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牆體板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1:34:49 1
專利名稱:複合牆體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物的預製構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複合牆體板。
技術背景複合牆體板在文獻特別是中國專利文獻中已有大量報導,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 號CN2806622Y介紹了中空環保複合型輕質牆體板,其是在一對彼此對置的大體上構成為 Z字形的板體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開設具有榫合效應的凹槽,在板體的長度方向的中部間設 貫通孔,孔內充填保溫材料,在板體的上下端面設置埋設有金屬網的防潮隔音板。這種結 構的板雖然具有輕盈的長處,但是不僅製作麻煩,而且安裝及安裝後的後續處理煩瑣(可 見其說明書第2頁第5-ll行描述)。此外,只要有起榫合效應的凹槽的存在,那麼容易在 倉儲、運輸及施工過程中致損而影響使用。實用新型授權公告號CN201065596Y推薦的新型保溫外牆體板,其是由速凝水泥或普 通水泥、粉煤灰、爐渣、石膏、黃砂、水等原料攪拌成膏狀料,再將輕質材料填充塊放入 模具同時將玻纖布置於模具內,將膏狀料注入模具內,由膏狀料將填充塊、鋼絲網片、拉 筋等包裹(說明書第2頁倒數第2行至第3頁第4行)。這種結構的外牆體板的製作流程 長、用及的材料多,而且由於是實心的,因此份量較重。授權公告號CN200992767Y披露 的新型隔熱保溫外牆體板是CN201065596Y的同一申請人,同存所述的欠缺。CN2525144Y公開的牆體板,結構為具有聚苯泡沫製成的保溫層和玻纖氯鎂水泥制 成的裝飾層,在保溫層與裝飾層之間設隔熱層,隔熱層是草或木纖維製成的板。這種結構 的牆體板雖有其在說明書的優點效果欄中所稱的優點,但環保性、抗震性、保溫性以及防 火效果是欠缺的。CN2581572Y公諸的複合加芯型防火牆體板,具體的結構是對兩側的面層內設置保溫 隔熱芯層,這種結構的牆體板存在顧此失彼的欠缺,即雖然具有防火效果,但強度是脆弱 的,此外還不具有環保、節能、隔音、資源再利用和抗震的效果。CN2677483Y推薦的輕質夾心複合牆體板,相對於CN2581572Y而言由於在兩塊面板 之間設置有筋板,因此強度有所改善,但仍不足以消除CN2581572Y所存在的所述的其它CN2908640Y揭示的稻/麥秸杆纖維束為內芯的組合式牆體板具有節能環保和資源再 利用的長處,但隔熱防火、隔音以及強度差系其不足。
由於已有技術中所公開的並且並不僅僅限於前面所例舉的牆體板的結構都不能全面 地集結構簡練、製作方便、環保、節能、隔音、抗震和防火等長處於一體,因此有必要予 以改進,下面將要推薦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於製作的並且既可體現環保節能,又 可表現出良好的隔音、抗震和防火效果的複合牆體板。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 一種複合牆體板,包括兩者彼此面對面固定的 第一、第二板體和位於第一、第二板體之間的阻燃隔熱板,所述的第一板體朝向第二板體 的一側表面或者第二板體朝向第一板體的一側表面構成有突起於板體表面的補強框,在補 強框內以間隔狀態地構成有補強肋,相鄰補強肋之間構成鋪墊腔,所述的阻燃隔熱板鋪置 在鋪墊腔內,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板體為植物秸杆板、木屑板或秸杆玻鎂板。
一種複合牆體板,包括彼此面對面固定的第一、第二板體和位於第一、第二板體之 間的阻燃隔熱板,所述的第一、第二板體之間配設有一封邊框,在封邊框的長度方向或寬 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增強條,相鄰增強條之間構成為敷墊腔,所述的阻燃隔熱板鋪設在敷墊 腔內,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板體為植物秸杆板、木屑板或秸杆玻鎂板。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板體的厚度是相等的。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板體的厚度是不相等的。 在本實用新型的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阻燃隔熱板為巖棉板。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補強肋之間的間距為25-35 cm。 在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增強條之間的間距為25-35 cm。 在本實用新型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封邊框的材料是與所述的第一、 第二板體的材料相同的。
在本實用新型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增強條為橫截面形狀呈矩形的金 屬管材。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練、製作方便的長處;所 使用的材料具有環保和節能性;補強框和補強肋或封邊框和增強條的設置能使第一、第二
板體的強度得以保障;阻燃隔熱板能起到理想的防火、節能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結構圖。 圖3為圖2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2結構的複合牆體板的應用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査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和有 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結合附圖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 是對本實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 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範疇。 實施例1:
請見圖l,給出了第一、第二板體l、 2,第一、第二板體l、 2採用植物秸杆經粉碎 後加入膠粘劑混拌,再由模具壓製成形。當然,也可採用純粹的木屑加入膠粘劑拌勻付諸 模具壓合成形,還可採用秸杆玻鎂板,並且秸杆玻鎂板為複合型的中空結構,這裡所講的 中空結構如形成蜂窩狀。在本實施例中,當製作第一板體l時,在第一板體l所朝向第二 板體2的一側的表面的四周邊緣部位構成有一明顯地突起於第一板體1的補強框4,也就 是說,補強框4一體地構成於第一板體1上。在補強框4之間並且以第一板體1的長度方 向間隔構成有補強肋41,相鄰補強肋41之間的間距為25cm。毫無疑問,補強肋41同樣 是一體地構成於第一板體l上的。由於補強肋41的存在,更具體地講,由於補強肋41突 起於第一板體l的表面,因此相鄰補強肋41之間自然地構成有鋪墊腔411,各鋪墊腔411 內鋪設阻燃隔熱板3,優選而非絕對限於的阻燃隔熱板3的材料為巖棉板。前述的第二板 體2通過設備並且加膠粘劑與補強框4和各補強助41結合,得到三明治式的複合牆體板。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補強框4和補強肋41一體地構成於第一板體1上,因此第一板 體1的厚度比第二板體2的厚度大,通常地,使用狀態下朝外的第一板體1的厚度比第二板體2的厚度大一倍。如果將前述的補強框4和補強肋41 一體地構成於第二板體2上, 那麼應當視為等效性變換而不能認為有脫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範疇。此外,在本實施 例中,各補強肋41是以第一板體1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的,然而,如果改為與第一板體1 的寬度方向相平行,那麼應視為等效。 實施例2:
請見圖2和圖3,在第一、第二板體l、 2之間加設與第一、第二板體l、 2的尺寸相 吻合的封邊框5,封邊框5的材料優選與第一、第二板體1、 2的材料相同,在封邊框5 的中央區域與第一、第二板體l、 2的長度方向相併行地間隔設置增強條51,各增強條51 的兩端與封邊框5相銜接,由於增強條51的存在,從而使相鄰增強條51之間自然地形成 了敷墊腔511,各敷墊腔511內敷設阻燃隔熱板3。在本實施例中,對於增強條51,優選 而非絕對限於地使用橫截面形狀呈矩形的金屬管。相鄰增強條51之間的間距為35cra。第 一、第二板體l、 2均由設備並且加膠粘劑與封邊框5和增強條51相結合,構成三明治形 式的複合牆體板。其餘均同對實施例1的描述。
申請人在實施例1和2中,均例舉了第一板體1比第二板體2厚,但是如果將兩者 的厚度設計為相同,那麼同樣屬於等效性變化。
應用例
請見圖4,在圖中給出了建築物牆體的上梁6和底梁7,在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由實施 例l或2所得到的複合牆體板時,先在上梁6和底梁7上固定槽形鋼8,再在上、底梁6、 7上的槽形鋼8之間固設矩形管架9,在各矩形管架9的空域內插置巖棉板10,然後將本 實用新型的複合牆體板用鉚釘或螺釘或以其它等效的固定方式與矩形管架9的兩側固定, 從而得到輕質的具有環保、節能、隔音、抗震和防火效果理想的牆體。
權利要求1、一種複合牆體板,包括兩者彼此面對面固定的第一、第二板體(1、2)和位於第一、第二板體(1、2)之間的阻燃隔熱板(3),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板體(1)朝向第二板體(2)的一側表面或者第二板體(2)朝向第一板體(1)的一側表面構成有突起於板體表面的補強框(4),在補強框(4)內以間隔狀態地構成有補強肋(41),相鄰補強肋(41)之間構成鋪墊腔(411),所述的阻燃隔熱板(3)鋪置在鋪墊腔(411)內,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板體(1、2)為植物秸杆板、木屑板或秸杆玻鎂板。
2、 一種複合牆體板,包括彼此面對面固定的第一、第二板體(l、 2)和位於第一、第 二板體(l、 2)之間的阻燃隔熱板(3),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第二板體(l、 2)之間配設有 一封邊框(5),在封邊框(5)的長度方向或寬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增強條(51),相鄰增強條(51) 之間構成為敷墊腔(511),所述的阻燃隔熱板(3)鋪設在敷墊腔(511)內,其中,所述的第一、 第二板體(l、 2)為植物秸杆板、木屑板或秸杆玻鎂板。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複合牆體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第二板體(l、 2)的厚度是相等的。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複合牆體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第二板體(l、 2)的厚度是不相等的。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複合牆體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阻燃隔熱板(3)為巖棉板。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牆體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補強肋(41)之間的間距為 25-35 cm 。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複合牆體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增強條(51)之間的間距為 25-35 cm。
8、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複合牆體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封邊框(5)的材料是與所 述的第一、第二板體(l、 2)的材料相同的。
9、 根據權利要求2或7所述的複合牆體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增強條(51)為橫截面 形狀呈矩形的金屬管材。
專利摘要一種複合牆體板,屬於建築物的預製構件技術領域。包括兩者彼此面對面固定的第一、第二板體和位於第一、第二板體之間的阻燃隔熱板,所述的第一板體朝向第二板體的一側表面或者第二板體朝向第一板體的一側表面構成有突起於板體表面的補強框,在補強框內以間隔狀態地構成有補強肋,相鄰補強肋之間構成鋪墊腔,所述的阻燃隔熱板鋪置在鋪墊腔內,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板體為植物秸杆板、木屑板或秸杆玻鎂板。優點具有結構簡練、製作方便的長處;所使用的材料具有環保和節能性;補強框和補強肋或封邊框和增強條的設置能使第一、第二板體的強度得以保障;阻燃隔熱板能起到理想的防火、節能效果。
文檔編號E04C2/38GK201400952SQ20092004008
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10日
發明者陸雪榮 申請人:常熟科盈複合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