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檔選擇開關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2:28:54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開關領域,具體是說是一種多檔選擇開關支架。
背景技術:
多檔位旋轉開關是一種常用的電器開關,可實現不同檔位的輸出。現有技術中的多檔位旋轉開關主要由導電的動觸片和靜觸片之間的配合實現電路通斷、以及動觸片與不同靜觸片的配合實現換擋。動觸片依靠壓縮彈簧實現動觸片與靜觸片之間的緊密接觸,且通過壓縮彈簧、滾球以及多個凹槽實現檔位定位。由於採用了壓縮彈簧、滾球等零件導致開關整體結構複雜,零件較多而導 致裝配不便。同時動觸片在轉動換擋過程中可能會同時連接兩個靜觸片而導致不良後果,可靠性差。
申請號為201320245687.6 的一種多檔位旋轉開關, 包括上蓋、底殼、及旋轉軸,所述旋轉軸轉動穿設所述上蓋,所述上蓋固定連接於所述底殼,所述底殼具有一底板,所述底板上設有中心觸片及多個邊觸片,所述中心觸片位於所述旋轉軸的軸線上,多個所述邊觸片環繞所述中心觸片排布;所述旋轉軸的內側端沿徑向延伸形成一聯動部,所述聯動部朝向所述底板的一面開設有卡槽;
所述多檔位開關還包括檔位轉換件;所述檔位轉換件彈性壓緊在所述卡槽中,其包括一體成型的跳板及彈片;所述跳板壓向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所述彈片壓向靠近所述上蓋的方向;所述跳板為條形,沿旋轉軸的徑向設置,其具有相對的中心端和邊端,所述中心端抵靠於所述中心觸片;所述邊端向所述卡槽內彎折形成彎折部;所述彈片自所述跳板的中心端向靠近邊端方向延伸,並抵靠於所述上蓋;
所述底板的內側面設有多個下頂齒,繞所述旋轉軸的軸向排布在所述中心觸片與所述邊觸片之間,相鄰兩個下頂齒之間形成下檔位槽;所述跳板具有一位於所述邊端與所述中心端之間的下檔位部;當所述下檔位部位於所述下檔位槽中時,所述邊端抵靠於所述邊觸片,所述跳板將所述中心觸片與所述邊觸片電連接;當所述檔位轉換件在所述旋轉軸帶動下旋轉使所述跳板以中心端為中心轉動、所述下檔位部抵靠於所述下頂齒時,所述檔位轉換件彈性形變,所述邊端與所述邊觸片分離。
在該實用新型中,檔位轉換件包括一體成型的跳板及彈片,利用檔位轉換件一個部件即可將邊觸片與中心觸片連接,同時利用跳板及彈片之間的彈性使得跳板與邊觸片及中心觸片的連接可靠。採用該種結構雖然能夠實現跳板與邊觸片及中心觸片的連接可靠,但是在該結構中跳板及彈片通常採用金屬材料,製造成本高、製程複雜,不易降低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檔選擇開關支架,和對應的旋轉開關轉軸配合,可以達到檔位轉換的作用,同時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多檔選擇開關支架,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兩側各設置兩個安裝件,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中心設置有一用於安裝轉軸的軸孔,所述軸孔的外壁通過三根連接杆與殼體內壁連接,圍繞著所述軸孔設置有三根懸臂,所述三根懸臂在軸向方向上位於軸孔的上方,所述懸臂的根部固定在殼體上,所述懸臂的端部懸空,所述懸臂為弧形結構,朝向軸孔方向彎曲,所述懸臂懸空端的內側朝向軸孔方向形成三角狀凸起,所述三角狀凸起形成檔位限位支撐結構,所述多檔選擇開關支架由塑料材料製成。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三根懸臂的檔位限位支撐結構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在軸孔的外圍上方;所述懸臂從根部到端部逐漸變窄,以軸孔的圓心為圓心,所述每根懸臂的根部和端部之間的圓心角為85~100°。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所述懸臂根部與殼體連接處的寬度與懸臂端部最窄處之比1:3~1:5,所述三角狀凸起的凸出高度與懸臂的長度之比為1:5~8,調節兩者的比值可以調節轉軸換擋的扭矩。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每個安裝件上均設置安裝孔,所述殼體一側的兩個安裝件之間的間距大於另一側的兩個安裝件之間的間距。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所述塑料材料為聚甲醛POM。
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多檔選擇開關支架和對應的旋轉開關轉軸上配合,利用本實用新型懸臂的彈性,使得旋轉開關轉軸上的旋轉擋塊在扭力作用下,得以跨越檔位限位支撐結構,從而實現檔位轉換。本實用新型能利用將選擇開關中傳統的金屬結構件以塑料結構件來替代,其目的是用以增加生產效率並降低生產成本。該實用新型的塑料材料一般選用聚甲醛POM,POM強度、剛度高,彈性好,減磨耐磨性好。其力學性能優異,比強度可達50.5MPa,比剛度可達2650MPa,與金屬十分接近。POM的力學性能隨溫度變化小,POM的衝擊強度較高。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利用檔位限位支撐結構提供了一種性能良好的檔位轉換件,並且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並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A-A剖視圖。
圖4為與本實用新型的多檔選擇開關支架相對應的旋轉開關轉軸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出詳細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多檔選擇開關支架,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的兩側各設置兩個安裝件2,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中心設置有一用於安裝轉軸的軸孔3,軸孔3的底部形成外擴的擴口,所述軸孔3的外壁通過三根連接杆4與殼體內壁連接,圍繞著所述軸孔設置有三根懸臂5,所述三根懸臂5在軸向方向上位於軸孔3的上方,所述懸臂5的根部固定在殼體1上,所述懸臂5的端部懸空,所述懸臂5為弧形結構,朝向軸孔3方向彎曲,所述懸臂5懸空端的內側朝向軸孔方向形成三角狀凸起6,所述三角狀凸起6形成檔位限位支撐結構,所述多檔選擇開關支架由塑料材料製成。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三根懸臂5的檔位限位支撐結構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在軸孔3的外圍上方,三根連接杆4與三根懸臂5間隔設置;所述懸臂5從根部到端部逐漸變窄,以軸孔3的圓心為圓心,所述每根懸臂5的根部和端部之間的圓心角為85~100°。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所述懸臂5根部與殼體連接處的寬度與懸臂5端部最窄處之比1:3~1:5。經試驗,調節檔位限位支撐結構高度和懸臂長度之間的比例,可以調節轉軸換擋的扭矩。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所述三角狀凸起6的凸出高度與懸臂5的長度之比為1:5~8,在該比例下,所述轉軸換擋的扭矩屬於適合的範圍,既能明顯感受到換擋的阻力,又不至於阻力太大而影響操作性。為了保證換擋的潤滑程度,優選地所述三角狀凸起6的頂角角度優選為110~140°。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每個安裝件2上均設置安裝孔,所述殼體一側的兩個安裝件之間的間距大於另一側的兩個安裝件之間的間距,兩者之比為1.4~1.6:1。由於兩側的安裝件之間的間距不同,在多檔選擇開關支架安裝時便於確定安裝的方向性,不易發生安裝錯誤。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所述塑料材料為聚甲醛POM。
與本實用新型的多檔選擇開關支架相對應的旋轉開關轉軸如圖4所示,該旋轉開關轉軸包括一轉軸7,在轉軸7的靠近根部位置設置有一圓環形結構8,所述圓環形結構8的圓周外壁設置有與多檔選擇開關支架懸臂的檔位限位支撐結構相配合的若干個旋轉擋塊9。
在轉軸上施加扭力,旋轉擋塊在扭力作用下形成旋轉趨勢,檔位限位支撐結構前側的旋轉擋塊對檔位限位支撐結構產生推力,由於懸臂的彈性,在旋轉擋塊對檔位限位支撐結構的推力的作用下,懸臂發生形變,使得旋轉擋塊得以跨越檔位限位支撐結構,旋轉至檔位限位支撐結構的後側,而下一旋轉擋塊位於檔位限位支撐結構的前側。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只局限於上述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