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提拉窗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5:56:04 3
專利名稱:新型提拉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房屋配件。更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以房屋採光、通風,並能達到美化環境之效果的窗。
現有技術中,傳統使用的平開窗開啟時佔據空間位置。水平推拉窗的開啟面積僅為整窗的一半,極大地影響了窗本身的通風效果,這種通風性能的不盡如人意,使得水平推拉窗在具體應用上受到了極大的阻礙。也有一種窗扇上、下滑動的提拉窗,但由於結構所限,關閉時,窗扇不是一個平面,影響了窗扇的整體性。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避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新型提拉窗。既不佔用開啟空間、保證通風效果,又能使得關閉時的窗扇為一整體平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實用新型在其窗框和窗扇之間,由設置在窗框上的滑軌和設置在窗扇上的滑輪滑動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是a、所述滑軌沿窗框兩側邊豎向設置,對應設置的是位於窗扇兩側邊的滑輪。
b、所述窗扇在豎向分隔為多個扇段,各扇段具有各自的滑軌;窗框每側具有與所述扇段對應的一組平行滑軌,該組滑軌中的各軌道起始端處在同一豎直平面,高度依對應的扇段,由弧形導入段引入各自豎向滑軌,直至窗框頂端。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提拉方式,可有效解決佔用開啟空間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窗扇在豎向分隔為多段,並且各扇段具有各自的滑軌,使得各扇段可同時疊合提收在窗框頂部,因而幾乎不影響窗本身的通風有效面積。
3、本實用新型中的各扇段可隨意地同時或獨立提收,從而可使通風位置上、下隨意選擇。
4、本實用新型中的各扇段在關閉時位於同一豎直平面,使關閉狀態的窗扇為一整體平面,美觀大方、整體效果好。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窗扇開啟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窗扇關閉狀態結構示意圖。
以下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如各附圖所示,本實施例是在窗框1和窗扇2之間,由設置在窗框1上的滑軌3和設置在窗扇2上的滑輪4進行滑動配合,實現滑動式啟閉。
如圖2、圖3所示,採用設置在窗框1兩側邊的豎向滑軌3,並將滑輪4對應設置在窗扇2的兩側邊。
窗扇2在豎向分隔為多段,本實施例中分為四段,各扇段具有各自的滑軌;窗框1每側具有與所述窗扇段對應的一組平行滑軌,本實施例中,該組滑軌中共有四個滑道。各滑道起始端處在同一豎直平面,高度依對應的扇段,由弧形導入段引入各自豎向滑軌,直至窗框1頂端。本實施例中的滑軌3採用凹槽式軌道。
為了便於提拉,上、下相鄰兩扇段之間的配合端面採用與所述滑軌弧形導入段相應的弧形面。
如
圖1所示,為不影響各扇段的疊合,本實施例中,在各扇段的下邊框上,開設提拉槽5。同時設置的還有各扇段上的插銷及窗框對應位置上的插孔。
圖2和圖3同時示出,在窗框1下邊框的內側,設有與窗扇2下端面相配合的弧形防水條6。
此外,為了增強密封效果,並減少扇段間以及窗扇與窗框相互間的硬性碰撞,在扇段的四周及窗框四周與窗扇接觸處,插有密封毛條。
本裝置同樣可採用電機驅動,實現電動提拉。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提拉窗,在其窗框(1)和窗扇(2)之間,由設置在窗框(1)上的滑軌和設置在窗扇(2)上的滑輪滑動配合,其特徵在於a、所述滑軌(3)沿窗框(1)兩側邊豎向設置,對應設置的是位於窗扇(2)兩側邊的滑輪(4);b、所述窗扇(2)在豎向分隔為多個扇段,各扇段具有各自的滑軌;窗框(1)每側具有與所述扇段對應的一組平行滑軌,該組滑軌中的各軌道起始端處在同一豎直平面,高度依對應的扇段,由弧形導入段引入各自豎向滑軌,直至窗框(1)頂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提拉窗,其特徵在於,上、下相鄰兩扇段之間的配合端面具有與所述滑軌(3)弧形導入段相應的弧形面。
專利摘要新型提拉窗,在其窗框和窗扇之間由滑軌和滑輪滑動配合,其特徵是滑軌沿窗框兩側邊豎向設置,對應設置的是位於窗扇兩側邊的滑輪。窗扇在豎向分隔為多個扇段,各扇段具有各自的滑軌;窗框每側具有與所述扇段對應的一組平行滑軌,該組滑軌中的各軌道起始端處在同一豎直平面,高度依對應的扇段,由弧形導入段引入各自豎向滑軌,直至窗框頂端。本實用新型不佔用開啟空間,保證通風效果,並且關閉狀態的窗扇為一整體平面。
文檔編號E06B3/44GK2296920SQ9723604
公開日1998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1997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1997年5月12日
發明者倪友寶 申請人:倪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