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頂盒底殼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23:34:24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成型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種機頂盒底殼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機頂盒底殼是用於容納電子部件的部分,其質量的優劣會影響機頂盒的性能。在機頂盒底殼加工過程中會涉及倒扣,如果沒有對倒扣進行相應的處理或者採取的措施不當,很容易導致產品脫模困難,甚至產品出不來的情況,會直接影響機頂盒底殼的加工質量。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特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機頂盒底殼成型模具,能夠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技術缺陷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機頂盒底殼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從上至下包括依次連接的上固定座、壓板和上模板,所述下模從下至上包括依次連接的下固定座、頂針板和下模板,所述上固定座與上模板間設置有行位機構,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通過側精定位組件輔助合模和開模操作,其中下模板上安裝有後模仁,所述後模仁上安裝有2個後模組件,且後模組件包括若干圓頂針、多個倒扣斜頂機構和多個司筒,若干圓頂針安裝在後模仁的合模位的內側,若干圓頂針之間設置有多個倒扣斜頂機構,多個司筒分別安裝在對應的倒扣斜頂機構的外側,後模組件還包括與成型產品的扣位相適配的扣件。
進一步地,每個倒扣斜頂機構包括斜頂和斜頂座,斜頂固定安裝在斜頂座內,且斜頂抵接在司筒的筒壁上。
進一步地,倒扣斜頂機構與司筒的數量相同,數量均為4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倒扣斜頂機構和司筒的相互配合完成機頂盒底殼的倒扣,脫模簡單,而且設置有扣件扣住產品的扣位,有效的減少在脫模過程中產品變形、報廢的現象,大大提高了模具的成型精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後模仁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後模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上模,2、下模,3、上固定座,4、壓板,5、上模板,6、下固定座,7、頂針板,8、下模板,9、行位機構,10、側精定位組件,11、後模仁,12、後模組件,13、圓頂針,14、倒扣斜頂機構,15、司筒,16、扣件,17、斜頂,18、斜頂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的限定。
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機頂盒底殼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從上至下包括依次連接的上固定座3、壓板4和上模板5,下模2從下至上包括依次連接的下固定座6、頂針板7和下模板8,上固定座3與上模板5間設置有行位機構9,上模板5和下模板8通過側精定位組件10輔助合模和開模操作,其中下模板8上安裝有後模仁11,後模仁11上安裝有2個後模組件12,且後模組件12包括若干圓頂針13、多個倒扣斜頂機構14和多個司筒15,若干圓頂針13安裝在後模仁11的合模位的內側,若干圓頂針13之間設置有多個倒扣斜頂機構14,多個司筒15分別安裝在對應的倒扣斜頂機構14的外側,後模組件12還包括與成型產品的扣位相適配的扣件16。
在本實施例中,每個倒扣斜頂機構14包括斜頂17和斜頂座18,斜頂17固定安裝在斜頂座18內,且斜頂17抵接在司筒15的筒壁上,由於司筒15的埠上有尖鐵,因此在設計斜頂17時,將凸出於司筒15筒壁的斜頂17的頂頭削去一部分,使得斜頂17的頂頭不抵接在司筒15的埠上。
在本實施例中,倒扣斜頂機構14與司筒15的數量相同,數量均為4個,通過倒扣斜頂機構14和司筒15的相互配合完成機頂盒底殼的倒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倒扣斜頂機構和司筒的相互配合完成機頂盒底殼的倒扣,脫模簡單,而且設置有扣件扣住產品的扣位,有效的減少在脫模過程中產品變形、報廢的現象,大大提高了模具的成型精度。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故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之形狀、構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