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在加工處理期間對元件進行載運的傳送帶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4:27:09 2
專利名稱:用於在加工處理期間對元件進行載運的傳送帶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於在加工處理元件期間對元件進行載運的傳送帶設備。本發明還涉及這種設備中所用的夾緊裝置和用於加工處理這些元件的設備以及這種加工處理的方法。具體地說是涉及當元件為帶形,例如引線框條帶,且當它們通過鍍液處理或類似處理時所用的設備、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引線框條帶要經過電鍍、蝕刻等加工。這通常要使引線框條帶在循環傳送帶裝置上被有秩序地傳送,並經過一系列的工序。在第一道工序前這些引線框條帶被自動地安裝到加載工作站上,然後在工序完成後在卸載工作站上將它們拆卸。經過卸載工作站後,通常要在下次使用前對傳送帶的每部分進行進一步的清洗工序。
由於被加工的對象是這種條帶,傳送帶在這裡僅用來載運這種條帶,因此,所述條帶通常被固定在傳送帶下面,以便使傳送帶不會對加工過程造成影響。
在美國專利文獻US4534843中描述了這種用於載運引線框的傳送帶設備。該文獻所描述的傳送帶在其下部邊緣具有一些槽,從而形成一些指狀件。在這些指狀件的端部附近具有一些卷邊,所述卷邊在一個方向用於一組交替的指狀件上,在相反方向用於其它指狀件。這樣,一組交替的指狀件向一方向彎曲,其餘的指狀件向另一個方向彎曲。在使用中,每個指狀件沿著與其通常彎曲方向相反的方向被彎回,引線框條帶被放置在被彎回的指狀件之間,然後被釋放。一組交替的指狀件抵壓著條帶的第一側,其餘指狀件抵壓著條帶的另一側,從而把這些條帶固定在中間。
由於所有指狀件在交替的方向上有力地相互推壓,從而容易使這些條帶的被夾緊的邊緣發生變形。如果一些指狀件所產生的力要比它們周圍的指狀件所產生的力大,那麼這種變形將會很明顯。另一個缺點是,指狀件一旦損壞或不能再夾緊,難以對這些指狀件進行更換。此外,如果其中的一個指狀件失效,那麼繼續使用這些指狀件,好像已損壞的指狀件仍然有用似的,這種做法是很不明智的,因為這會增大變形。如果傳送帶的一部分已不能使用,那麼就可能使整個傳送帶都不能使用。然而,為了確保操作正常進行就需要採用自動化系統,這就會增大成本,而且較簡單的方法只能是對整個傳送帶進行更換。
在公開的專利文獻EP0382283中公開了這種傳送帶裝置的另一種設計結構。在一傳送帶上附著有眾多可拆卸的夾子。夾子的兩端都抵靠著傳送帶的同一側面。每個夾子的第一端部與傳送帶連接,而每個夾子的另一端即夾緊端則被彈性地偏壓著傳送帶的下部邊緣。在這兩個端部之間的一中間部分穿過傳送帶上的孔至另一側,從而使夾緊端在恰當的方向上具有彈力,並確保夾子與傳送帶的連接。
為了把條帶加載到傳送帶上或把條帶從傳送帶上卸載下來,夾子的中間部分沿著傳送帶的方向被推動,從而把夾緊端推離傳送帶。於是,在加載工作站就可以把一個條帶放置在所述夾緊端和傳送帶之間,並且在卸載工作站,當所有夾持著條帶的夾緊端部被推離傳送帶時,所述條帶就可以脫落下來。
任何一種這樣的傳送帶設備,包括上面所描述的這種傳遞帶設備,均存在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延伸,這些夾子會失去它們的彈性。在這種情況中,由於這些夾子的夾緊位置距離它們的通常位置只有一個條帶寬度的距離,因此,這些夾子總是處於受力狀態。即使是新的夾子,它們也不能提供一個特別強的夾緊力,而且不需很長時間夾緊力就會顯著下降,需要更換夾子。此外,儘管夾子可以被更換,但是,必須從循環傳送帶圈的內側更換下來。這通常需要有人俯身在傳送帶上,這是令人非常疲勞的,因為傳送帶是在胸高或大約這樣的高度工作。可選擇的方案是有人站在圈內,這樣做並不容易而且不安全(因為為了更換相應的夾子,必須得啟動傳送帶移動機械以便使傳送帶移動機械移動到恰當的位置)。在任何一個方案中,夾子在安裝或拆除時需要被壓縮,這樣也會使人很疲勞,並且有時會導致夾子沿著不期望的方向從手中彈出。最後,由於(當沒有夾持著的條帶時)夾子的夾緊端一直與傳送帶接觸,傳送帶和夾子相接觸的那些部分不能被充分地清潔,而且需要時間來進行徹底的檢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的設備和/或裝置和/或方法。
本發明旨在克服或至少部分地減輕現有技術中提到的和/或其它地方發現的一些問題。
依照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用於在對一些元件進行加工處理期間對所述元件進行載運的傳送帶設備,這種傳送帶設備包括傳送帶裝置;夾緊裝置,該夾緊裝置用於抵靠所述述傳送帶裝置把所述元件夾緊;其中所述傳送帶裝置具有多個第一孔;所述夾緊裝置具有被連接到所述傳送帶裝置上的連接部分,並具有與所述傳送帶裝置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面間隔開的夾緊部分,所述夾緊裝置被這樣設置,即夾緊部分能被推離所述第一面,穿過所述第一孔,並克服所述夾緊裝置的彈力到達所述傳送帶裝置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第二面,從而抵靠著所述第二面把所述元件夾緊。
本發明還提供了在這種設備中所使用的夾緊裝置和傳送帶裝置。
本發明還提供了包括上述傳送帶設備的加工處理設備。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把夾緊裝置連接到傳送帶裝置上以便形成上述傳送帶設備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所述夾緊裝置的連接部分插入到所述傳送帶裝置的第二孔內,同時使所述夾緊裝置的夾緊部分位於所述第二孔的水平之上;使所述夾緊裝置圍繞所述第二孔樞轉,以便使所述夾緊部分位於所述第二孔的水平之下;以及鬆開所述夾緊裝置;其中在所述鬆開步驟之後,所述夾緊裝置就已準備好可供使用;且所述連接方法不包括所述夾緊部分穿過所述傳送帶裝置中的孔。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利用上述傳送帶設備對元件進行加工處理的方法,這種加工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把所述元件安裝到所述傳送帶設備上;對所述元件進行至少一個加工處理工序;以及把經加工處理後的元件從所述傳送帶設備上卸載下來。
總之,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用於在加工處理過程中夾持引線框條帶的傳送帶設備。這種傳送帶設備包括一傳送帶和安裝在該傳送帶上的一些夾子。只把夾子的一端連接在傳送帶上。這些夾子的自由端,即夾緊端,被設置成遠離傳送帶的第一面。在傳送帶的下部邊緣中具有一些凹入的孔,以便允許夾子的夾緊端穿過這些凹入的孔被推向第二面。同時,一條帶被插入在所述夾緊端和第二面之間。當夾緊端被釋放時,夾緊端就會彈回,從而抵靠著所述第二面把所述條帶夾緊。
下面將參照附圖並通過非限定性的例子來進一步描述本發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傳送帶設備的一部分的第一前視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部分的第二前視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1所示部分的後視立體示意圖;圖4是圖1所示部分的前視平面圖;圖5是圖1所示部分的側視圖;圖6是圖1所示部分底視平面圖;圖7是圖1所示部分的頂視立體示意圖;圖8與圖5相同,其中表示出了夾緊端被推動而穿過所述傳送帶裝置;圖9與圖8相同,其中表示出了夾緊端被釋放,從而抵靠著所述夾緊裝置把一元件夾緊;圖10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傳送帶設備的一部分的前視平面圖;圖11是圖10所示部分的側視圖;圖12是圖10所示部分的前視平面圖,其中表示出了夾緊裝置已被被拆除的情況;圖13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傳送帶設備的一部分的前視平面圖;圖14是圖13所示部分的側視圖;圖15是圖13所示部分的前視平面圖,其中表示出了夾緊裝置已被拆除的情況;圖16是表示利用本發明的傳送帶設備的第一加工處理設備的示意圖;
圖17是表示利用本發明的傳送帶設備的第一加工處理設備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術語「豎直的,水平的,向上的,向下的」等在這裡被用來相對應地描述本發明的一些部分,並假設傳送帶裝置保持其頂部邊緣「豎直地」位於底部上方。
現在參照圖1至9來描述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圖1到9表示出了第一傳送帶設備10的一部分的各個不同的視圖。
第一傳送帶設備10包括一個呈平面傳送帶12形式的傳送帶裝置和呈多個夾子14形式的夾緊裝置。
傳送帶12通常用作一循環的傳送帶。該傳送帶具有平行的頂部邊緣和底部邊緣,並且沿著底部邊緣的縱向設有一些第一孔16。這些第一孔呈豎直延伸的細長槽的形式,並且被傳送帶的一些細長的指狀件18分隔開,使這些指狀件用作被動的夾緊表面。此外,沿著傳送帶的長度方向還設置有一系列第二孔20。這些孔沿著傳送帶12在水平方向上呈細長形。更靠近傳送帶頂部的是一系列導向孔22,用於在使用期間對傳送帶進行導向。
每個夾子14實際上是彎曲的平面片簧,這些平面片簧在中間被彎折。位於夾子14第一端的一連接部分24被連接到傳送帶12上,在夾子14的第二端設置夾緊部分26,所述夾緊部分26遠離所述第一端。
夾子14安裝在傳送帶12的一第一面部分上,並位於所述傳送帶的一第一面上。連接部分24的端部28,30沿水平方向穿過傳送帶12的第二孔20,併到達傳送帶12的第二面部分上,其中的第二面部分就是傳送帶12的第二面。每個夾子在其連接部分上具有三個這樣的端部28,30,即一個中間端部28和兩個側端部30,所述中間端部28與所述兩個側端部30分隔開,且在中間端部28每一側都有一個側端部30。每個端部均穿過一單獨的第二孔20。一旦中間端部28穿過第二孔20,該中間端部28就向上彎曲,從而抵靠著所述第二面。所述兩個側端部30比中間端部28短,並且所述側端部30繼續從第二面突出一段小距離。
兩個抵靠部件32被設置在每個夾子14上,用於抵靠著傳送帶12的第一面。它們從夾子的一部分延伸出來,且正好位於兩個側端部30穿過各自的第二孔處的前方。每個抵靠部件32是這樣來形成的,即,在夾子14中切割矩形孔的兩側和一端,並使經切割形成的小片32向上彎折,從而形成所述抵靠部件。小片32的端部抵靠在傳送帶的第一面上,而中間端部28在大致相同的水平處抵靠著傳送帶的第二面。這樣就使夾子14固定入位,這可以在圖5中看得最清楚。
夾子14的夾緊部分26和連接部分24由接合部分相連接。所述這些接合部分至少包括腿部34的頂端。每個夾子都有兩個腿部34,每個所述腿部34的端部設置有一個夾緊部分26。連接部分24通常水平地位於第一面上,通過接合部分把連接部分24和腿部34連接起來,並彼此形成成銳角,腿部34被定向成斜向下朝向傳送帶12。用於抵靠著傳送帶把元件夾緊的夾緊部分26的夾緊端36通常朝下,如圖5所示,並與腿34成鈍角。
夾緊部分26比第一孔16窄。因而這些夾緊部分能克服夾子14的彈力而被推壓通過第一孔16到傳送帶12的第二面,這時它們具有回到第一面原始位置的趨勢。第一孔16的長度使夾緊部分26能被推過第二面足夠的距離以允許元件部分,例如允許引線框條帶38的上邊緣能被插入到夾緊部分26的第一面與指狀件18的第二面之間。圖8表示出了一個夾子14,其夾緊部分26被推過並超越第一孔16。一旦引線框條帶38的上邊緣被插入,夾緊部分26就被釋放。夾緊部分26的彈力使其能抵靠著指狀件18把條帶的上邊緣夾緊,如圖9所示,一個單獨的這種條帶38根據其長度被眾多的夾緊端36夾緊。如圖9所示,夾緊端36被設計成當夾緊端36夾緊條帶38時,夾緊端36是豎直的。
只從第一面就能容易地把夾子14安裝到傳送帶12上,也能容易地把夾子14從傳送帶12上拆卸下來。為了拆卸這些夾子14,簡單地提起每個夾子的前部,並圍繞著端部28、30穿過第二孔20的位置使夾子樞轉。這就必須克服由抵靠部件32所產生的一些彈力,(如果要重複利用這些抵靠部件的話)可以通過把所述抵靠部件32向下推到夾子內來克服抵靠部件所產生的彈力。一旦進行上述操作,就可以把夾子整體地地拆卸下來。同樣,在安裝一個新夾子時,沿著斜向上方向把夾子的端部插入到所述第二孔20內,同時使得抵靠部件的上邊緣抵靠著傳送帶的第一面。然後,把夾子的前面放下並稍微地位於所述水平以下(克服中間端部28的彈力),抵靠部件的端部能彈性繞轉,以便與所述第一面接觸。然後,夾子14被釋放,這樣就可供使用了。
下面將參照圖10至12來描述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圖10至12表示出了第二傳送帶設備100的一部分的不同視圖。
第二傳送帶設備100包括一個呈平面傳送帶112形式的傳送帶裝置和呈多個夾子114形式的夾緊裝置。
第二實施例中的傳送帶112與第一實施例中的傳遞帶相類似。如圖所示,其區別僅在於第二實施例中的每個夾子114隻具有一個第一孔116和兩個圓形的第二孔120。並且,每個夾子114還具有一排兩個的圓形第三孔140。
每個夾子實際上就是一個U形的金屬絲,該金屬絲具有兩個彈簧圈132,金屬絲的每個端部和U形底部之間各有一個這樣的彈簧圈132。金屬絲的每個端部就是一個連接部分124,該連接部分124在夾子114的第一端部被連接到傳送帶112上。在夾子114的第二端部,遠離所述第一端部,U形底部是一夾緊部分126。
夾子114被安裝在傳送帶112的一個第一面部分上,即位於傳送帶112的第一面上。連接部分124的端部128水平地穿過傳送帶112的第二孔120,併到達傳送帶112的第二面部分上,即傳送帶112的第二面。每個夾子具有對應每一連接部分的端部128。每個端部128穿過一單獨的第二孔120,並一旦通過該第二孔120就被向上彎曲,以便抵靠著所述第二面。每個端部的頂端部分142通過第三孔140往回朝第一面突出一小段距離。
每個彈簧圈也都用作抵靠部件132,以便抵靠在傳送帶112的第一面上。每個彈簧圈132的一個邊緣抵靠著傳送帶12的第一面,而每個端部128抵靠著傳送帶112的第二面。從圖11中可以看得最清楚,這種抵靠的方式與突伸過第三孔的頂端部分一起,把夾子114保持入位。
夾子114的夾緊部分126和每個連接部分124通過接合部分相連接,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彈簧圈132。這些接合部分至少包括腿部134的頂端。每個夾子具有兩個腿部134,在腿部134的端部是夾緊部分126。連接部分124基本上水平地位於第一面上,同時接合部分把連接部分124和腿部134連接起來,使它們彼此之間成一銳角,腿部134被定向成斜向下朝著傳送帶112。夾緊部分126的夾緊端136用於抵靠著傳送帶把元件夾緊,該夾緊端136通常朝下,並與腿部134成鈍角,如圖11所示。
夾緊部分126比第一孔116窄。因而它們能克服夾子114的彈力而被推壓通過第一孔116而到達傳送帶112的第二面,在第二面它們具有回到第一面上其原始位置的趨勢。如同第一實施例,第一孔116的長度使夾緊部分126能被推過第二面足夠的距離,以便允許元件部分,例如引線框條帶的上邊緣能被插入到夾緊部分126的第一面與指狀件118的第二面之間。可以使用與第一實施例中類似的方法把夾子裝載到傳送帶裝置上以及把夾子從傳送帶裝置上拆卸下來。
只從第一面就可以容易地把夾子114安裝到傳送帶112上以及把這些夾子從傳送帶上拆卸下來。為了拆卸這些夾子,只需簡單地提起每個夾子的前部,使其繞端部128穿過第二孔120的位置樞轉而使夾子轉動成顛倒的狀態即可。同樣,為了要安裝新夾子,把夾子倒置,並從前面把頂部142推入到第二孔120內,然後將夾子的前部向下扳至水平狀態即可。
下面將參照圖13和圖14來描述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圖13和圖14表示出了第三傳送帶設備100一部分的不同視圖。
第三傳送帶設備200包括傳送帶裝置和夾緊裝置,其中的傳送帶裝置呈平面傳送帶212的形式,其中的夾緊裝置呈多個金屬絲製成的夾子214的形式。
第三實施例中的傳送帶212與第一實施例中的傳送帶相類似。如圖所示,其區別僅在於每個第一孔216隻比夾子的金屬絲寬一點。此外,所述傳送帶212對應每個夾子214設置有一個水平細長的第二孔220,以及對應每個夾子214設置有一個水平細長的第三孔240。
每個夾子214實際上就是一個倒U形的金屬絲,同時具有兩個彈簧圈232,在金屬絲的每個端部和倒置U形底部之間各有一個這樣的彈簧圈232。金屬絲倒U形的底部構成連接部分224,該連接部分224在夾子214的第一端部處被連接到傳送帶212上。在夾子214的第二端部,金屬絲的每個端部構成夾緊部分226,所述第二端部遠離所述第一端部。
夾子214被安裝在傳送帶212的一第一面部分上,即傳送帶212的一第一面上。連接部分224的端部228水平地穿過傳送帶212的第二孔220,併到達傳送帶212的一第二面部分,該第二面部分就是傳送帶212的第二面。每個夾子都有這樣一個端部228。一旦端部228的兩金屬絲穿過第二孔220,該兩金屬絲就被向上彎折,以便抵靠著所述第二面。所述端部的一頂端部分242是倒U形的底部,該頂端部分242往回穿過第三孔240,並突伸出第一面一小段距離。
每個彈簧圈還用作抵靠部件232,以便抵靠著傳送帶212的第一面。每個彈簧圈232的一個邊緣抵靠著傳送帶212的第一面,而端部228的每根金屬絲都抵靠著傳送帶212的第二面。從圖14可以最清楚地看出,這種抵靠方式與穿過第三孔的頂端部分一起,把所述夾子214保持在應在的位置。
夾子214的夾緊部分226與連接部分224通過接合部分相連接,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彈簧圈232。這些接合部分至少包括腿部234的頂端。每個夾子具有兩個單獨的腿部234,每個所述腿部234的端部處為一夾緊部分226。連接部分224通常水平地位於所述第一面上,同時使接合部分把連接部分224與腿部234相連接,並使它們彼此之間構成一銳角,腿部234被定向成斜向下朝著傳送帶212。夾緊部分226的夾緊端236用於抵靠著傳送帶把元件夾緊,所述夾緊端236大致向下,並與腿234形成一鈍角,如圖14所示。
夾緊部分226比第一孔216窄。因而它們能克服夾子214的彈力被推壓通過第一孔216併到傳送帶212的第二面,在第二面時它們具有回到第一面上其原始位置的趨勢。如同第一實施例,第一孔216的長度使夾緊部分226能被推過第二面足夠的距離,以便允許元件部分,例如引線框條帶的上邊緣能被插入到夾緊部分226的第一面與指狀件218的第二面之間。可以使用與第一實施例中類似的方法來把這些夾子安裝到傳送帶上以及把這些夾子從傳送帶上拆卸下來。
僅從第一面就能容易地安裝和拆卸這些夾子214。為了把夾子拆卸下來,只需簡單地提起每個夾子的前部,使其圍繞端部228穿過第二孔220的位置樞轉,並把夾子214轉動至顛倒狀態即可。同樣,為了安裝新夾子,把夾子倒置,並從前面把頂端部分242推入到所述第二孔220內,然後把夾子的前部向下扳至水平即可。
本發明中的傳送帶設備和方法可以用於現有技術中的加工機械上,以便提供圖16所示的設備。本發明中的傳送帶設備和方法也可以用在新的機械上,以便提供諸如圖17所示的設備。
在圖16中,引線框條帶在加載工作站302被加載到傳送帶設備300上,並且在位於傳送帶設備的同一側的卸載工作站304引線框條帶被拆卸下來。在這兩個工作站之間,所述條帶在液浴池(bath)等306中被加工處理。在卸載之後、返回加載工作站302之前,在該設備的另一側的清洗池等308中對空載的傳送帶設備300進行清洗。
圖17所示的設備與圖16中的設備相似,其不同之處在於在位於設備兩側的液浴池等306a,306b中對所述條帶進行加工處理;加載工作站和卸載工作站並排,傳送帶的清洗過程308在該設備的中部進行。
加載工作站302和卸載工作站304採用推動裝置來推動眾多的夾緊部分(夾緊部分的數量至少與被加工條帶的長度相對應),使這些夾緊部分同時穿過第一孔並推過傳送帶的第二面。在加載工作站302內,把一條帶插入到所述夾緊部分和傳送帶的第二面之間,然後釋放,以裝載條帶。在卸載工作站304內,經過加工的條帶會立即落下。推動裝置允許被推動的夾緊部分沿其滑動,或者更優選地是,推動裝置隨著夾緊部分移動一推動期間。類似地,可以採用一個支撐裝置支撐著傳送帶的第二面以防止發生因推動裝置引起的扭曲,並允許傳送帶沿該支撐裝置滑動,或者更優選地是,所述支撐裝置隨著傳送帶移動一推動期間(使該支撐裝置在更靠近傳送帶下部的位置相接觸)。
可選擇的方案是,加載和卸載過程可以使用一些端輪來完成,其中循環傳送帶圍繞通過所述端輪。夾緊裝置位於傳送帶圈的內側,端輪的周邊輪廓被設計成當傳送帶通過這些輪子時能使端輪內能容納所述夾緊裝置。然而,所述輪廓的一部分被成形為可以接觸所述夾緊裝置,以便推動夾緊裝置通過第一孔,從而正確地進行加載或卸載。在加載的情況下,沿著端輪的切線方向把條帶供給所述傳送帶設備。
上述加載和卸載過程可以採用至少在前面所提到的專利公開文獻EP0382283中所公開的構思(儘管至少輪子的輪廓形狀會有區別)。
上述傳送帶裝置和夾子通常由不鏽鋼製成,但也可以由其它導體或非導體材料,金屬或其它材料來製成。
儘管夾緊端在夾緊所述元件時並不是直接抵靠著所述傳送帶,而是利用一些指狀件來斜向地夾緊,但是,上面所描述的實施例不會象現有技術中一樣產生變形問題。這是因為傳送帶本身只作為一個被動表面,在加載過程中,傳送帶的橫向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因此傳送帶不會發生變形。
儘管在所描述的傳送帶的下邊緣的第一孔是一些凹槽,但也可以把這些第一孔設置成其它形式。例如,這些第一孔可以完全被傳送帶裝置包圍著,或者幾乎被包圍,但帶有通向下部邊緣的槽。這些實施例與上面所描述的那些實施例之間的區別在於這些實施例中的傳送帶裝置在沿著上面一直被稱作傳送帶下部邊緣的地方再繼續延伸出一附加部分。此外,夾緊裝置不是直接抵靠著傳送帶裝置來把元件夾緊,而是除了在夾緊裝置斜側上具有那些被動夾緊表面以外,在夾緊裝置的斜下方還提供了一附加的被動夾緊表面。
對於上述實施例,可以把所述被動夾緊表面粗糙化(圖中未示),以便增大夾緊力,但是,並不是必須這樣做。同樣,優選地是,在夾緊裝置夾緊端的第一面上進行某種形式的粗糙化。
上面所描述的夾緊裝置都是一些彈性夾子。可以使用其它類型的夾子,其中利用諸如連接彈簧的其它裝置來提供夾緊力。本發明也涵蓋了其它的夾緊裝置,無論是夾子還是其它的裝置。
在上面,夾緊裝置是利用具有一個或兩個夾緊部分的夾子來實現的。然而,一個單獨的夾子或者其它類型的夾緊裝置也可以具有兩個以上、諸如三個或四個等的夾緊部分。例如,夾緊裝置可以是連接在一起的且與具有兩個或更多個夾緊部分的夾子或第一實施例中的一些夾子14具有同等作用的等效裝置,而且優選地是,在所述連接在一起的等效裝置之間設置某種形式的鉸接部分,以便允許傳送帶裝置可以彎曲。
如上所述,連接部分位於夾緊裝置的一端,而夾緊部分位於另一端。但也並不是一定得這樣設置。只要夾緊裝置不影響連接部分和夾緊部分的功能,該夾緊裝置可以延伸超出連接部分和/或超過夾緊部分。
第一和第三實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孔的間距發生變化,而在第二實施例中的第一孔之間間距是固定不變的。然而這些並不重要。
所描述的實施例的不同方位呈平面狀或沿某一方向或其它方向呈細長形狀。很顯然,這並不總是必須得這樣,只是這樣設計更好而已。就傳送帶裝置來說,傳送帶裝置並不需要是平的或平面的,只要有一個與夾緊裝置相配合的表面即可。
在上面所描述的實施例中,供夾子端部穿過的第二孔都是分離的。根據本發明,一個單獨的夾緊裝置的所有端部均能穿過一個單獨第二孔。甚至,幾個夾緊裝置能共用這些第二孔。
在上面所描述的夾緊裝置中,一旦夾緊裝置的端部穿過所述第二孔,所述夾緊裝置的端部就會朝向上方。當然,也可以使這些夾緊裝置的端部朝下。在同一個夾子上可以使所述這些端部朝兩個方向,儘管這需要更大的第二孔,並且在拆卸這些夾子需要從所述第二面來進行操作。同樣,抵靠部件可以位於第二孔的上面,也可位於第二孔的下面,或者都位於第二孔上面,都位於第二孔下面。實際上,本發明也涵蓋這樣一些實施例,即在這些實施例中未採用這種抵靠部件,從而在夾緊裝置中沒有任何部件可阻止夾緊裝置向上轉動。這反而會使這些夾緊裝置更容易安裝和拆卸。然而,在加載工作站和卸載工作站,可以在夾緊裝置的頂端的緊上方設置一水平表面,當夾緊部分被推向所述第二面時,利用所設置的水平表面來阻止夾緊裝置向上轉動。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在對元件進行加工處理期間對所述元件進行載運的傳送帶設備,包括傳送帶裝置;和夾緊裝置,用於抵靠著所述傳送帶裝置把所述元件夾緊;其中,所述傳送帶裝置中具有多個第一孔;且所述夾緊裝置具有連接部分和夾緊部分,連接部分與所述傳送帶裝置相連接,夾緊部分與所述傳送帶裝置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面間隔開,並且所述夾緊裝置設置成所述夾緊部分能被推離所述第一面,穿過所述第一孔,並克服所述夾緊裝置的彈力到達所述傳送帶裝置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第二面,從而抵靠著所述第二面把所述元件夾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至少一些所述第一孔是位於所述傳送帶裝置邊緣中的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至少一些所述第一孔在所有側邊具有所述傳送帶裝置的一些部分,同時在一側具有至少一條槽通向傳送帶裝置的邊緣。
4.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至少一些所述第一孔的周邊被所述傳送帶裝置所環繞。
5.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傳送帶裝置在元件被夾靠在其上的位置的水平處基本上是平面。
6.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傳送帶裝置基本上是平面的,所述傳送帶裝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作為傳送帶裝置的第一面,所述傳送帶裝置的至少一部分上的所述第二面作為傳送帶裝置的第二面。
7.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傳送帶裝置是一傳送帶。
8.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傳送帶裝置是環狀的。
9.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夾緊裝置可以從所述傳送帶裝置上拆卸下來。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夾緊裝置可以再次連接到所述傳送帶裝置上。
11.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連接部分位於所述夾緊裝置的第一端。
12.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夾緊部分被設置在所述夾緊裝置的第二端,遠離所述第一端。
13.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連接部分從所述第一面穿過所述傳送帶裝置中的第二孔到所述第二面。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連接部分穿過所述傳送帶裝置中的第三孔回到第一面。
15.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連接部分抵靠著所述第二面。
16.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夾緊裝置還包括接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把所述夾緊部分與所述連接部分連接起來。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連接部分延伸離開所述傳送帶裝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所述接合部分包括腿部,所述腿部被定向成斜嚮往回朝向所述傳送帶。
18.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夾緊裝置還包括抵靠部件,該抵靠部件抵靠著所述第一面。
19.根據當至少引用權利要求13時的權利要求18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穿過所述第二孔的所述連接部分的一些部分位於所述抵靠部件和所述夾緊部分之間。
20.根據權利要求19,或根據當至少引用權利要求13時的權利要求18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相對於所述夾緊部分來說,穿過所述第二孔的所述連接部分的一些部分位於所述抵靠部件的另一側。
21.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夾緊裝置是由彈性材料製成的。
22.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彈簧部分。
23.根據當至少引用權利要求18時的權利要求22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抵靠部件包括所述彈簧部分。
24.根據權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彈簧部分包括卷簧部分。
25.根據權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彈簧部分包括片簧部分。
26.根據權利要求1至24之一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夾緊裝置包括金屬絲彈簧。
27.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多個夾子。
28.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至少一些所述夾子中的每一個夾子具有多個單獨的夾緊部分。
29.根據權利要求28所述的傳送帶設備,其中,至少一些所述夾子中的每一個夾子具有兩個夾緊部分。
30.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該傳送帶設備是基於所述元件為帶形元件來設置的。
31.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傳送帶設備,該傳送帶設備是基於所述帶形元件為引線框條帶來設置的。
32.一種用於傳送帶設備的夾緊裝置,該夾緊裝置包括連接部分和夾緊部分,並且該夾緊裝置設置成與傳送帶裝置相連接,以便提供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送帶設備。
33.一種傳送帶裝置,該傳送帶裝置具有呈位於其一邊緣中的凹槽形式的第一孔、和用於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夾緊裝置的第二孔,以便把所述夾緊裝置連接到所述傳送帶裝置上,從而構成根據權利要求1至31中任一項所述的傳送帶設備。
34.一種用於對元件進行加工處理的設備,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至31中任一項所述的傳送帶設備;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夾緊裝置和/或根據權利要求33所述的傳送帶裝置。
35.根據權利要求34所述設備,還包括加載裝置,該加載裝置用於推動所述夾緊部分,使之穿過所述第一孔,作為將所述元件安裝到所述傳送帶設備上的過程的一部分。
36.根據權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設備,還包括卸載裝置,該卸載裝置用於推動夾著所述元件的夾緊裝置,使之進一步穿過所述第一孔,以便把所述元件從所述傳送帶設備上拆卸下來。
37.一種把夾緊裝置連接到傳送帶裝置上以便提供根據權利要求1至31中任一項所述設備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把所述夾緊裝置的連接部分插入到所述傳送帶裝置的第二孔內,使得所述夾緊裝置的夾緊部分位於所述第二孔的水平之上;圍繞所述第二孔樞轉所述夾緊裝置,以便使所述夾緊部分位於所述第二孔水平之下;以及釋放所述夾緊裝置;其中在所述釋放步驟之後,所述夾緊裝置就已準備好可供使用了;且所述連接方法不包括所述夾緊部分穿過所述傳送帶裝置中的孔。
38.一種對元件進行加工處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把所述元件安裝在根據權利要求1至31中任一項所述的傳送帶設備上;對所述元件施行至少一個加工處理工序;以及把加工後的元件從所述傳送帶設備上拆卸下來。
39.經加工處理的元件,所述元件已根據權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被加工處理過。
40.一種傳送帶設備,基本上按照以上參照附圖的描述和/或如附圖所示來構建和布置的。
41.一種夾緊裝置,基本上按照以上參照附圖的描述和/或如附圖所示來構建和布置的。
42.一種用於對元件進行加工處理的設備,基本上按照以上參照附圖的描述和/或如附圖所示來構建和布置的。
43.一種對元件進行加工處理的方法,基本上按照以上參照附圖的描述和/或如附圖所示。
全文摘要
一種用於在加工處理期間夾持引線框條帶38的傳送帶設備10,這種傳送帶設備10包括一傳送帶12和安裝在該傳送帶上的夾子14。這些夾子14隻在其一端被安裝在傳送帶12上。這些夾子的自由端,即夾緊端36,被設置成遠離傳送帶12的第一面。傳送帶12的下部邊緣處具有一些凹入的孔16,以便使這些夾子14的夾緊端36可以通過這些凹入的孔被推向第二面。同時,條帶38被插入到這些夾緊端36和所述第二面之間。當這些夾緊端36被釋放時,這些夾緊端就會彈回,從而抵靠著所述第二面把條帶38夾緊。
文檔編號C25D17/06GK1500057SQ02807274
公開日2004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01年8月17日
發明者王錦敏 申請人:晏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