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1:52:32
專利名稱: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持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
由於社會形態的轉變,電腦及電子產品的應用已愈來愈普遍,而電子相關產品,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人們更加重視運用電腦及電子產品輔助,以簡化平常所需處理的工作流程,而液晶顯示器由於具備輕簿便利的特性,而為目前人們廣為使用的一種周邊配備;然而,依目前使用於液晶顯示器的支持裝置來看,不僅結構較為粗糙而調整性不佳,且其所具備的角度調整功能,僅止於俯仰角度的調整,對於其它任一正面遍轉角度,常見的支持裝置結構,並不能提供有效的調整定位,且大多無法達到微調的效果,也因此局限了液晶顯示器彈性調整的功能性,阻礙其廣泛使用的發展性,而這對於空間日益狹窄的居住環境,及使用電腦人口工作的多樣性而言,實為一大缺點。
有鑑於常見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仍有上述的缺點,創作人乃針對該些缺點研究改進之道,以讓使用者可依其所處的環境空間條件,及人個工作使用角度的需求,彈性調整顯示器的角度,而終於本實用新型的產生。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能依所處環境空間及工作需求,調整顯示器的任一角度,以達微調的功效,使顯示器整體調整更具靈活度,而不致受到空間範圍的影響及限制。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能調節其正面偏轉角度,且能達到隨遇定位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不會產生常見連接線容易絞線斷裂的情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至少包括有
一本體座,該本體座兩側彎設有一折邊,該兩折邊各設有一中心孔;一樞軸裝置,是由至少一個以上的樞軸杆,鎖固於本體座兩側折邊上,於樞軸杆上套設有多個墊圈所組成;一旋轉裝置,是於一旋轉元件底座上設有多個穿置孔,其中央設有一螺栓穿過一固定片,再結合一固定座鎖固在一起,或該旋轉元件一側凸設一凸栓與固定片、固定座鎖固;該旋轉裝置以螺栓嵌置於樞軸裝置的樞軸杆上,該液晶顯示器固設於旋轉裝置的旋轉元件上。
該本體座的折邊上設有一缺槽,該樞軸裝置的樞軸杆上套設有一轉動片,該轉動片折設有一抵掣端以伸設於能配合形成一相對旋轉角度限制的該缺槽處。
該本體座的折邊上設有一延伸片,且中心孔及缺槽均設置於延伸片上。
該樞軸杆套設有一鉤扣片,鉤扣片上設有一鉤掣緣,對應該鉤扣片的鉤掣緣在本體座的折邊上設有一鉤扣孔並相互扣定。
該旋轉元件設有一中心孔,其螺栓是穿過該中心孔而固結於該旋轉元件上。
該旋轉裝置的旋轉元件的中心孔為一平槽孔,該螺栓頭直接嵌合卡固。
該本體座兩側向上彎設的折邊,又向本體座兩側外彎設有另一折邊,於本體座一側向下彎設有一嵌合折邊,於另側彎設有一折緣,與一固定物嵌合固定,該本體座上設有一有利於連接線通過的透孔。
該樞軸裝置的樞軸杆一側末端設有一平面,該平面上設有多個螺孔。
該旋轉裝置的旋轉元件底座上,設有以利連接線通過的一凹缺口。
該旋轉元件與固定片之間套設一旋轉片,該旋轉片一側端延伸有一凸榫,該固定片上對應凸榫設有以利於凸榫能伸置於內作旋轉動作範圍限制的一弧槽。
該旋轉裝置固定座的兩側彎設有折邊。
該旋轉裝置固定座的端部兩側設有規範嵌合於樞軸杆端側邊的呈型折邊。
該本體座是分兩側片樞結樞軸裝置。
該旋轉裝置的一側凸設一凸栓的旋轉元件底座上設有多個穿置孔,另於其旋轉元件的頂側面凸設有一抵掣端,該凸栓上套設鎖固有一固定片、一固定座及多個墊片。
該旋轉裝置的固定片,兩側設有一凹缺口,該旋轉元件上凸設的抵掣端伸設於以規範旋轉元件偏轉角度的該凹缺口處。
該旋轉裝置固定座的兩側設有彎折緣,且端部兩側設呈一隔型折邊。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將一旋轉裝置的旋轉片,延伸設有一凸榫,伸設於一鎖固於樞軸裝置固定片的弧槽內,使固設於旋轉元件上的液晶顯示器,利用該凸榫於弧槽內作左右旋轉角度的調整,如此即可使液晶顯示器調整更加靈活,達到不受空間範圍的影響及限制的目的,其中該樞軸裝置是鎖固於本體座上,將旋轉裝置鎖固於樞軸裝置上,使固設於旋轉裝置上的液晶顯示器,可藉由該樞軸施力旋轉,而作任一俯仰角度的調整,達隨遇定位的目的,而該支持裝置的本體座適當位置,設有一透孔,以利於複雜的連接線可穿過該透孔,而不會產生連線絞線斷裂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是一種利用樞軸裝置及旋轉裝置的搭配能達到隨遇定位的效果,使固設於該支持裝置的液晶顯示器,可依使用者的需要任意調整其俯仰角度及偏轉角度,以符合使用者所處的環境空間,及工作需要的角度調節更具靈活彈性度,而具實用性。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實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立體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顯示器末調整前狀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顯示器調整後狀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旋轉裝置轉動狀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例整體分解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例整體立體示意圖。
請參閱圖1、2所示,由該圖所示可知,本實用新型是由一本體座1、一樞軸裝置2及一旋轉裝置3所組成;其中該本體座1兩側向上彎設有一折邊11,該折邊兩側又向內向上延伸有一延伸片12,該延伸片12設有一中心孔121,以固結樞軸裝置2,且於延伸片12對應鉤扣片23的鉤掣緣231處,設有一鉤扣孔122,其一側端並設有一缺槽123;另外,本體座1兩側向上彎設的折邊11,又向本體座1兩側外彎設有另一折邊13,於其前側端向下彎設有一嵌合折邊14,後側端亦彎設有一折緣15,以利嵌合於任一固定物上;又於本體座1適當位置設有一透孔16,以利於連接線可通過該透孔,而不致造成連接線雜亂及絞線的情形;該樞軸裝置2,是由兩樞軸杆21,於其一端設有一具設多個螺孔212的固定端211,其另側端凸設有一螺栓213,於螺栓上套設一彎設有抵掣端221的轉動片22,以利於本體座1缺槽123內,產生抵頂限制作用;另外,一彎設有鉤掣緣231的鉤扣片23,及多個具設有中心孔241的墊圈24,是套設於轉動片22的一側,其中該鉤扣片23的鉤掣緣231,是嵌扣於本體座1的鉤扣孔122內,再利用一螺帽25將其鎖緊;該旋轉裝置3設有一旋轉元件31,該旋轉元件31具設有多個穿置孔312的底座311,以供固設一顯示器4(如圖3所示),其中該底座311適當位置設有一凹缺口313,以供連接線由該凹缺口313穿過,另外旋轉元件31中央位置處凹設有一與平頭螺栓32相對應的平槽孔315,其中央底部設有一中心孔316;另外,旋轉裝置3的固定片34中央亦設有一中心孔341,兩側適當位置設有多個穿置孔342,靠近頂側端位置處設有一弧槽343,且於旋轉元件31與固定片34之間,套設有一墊片33及一旋轉片30,該旋轉片30一側延伸設有一凸榫301,以供伸設於固定片34的弧槽343內;另外,該旋轉裝置3的固定座35的頂側及底側端彎設有一折邊351,其兩側是呈型折邊352,以嵌置於樞軸杆21的固定端211兩側,提供更進一步的側邊規範,使結合更穩固,另於固定座35上,設有與固定片34相對應的中心孔353及穿置孔354,利用一螺栓37,穿過固定片34及固定座35的穿置孔342,鎖固於樞軸杆21的固定端211上;於固定座35後側端亦同時套設多個具設有中心孔361的墊片36,利用一平頭螺栓32穿過上述各元件的中心孔,再利用一螺帽38將其鎖固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於組合裝配時,是先將樞軸裝置2鎖固於本體座1兩側中心孔121上,而旋轉裝置3是利用一平頭螺栓32,穿過上述旋轉裝置3各元件的中心孔,使平頭螺栓32的頭部恰嵌合於旋轉元件31的平槽孔315內,再利用一螺帽38將其鎖固,再將鎖固完成的旋轉裝置3的固定片34及固定座35的穿置孔342、354,對應樞軸裝置2的螺孔211,利用一螺栓37將其嵌置於樞軸裝置2的固定端211上,使完成一顯示器支持裝置的結構。
請參閱圖3、4、5所示,由圖示可知,當使用者需要調整顯示器的俯仰角度時,即可利用本體座1延伸片12的缺槽123,施力旋轉樞軸裝置2作轉動,使固設於旋轉裝置3的顯示器連帶動作;如使用者若要調整顯示器正面偏轉角度時,亦可再藉由凸伸固定片34弧槽343內的凸榫301,相對弧槽343所允許的行程,作為偏轉調整,即可使固設於旋轉裝置3的顯示器4,依使用上的需求,作偏轉角度的調整,使整體調整更具彈性。
請參閱圖6、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由該圖所示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本體座及旋轉裝置均能作適當變化設計,無需本體座,即可藉由一旋轉裝置5、一樞軸裝置6及兩側片7所組成,其中樞軸裝置6的結構,皆與上述的樞軸裝置2相同,惟其兩樞軸杆61兩側分別固結於一側片7;該側片7是彎設呈一L型折邊71,於折邊上設有多個透孔74,一側端設有一缺槽72,於其適當位置設有一中心孔73,以利套設於樞軸杆61上,另於中心孔73頂側上設有一鉤扣孔75;另外,旋轉裝置5是包括有一旋轉元件51,該旋轉元件51連設有一具設多個螺孔512的底座511,以供固設一顯示器4,且其一側端延伸設有一凸栓513,以供套設一墊片53,另於其旋轉元件51的頂側面凸設有一抵掣端514;又,固定片54兩側設有凹缺口541,以利抵掣端514,於凹缺口541內作轉動抵掣之用,其中央位置設有一中心孔543,於其適當位置設有多個穿置孔542;而固定座55亦設有與之相對應的中心孔552及穿置孔553,又對應穿置孔553附近的固定座55兩側緣彎設具型折邊554以供進一步規範固結於此的樞軸杆61端,其餘兩側向下彎設有彎折緣551,又固定座55上置設有多個具設中心孔561的墊片56,再利用一螺帽57將其鎖固於旋轉裝置5上。
其組合裝配時,是將一轉動片60、一鉤扣片62、兩側片7及多個墊片63,套設於樞軸杆61上,再藉由一螺帽64將其鎖固在一起;且其中的轉動片60折具一抵掣端601伸置於L型折邊71的缺槽72,作為仰度調整的限制;而鉤扣片62凸設的鉤掣緣621是嵌扣於側片7的鉤扣孔75內,另墊片53是套設於旋轉元件51的凸栓513上,再套設一固定片54、一固定座55及多個墊片56,利用一螺帽57將其鎖定,藉由固定片54及固定座55的穿置孔542、553,將旋轉裝置5鎖固於樞軸杆61上;而其組合裝配後的動作情形皆與前述的實施例大致相同,而其正面偏轉角度的限制則由抵掣端514的凹缺口541中偏轉的程度來控制,仰角則由轉動片60的抵掣端601在缺槽72中的旋轉裕度加以限制,其餘動作於此不再敖述。
唯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當不能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精神,皆因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所涵蓋的範圍內。
綜上所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此種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的改進,藉由旋轉元件及樞軸裝置的特殊設計,確實能讓使用者依其所處環境空間,及工作需求,以達隨意調整顯示器的俯仰角度及偏轉角度的功效,而其並未見諸公開使用,合於專利法的規定,故依法提出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至少包括有一本體座,該本體座兩側彎設有一折邊,該兩折邊各設有一中心孔;一樞軸裝置,是由至少一個以上的樞軸杆,鎖固於本體座兩側折邊上,於樞軸杆上套設有多個墊圈所組成;一旋轉裝置,是於一旋轉元件底座上設有多個穿置孔,其中央設有一螺栓穿過一固定片,再結合一固定座鎖固在一起,或該旋轉元件一側凸設一凸栓與固定片、固定座鎖固;該旋轉裝置以螺栓嵌置於樞軸裝置的樞軸杆上,該液晶顯示器固設於旋轉裝置的旋轉元件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本體座的折邊上設有一缺槽,該樞軸裝置的樞軸杆上套設有一轉動片,該轉動片折設有一抵掣端以伸設於能配合形成一相對旋轉角度限制的該缺槽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本體座的折邊上設有一延伸片,且中心孔及缺槽均設置於延伸片上。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樞軸杆套設有一鉤扣片,鉤扣片上設有一鉤掣緣,對應該鉤扣片的鉤掣緣在本體座的折邊上設有一鉤扣孔並相互扣定。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旋轉元件設有一中心孔,其螺栓是穿過該中心孔而固結於該旋轉元件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旋轉裝置的旋轉元件的中心孔為一平槽孔,該螺栓頭直接嵌合卡固。
7.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本體座兩側向上彎設的折邊,又向本體座兩側外彎設有另一折邊,於本體座一側向下彎設有一嵌合折邊,於另側彎設有一折緣,與一固定物嵌合固定,該本體座上設有一有利於連接線通過的透孔。
8.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樞軸裝置的樞軸杆一側末端設有一平面,該平面上設有多個螺孔。
9.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旋轉裝置的旋轉元件底座上,設有以利連接線通過的一凹缺口。
10.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旋轉元件與固定片之間套設一旋轉片,該旋轉片一側端延伸有一凸榫,該固定片上對應凸榫設有以利於凸榫能伸置於內作旋轉動作範圍限制的一弧槽。
11.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旋轉裝置固定座的兩側彎設有折邊。
12.如權利要求1、2、3或11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旋轉裝置固定座的端部兩側設有規範嵌合於樞軸杆端側邊的呈型折邊。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本體座是分兩側片樞結樞軸裝置。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旋轉裝置的一側凸設一凸栓的旋轉元件底座上設有多個穿置孔,另於其旋轉元件的頂側面凸設有一抵掣端,該凸栓上套設鎖固有一固定片、一固定座及多個墊片。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旋轉裝置的固定片,兩側設有一凹缺口,該旋轉元件上凸設的抵掣端伸設於以規範旋轉元件偏轉角度的該凹缺口處。
16.如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旋轉裝置固定座的兩側設有彎折緣,且端部兩側設呈一隔型折邊。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的液晶顯示器支持裝置,其特徵主要是由一本體座、一樞軸裝置及一旋轉裝置所組成;其中該樞軸裝置是固結於本體座兩側,旋轉裝置則是定位於兩樞軸裝置間,讓固設於其上的液晶顯示器有依樞軸裝置及旋轉裝置,施力旋轉並隨遇定位的效果;如此使用者即可依所處的環境空間及工作需求,靈活調整顯示器的俯仰角度及偏轉角度。
文檔編號G09G3/36GK2432650SQ0023858
公開日2001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29日
發明者郭崇德 申請人:呈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