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草莓果實品質的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10-31 13:27:45 2

本發明屬於水果生產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提高草莓果實品質的技術。
背景技術:
改善果實品質和降低農藥殘留是我國水果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保障。套袋技術在不影響果實正常生長與成熟的前提下,通過有效隔離塵土,進而保持成熟果實的表面光潔。同時,套袋技術有效保護果實不會受到鳥類和病蟲害侵害,減少農藥的使用,果實表面農藥殘留少,進而保障了果實質量安全,並減少了環境汙染。簡而言之,水果套袋就是水果的外衣,是生產無公害、高檔次、高效益果品的重要生產措施。
我國鮮食草莓以塑料大棚生產為主,目前應用的主要品種大多不抗炭疽病、白粉病、黃萎病、紅蜘蛛、薊馬等病蟲害,生產上雖然在大力推廣各種物理和燻蒸等減少農藥殘留的病蟲害防治技術,但大量使用各種化學農藥仍然是必需的管理技術。雖然當前我國對農藥的使用有嚴格的要求,但是草莓果實成熟期不一致,隨熟隨採,很難保證噴藥後到採摘的安全間隔時間。另外草莓果實質地柔軟,表面粗糙,不易清洗,尤其是目前正在興起的自採草莓,消費者往往採後不加水洗直接食用,這時草莓的農藥殘留和灰塵就成為食用安全的很大隱患。因此,需要發明一種可抗病蟲害、確保果表無泥土及無農藥殘留、且能方便運輸、高檔次及提高果實綜合品質的清潔生產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提高草莓果實品質的清潔生產技術。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提高草莓果實品質的技術,
(1)選擇果袋
選用無紡布材質果袋,長13cm,寬10cm;果袋的左周邊、右周邊、下周邊均為封閉狀,上周邊開口;
(2)套袋時間
選擇在草莓坐果後3-7天內進行,且在草莓疏果之後的晴天進行,在露水消失後的上午9點以後或溼度較小時進行套袋。
(3)套袋操作
打開果袋,使草莓懸於袋中一側,將開口處摺疊,別上回形針或其它方式固定封口。套入果實後,要保證回形針遠離果實,使果實有足夠的膨大空間。在果實成熟採收之前,不需要進行果袋的摘除工作。
進一步的,所述果袋為無紡布材質的單層白色果袋。
進一步的,上述的步驟還包括果實採收,所述採收保證草莓果實連同果袋一起採摘。單層白色果袋保證從袋外可以觀察到果實是否成熟。如果上市銷售,在果實採收的時候,連同果袋一起採摘。用周轉箱運抵包裝場地後,無需摘袋,直接進行分級挑選,並包裝物流進行就近銷售或遠途運輸。如果觀光自採園,可直接開袋食用或連同果袋一起採摘帶走。
本發明的草莓果實套袋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確保果實表面無泥土及農藥殘留,提高了果實的乾淨度,採摘園的消費者亦可安全放心採摘食用草莓;同時大大降低了果實被病蟲侵然的機率,減少了果實表面的機械損傷,便於運輸,延長了草莓的存放期。本發明無紡布果袋可增加果實風味品質,並且使草莓提前採收,上市早。另外,新技術在確保清潔生產的同時,提高了果品的檔次和商品價值。本發明套袋過程簡單,不需要額外技術培訓,無需摘袋,在草莓生產過程中具有推廣潛力。
附圖說明
圖1無紡布果袋內與袋外空氣溫度日變化
圖2無紡布果袋內與袋外空氣溼度日變化
圖3無紡布果袋對大棚地式栽培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
圖4無紡布果袋對大棚地式栽培草莓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
圖5無紡布果袋對大棚地式栽培草莓還原糖含量的影響
圖6無紡布果袋對大棚地式栽培草莓失重率的影響
圖7無紡布果袋對大棚架式立體栽培草莓可溶性固形物的影響
圖8無紡布果袋對大棚架式立體栽培草莓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
圖9無紡布果袋對大棚架式立體栽培草莓還原糖含量的影響
圖10無紡布果袋對大棚架式立體栽培草莓失重率的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闡述,但實施例不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實施例1:無紡布套袋技術在大棚地式栽培草莓上的應用
選用無紡布材質果袋,長13cm,寬10cm;果袋的左周邊、右周邊、下周邊均為封閉狀,上周邊開口。選擇在草莓坐果後3-7天內進行,且在草莓疏果之後的晴天進行,在露水消失後的上午9點以後或溼度較小時進行套袋。套袋操作:打開果袋,使草莓懸於袋中一側,將開口處摺疊,別上回形針或其它方式固定封口。套入果實後,要保證回形針遠離果實,使果實有足夠的膨大空間。
上述中,無紡布果袋有一定的通風透氣性,空氣流動性較好,受外界空氣影響較大,升溫快,降溫快,夜間溫度低,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碳水化合物的積累,套袋技術同時也提高了袋內的溫度和溼度(圖1,圖2)。
普通大棚地式草莓於2016年2月5日按照4個不同的套袋時間進行套袋,圖3、4、5、6中橫坐標1、2、3、4分別表示花後4天套袋、花後8天套袋、花後12天套袋、花後16天套袋,直至果實採收,結果發現,套袋技術使果實成熟期提前3-4天,且套袋果實與未套果實相比,品嘗口感較佳,營養品質較好,可溶性固形物(圖3)、還原糖含量(圖5)均得到了提高,而可滴定酸的含量(圖4)、失重率(圖6)均降低。其中4個套袋時間中,草莓果實花後8天套袋是最佳的套袋時間,此時還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高,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較低。試驗還發現,新技術提高了草莓果實的檔次和商品價值。本實例篩選出了最佳的套袋時間,結果表明,無紡布套袋技術提高了果實的綜合品質。
實施例2:無紡布套袋技術在大棚架式立體栽培草莓上的應用
為了進一步確認無紡布套袋技術在提高草莓果實品質方面的效果,我們接著選擇了立體高架栽培的草莓果實作為研究對象,同時利用普通大棚地式草莓的最佳套袋時間即花後8天套袋,開展了套袋對果實品質影響的研究。果實的套袋時間為2016年2月25日。結果顯示,與不套袋相比,無紡布果袋促使果實提早成熟4-5天,且風味品質得到了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圖7)、還原糖含量(圖9)均得到了提高,而可滴定酸的含量(圖8)、失重率(圖10)均降低。發明的新技術在立體高架栽培的品質提高方面較為顯著。
綜上所述,在普通大棚地式栽培和立體高架栽培試驗均表明,無紡布套袋技術可以有效增加果實的綜合品質,提高了果實的乾淨度和商品價值,推廣潛力大。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方法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