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鋼製纖維濾池的製作方法
2023-10-29 17:15:27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汙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鋼製纖維濾池。
背景技術:
水處理淨化和過濾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淨水器,由反應區和沉澱區組成,需要淨化的水在反應區與混凝劑反應後,在沉澱區進行沉澱得以淨化;2、無閥濾池,常見有壓力式無閥濾池和重力式無閥濾池,一種不用閥門切換過濾與反衝洗過程的快濾池,由濾池本體、進水裝置、虹吸裝置三部分組成,在運行過程中,出水水位保持恆定,濾料不斷截留懸浮物,進水水位則隨濾層的水頭損失增加而不斷在吸管內上升,當水位上升到虹吸管管頂,並形成虹吸時,即自動開始濾層反衝洗,衝洗廢水沿虹吸管排出池外,然後進入下一個過濾周期。一般水體淨化,如河水淨化,需要進行反應、沉澱和過濾過程,但由於上述兩種形式的淨水器,在不同的淨水器中完成,需要中間水池,二次提升,所以需要一種具有合理組合的一體化淨水器,以完成淨水過程。
在水處理領域中,對水過濾主要採用罐體壓力過濾和填料無壓重力過濾,其濾料大部分呈水平分布,其主要缺點:水中懸浮物很快沉澱在濾料的表面,從而使過流面積減少,堵塞流水通道,必須要停機進行反衝洗,需要建設大型的鼓風機房,以及反衝洗泵房,並且一段時間就要更換濾料,運行能耗高,操作強度大,佔地面積很大,土建費用高,單位噸水成本較高。在水處理技術領域中纖維濾料過濾池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具有處理效果好,水質水量穩定,運行維護簡單方便等優點。水處理需要提高處理水質,系統更加穩定,濾料容易清洗及使用壽命長,已成為本領域急待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效鋼製纖維濾池:
一種高效鋼製纖維濾池,包括立式圓柱形結構的筒體,所述筒體上部設有底部為過濾層的密封水槽,所述密封水槽兩端分別連接進水口與反清洗排水口,所述過濾層下方設有防跑料裝置,所述防跑料裝置下方設有用於過濾雜質的纖維填料濾層,所述纖維填料濾層下方設有集水配氣裝置,所述集水配氣裝置包括多孔板和長柄濾頭,所述集水配氣裝置下方的筒體側壁上分別設有出水口、反洗進水口、反洗進氣口、放空口,所述進水口、反清洗排水口、出水口、反洗進水口、反洗進氣口、放空口均設有控制閥門。
優選的,防跑料裝置為與筒體側壁相對固定的攔截蓋板,所攔截蓋板設有過濾層或多個均勻陣列的過濾孔,用於均勻布水。
優選的,所述攔截蓋板與筒體的側壁構成螺紋配合。
優選的,所述集水配氣裝置還包括與筒體底部相對固定的支撐筋,所述支撐筋連接多孔板下端,用於支撐多孔板。
優選的,所述出水口分別連接兩根支管,所述兩根支管分別為過濾出水管和初濾出水管。
優選的,還包括上位機,所述上位機連接各個控制閥門。
優選的,所述密封水槽與防跑料裝置之間設有用於檢測液體雜質濃度的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連接上位機。
優選的,所述纖維填料濾層採用彗星式纖維濾料。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傳統的鋼製濾池多為矩形結構,本專利為立式圓柱形結構。過濾流程:打開進水口與出水口,其餘關閉處於打開狀態(此時反清洗排水口處於關閉狀態),原水從側面進水,通過進水槽(同時也是反洗排水槽)及防跑料裝置進行均勻布水,水中的懸浮物等雜質經纖維填料濾層進行吸附、截留、深層過濾後經集水裝置進入裝置底部清水腔(既多孔板與筒體側壁、底面構成的空腔),通過出水口的管道流出。
反清洗流程:打開反洗進水口或反洗進氣口、打開反洗排水口,其餘關閉,反洗時裝置底部進水或進氣,將纖維填料濾層的粘著雜質通過水流或氣流上升,再通過反洗排水口排出。該裝置結構簡單、製作方便、成本比傳統矩形框架結構濾池裝置更省。
附圖說明
附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即增加了檢測裝置。
1筒體、2密封水槽、3進水口、4反清洗排水口、5攔截蓋板、6纖維填料濾層、7多孔板、8長柄濾頭、9反洗進水口、10反洗進氣口、11放空口、12支撐筋、13出水口、14過濾出水管、15初濾出水管、16檢測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高效鋼製纖維濾池,包括立式圓柱形結構的筒體1與上位機,所述筒體1上部設有底部為過濾層的密封水槽2,所述密封水槽2兩端分別連接進水口3與反清洗排水口4,所述過濾層下方設有防跑料裝置,防跑料裝置為與筒體1側壁相對固定的攔截蓋板5,所攔截蓋板5中間為過濾層結構,用於均勻布水並且初步過濾,所述攔截蓋板5與筒體1的側壁構成螺紋配合,避免在反清洗的過程中將攔截蓋板5頂出脫落筒體1。所述防跑料裝置下方設有用於過濾雜質的纖維填料濾層6,所述纖維填料濾層6採用彗星式纖維濾料,因此不用像傳統砂濾池需經常補充和更換濾料,所述纖維填料濾層6下方設有集水配氣裝置,所述集水配氣裝置由多孔板7和長柄濾頭8、與筒體1底部相對固定的支撐筋12構成,所述支撐筋12連接多孔板7下端,用於支撐多孔板7。所述集水配氣裝置下方的筒體1側壁上分別設有出水口13、反洗進水口9、反洗進氣口10、放空口11,所述進水口3、反清洗排水口4、出水口13、反洗進水口9、反洗進氣口10、放空口11均設有控制閥門,所述上位機連接各個控制閥門。
所述出水口13分別連接兩根支管,所述兩根支管分別為過濾出水管14和初濾出水管15,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要求選擇是否進行再次加工過濾。
傳統的鋼製濾池多為矩形結構,本專利為立式圓柱形結構。過濾流程:打開進水口3與出水口13,其餘關閉處於打開狀態(此時反清洗排水口4處於關閉狀態),原水從側面進水,通過進水槽同時也是反洗排水槽及防跑料裝置進行均勻布水,水中的懸浮物等雜質經纖維填料濾層6進行吸附、截留、深層過濾後經集水裝置進入裝置底部清水腔(即多孔板7與筒體1側壁、底面構成的空腔),通過出水口13的管道流出。
反清洗流程:打開反洗進水口9或反洗進氣口10、打開反洗排水口,其餘關閉,反洗時裝置底部進水或進氣,將纖維填料濾層6的粘著雜質通過水流或氣流上升,再通過反洗排水口排出。該裝置結構簡單、製作方便、成本比傳統矩形框架結構濾池裝置更省。
實施例2:增加了檢測裝置16,所述密封水槽2與防跑料裝置之間設有用於檢測液體雜質濃度的檢測裝置16,所述檢測裝置16連接上位機,可以實時檢測液體的汙染程度從而判斷是否啟停反清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