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與金魚讀後感600字
2023-10-18 01:37:19 1
今天,我讀了普希金寫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這篇童話詩,感受頗深。
這篇童話詩的主要內容是:一個漁夫捕了一條小金魚,後來又無償地將它放回大海。可是,他的老太婆卻發怒了,她讓漁夫一次又一次地去向金魚索要木盆、木房子、當貴婦人,直到女王。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她又不滿足了,想當海上女霸王,讓金魚來服侍她。可這回,金魚卻不再答應,尾巴一划,遊到了大海深處。當漁夫回到家時,一看,沒有了僕人,沒有了宮殿,只有老太婆和那個破木盆以及茅草房子,仿佛一切都沒發生……
這篇文章給了我許多感想,可那個老太婆的貪得無厭最值得譴責。
貪,是在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小到一官半職,大到高官,都是因為「貪」導致一世英名毀於一旦,自毀前程。在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夠克制欲望,做到清白呢?如果真能做到廉潔奉公,確實使人敬佩!
古代春秋時期,一百姓挖出一寶玉,這本是件好事,可是他怕有人搶奪,便獻給當時宋國一位重臣,從而想換取一官半職。那位重臣並沒有收下,而說了一句話:「你的寶物是玉,而我的寶物卻是廉。」這,就是成語「不貪為寶」的歷史典故,可如今大小官吏誰又記得呢?他們追求的是「金錢寶」,卻把「道德寶」遺忘在了心中的某個角落。
官場如果不治理,就正如《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中的海面一樣,先是清澈,後渾濁,再陰暗,最後波濤洶湧。如今的官場雖不似古代用錢買官,但用金錢賄賂上級,以金錢謀私利的現象,不也常見嗎?貪汙受賄不可避免,可人數多了,就會讓這個社會變得如此陰暗。「貪」就會成為潮流!
古人常說:知足常樂。雖然知足不一定會安樂,如果貪得無厭,就要去監獄裡吃「自助餐」了。
明代的于謙曾留下這樣的詩句「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我真希望如今的官吏也能留清白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