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元名臣陸秀夫簡介 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2023-10-15 07:36:44 1
陸秀夫,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與文天祥、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就是他們三人的真實寫照。
其中最為悲情的就是陸秀夫,崖山兵敗之後,陸秀夫拋下妻兒,抱起年僅八歲的衛王趙昺跳入濤濤大海,瞬間就不見蹤影。
陸秀夫墜入海底,被奪去生命的時候,他心裡是怎麼想的呢?是以身殉國,我對得起國家,還是深陷亡國之恨中不能自拔?
陸秀夫在求學之時就表現出聰穎好學的樣子,他的老師孟先生一共有百名學生,但是他唯獨看中陸秀夫,稱讚他說:「這個小夥子長大之後不一般啊!」
陸秀夫二十四歲就考中了進士,由此入仕。李庭芝聽聞陸秀夫的才名之後,就讓陸秀夫作了自己的幕僚。李庭芝交代陸秀夫去辦的事情,陸秀夫總是出色的完成,這讓李庭芝越來越器重他。
陸秀夫是個非常正經的人,每次府中舉行宴席,大家或飲酒作樂,或看美人跳舞,有時喝醉了便東倒西歪的。只有陸秀夫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好似自己有一方小天地,清楚地與大家劃開界限,也因此沒有幾個朋友。
李庭芝也知道陸秀夫本性如此,不善與人交往,只要他有真材實料、專心做事,瑕不掩瑜。
李庭芝果然沒有看錯陸秀夫,德祐元年,邊防緊張,府中的大多幕僚都逃走了,只有陸秀夫在內的幾個人沒有逃。
李庭芝就向朝廷舉薦陸秀夫,因此他被任為司農寺丞,屢次升遷。
德祐二年,陸秀夫以禮部侍郎的身份被派去前線與敵人講和,但是還沒到前線,敵人就反悔了,陸秀夫只好返回。
元軍來勢洶洶,南宋剩餘的兩位王爺趕忙逃去了溫州,陸秀夫也追隨而去。
雖然處於風雨飄搖的時代,南宋的未來一片黑暗,但是這些老臣還是擁立益王為主,繼續與元軍鬥智鬥勇。
因為陸秀夫跟隨李庭芝的時候在軍中待過很長一段時間,熟知軍中事務,所以陳宜中每當有事的時候都會詢問一下陸秀夫的意見,陸秀夫也盡心盡力地為其參謀,就當做是自己的事來做。
兩人難免有意見不合的時候,有次陸秀夫就跟陳宜中吵起來了,言語裡都是這是我負責的事務,你憑什麼指手畫腳的。
陳宜中,聽到空氣中啪啪打臉的聲音了嗎?這難道不是你來請教陸秀夫的意見的嗎?現在就是你口中的指手畫腳了嗎?臉疼嗎?
陳宜中還暗中指使言官彈劾陸秀夫,罷了陸秀夫的官職。張世傑知道此事之後,劈頭蓋臉地把陳宜中罵了一頓,這是你意氣用事的時候嗎?人都不夠使的,你還把人給趕走了,他的工作你來做?
陳宜中又只好把陸秀夫給請了回來,老老實實地跟陸秀夫道歉。
當時元軍已經把他們逼得無處可走,張世傑只好下令退居海上。流亡海上,朝政都疏於治理,只有陸秀夫上朝時還如在陸上那樣,恭敬地端著手板。
有時候在上朝的路上,陸秀夫不免悲從中來,潸然流下,感染的旁人也想大哭,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頭啊。
益王年幼,不習慣海上的生活,看海浪四起,感受到的不是波瀾壯闊,而是瑟瑟發抖,不久就驚懼過度去世了。
大臣們都想要逃走離開,但是陸秀夫說:「我們難道要拋下衛王嗎?我們還有數千戰船,數萬軍隊,我們難道要不戰而屈嗎?只要有一絲希望,難道我們不能夠為之努力奮鬥嗎?」
於是他們便擁立衛王,政事都託付給了陸秀夫和張世傑兩人。但是南宋此時已是強弩之母,想要擋住兵強力壯的元軍是不可能的,張世傑在崖山拼死一戰,敗得非常慘。
陸秀夫聽到這樣的消息之後,抱起了衛王,拿著玉璽,一步一步,從容地走向了船邊,縱身一躍,留給我們就是一個末路英雄最悲情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