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讀後感450字
2023-10-14 08:45:24 4
篇一:伊索寓言讀後感
這次讀到一篇故事讓我感受頗深,名字叫做《做客的狗》,這篇故事的主要寫一隻狗請另外一隻狗參加他主人的宴會暗暗竊喜,最後卻被出事扔出窗外。那隻狗興高採烈地跑起來,見到如此豐盛的宴席,他心裡暗暗自喜地想到:「太好了,真想不到天底下還有這麼多好吃的。今天讓我飽餐一頓,明天都不會餓肚子。」他暗暗竊喜,不停地搖著尾巴,十分信任地看著他的朋友。「興高採烈」「暗暗竊喜」描繪出狗赴宴後心情的愉悅,與下文的落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這隻狗行為的愚蠢可笑。路上別的狗遇到他時,都問他:「朋友,赴宴怎麼樣啊?」他回答道:「我喝得太多了,已經醉了,所以記不清回去的路了。」從一問一答中,我們可以看出狗的虛榮及不可救藥。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利用他人的財物做人情的人不值得信任。不要靠饋贈去獲得朋友,我們需貢獻自己真摯的愛,才能贏得一個人的真心。朋友之間應該真誠相對,要敞開心扉,只有你發自內心的對待別人,別人才會真誠地對待你。
《農夫和鸛》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管我們本性如何,若與壞人交朋友,也會被別人誤以為是壞人。被網住的鸛竭力向農夫解釋它與鶴的不同,表現了他此時急於擺脫困境的心理。我們應該多叫朋友,但是我們也要學會判斷,多交品質好的,並且向他們學習,那些品質不好的也要少交一些。學會正確交友方式。
篇二:伊索寓言讀後感 張天楓
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有了許多感想,心裡總是想著這本書裡的人物總浮現在我眼前。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伊索,它是傳說中的人物,它寫的是對生活的批判、啟示和教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狼和小羊》、《鷹和屎殼郎》、《龜兔賽跑》、《掛鈴鐺的狗》……
《狼和小羊》講的是一隻狼想吃掉一隻小羊,就千方百計的尋找藉口,來吃掉小羊。這個故事是說:對惡人做任何事正當的辯解都是無效的,想幹壞事,總可以找個藉口。
《龜兔賽跑》講的是:一天,森林裡舉行了運動會,兔子和烏龜比賽跑步,我想大家都知道,最後是烏龜贏了。為什麼呢,兔子跑的這麼快,烏龜跑的這麼慢,最後是烏龜贏了呢?原來是烏龜堅持不懈,獲得了最後的勝利,成為最終的勝利。而兔子他和高傲,低估了別人,導致自己失敗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掛鈴鐺的狗》講的是一個富人,為了防範小偷,便養了一條狗。它見到生人,便亂撲亂咬,很多人都很怕它,人們越怕它,它就越神氣。主人為了提醒人們,它已經來了,便給它掛上了鈴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於狂妄自大的人來說,虛榮的性格,往往會露出他們隱藏的罪惡。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伊索寓言妙語連珠,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比如:不要小看他人,因為再弱小的人,受到侮辱是,也會報復他人。
篇三:《伊索寓言》讀後感 劉思君
每次捧讀《伊索寓言》,都令我愛不釋手,產生許多的感想,即使合上書卷,當中透露出的哲理仍會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狼和小羊》這一則寓言中講的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種方法來和小羊狡辯。用狼的虛偽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龜兔賽跑》這一則寓言,結果是烏龜贏了。因為他在不懈地努力,所以迎來了最後的勝利。而兔子卻因驕傲、自大,白白喪失了大好的優勢,最終走向失敗。
《農夫和蛇》的故事告誡人們:壞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壞人過分的仁慈、意味著將要負出沉重的代價。
《狗和公雞與狐狸》教導人們:身處困境中,只要善於運用智慧,就可戰勝一切。
《伊索寓言》中大多是動物故事,描寫的都是對現實生活的評判、啟示和教訓。如揭露富人的貪婪與自私;鞭韃惡人殘忍與醜陋的本性;對勤勞創造財富予以肯定;對社會不平等給以抨擊;對懦弱、懶惰進行諷刺;對勇敢、抗爭與進取進行讚美。《伊索寓言》文字凝練,情節生動,想像豐富,寓意深刻,淺顯的小故事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融思想性和藝術性於一體,這就是《伊索寓言》深得少年兒童喜愛的重要原因。《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人對生活和鬥爭經驗的概括、濃縮、提煉和總結,是古希臘先賢留給人類的一筆精神遺產。《伊索寓言》已成為少年兒童思想教育的啟蒙教材,是引導少年兒童樹立正確人生觀、積極向上的最佳讀物。
篇四:《伊索寓言》讀後感 倪萍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人伊索的作品,他是古希臘弗裡吉亞人,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他寫的寓言雖然很短,但是,每個句子的含義都非常深刻,通俗易懂,使人受益匪淺。
這本書是由幾百個小小的故事而組成的,告訴了我們以前的老鼠是怎麼吃東西的,駱駝如何遭受到宙斯的懲罰,某些人是怎麼謀財取利,自作自受的……等等等等。
比如說,《駱駝與宙斯》這篇寓言中,講述的是:一頭牛和一峰駱駝在草原上遇見了,他們兩個聊著聊著,聊到了牛頭上的兩個角,牛說:『咳,要說我這一對長角呀,可真厲害,昨天一群狼圍攻我,被我一個一個全頂死了!』於是,駱駝便十分羨慕,跑到宙斯那兒,說:『偉大的神啊,請給我兩隻像牛一樣的角吧!』宙斯聽了,很是生氣,因為駱駝已經有了龐大的身軀、高聳的駝峰,還有兩隻漂亮的長耳朵,於是,宙斯不但沒有如駱駝的願,反而把駱駝的耳朵變小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貪得無厭的人是永遠滿足不了的,在眼紅別人的同時,自己往往會失去更多。
還有《磨坊主兒子和驢》,磨坊主和他的兒子不停地聽別人的話做事,七嘴八舌的人們,奇怪的擺弄,使驢子很生氣,掙斷了繩索和棍子,撲通一聲掉河裡去了。磨坊主和他的兒子無地自容的回去了。這個故事是說:幹什麼事都應有主見,如果聽信別人的七嘴八舌,那就什麼事都幹不成了。
這真是一本好書,百看不厭吶!如果你也有興趣的話,那就去買一本看看吧!
篇五:《伊索寓言》讀後感 何雨聰
前段時間,我欣賞了《伊索寓言》這本書。其中,有兩個故事給我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百靈鳥葬父親》和《蝙蝠與黃鼠狼》。
《百靈鳥葬父親》主要是說百靈鳥的父親死後沒有地方埋葬,於是,它就把父親葬在自己的頭上,從此百靈鳥頭上就有了冠毛,那個冠毛就是它父親的墳墓。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孝敬父母是我們的第一責任,百靈鳥都懂得孝敬父母,我們作為人類呢。百善孝為先,如果一個人連生你養你的父母都不會孝敬的話,那他還會孝敬誰,還會對誰好呢?誰還能夠相信他呢,所以我們要學會孝敬自己的父母。
《蝙蝠與黃鼠狼》這一文則敘述了這樣一件事:一隻蝙蝠掉落在地上,被黃鼠狼叼去,它請求饒命。黃鼠狼說自己痛恨鳥類,蝙蝠便撒謊說它是老鼠然後便被放了。後來,蝙蝠又被另一隻黃鼠狼抓住了,它再三請求不要吃它。黃鼠狼說自己恨一切老鼠,蝙蝠又撒謊改口說自己是鳥類,並非老鼠,結果又被放了。這樣,蝙蝠兩次改變了自己的名字,終於死裡逃生。這故事說明,我們遇事要隨機應變方能避免危險,不能夠死板,要靈活。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瑰寶,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珍貴的文學遺產。在兩千奪年的歷史長河中,它所蘊涵的藝術魅力和智惠閃爍著鑽石般的光芒。它對我們的思想道德品質有著很大的教育和啟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