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持針器託架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6:05:54 1
醫用持針器託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臨床醫學器械,尤其涉及託架,具體為一種醫用持針器託架,解決了現有持針器放置在無菌敷料上易感染、飛落而採用傳送方式存在被刺傷風險的問題。醫用持針器託架,包括三塊醫用橡膠板,且三塊醫用橡膠板的內端固定,相鄰兩塊醫用橡膠板的夾角為120度,每塊醫用橡膠板的外端設置有若干個弧形凹槽。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可靠,杜絕了持針器放置時易感染、飛脫現象的發生,降低術中針刺傷的概率,穩定性能較好,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成本低的優點。
【專利說明】醫用持針器託架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臨床醫學器械,尤其涉及託架,具體為一種醫用持針器託架。
【背景技術】
[0002] 手術過程針刺傷、術中縫合針飛落以及術後感染是外科醫生最為頭痛的事情。
[0003] 針刺傷作為一種因職業暴露而引起的職業損傷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據統計,有 20多種疾病可因針刺傷而傳染,80%護師人員有被針刺傷的經歷,給醫護人員帶來身體危 害,造成恐懼、焦慮及心裡壓力,尤其是被帶愛滋病的針頭刺傷,給醫院因刺傷後檢查、治療 造成經濟損失,同時有醫生再次傳染給患者的二重感染社會危害。
[0004] 手術過程中器械清點是醫護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該過程中,最為頭痛的 是縫合針的飛脫,因其體積小而尋找困難,到處翻找,不但延長手術時間,也增加感染機率。
[0005] 手術部位感染是外科患者最常見的感染,常發生在手術過程中,已引起醫務人員 廣泛關注。術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時間、再入院率和醫療費用都顯著高於沒有感染的 患者,而深部的手術部位感染比表淺傷口感染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顱腦術後顱內 感染是顱腦術後嚴重的併發症,一旦發生,治療起來非常棘手,難以控制。
[0006] 預防針刺傷、縫合針飛落及手術部位的感染至關重要;加強醫護人員教育,增強防 範意識同時,設備改進也是重要方法之一。上述三者在手術中存在一個共同的環節,那就是 帶針的持針器的傳遞與放置,目前仍沒有專門放置帶針持針器的器械,護士一般將帶針的 持針器放置在無菌敷料上方,因針與持針器成垂直角度,必然針尖或針尾對準鋪有敷料的 金屬託盤,該過程容易導致針扎穿敷料而接觸到非無菌區,增加感染概率,同時可能因向託 盤放置時兩種硬性物體接觸導致縫合針的飛落。
[0007]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目前主要就是將帶針的持針器直接在醫生與護士傳送, 因手術需要醫生全神貫注,甚至目不轉睛的盯著手術區域,這樣傳送增加護士被針刺傷的 風險。
【發明內容】
[0008]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持針器沒有專門放置的器械而直接放置在無菌敷料上 易感染、飛落而採用傳送方式存在被刺傷風險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醫用持針器託架。
[0009] 本實用新型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醫用持針器託架,包括三塊醫用橡膠板, 且三塊醫用橡膠板的內端固定,相鄰兩塊醫用橡膠板的夾角為120度,每塊醫用橡膠板的 外端設置有若干個弧形凹槽。
[0010] 採用該結構設計的託架,放置穩定性強,弧形凹槽的設置增強託架和持針器的防 滑性能,克服了現有持針器放置在無菌敷料上易感染、飛落而採用傳送方式存在被刺傷風 險的問題。
[0011]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可靠,杜絕了持針器放置時易感染、飛脫現象的發生,降 低術中針刺傷的概率,穩定性能較好,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成本低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 圖2為圖1的側視示意圖。
[0014] 圖中:1-醫用橡膠板,2-弧形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醫用持針器託架,包括三塊醫用橡膠板1,且三塊醫用橡膠板1的內端固定,相鄰 兩塊醫用橡膠板1的夾角為120度,每塊醫用橡膠板1的外端設置有若干個弧形凹槽2。
[0016] 具體實施過程中,醫用橡膠板的垂直高度3. 0cm ;弧形凹槽2的數量為三個,深度 為0· 5cm,寬度為1. 5cm。
【權利要求】
1. 一種醫用持針器託架,其特徵在於:包括三塊醫用橡膠板(1),且三塊醫用橡膠板 (1)的內端固定,相鄰兩塊醫用橡膠板(1)的夾角為120度,每塊醫用橡膠板(1)的外端設 置有若干個弧形凹槽(2)。
【文檔編號】A61B17/062GK203885551SQ201420001085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日
【發明者】王春紅 申請人:王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