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00字優秀範文
2023-10-15 16:04:09 1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凱勒完整地描述了自己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去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寫。海倫·凱勒生活在黑暗中卻給我們帶來光明的女性,還熬過87年無光無聲的孤獨歲月的女性,也許大家都不會相信,正是這位殘疾的女性,創造了許多不可思議的奇蹟。她不僅學會了多種語言,竟然畢業於哈弗大學克裡夫學院!她就是用這種驚人的優異成績得到了全世界的敬仰。
海倫小時候生了一場重病之後,雙目失眠,雙耳失聰,變成了一個聾啞人。但正因為有了家庭教師安妮·沙利文,海倫才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
她不分晝夜,像一塊乾燥的海綿吮吸著知識的甘露,她是那樣的如飢如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頭都磨出來血。後來又在薩勒老師的幫助下學習說話,海倫在回憶自己學習生活時說:「為了使我親密的夥伴能聽懂我的話,我夜以繼日地努力,我每天練習,練習,練習……」
1900年,海倫,一個生活在聾啞世界的人,竟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弗大學拉德克裡夫女子學院。她一生寫了14部著作,被美國評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時隔100多年,當我們穿過悠長的時光隧道,回眸凝視這位度過87年無聲的弱女子,我們不由得驚嘆:生命是如此偉大。這讓我認識到: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於條件的好壞,而在於有沒有奮鬥的精神。平時,有些人總以條件差,困難多作為沒有取得成就的理由。但是,和海倫相比,這些困難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呀!
生活就像一架鋼琴,有的人在鍵盤上彈出了春天的希望,夏天的綠蔭,秋天的收穫,冬天的喜悅,而有的人卻彈奏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灼,秋天的哀愁,冬天的悲涼。琴音如何,會取決於彈奏著對待生活的態度。
一個人只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奮鬥目標,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就不會被客觀條件所束縛,就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自己主宰命運。正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海倫不就是這樣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二)
光明,對這個詞想必我們都很熟悉,也把光明認為是理所當然,我們本就應該擁有光明。但其實不是的,一些我們覺得本應擁有的東西,在一些人看來卻彌足珍貴。在一些媒體暗爭豔便是黑暗一片的人眼中,光明——是他們畢生都在追尋的東西。
故事的主人公便是這樣的一個人,她看不到光明,聽不到聲音,無法訴說最美妙動聽的語言,她的人生中這三樣重要的東西都得不到,就這樣,她從小生活在一個無聲、無光的世界裡。但她的雙手成為了她的眼睛,幫助她前進。
在她慢慢成長的過程中,她的老師進入她的世界,幫她打開一扇門,帶她走出去,領略大自然的美麗。她感受到了水流過指尖的冰涼觸感,小蟲在手掌爬行的奇妙,懂得「愛」後的欣喜……
與別人不同的身世,使她有了不同的經歷,造就她不朽的傳奇。流暢的語言,比別人付出多數倍的努力,使她進入夢想中的哈佛大學。
經歷了這麼多,最終她還是想能夠看看這個世界。領略這個世界別樣的美麗。在書的最後,她勸誡人們:請善用我們的各種器官吧,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惋惜。
海倫的經歷令我感嘆,我不相信這樣先天有缺陷的人,竟可以一步一步走進哈佛大學的校門!這是一個多麼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轉念一想,海倫所付出的努力,她的身殘志堅,對光明、知識的渴望,怎會不使她走到今天這一步呢?她成長的道路上布滿荊棘,比我們克服的困難要多得多,但她的心中充滿希望,她的心中早已充滿光明,照照亮她前進的道路。因此,她一步一個腳印,克服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披荊斬棘,最終獲得了成功。
她的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正是我們當今社會青年、青少年最缺乏的。我們什麼都不缺,我們有優越的條件,但我們失去了這種迎難而上的精神。一點小小的困難,就嚇得我們縮手縮腳,這樣如何能成功!
有一句話叫做「這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海倫在書中說,她詢問她剛從森林遊玩回來的朋友的感受,她的朋友竟說沒什麼可看的,海倫很驚訝,怎麼會沒意思呢?其實是被忽略了。這也是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第二點:留心細節,你會發現這世上處處都有美,處處都有使你產生興趣的物和事。你也會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讀完這一本書,我總覺得意猶未盡。雖說這是一本自傳,但它卻告訴了我們如何去對待身邊的物和事。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