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斷路器手、電動操作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17:22:14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斷路器,尤其是涉及一種斷路器手、電動操作機構。
背景技術:
斷路器是供電系統中進行電力傳送與切換所必需的產品,它主要作用是在輸變電力系統中進行分合閘,而要進行分合閘的主要動作元件是安裝在斷路器內的操作機構來先實現彈簧儲能後進行分合閘來完成,一般斷路器的操作機構可以手動操作或者電動操作。
目前,現有的用於斷路器的手、電動操作機構普遍存在結構複雜、體積大、操作不便和易發生誤操作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斷路器手、電動操作機構,其具有結構緊湊、便於操作和不會誤操作的特點,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斷路器操作機構存在的上述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斷路器手、電動操作機構,其包括電動機、箱體、手動軸、執行機構、觸發板和微動開關,其中,所述手動軸可轉動地安裝於所述箱體內,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上間隔設置有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手動軸上安裝有與第二齒輪相嚙合的第三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安裝於所述執行機構上的第四齒輪相嚙合,所述箱體的一側於所述手動軸驅動端的下方可轉動地設置有觸發板,所述箱體上於所述觸發板的兩側均設置有限位部件,所述微動開關配合所述觸發板安裝於所述箱體上,電動狀態下,所述觸發板通過限位部件正好擋住所述手動軸的驅動端。
特別地,所述觸發板採用扇形板,其小的一端通過安裝軸和軸套連接於所述箱體上,且所述扇形板與所述軸套之間設置有用於產生一定軸向力的波形墊圈。
特別地,所述限位部件為彈性圓柱銷,所述彈性圓柱銷固定於所述箱體外。
特別地,所述手動軸的驅動端開設有內六方凹槽,電動狀態下,所述觸發板蓋住所述內六方凹槽。
特別地,所述微動開關外安裝有防護蓋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與現有技術相比所述斷路器手、電動操作機構在手動操作和電動操作之間增加了微動開關和觸發板,增加了兩種操作的連鎖性能。不僅結構緊湊,操作方便;而且電動狀態下,觸發板會擋住手動軸的驅動端,不會發生誤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1提供的斷路器手、電動操作機構的電動操作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1提供的斷路器手、電動操作機構的內部傳動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1提供的斷路器手、電動操作機構的手動操作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請參閱圖1至圖3示,本實施例中,一種斷路器手、電動操作機構包括電動機1、箱體2、手動軸3、執行機構4、觸發板5和微動開關6,所述手動軸3可轉動地安裝於所述箱體2內,所述手動軸3的驅動端露出所述箱體2外且其上開設有內六方凹槽7,所述電動機1的輸出軸8上間隔設置有第一齒輪9和第二齒輪10,所述手動軸3上安裝有與第二齒輪10相嚙合的第三齒輪11,所述第一齒輪9與安裝於所述執行機構4上的第四齒輪12相嚙合。
所述觸發板5採用扇形板,其小的一端通過安裝軸13和軸套14連接於所述箱體2上,所述觸發板5位於所述內六方凹槽7的下方,且所述觸發板5與所述軸套14之間設置有用於產生一定軸向力的波形墊圈,使觸發板5不會因其自身重力作用而自由轉動。所述箱體2上於所述觸發板5的兩側對應設置有第一彈性限位銷15和第二彈性限位銷16,所述微動開關6配合所述觸發板5安裝於所述箱體2上,且所述微動開關6外安裝有防護蓋板17,所述第二彈性限位銷16靠近所述微動開關6設置。
電動狀態下,所述觸發板5處於正常狀態下,未打到微動開關6,因微動開關6以常閉狀態接在電機電路中,所以機構通電後可以正常運行,觸發板5不轉動,位置是緊貼著第一彈性限位銷15,保持此位置時同時也將內六方凹槽7擋住,防止手動手柄插入進行手動,從而起到預防的作用。
手動狀態下,所述觸發板5轉向右側,打到微動開關6,緊貼第二彈性限位銷16,因微動開關6以常閉狀態串接在電機接在電路中,打到觸點後,變成常開,電機的電路切斷,觸發板5轉向右側後緊貼第二彈性限位銷16被擋,內六方凹槽7露出,此時可以將手動手柄插入內六方凹槽7內進行手動操作,操作時由手動軸3上的第三齒輪11帶動電動機1的輸出軸8上的第二齒輪10,然後帶動電動機1的輸出軸8上的第一齒輪9轉動,再帶動外側的第四齒輪12轉動,從而由第四齒輪12帶動執行機構4進行操作。
以上實施例只是闡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有各種變化和改變,這些變化和改變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