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拉式預製小箱梁鋼芯模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5:58:44 1
專利名稱:抽拉式預製小箱梁鋼芯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抽拉式預製小箱梁鋼芯模。
背景技術:
在橋梁建築工程中,為了節省材料、減輕重量,普遍使用一種由混凝土澆注而成, 其橫截面為空心的小箱梁。然而,目前預製小箱梁的內模一般採用木模或拆裝式鋼芯模, 其中木模的使用存在嚴重的缺點,木模製作複雜、拆卸費時,既增加了人工投入又拖延了工 期,且重複使用率低,增加了成本投入,木材浪費相當嚴重,木材的大量使用對環境更是一 種嚴重的威脅;拆裝式鋼芯模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安裝和拆卸時間較長,增加了人工的投入 和拖延了施工期限,由於芯模內部空間有限,施工人員極難操作施工,延長了施工時間,且 內部通風不暢,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施工,對施工人員的人生安全是嚴重的考驗和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抽拉式預製小箱梁鋼芯模,其 結構輕巧、施工方便,使用時不易損壞,周轉次數多,且回收利用率高,不僅降低了施工成本 和勞動強度,又加快了施工進度,提高了施工人員的人生安全保障,適用於現代橋梁預製小 箱梁的施工。本實用新型要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抽拉式預製小箱梁鋼芯模,包括左鋼模、右鋼模,該左鋼模和右鋼模搭接在一 起;所述左鋼模分為左上側模、左下側模,該左上側模和左下側模之間通過合頁A連接,在 左上側模內的頂部、左下側模內的底部皆設有活絡座裝置A,在兩個活絡座裝置A上分別設 有上支撐A,下支撐A,該上支撐A與下支撐A通過拉杆A以及安裝在拉杆A上的銷軸A連 接;所述右鋼模分為右上側模、右下側模,該右上側模和右下側模之間通過合頁B連接,在 右上側模的頂部、右下側模的底部皆設有活絡座裝置B,在兩個活絡座裝置B上分別設有上 支撐B,下支撐B,該上支撐B與下支撐B通過拉杆B以及安裝在拉杆B上的銷軸B連接。上 述上支撐A與下支撐A、上支撐B與下支撐B在連接後可分別將左上側模與左下側模、右上 側模與右下側模之間撐開,這時便可以澆注小箱梁。當澆注完需拉出鋼芯模時,可以利用卷 揚機拉動拉杆A和拉杆B,使上支撐A、下支撐A,上支撐B、下支撐B旋轉,這時,左上側模、 右上側模向下轉動,左下側模、右下側模向上轉動,使整個鋼芯模整體縮小,從而可以直接 抽拉鋼芯模。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活絡座裝置A、活絡座裝置B皆由底座、合頁C、 連接板構成,其中底座與連接板通過合頁C連接,該連接板可以繞合頁轉動。在左鋼模的左上側模、左下側模的右端部皆設有卡件A,在右鋼模的右上側模和右 下側模的左端部皆設有卡件B,左鋼模與右鋼模通過卡件A、卡件B搭接在一起。在左上側模與左下側模之間、右上側模與右下側模之間皆設有固定檔。固定檔的 設置可限制拉杆的位置,從而固定上支撐A與下支撐A、上支撐B與下支撐B。[0009]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因是鋼製產品,在使用時不易損壞,周轉次數多,回 收利用率也高。且整個鋼芯模可收縮,在施工後,可以直接將整個鋼芯模抽拉出來,免了拆 卸的麻煩,使施工更加方便,這樣不僅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勞動強度,又加快了施工進度,提 高了施工人員的人生安全保障,特別適用於現代橋梁預製小箱梁的施工。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圖2是圖1的A-A向視圖;圖3是圖1的B-B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抽拉式預製小箱梁鋼芯模,包括左鋼模1、右鋼模2,該左鋼 模1和右鋼模2搭接在一起,經搭接後組合成一個中空的多邊形鋼芯模。所述左鋼模1分 為左上側模11、左下側模12,在左上側模11和左下側模12的之間通過合頁A13連接,在左 上側模11內的頂部、左下側模12內的底部皆設有活絡座裝置A14,在兩個活絡座裝置A14 上分別設有上支撐A15,下支撐A16,該上支撐A15與下支撐A16通過拉杆A17以及安裝在 拉杆A17上的銷軸A18連接,在上支撐A15與下支撐A16連接後可將左鋼模1的內部支撐; 所述右鋼模2分為右上側模21、右下側模22,該右上側模21和右下側模22之間通過合頁 B23連接,在右上側模21內的頂部、右下側模22內的底部皆設有活絡座裝置B24,在兩個活 絡座裝置B24上分別設有上支撐B25,下支撐B26,該上支撐B25與下支撐B26通過拉杆B27 以及安裝在拉杆B27上的銷軸B28連接,在上支撐B25與下支撐B26連接後可將右鋼模2 的內部支撐。所述活絡座裝置A、活絡座裝置B皆由底座3、合頁C4、連接板5構成,其中底座3 與連接板5通過合頁C4連接,該連接板5可以繞合頁C4轉動,上述上支撐々15、下支撐六16、 上支撐B25、下支撐B26可以與連接板5連接,因此,上支撐A31、下支撐A32、上支撐B33、下 支撐B34可以通過連接板5在合頁C4上轉動。在左鋼模1的左上側模11、左下側模12的右端部皆設有卡件A6,在右鋼模2的右 上側模21和右下側模22的左端部皆設有卡件B7,左鋼模1與右鋼模2通過卡件A6、卡件 B7搭接在一起。在左上側模11與左下側模12之間、右上側模21與右下側模22之間皆設 有固定檔8。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以先調節上述上支撐A15與下支撐A16、上支撐B25與下支 撐B26處於同一線上,並通過固定檔8固定,這時,左上側模11與左下側模12、右上側模21 與右下側模22之間處於完全撐開狀態,可以與其它外模板配合澆注小箱梁。當澆注完需拉 出鋼芯模時,可以先拆除左側的固定檔6,然後利用卷揚機先拉動左側的拉杆A17使上支撐 A15、下支撐A16旋轉,這時,左上側模11通過合頁A13向下轉動,左下側模12通過合頁A13 向上轉動,使左鋼模1整體縮小,這時左鋼模1與小箱梁之間形成一定空隙,可以比較輕鬆 的拉出左鋼模1。同理,可以按上述拉出右鋼模2。上述實施例僅用於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而非對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 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抽拉式預製小箱梁鋼芯模,其特徵在於包括左鋼模、右鋼模,該左鋼模和右鋼模搭接在一起;所述左鋼模分為左上側模、左下側模,該左上側模和左下側模之間通過合頁A連接,在左上側模內的頂部、左下側模內的底部皆設有活絡座裝置A,在兩個活絡座裝置A上分別設有上支撐A,下支撐A,該上支撐A與下支撐A通過拉杆A以及安裝在拉杆A上的銷軸A連接;所述右鋼模分為右上側模、右下側模,該右上側模和右下側模之間通過合頁B連接,在右上側模的頂部、右下側模的底部皆設有活絡座裝置B,在兩個活絡座裝置B上分別設有上支撐B,下支撐B,該上支撐B與下支撐B通過拉杆B以及安裝在拉杆B上的銷軸B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預製小箱梁鋼芯模,其特徵在於所述活絡座裝置A、 活絡座裝置B皆由底座、合頁C、連接板構成,其中底座與連接板通過合頁C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預製小箱梁鋼芯模,其特徵在於在左鋼模的左上側 模、左下側模的右端部皆設有卡件A,在右鋼模的右上側模和右下側模的左端部皆設有卡件 B,左鋼模與右鋼模通過卡件A、卡件B搭接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預製小箱梁鋼芯模,其特徵在於在左上側模與左下 側模之間、右上側模與右下側模之間皆設有固定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抽拉式預製小箱梁鋼芯模,包括左鋼模、右鋼模,該左鋼模和右鋼模搭接在一起;所述左鋼模分為左上側模、左下側模,該左上側模和左下側模之間通過合頁A連接,在左上側模內的頂部、左下側模內的底部皆設有活絡座裝置A,在兩個活絡座裝置A上分別設有上支撐A,下支撐A,該上支撐A與下支撐A通過拉杆A以及安裝在拉杆A上的銷軸A連接。本實用新型可以直接將整個鋼芯模抽拉出來,免了拆卸的麻煩,施工更加方便。
文檔編號E01D2/04GK201609922SQ201020112358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5日
發明者吳燦華, 張原軍 申請人:浙江永峰模具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