內容,也無需刪除原SCD文件中的對應部分,避免了無用功操作的產生,提高了變電站改造的工作效率;而且,由於未刪除原SCD文件中信息,因而,其保留了該目標電力設備相關的配置,無需對其進行重複調試,減少了現場調試工作量,提高了現場調試工作的效率,從而進一步地提高了變電站改造的工作效率。
[0051]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方法的實施例2的流程圖,該方法可以包括:
[0052]步驟S21:獲取目標電力設備原I⑶文件和修改後的I⑶文件。
[0053]步驟S22:根據預設要求,判斷是否保留該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25,如果否,則直接進入步驟S23。
[0054]其中,該預設要求可以是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實際需要來確定,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可以包括通訊配置和/或G00SE配置。[0055]步驟S23:將修改後的I⑶文件直接導入原S⑶文件中與其對應的部分。
[0056]步驟S24:根據導入原S⑶文件中的修改後的I⑶文件,對該原S⑶文件中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進行修改並調試,生成新的SCD文件。
[0057]在實際應用中,由於沒有保留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所以,當整個修改後的ICD文件都導入SCD文件後,就需要根據修改後的ICD文件,對目標電力設備原有配置進行修改並調試。在本發明實施例的該過程中,每次導入修改後的ICD文件時,無需刪除原SCD文件中的相應部分,只要直接導入該修改後的ICD文件即可,減少了變電站改造的操作步驟,提高了工作效率。
[0058]步驟S25:對原I⑶文件和修改後的I⑶文件進行比較,確定該修改後的I⑶文件
中的第一修改信息。
[0059]步驟S26:將該第一修改信息導入原S⑶文件中與其對應的部分,生成新的S⑶文件。
[0060]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相對與上述步驟S23?S24的處理方法,步驟S25?步驟S26所提供的處理方法的改動內容更加少,需要重新調試的配置也相對更少,更加提高了變電站改造的工作效率,在實際應用中,可根據變電站改造的實際情況,而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
[0061]其中,在實際應用中,通過上述方法得到變電站的新的S⑶文件後,系統配置工具通常會根據該SO)文件生成IED的實例化配置文件(Configured IED Description file,簡稱CID文件),以控制IED正常工作。
[0062]步驟S27:對新的S⑶文件與原S⑶文件進行比較,確定該新的S⑶文件中的第二
修改信息。
[0063]步驟S28:將該第二修改信息導入後臺資料庫中與其對應的部分。
[0064]在變電站的實際應用中,其SCD文件通常都要存儲到後臺資料庫中,以便今後在變電站的運行過程中從該後臺資料庫中調用所需信息,從而保證該變電站的安全可靠運行。
[0065]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同樣為了減少無用功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其僅將修改後的SCD文件中相對於原SCD文件的改動部分即第二修改信息導入後臺資料庫,無需將整個修改後的SCD文件導入後臺資料庫,且後臺資料庫中的對應的原信息也無需刪除,從而減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變電站改造的工作效率。
[0066]作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根據實際需要,在對新的SCD文件與原S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該新的SCD文件中的第三修改信息(即第二修改信息)後,還可以將該第三修改信息導入後臺資料庫,並替換該後臺資料庫中與其對應的配置信息。其與本發明實施例的步驟S27?步驟S28均屬於本發明保護範圍,本發明並不對第二修改信息導入後臺資料庫的方式進行限定。
[0067]本發明實施例中,在對目標電力設備的ICD文件進行修改後,且在對該目標電力設備所在變電站的SCD文件進行修改時,通過判斷是否需要保留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當判斷結果為是時,則直接將修改後的ICD文件的改動部分(即第一修改信息)導入SCD文件,無需導入修改後的ICD文件中的未改動部分,且無需刪除SCD文件中與該改動部分對應的信息,從而保留了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大大減少了現場調試工作量和難度,提高了現場調試的工作效率,從而提高了變電站改造的工作效率;而當判斷結果為否時,則將整個修改後的ICD文件直接導入SCD文件,也無需刪除該SCD文件中相應部分,相對應現有技術,也提高了變電站改造的工作效率。另外,對SCD文件修改完成後,本發明通過增量導入的方法,只將該SCD文件的改動部分導入後臺資料庫,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變電站改造的工作效率。
[0068]如圖3所示,為本發明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該系統可以包括:
[0069]獲取單元S31:用於獲取目標電力設備原I⑶文件和修改後的I⑶文件。
[0070]在實際應用中,作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該系統還可以包括:
[0071]第一判斷單元:用於根據預設要求,判斷是否保留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
[0072]其中,作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該系統可以通過一系統配置工具執行相應操作,具體的,在對變電站的改造過程中,可通過該系統配置工具設計一種「更新IED」的功能,在其提供的功能界面上選擇需要更新的目標電力設備,獲取對應的修改後的ICD文件,這時該配置工具通常彈出一個設置有「保留通訊配置」和「保留GOOSE配置」兩個選項的保留配置選擇窗口,此時,工作人員可根據預設要求,從中選擇需要保留的原有配置。
[0073]第二信息修改單元:用於在判斷單元的判斷結果為否時,將修改後的ICD文件直接導入原SCD文件中與其對應的部分。
[0074]配置信息修改單元:用於根據導入原S⑶文件中的修改後的I⑶文件,對原S⑶文件中目標電子設備的原有配置進行修改並調試,生成新的SCD文件。
[0075]比較確定單元S32:用於對獲取單元S31獲取的原I⑶文件和修改後的I⑶文件進行比較,確定修改後的ICD文件中的第一修改信息。
[0076]仍以上述另一實施例,當第一判斷單元的判斷結果為是時,即保留目標電力設備的通訊配置和GOOSE配置,才會觸發該比較確定單元S32。
[0077]第一信息導入單兀S33:用於將比較確定單兀S32確定的第一修改信息導入原S⑶文件中與第一修改信息對應的部分,生成新的SCD文件。
[0078]當完成對變電站的SCD文件的修改後,還需將其導入後臺資料庫的,為此,該系統還可以包括:
[0079]第二判斷單元:用於對生成的新的SCD文件與原S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該新的S⑶文件中的第二修改信息。
[0080]其中,該第二修改信息為生成的新的SCD文件中的改動部分。
[0081]第二信息導入單元:用於將第二判斷單元確定的第二修改信息導入後臺資料庫中與其對應的部分。
[0082]或者,該系統還可以包括:
[0083]第三判斷單元:用於對生成的新的SCD文件與原S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該新的S⑶文件中的第三修改信息。
[0084]其中,第三修改信息與第二修改信息相同。
[0085]第三信息導入單元:用於將第三判斷單元確定的第三修改信息導入後臺資料庫,並替換後臺資料庫中與其對應的配置信息。
[0086]本發明實施例中,當獲取單元獲取目標電力設備原ICD文件和修改後的ICD文件之後,通過比較確定單元對目標電力設備的原ICD文件和修改後的I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出修改後的ICD文件中改動部分的內容即第一修改信息,並由第一信息導入單元只將該第一修改信息導入原SCD文件中的對應部分,無需修改後的ICD文件中的未改動部分內容,也無需刪除原SCD文件中的對應部分,避免了無用功操作的產生,提高了變電站改造的工作效率;而且,由於未刪除原SCD文件中信息,因而,其保留了該目標電力設備相關的配置,無需對其進行重複調試,減少了現場調試工作量,提高了現場調試工作的效率,從而進一步地提高了變電站改造的工作效率。
[0087]需要說明的是,此外對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出現的「第一」、「第二」、「第三」等詞語,其並不表示次序關係,其僅是起到區別作用。而且本發明上述實施例只是一種示範性的例子,不應該作為限制,所給出的具體內容不應該限制本申請的目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結合一起;另外,多個單元可以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而且,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此將不再一一贅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只要不是付出創造性努力確定的,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0088]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於實施例公開的系統而言,由於其與實施例公開的方法相對應,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部分說明即可。
[0089]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目標電力設備原ICD文件和修改後的ICD文件; 對所述原ICD文件和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中的第一修改信息; 將所述第一修改信息導入原SCD文件中與所述第一修改信息對應部分,生成新的SCD文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獲取目標電力設備原ICD文件和修改後的ICD文件之後,且在對所述原ICD文件和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中的第一修改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根據預設要求,判斷是否保留所述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 如果否,則將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直接導入原SCD文件中與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對應的部分; 根據導入所述原SCD文件中的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對所述原SCD文件中所述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進行修改並調試,生成新的SCD文件; 如果是,則直接進入所述對所述原ICD文件和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中的第一修改信息步驟繼續執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包括通訊配置和/或GOOSE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生成新的SCD文件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對所述新的SCD文件與所述原S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新的SCD文件中的第二修改信息; 將所述第二修改信息導入後臺資料庫中與所述第二修改信息對應的部分。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生成新的SCD文件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對所述新的SCD文件與所述原S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新的SCD文件中的第三修改信息; 將所述第三修改信息導入後臺資料庫,並替換所述後臺資料庫中與所述第三修改信息對應的配置信息。
6.一種變電站改造過程中的信息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系統包括: 獲取單元:用於獲取目標電力設備原ICD文件和修改後的ICD文件; 比較確定單元:用於對所述獲取單元獲取的所述原ICD文件和修改後的I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中的第一修改信息; 第一信息導入單元:用於將所述比較確定單元確定的第一修改信息導入原SCD文件中與所述第一修改信息對應的部分,生成新的SCD文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系統還包括: 第一判斷單元:用於根據預設要求,判斷是否保留所述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 第二信息修改單元:用於在所述判斷單元的判斷結果為否時,將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直接導入原SCD文件中與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對應的部分;配置信息修改單元:用於根據導入所述原SCD文件中的所述修改後的ICD文件,對所述原SCD文件中所述目標電子設備的原有配置的配置信息進行修改,生成新的SCD文件。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目標電力設備的原有配置包括:通訊配置和/或GOOSE配置。
9.根據權利要求6-8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系統還包括: 第二判斷單元:用於對所述新的SCD文件與所述原S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新的SCD文件中的第二修改信息 ; 第二信息導入單元:用於將所述第二判斷單元確定的第二修改信息導入後臺資料庫中與所述第二修改信息對應的部分。
10.根據權利要求6-8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系統還包括: 第三判斷單元:用於對所述新的SCD文件與所述原SCD文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新的SCD文件中的第三修改信息; 第三信息導入單元:用於將第三判斷單元確定的第三修改信息導入後臺資料庫,並替換所述後臺資料庫中與所述第三修改信息對應的配置信息。
【文檔編號】G06F17/30GK103605814SQ201310670691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0日
【發明者】鄒暉, 吳勁暉, 檀庭芳, 王巍巍, 紀陵, 毛海波, 陳彩霞, 吳建偉, 劉威, 柯夢晗, 祝碧賢, 杜浩良, 徐峰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檢修分公司, 南京國電南自軟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