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夫流亡美國賣皮蛋
2023-10-13 19:11:54 1
蔣介石退居臺灣後,陳立夫與主席陳誠不睦,為防止內鬥,蔣介石決定讓陳立夫離開臺灣。
陳立夫察言觀色,一次在跟蔣介石談話時主動表示:「總裁,大陸失敗,黨、政、軍三方面都應該有人出面承擔責任。黨的方面,果夫和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我覺得果夫和我都不宜參加此次黨的改造。」蔣介石聽後,默不作聲。不久,陳立夫得到了蔣介石的命令,叫他在24小時內離開臺灣。1950年8月4日,陳立夫帶著全家倉促離臺。
離臺後,陳立夫一家先到瑞士,稍事停留之後遷往美國,最終定居在新澤西州湖林城外的來克塢鎮。此時的陳立夫,剛年滿50歲。謀生很快成為陳立夫流亡生活的主題,於是他決定辦個養雞場。當時,在美國定居的江蘇醫學院前院長胡安定準備投資辦個養雞場,需要合伙人,找到了陳立夫。陳立夫與胡安定考察了60個養雞場,挑一個便宜的買下來。陳、胡二人翻箱倒篋,傾盡所有,只湊足8000美元,四下裡告貸,經朋友援手,總算把雞場盤了下來。
這個養雞場,上上下下只有陳立夫和夫人孫祿卿兩人。夫妻二人天亮即起,晚上很早就休息。工作都有一定流程,除了餵飼料、孵雞、撿蛋、大小分類、洗蛋、稱蛋、包裝和運送外,還得請專家打針。陳立夫的小兒子陳澤寵回憶,陳家當時只有一間房子,雞就在屋子裡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去,家人只好在雞群裡面跑來跑去。
那時候很多人去看陳立夫,有人看到陳立夫打著領帶在雞場工作的照片,懷疑他養雞隻是作秀。作家李敖曾就這個問題問過陳澤寵,陳澤寵說:「你太不了解我父親了』他非常尊重中國傳統禮儀。他覺得見客人不穿正裝很不禮貌,所以平時他就打個領帶,再帶上圍兜,如果有客人來,他趕緊摘掉圍兜,不然還要進去換衣服。在他的想法裡,衣服不見得要華麗,但一定要整潔。」
陳家養雞場最興隆時養了6500多隻雞。陳立夫的兒女曾問他:「你為什麼要養雞?這又不是你的專業。」陳立夫無奈地說:「雞不會像人那麼複雜,雞比人聽話,雞比人好管。」為節省開支,陳立夫的養雞場全部採用人工飼養,勞力支出很大,陳立夫出力最多。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橫貫美國東西的高速公路通車,西部地區大量廉價雞蛋源源而來,蛋價暴跌,直接威脅到了陳家養雞場的生存。
更不幸的是,1964年10月,陳家養雞場附近的森林失火,陳家養雞場被燒了個一乾二淨。雞場被焚後,陳立夫又把目光投向養雞業的下遊產業——雞蛋加工上面。
陳立夫家中有一個做皮蛋的秘方,陳立夫按秘方做出的皮蛋,不僅好吃,而且好看,在美國的華僑中頗受好評,人稱「陳立夫皮蛋」。中秋節到來之時,頗有商業頭腦的陳立夫將兩萬個鴨蛋製成鴨蛋黃供應,著實賺了一大筆錢。隨後,他又擴大業務,做湖州粽子、年糕、鹹鴨蛋等。
陳立夫開養雞場、賣皮蛋的消息接二連三地傳進了蔣介石的耳朵裡,在雞場起火和出雞瘟的時候,蔣介石還曾秘密通過近臣俞國華給陳家寄錢。
陳誠死後,蔣介石派人赴美,讓陳立夫速返臺定居,並指派專人在臺灣為陳立夫督造官邸。當時已任「國防部長」的蔣經國親自出馬為陳宅選址。1969年國民黨開完「十全」會後,陳氏夫婦回臺灣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