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頸肩腰腿痛和扭傷的外敷藥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0:13:34 4
治療頸肩腰腿痛和扭傷的外敷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頸肩腰腿痛和扭傷的痛必貼,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狗脊120份,五加皮100份,川斷100份,皂莢100份,肉桂120份,馬錢子50份,枸杞60份,地龍30份,葛根50份,當歸50份,羌活50份,洋金花50份,川芎50份,僵蠶50份,熟地50份,川牛膝50份,天麻60份,玄參60份,連翹60份,炒枳殼50份,菊花60份,南星30份,草烏60份,川烏60份,乳香30份,沒藥30份。本發明的痛必貼不幹不裂,過敏率低,對頸肩痛、腰痛、腿痛的總有效率均在90%以上,對腿痛的治癒率達81%,對扭傷100%有效,治癒率達89%,療效顯著,治癒率高。
【專利說明】治療頸肩腰腿痛和扭傷的外敷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頸肩腰腿痛和扭傷的痛必貼。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患者由於肝腎虧虛,風、寒、溼乘虛而入,侵襲經絡引起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頸椎痛、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肩周炎、坐骨神經痛、關節活動不利、慢性勞損引起的頸肩腰腿痛,目前,針對這些病症治療有種各樣,常用的治療方法為在患處貼膏藥,傳統的膏藥熬製時很麻煩,中藥先用植物油泡一天,再把中藥熬得黑黃,過濾,再加樟丹,熬到380度左右,冷卻,用水泡48小時,再攤成膏藥。有的因長期過量服藥,毒副作大,有的治療效果差,治療時間長,使用不方便,有的買了藥當時治療後病情有所好轉,但是停藥後又照樣疼痛。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汙染衣褲被褥,不幹不裂,過敏率低,治療頸肩腰腿痛和扭傷療效顯著,治癒率高的痛必貼。
[0004]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治療頸肩腰腿痛和扭傷的痛必貼,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狗脊120份,五加皮100份,川斷100份,皂莢100份,肉桂120份,馬錢子50份,枸杞60份,地龍30份,葛根50份,當歸50份,羌活50份,洋金花50份,川彎50份,僵蠶50份,熟地50份,川牛膝50份,天麻60份,玄參60份,連翹60份,炒枳殼50份,菊花60份,南星30份,草烏60份,川烏60份,乳香30份,沒藥30份。
[0005]該痛必貼的製作方法為:將狗脊、五加皮、川斷、皂莢、肉桂、馬錢子、枸杞、地龍、葛根、當歸、羌活、洋金花、川芎、僵蠶、熟地、川牛膝、天麻、玄參、連翹、炒枳殼、菊花、南星、草烏、川烏、乳香、沒藥磨成100-120目的藥末,按熱熔膠與藥末重量比1: 0.8-0.9取熱熔膠加熱熔化,加入上述藥末,然後加入30%的辣椒素油溶劑,再加入0.5%的雙氯滅痛,攪拌混合均勻,冷卻成膏,晾上一天就能給患者使用。
[0006]本發明各中藥原料的藥理活性如下:
[0007]狗脊,苦、甘,溫,歸肝、腎經,祛風溼,補肝腎,強腰膝,主治風溼痺痛,腰膝酸軟,下肢無力,尿頻,遺尿,白帶過多。外敷金瘡止血。
[0008]五加皮,辛、苦、甘,溫,歸肝、腎經,祛風溼,壯筋骨,益智,利水,《藥性論》:能破逐惡風血,四肢不遂,賊風傷人,軟腳,暨腰,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痺溼內不足,主虛贏,小兒三歲不能行。
[0009]川斷,苦、甘、辛,微溫,歸肝、腎經,補肝腎,續筋骨,調血脈。治腰背酸痛,足膝無力,胎漏,崩漏,帶下,遺精,跌打損傷,金瘡,痔漏,癰疽瘡腫。
[0010]皂莢,辛、鹹、溫、有毒,歸肺、大腸經,祛痰止咳,開竅通閉,殺蟲散結,主治痰咳喘滿;中風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語;癲癇;喉痺;二便不通;癰腫疥癬。
[0011]肉桂,辛、甘,熱,歸腎、脾、心、肝經,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洩瀉,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閉症瘕,陰疽,流注,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別錄》:主心痛,脅風,脅痛,溫筋,通脈,止煩、出汗。主溫中,利肝肺氣,心腹寒熱、冷疾,霍亂轉筋,頭痛,腰痛,止唾,咳嗽,鼻能:能墮胎,堅骨節,通血脈,理疏不足;宣導百藥,無所畏。
[0012]馬錢子,苦,寒,歸肝、脾經,興奮健胃,消腫毒,涼血。主治四肢麻木,癱瘓,食欲不振,痞塊,癰瘡腫毒,咽喉腫痛。
[0013]枸杞,甘,平,歸肝、腎、肺經,滋補肝腎,明目,潤肺,用於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視力減退、腰膝酸軟、遺精消渴及陰虛勞嗽。
[0014]地龍,鹹,寒,歸肝、脾、膀胱經,清熱,鎮痙,利尿,解毒。主治熱病驚狂、小兒驚風、咳喘、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小便不通、風溼關節疼痛,半身不遂等症。外用塗丹毒、漆瘡等症。
[0015]葛根,甘、辛、涼,歸脾、胃經,發表解肌,昇陽透疹,解熱生津,用於外感發熱,頭痛、無汗、項背強痛,麻疹初起,發熱、惡寒、疹出不暢等證,溼熱瀉痢、脾虛腹瀉,熱病煩渴及消渴證口渴多飲。
[0016]當歸,昧甘,辛,苦,性溫,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主治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痺,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扑損傷。 [0017]羌活,味辛,苦,性溫,歸膀胱、腎經,散表寒;祛風溼;利關節;止痛。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風水浮腫;瘡瘍腫毒。用於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洩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解表散寒,祛風勝溼,止痛。
[0018]洋金花,辛,性溫,歸心、肺、脾經,止咳平喘,止痛鎮靜,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風溼痺痛,小兒慢驚。
[0019]川芎,性溫,歸肝、膽、心經,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難產,胞衣不下,產後惡露腹痛,腫塊,心胸脅疼痛,跌打損傷腫痛,頭痛眩暈目暗,風寒溼痺,肢體麻木,癰疽瘡瘍。
[0020]僵蠶,鹹、辛,平,歸肝、肺經,祛風,解痙,化痰,散結。用於驚風抽搐,咽喉腫痛,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痺,皮膚瘙癢。
[0021]熟地,甘,微溫,歸肝、腎經,補血養陰,填精益髓。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及腎陰不足,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等證。
[0022]川牛膝,甘,微苦,性平,歸肝、腎經,活血祛瘀,補肝腎,強筋骨,利水通淋,引血下行。
[0023]天麻,甘、平,歸肝經,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祛風通絡。用於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J 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症。
[0024]玄參,味甘、苦、鹹,性微寒,歸肺、胃、腎經,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主治溫邪入營,內陷心包,溫毒發斑,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瘰癧、白喉、癰腫瘡毒。
[0025]連翹,苦,微寒,歸肺、心、膽經,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0026]炒枳殼,苦、辛、酸,溫,歸脾、胃經。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用於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官脫垂。[0027]菊花,辛、甘、苦,微黃,歸肺、肝經,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用於外感風熱及溫病初起,發熱、頭昏頭痛,肝經風熱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腫痛,肝風頭痛及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及療瘡腫毒等症。
[0028]南星,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散風、祛痰、鎮驚、止痛,治中風麻痺,手足痙攣,頭痛眩暈,驚風痰盛等病症。
[0029]川烏,辛、苦,熱,歸心、肝、腎、脾經,祛風除溼,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溼痺、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用於治療風寒溼痺、關節疼痛等病症。
[0030]草烏,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祛風除溼,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溼痺,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0031]乳香,辛苦,溫,歸心、肝、脾經,調氣活血,定痛,追毒。治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痛經,產後瘀血刺痛。
[0032]沒藥,苦,辛,平,肝、脾、心、腎經,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主治胸腹瘀痛、痛經、經閉、症瘕、跌打損傷、癰腫瘡瘍、腸癰、目赤腫痛。
[0033]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痛必貼不幹不裂,過敏率低,對頸肩痛、腰痛、腿痛的總有效率均在90 %以上,對頸肩痛、腰痛的治癒率在60 %以上,對腿痛的治癒率達81%,對扭傷100%有效,治癒率達89%,療效顯著,治癒率高。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描述,但是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凡是不背離本發明構思的改變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0035]治療頸肩腰腿痛和扭傷的痛必貼,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狗脊120份,五加皮100份,川斷100份,皂莢100份,肉桂120份,馬錢子50份,枸杞60份,地龍30份,葛根50份,當歸50份,羌活50份,洋金花50份,川彎50份,僵蠶50份,熟地50份,川牛膝50份,天麻60份,玄參60份,連翹60份,炒枳殼50份,菊花60份,南星30份,草烏60份,川烏60份,乳香30份,沒藥30份。
[0036]製備時,將上述中藥磨成100-120目的藥末,按熱熔膠與藥末重量比1: 0.8_0.9取熱熔膠加熱熔化,加入上述藥末,然後加入30%的辣椒素油溶劑,再加入0.5%的雙氯滅痛,攪拌混合均勻,冷卻成膏,晾上一天就可敷於患處。
[0037]利用本發明的痛必貼對350例頸肩腰腿痛及扭傷患者進行治療,治療方法為:將本發明的痛必貼貼於患處,每隔3天換一次藥,一貼為一療程。
[0038]療效判斷標準:
[0039]治癒:炎症、疼痛感、骨刺、麻木感等症狀消失,不再復發;
[0040]有效:炎症、疼痛感、骨刺、麻木感等症狀有不同程度的減輕或變小;
[0041]無效:症狀無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趨勢。
[0042]療效結果統計如下:
[0043]
【權利要求】
1.治療頸肩腰腿痛和扭傷的痛必貼,其特徵在於,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狗脊120份,五加皮100份,川斷100份,皂莢100份,肉桂120份,馬錢子50份,枸杞60份,地龍30份,葛根50份,當歸50份,羌活50份,洋金花50份,川彎50份,僵蠶50份,熟地50份,川牛膝50份,天麻60份,玄參60份,連翹60份,炒枳殼50份,菊花60份,南星30份,草烏60份,川烏60份,乳香30份,沒藥30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頸肩腰腿痛和扭傷的痛必貼,其特徵在於,該痛必貼的製作方法為:將狗脊、五加皮、川斷、阜莢、肉桂、馬錢子、枸杞、地龍、葛根、當歸、憲活、洋金花、川芎、僵蠶、熟地、川牛膝、天麻、玄參、連翹、炒枳殼、菊花、南星、草烏、川烏、乳香、沒藥磨成100-120目的藥末,按熱熔膠與藥末重量比1: 0.8-0.9取熱熔膠加熱熔化,加入上述藥末,然後加入30%的辣椒素油 溶劑,再加入0.5%的雙氯滅痛,攪拌混合均勻,冷卻成膏。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3989964SQ201410185050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5日
【發明者】冉德學, 郝俊仙 申請人:冉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