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系統漂白設備自動加料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20:22:39 1

紡織系統漂白設備自動加料系統,屬於紡織系統整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漂白是紡織系統前整理中的重要環節,常規的漂白處理的工作過程為:在一個固定的染缸內放入水和固定比例的助劑,然後將定量的布匹放入染缸內,一段時間之後將布料取出,從而完成布料的漂白。現有的漂白過程存在有如下缺陷:(1)效率低下。在同一時間內,同一個染缸只能進行定量的布匹的漂白,因此效率極為低下,如果需要同時進行更多量的布匹的漂白,則只能增加染缸的數量或容量,從而會增加相應的成本。(2)資源浪費。在現有技術中,漂白過後染缸內的溶液無法再次利用而只能排掉,因此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同時造成了環境的汙染。(3)自動化程度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通過設置助劑檢測單元實現了對料槽內漂白溶液中助劑濃度的檢測,並通過助劑補充單元對助劑進行補充,使漂白溶液中各個助劑的濃度穩定,從而使得漂白過程可以連續進行的紡織系統漂白設備自動加料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紡織系統漂白設備自動加料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盛放有漂白溶液的料槽,布料持續從料槽中的漂白溶液中穿過,設置有用於對漂白溶液中的助劑濃度進行檢測的助劑檢測單元以及用於向料槽中注入助劑的助劑補充單元,還設置有控制器,助劑檢測單元以及助劑補充單元由控制器進行控制。
優選的,所述的助劑補充單元包括一條由控制器控制的補充循環管路,料槽中的漂白溶液在料槽以及補充循環管路中循環,在補充循環管路上連接有多個盛放有不同助劑的助劑注入機構。
優選的,所述的補充循環管路包括助劑補充循環管路、助劑注入管路以及由所述的控制器進行控制的補充循環泵,助劑補充循環管路將補充循環泵和助劑注入管路依次連接後連接在料槽兩端,所述的助劑注入機構依次連接在助劑注入管路上。
優選的,所述助劑注入機構包括助劑料筒以及由控制器控制的助劑加料泵,助劑料筒連接在助劑加料泵的輸入端,助劑加料泵的輸出端連接在補充循環管路中。
優選的,所述的助劑檢測單元包括一條由控制器控制的檢測循環管路,料槽中的漂白溶液在料槽以及檢測循環管路中循環,在檢測循環管路上連接有滴定檢測機構。
優選的,所述的檢測循環管路包括兩端均與料槽連通的助劑滴定循環管路,在助劑滴定循環管路中設置有循環泵,在助劑滴定循環管路上還連接有樣品輸送管路,樣品輸送管路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的滴定檢測機構。
所述的滴定檢測機構包括試劑料筒、至少一個滴定機構以及由控制器控制的多個取樣蠕動泵和多個滴定蠕動泵,試劑料筒中的不同試劑連接在不同的滴定蠕動泵的泵頭輸入端或同一個滴定蠕動泵的不同泵頭的輸入端,滴定蠕動泵泵頭的輸出端接入滴定機構中;檢測循環管路中的樣品輸送管路接入取樣蠕動泵泵頭的輸出端。
優選的,所述的滴定機構包括上端開口的滴定杯,取樣蠕動泵和滴定蠕動泵的輸出端接入滴定杯中,滴定杯放置在磁力攪拌機上方,在滴定杯內部放置有與磁力攪拌機配合的磁力攪拌子,在滴定杯的外部設置有用於對滴定杯內顏色變化進行檢測的光電傳感器,光電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控制器。
優選的,在所述的滴定杯的表面設置有一端與光電傳感器配合的反光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紡織系統漂白設備自動加料系統中,通過設置助劑檢測單元實現了對料槽內漂白溶液中助劑濃度的檢測,並通過助劑補充單元對助劑進行補充,使漂白溶液中各個助劑的濃度穩定,從而使得漂白過程可以連續進行,因此大大提高了漂白效率,同時避免了現有技術中漂白過程無法連續進行而導致的資源的浪費。
2、在助劑滴定循環管路中同時設置有循環泵,在該循環泵的作用下,料槽中的漂白溶液在助劑滴定循環管路中一直處於循環狀態,因此當需要對料槽中的漂白溶液進行助劑的濃度檢測時,滴定蠕動泵通過樣品輸送管路從助劑滴定循環管路中進行定量取樣,取得的試樣與料槽中的漂白溶液保持一致,因此通過在助劑滴定循環管路中設置循環泵,避免了助劑滴定循環管路中漂白溶液滯留而導致的測試試樣的成分與料槽中漂白溶液成分不一致情況的出現。
3、在滴定杯中,通過磁力攪拌機驅動磁力攪拌子轉動,方便在滴定時對滴定杯中的反應溶液進行攪拌,保證了滴定時各種溶液的充分融合、反應。
4、通過設置補充循環管路,有助於料槽中的助劑充分混合在漂白溶液中,並方便助劑補充單元補充的助劑混入料槽中。
5、通過設置反光層,可以更有助於光電傳感器對滴定杯中的顏色變化進行判斷。
6、在滴定杯中還設置有由控制器實現控制的清洗管路和排水管路,當完成一次滴定測試之後,通過清洗管路向滴定杯中注入清水對滴定杯內壁進行清洗,並通過排水管路將清洗後的水抽出,避免了前一次滴定測試中殘留的反應液對下一次滴定試驗造成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紡織系統漂白設備自動加料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為紡織系統漂白設備自動加料系統滴定檢測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紡織系統漂白設備自動加料系統滴定機構結構示意圖。
其中:1、助劑料筒 2、助劑加料泵 3、補充循環泵 4、助劑補充循環管路 5、助劑注入管路 6、料槽 7、助劑滴定循環管路 8、滴定控制櫃 9、試劑料筒 10、樣品輸送管路 11、取樣蠕動泵 12、滴定蠕動泵 13、滴定機構 14、反光層 15、滴定杯 16、磁力攪拌子 17、磁力攪拌機 18、光電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圖1~3是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1~3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紡織系統漂白設備自動加料系統,包括料槽6,布料實時的自料槽6的入口進入並從其出口輸出;在料槽6內部設置有多條導布輥(圖中未畫出),位於料槽6內部的布料往復纏繞在導布輥之間,並藉助導布輥完成持續運動。在料槽6內注有用於對布料進行漂白的漂白溶液,在漂白溶液中均勻混合有多種起到實際漂白效果的助劑,布料在料槽6中的移動過程中與漂白溶液中的助劑發生接觸和反應,從而起到漂白效果。料槽6可以設置一段,也可以根據工藝需要設置依次連接的多段。
由於布料在料槽6移動並進行漂白的過程中會消耗一定的助劑,因此為保證漂白過程的持續進行,還設置有與料槽6連接的助劑補充單元以及助劑檢測單元,助劑檢測單元用於對料槽6中助劑的濃度值進行檢測,根據檢測濃度調整助劑補充流量大小,通過助劑補充單元向料槽6中添加助劑,以保證料槽6中助劑濃度值的恆定。助劑補充單元以及助劑檢測單元由控制櫃(圖中未畫出)中的控制器實現控制,在控制櫃中還設置有與控制器相連的人機界面。
助劑補充單元包括補充循環泵3以及助劑注入管路5,助劑補充循環管路4將補充循環泵3、助劑注入管路5依次連接後連接在料槽6 兩端,在助劑注入管路5上連接有助劑注入機構,助劑注入機構包括助劑加料泵2以及助劑料筒1,助劑料筒1連接在助劑加料泵2的輸入端,助劑加料泵2的輸出端連接在助劑注入管路5上。助劑注入機構可根據工藝需要設置多組,不同的助劑注入機構的助劑料筒1中盛放有不同的助劑,當需要對料槽6中補充助劑時,控制器控制助劑加料泵2工作,將助劑注入到助劑注入管路5中,然後通過補充循環泵3將助劑混入料槽6中,完成助劑的補充。在本實施例中,助劑加料泵2由定量泵實現。
助劑檢測單元包括滴定控制櫃8以及連接料槽6和滴定控制櫃8的助劑滴定循環管路7,滴定控制櫃8中的滴定檢測機構通過助劑滴定循環管路7得到一定量的漂白溶液,並對漂白溶液中某一中或幾種助劑的濃度進行滴定檢測,並將檢測結果送入控制櫃的控制器內,由控制器計算對料槽6中的助劑補充流量大小。
如圖2所示,滴定控制櫃8中的滴定檢測機構包括試劑料筒9、取樣蠕動泵11、滴定蠕動泵12以及滴定機構13,滴定蠕動泵12設置有多個泵頭。滴定蠕動泵12的入口連接試劑料筒9,其出口接入滴定機構13中,試劑料筒9中獨立盛放有多種溶液(如中和劑、指示劑、滴定溶液等),可同時滴入的溶液可連接在同一個滴定蠕動泵12的不同泵頭上,由一隻滴定蠕動泵12同時帶動,每一種溶液分別連接滴定蠕動泵12上不同的泵頭,滴定蠕動泵12動作時刻實現不同溶液的同時滴入,由控制櫃中的控制器控制滴定蠕動泵12完成滴定動作。
還設置有樣品輸送管路10,樣品輸送管路10一端連接上述的助劑滴定循環管路7,另一端連接取樣蠕動泵11的泵頭。通過取樣蠕動泵11的動作,將助劑滴定循環管路7中的漂白溶液引入滴定機構13中,由於助劑滴定循環管路7連接料槽6,因此通過取樣蠕動泵11和助劑滴定循環管路7實現了將料槽6中的漂白溶液引入滴定機構13中。
在助劑滴定循環管路7中同時設置有循環泵,在該循環泵的作用下,料槽6中的漂白溶液在助劑滴定循環管路7中一直處於循環狀態,因此當需要對料槽6中的漂白溶液進行助劑的濃度檢測時,取樣蠕動泵11通過樣品輸送管路10從助劑滴定循環管路7中進行定量取樣,取得的試樣與料槽6中的漂白溶液保持一致,因此通過在助劑滴定循環管路7中設置循環泵,避免了助劑滴定循環管路7中漂白溶液滯留而導致的測試試樣的成分與料槽6中漂白溶液成分不一致情況的出現。
如圖3所示,滴定機構13包括上端開口的滴定杯15,滴定杯15放置在磁力攪拌機17上方,在滴定杯15內部放置有磁力攪拌子16,通過磁力攪拌機17驅動磁力攪拌子16轉動,方便在滴定時對滴定杯15中的反應溶液進行攪拌,保證了滴定時各種溶液的充分融合、反應。滴定機構13可以設置一組,分時對不同助劑的濃度進行分別檢測,也可以設置多組,同時對不同助劑的濃度進行同時檢測。
在需要對料槽6中某一助劑的濃度進行檢測時,首先通過取樣蠕動泵11將一定劑量的漂白溶液和指示劑注入滴定杯15中,通過磁力攪拌機17使得磁力攪拌子16在滴定杯15中轉動,使漂白溶液與指示劑充分融合,然後通過滴定蠕動泵12不斷向滴定杯15中注入與待檢測助劑的酸鹼性相反的中和液,並通過設置在滴定杯15外部的光電傳感器18對滴定杯15中溶液顏色的變化情況進行判斷,當滴定杯15中的顏色發生變化後,光電傳感器18將信號送入控制櫃中,由控制櫃中的控制器,根據滴定蠕動泵12送入的漂白溶液的計量以及中和劑的計量計算得到漂白溶液中待檢測助劑的濃度。
具體而言,在現有技術中,常規的漂白溶液主要由雙氧水、燒鹼等主要助劑以及滲透劑、螯合劑、穩定劑等輔助助劑組成,其中輔助助劑的計量一般隨主要助劑的量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添加,因此本紡織系統漂白設備自動加料系統在進行助劑濃度的檢測時只對主要助劑的濃度進行檢測。以燒鹼濃度為例:通過取樣蠕動泵11將一定劑量的漂白溶液和酚酞注入滴定杯15中,酚酞在鹼性溶液中呈現紅色,然後通過滴定蠕動泵12向滴定杯15中滴入一定濃度的酸性溶液,酸性溶液與燒鹼不斷發生中和反應,當燒鹼與酸性溶液恰好中和之後,滴定杯15中的反應液的顏色由紅色變為無色,此時光電傳感器18向控制器發出信號,控制器控制滴定蠕動泵12停止繼續送入酸性溶液。控制器根據消耗的酸性溶液的濃度和計量計算得到燒鹼的計量,並進一步根據滴定杯15中漂白溶液的總量計算得到漂白溶液中燒鹼的濃度。雙氧水的濃度檢測的原理相同。控制器根據燒鹼和雙氧水的濃度計算出向料槽6中補充流量的大小,在進行補充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其它輔助助劑。
在滴定杯15的外部上設置有一段反光層14,反光層14 可通過在滴定杯15的表面貼反光紙或鍍銀的手段實現,光電傳感器18設置在反光層14的另一側,光電傳感器18由發射管和接收管組成。通過設置反光層14,可以更有助於光電傳感器18對滴定杯15中的顏色變化進行判斷。
在滴定杯15中還設置有由控制器實現控制的清洗管路和排水管路,當完成一次滴定測試之後,通過清洗管路向滴定杯15中注入清水對滴定杯15內壁進行清洗,並通過排水管路將清洗後的水抽出,避免了前一次滴定測試中殘留的反應液對下一次滴定試驗造成影響。
實施例2: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注射泵代替滴定控制櫃8中的取樣蠕動泵11、滴定蠕動泵12,在使用注射泵時,優選使用多路切換式注射泵,可通過其內部的切換閥實現不同溶液的注入。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