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與書的故事作文450字
2023-10-31 04:23:02 2
篇一:我與書的故事
在我的讀書經歷中,有許許多多有趣的書籍,在我的讀書經歷中,留下了一段美好的畫頁。
在讀書的時間裡,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書籍中,在讀書中,我仿佛進入了書的王國,在書的王國裡,每一本書都如此的奇妙。《人鴉》裡的小男孩竟然變成了烏鴉;《小幽靈》裡的小幽靈為什麼會驚奇地在白天醒來……這一切的一切,都那麼有趣。
在這一年多的「讀書漂流」活動中,我又看了許多中外名著,獲獎的書籍,《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用了一生來寫這本書,是多麼的奇妙,在這本書中,我進一步的了解了昆蟲的世界,發現了許許多多我還不了解、不認識的昆蟲;《草房子》裡的小孩子,都有各自的歡樂、各自的苦惱,這都是孩子們的專有的心情,是大人們不知道的。
我在課下,還看了一些雜誌:如《小小姐》、《意林》……《小小姐》裡面的每位少女的苦惱都不一樣,每個女孩的身世也都不一樣,但相同的是:都要成為一個有美好理想、前途的人。《意林》的種種故事,也都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摔倒了,就再爬起來;不管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任何的難題,都不要灰心,只要記住,風雨過後才能見彩虹。
我的一生,離不開書,人的一生,也離不開書。書是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的夥伴、人類的靈魂!
篇二:我與書的故事
有一句話說的好:「書是人進步的階梯」。而我,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書蟲。
我從小喜愛昆蟲,關於介紹昆蟲的書我是百看不厭:《昆蟲記》《昆蟲百科》。聽網上有人說《酷蟲學校》系書十分精彩,我便央求媽媽在網上買,可媽媽狡黠的說:「如果你幹家務,每幹一次,一元錢,等你攢夠了錢,我立馬給你買。」「開什麼國際玩笑!」我大吃一驚,這一套書要一百多元錢了,我什麼時候才能攢夠了呢?每天幹一樣,要幹三個月啊!不過我可不會輕言放棄,每當媽媽準備幹家務時,我就爭著幹,我幾乎每天幹上七八件家務,只要下樓,我就把垃極帶下去,有時一天要扔兩三次垃圾。終於,我攢夠了這來之不易的錢,看著媽媽點滑鼠點擊購買時,我真是樂不可支,盼望著書的到來。
經過三四天的盼望,我的書終於到子,我抱著這個包裹,高興的手舞足蹈。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拆開包裹,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仿佛吃了一頓豐盛的大餐一樣,就我正與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昆蟲時,電話響了,我極不情願的接起了電話,「你幹什麼呢?」媽媽的聲音傳了過來,「看書呢!」「你為什麼不上吉他課?」老師都打電話了,我尷尬的說:「我忘了」我慌忙騎車去上課。
「書中自有黃金屋」。我是這樣認為的,你認為呢?
篇三:我與書的故事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說到書的故事,就和天上的繁星一樣多,就讓我為你摘下幾顆吧。
說到這兒又想起那一次,我正在看那本《笑貓日記之小白的選擇》。我正在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媽媽叫我馬上要去上葫蘆絲課了,趕快收拾書包。我正在看得入神的時候,誰叫我都沒用,我媽叫了好幾遍還沒有下來,就怒火衝天的說:裡面的人再不出來,我就破門而進了。我還沒有聽見。我媽進來就大發雷霆的說:你這個孩子我叫了你多少遍你聽見了沒。我這時才從書中迷了出來。我說:才幾點呀都叫我,煩不煩啊。媽媽說:你去看看表幾點了,我慢吞吞地走到課廳看到早上9:30了,我忽然想起葫蘆絲課9;35就開始了,我趕快收拾好書包,就奔向學葫蘆絲的地方,我一邊跑一邊想小白要住哪呢,是馬小跳家,還是櫻花港呢。還是住在那做神秘的別墅裡呢。我邊走邊想,但我一不小心撞到了電線桿上了,我猛一抬頭,到了葫蘆絲教室了,就衝了進去,老師見我這麼晚才來,就問我在幹什麼,我說;我在看書忘了時間。老師說:你真是個小書迷。我笑了。
書給了我快樂,給了我豐富的知識,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呼籲大家:都來讀書吧,因為書能給你快樂和知識。
篇四:我與書的故事
同學們都管我叫「小書迷」,因為我手裡只要一有書讀,就會忘了吃飯和睡覺,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廢寢忘食」,一點也不誇張。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可言喻。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小說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課餘的時間都花在借閱圖書上了。
我看過讓我開懷大笑的《父與子》;也看過讓我淚落如珠的《火狐》;還看過讓我心生敬佩的《加油!你不可以輸給自己》......一直活潑愛動的我,只要一看書,馬上就變得安靜了。
有一次,到睡覺時間了,媽媽要我上床休息。我躺在床上,怎麼都睡不著,腦子裡一直想著白天沒有讀完的那本書,就偷偷起來把書拿到被窩裡,打著手電筒看。我就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讀書的快樂之餘,也很擔心――不久,媽媽就發現了。結果把我數落了一番,說這樣即對眼睛不好,也影響身體健康,以後不允許我再這樣讀書了。而我,有時候還是控制不住自己,仍然找各種理由讀書。
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說過一句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從中受益匪淺。讀書,讓我養成了做筆記的好習慣,在寫作的時候經常可以用到上面的好詞好句,再加上老師的細心指導,我的作文也越來越有進步了。
讀書,就是寫作文最好的助手。
篇五:我與書的故事
笛卡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而我說:「書是我成長的好夥伴!」
聽媽媽講,我第一次接觸書本,是在我三歲的時候,那時候,媽媽總是給我讀一些啟蒙故事,讓我明辨是與非。每到睡覺之前,媽媽就會給我講一些睡前故事。這些故事,就像旋律優美的催眠曲一樣,伴我進入美夢。
當我長大一些,我學習了漢語拼音,媽媽就買來一些注音版的書籍讓我閱讀。其中,我記憶最清晰的是《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我一定要學習小司馬光的機智、聰明。
從此以後,我在書香中慢慢長大,書本一點點地改變了我。她把我從幼稚拉到成熟、無知拉到富有學問……
我們學校有一個閱覽室,沒到開放日,我就會去那裡面讀上一天的書,如果沒有時間,我也會借好幾本書回家慢慢看。有一次,我差一點把《綠野仙蹤》這本書弄丟了。那次我滿頭大汗,特別著急,恨不得把家裡翻個底兒朝天。最後在一個角落裡找到了這本書。
讀書是一件愜意的事情,足不出戶便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就能飽覽國內國外的浪漫風情……
自從與書成了朋友,就連生病我也要看書。我從小打針就怕疼,是書本賜予我神奇的力量和勇氣,讓我不再怕疼!
我與書的故事仍未結束,相信書會陪我一直到永遠……
篇六:我與書的故事
「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徐特立的這句話說的多好啊!這不僅是流芳千古的名句 ,還展開了我與書的故事。
以前我讀書,沒有目的、沒有理想追求,只是一味地讀、看。最後寫讀書筆記時,也寫不出個所以然。每一次去書店,別人直奔自己喜歡的書或書的類型,而我呢?一本一本地翻看,然後盲目地選擇。常常是別人滿載而歸,我兩手空空。
一日,閒來無事,便翻閱《名人名言》。看到讀書這章,一句話躍入眼帘——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我心中豁然開朗,因為我知道了讀書的方法,以後,我可以有選擇地閱讀了!
從此,我不再盲目選擇,而是有所需求;不再兩手空空,而是幾本幾本地拎回家;不再讀那些無用、無趣的書。
我比較喜歡散文、詩歌、紀實和評論文,而不喜歡童話和科幻。現在,我迷上了詩歌,因為它用簡練的語句和不算長的篇幅為我們描寫了作者眼中的大千世界。
我與書的故事中,篇幅最長的要數名著、小說了。最初是一些意思淺的、易懂的。後來就是深奧一些的了,例如:《最後的莫西幹人》等等。這些書的情節往往一環扣一環,很容易令人「上癮」我想:「如果我的自制力再差一點兒,就會欲罷不能、廢寢忘食了。
我與書的故事說不盡、道不完,會更長,更有意義,正在編織著。如果可能,我會讓這個故事永遠延續下去!
篇七:我與書的故事
書,我們的朋友,提高作文水平的朋友,開闊我們視野的好朋友。
與書相識是在二年級,坐在我前面的同學拿著一本書饒有興趣的看著,我感到好奇,「是什麼書呀?」同學把書遞給了我,我一瞧,是楊紅櫻阿姨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我翻開書,被裡面的情節都吸引了,那些插畫、那寫故事,讓我投入了進去。
我央求我們給我買幾本書,我們便爽快的答應了,於是我便有了第一本小說。之後,我就愛在周末假期時間,自己到書店看書,經常忘記了時間,沉醉在這書海當中。
書,被人們成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我覺得這句話說的不錯,書,讓我們在其中學到知識,還提高了我們的作文水平。
從前,我的作文寫起來就是流水帳,不愛看書,就是「詞窮」。但是,因為讀了書,我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書陶冶了我的情操,豐富了我的視野,那一本本書像是酵母似的發揮了作用,我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我還喜歡上在課餘時間寫小說,讓同學們看看,提意見。
每一期的雜誌我都會津津有味的看下去,當我有了靈感就拿起筆寫了下來,正如杜甫所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我喜愛的書,它們像一盞盞明燈,照亮我前行的方向;像一股沙漠裡的清泉,滋潤我的心田;像一縷陽光,照耀在我的心房。同學們,讀書吧!讓我們架起一座知識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