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板與結構頂板或梁的固定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20:35:44 1
專利名稱:隔牆板與結構頂板或梁的固定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施工中採用的隔牆板與結構頂板或梁的固定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在積極倡導節能降耗、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建築隔牆板被大量應用。這些隔 牆板主要是在民用建築和工業廠房的非承重內隔牆、內部隔斷的施工上使用。在隔牆板安 裝時要考慮與結構頂板或梁的固定方式以及與牆柱面的固定方式。現有將隔牆板與結構頂 板或梁的固定方式大多採用的是外置式L卡點式外表面固定結構,該結構不僅影響美觀, 而且強度低,抗震性能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抗震性較高的隔牆板與結構頂板或梁 的固定安裝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隔牆板與結構頂板或梁的固定 安裝結構,所述隔牆板的頂面與結構頂板或梁之間設置有固定條,該固定條的上端錨固在 結構頂板或梁上,下端與設置在隔牆板頂面的抗震凹槽相適配;所述隔牆板的頂面與結構 頂板或梁之間的位於所述固定條外側的區域填塞有粘接料。其中,所述固定條可選擇採用木製或塑料實體,將該實體通過射釘錨固在結構頂 板或梁上,底部與設置在隔牆板頂面的抗震凹槽相適配。或者,所述固定條也採用帶有兩側翼緣的槽型鋼,該槽型鋼的兩側翼緣分別通過 射釘錨固在結構頂板或梁上,底部與設置在隔牆板頂面的抗震凹槽相適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本申請的固定安裝結構可使牆面上端的連接橫縫 形成一個連接整體,既且不影響牆面美觀,便於裝修,並且還具有更加優越的抗震性能。本 申請尤其適用於民用建築和工業廠房的非承重內隔牆、內部隔斷的施工。
圖1為本申請隔牆板與結構頂板或梁的固定安裝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申請中帶有兩側翼緣槽型鋼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為粘接料1、隔牆板2、固定條3、抗震凹槽4、槽型鋼5、翼緣6、射釘7。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在如圖1所示的隔牆板與結構頂板或梁的固定安裝結構中,隔牆板2的頂面與結 構頂板或梁之間設置有固定條3,該固定條3的上端錨固在結構頂板或梁上,下端與設置在 隔牆板2頂面的抗震凹槽4相適配;所述隔牆板2的頂面與結構頂板或梁之間的位於所述 固定條3外側的區域填塞有粘接料1。採用該結構可使牆面上端的連接橫縫形成一個連接
3整體,既且不影響牆面美觀,便於裝修,並且通過固定條3的加固作用,保證了隔牆板的抗 震性能。所述固定條3可採用木製或塑料實體,該實體通過射釘錨固在結構頂板或梁上,底 部與設置在隔牆板2頂面的抗震凹槽4相適配。若選用木製實體,最好先用生石灰在實體 表面做防腐防蟻處理。如圖2所示,所述固定條3也採用帶有兩側翼緣6的槽型鋼5,該槽 型鋼5的兩側翼緣6分別通過射釘7錨固在結構頂板或梁上,底部與設置在隔牆板2頂面 的抗震凹槽4相適配。
權利要求隔牆板與結構頂板或梁的固定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隔牆板(2)的頂面與結構頂板或梁之間設置有固定條(3),該固定條(3)的上端錨固在結構頂板或梁上,下端與設置在隔牆板(2)頂面的抗震凹槽(4)相適配;所述隔牆板(2)的頂面與結構頂板或梁之間的位於所述固定條(3)外側的區域填塞有粘接料(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牆板與結構頂板或梁的固定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固 定條(3)採用木製或塑料實體,該實體通過射釘錨固在結構頂板或梁上,底部與設置在隔 牆板(2)頂面的抗震凹槽(4)相適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牆板與結構頂板或梁的固定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固 定條(3)採用帶有兩側翼緣(6)的槽型鋼(5),該槽型鋼(5)的兩側翼緣(6)分別通過射釘 (7)錨固在結構頂板或梁上,底部與設置在隔牆板(2)頂面的抗震凹槽(4)相適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抗震性較高的隔牆板與結構頂板或梁的固定安裝結構。在該固定安裝結構中,隔牆板的頂面與結構頂板或梁之間設置有固定條,該固定條的上端錨固在結構頂板或梁上,下端與設置在隔牆板頂面的抗震凹槽相適配;所述隔牆板的頂面與結構頂板或梁之間的位於所述固定條外側的區域填塞有粘接料。採用本申請的固定安裝結構可使牆面上端的連接橫縫形成一個連接整體,既不影響牆面美觀,便於裝修,並且還具有更加優越的抗震性能。本申請尤其適用於民用建築和工業廠房的非承重內隔牆、內部隔斷的施工。
文檔編號E04B2/82GK201704828SQ20102023597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4日
發明者餘毅, 劉剛, 林裕, 王文珏, 紀福強 申請人:成都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