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月光》有感800字
2023-10-08 08:54:39 4
莫泊桑作為世界短篇小說三巨匠之一,其文必有過人之處。在他眾多短篇作品中,多半不是對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批判與諷刺,就是對下層人物的人性之惡的描寫。但在這其中也不乏異類作品,如表現普法戰爭中普通巴黎市民愛國主義精神的《兩個朋友》,以及這篇柔情似水的《月光》。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瘦高個子的神甫,名叫馬裡尼昂,與一處法軍的獲勝之地同名。人如其名,這位神甫對宗教有著狂熱的信仰。在他的眼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按照絕對合理、極其神奇的法則創造出來的,「有多少個為什麼救有多少個因為」。同時他「不自覺地憎惡女人」,因為他認為女人是不純潔的存在,是軟弱又危險的。當他聽說自己的外甥女每天半夜都到河邊與男性約會時,自然火冒三丈,怒氣衝天。於是他在半夜出門,想好好教訓這「放蕩」的姑娘,不料卻被沿途的夜景深深迷住。最後,他看見了在河岸邊的銀霧中漫步的情侶,恍然見悟到了愛情的真諦,羞愧難當地逃走了。
《月光》中馬裡尼昂神甫對愛情的本質一度產生困惑,這其實也是莫泊桑的困惑。莫泊桑借神甫這一形象,從宗教的高度思考了愛情的本質。在這篇小說中,莫泊桑用了近一半篇幅極力渲染神甫對女子柔情的偏見,欲擒故縱,這不僅使得神符最後的頓悟更加深入人心,也使讀者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柔美的月光淨化了一個腐朽的靈魂,使愛情上升到了更高的境界。
那麼,月光到底有什麼迷人的魅力呢?
文章後半部分,神甫對沿途的小花園、小河、輕霧、楊樹等月下美景感到深深的疑惑:天主為什麼要創造出如此良宵美景?既然夜晚是為了休息睡眠的,為什麼要使它比白天更富有誘惑力?為什麼月亮要比太陽更清澈、更富有詩意?草地盡頭輕霧籠罩著的兩個人影似乎就是上天做出的回答:要給人間的愛情披上理想的面紗。
既然上天要用如此良夜保護愛情,難道我們就不容許愛情嗎?月色之美,即愛情之美。這就是莫泊桑對愛情的思考結果。
文章表達了反對禁欲主義的觀點,也表現了愛情是聖潔的主題。作為讀者,讀到此處,又能否在這糅合了善與美的月光中,感悟出愛情的真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