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
2023-10-05 14:16:49 1
一種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紡織品測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該方法先將待測纖維置於載玻片上,並蓋上蓋玻片,再將取好的樣品在投影顯微鏡下觀察其縱向形態特徵,同時在玻片上滴入鹽酸、濃硝酸或甘油等試劑觀察纖維的變化,從而對纖維進行鑑定判定;整個鑑定過程不僅快,而且準確,解決了紡織品纖維含量測試過程中對常見纖維定性鑑別比較慢的問題,同時降低測試人員的勞動強度。
【專利說明】一種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紡織品測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紡織纖維是服用紡織品、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的重要原料,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了解纖維是何種纖維,織物是由哪種或哪幾種纖維紡紗製成的,可以使您更好地掌握纖維與織物的性能,這對進行正常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紡織品纖維的種類很多,隨著化學纖維的大量發展,混紡和交織的紡織品也日益增多,而紡織品的性能與組成該紡織品的纖維性能密切相關。因此,在紡織品生產管理或產品分析中,對纖維進行科學鑑別就更為重要。各種紡織品纖維的外觀形態或內在性質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纖維鑑別就是利用纖維外觀形態或內在性質差異,採用各種方法把他們區分開來。各種天然纖維的相態差異較明顯,而同一類的相態基本保持一定。因此,鑑別天然纖維主要根據外觀相態特徵。許多化學纖維特別是一般合成纖維的外觀形態基本相似,其截面多為圓形,但隨著異形纖維的發展,同一種類的化學纖維可製成不同的截面形態,這就很難從相態特徵上分清纖維品種,因此必須結合其他方法進行鑑別。由於各種化學物質的物質組成和結構不同,它們的物理性質差別很大。因此,化學纖維主要根據纖維物理和化學性質差異來進行鑑別。
[0003]鑑別纖維的方法有顯微鏡觀察法、燃燒法、溶解法、藥品著色法、熔點法、密度法及雙折射法等。此外,也可以根據纖維分子結構鑑別纖維,如X射線衍射法及紅外吸收光譜法坐寸。
[0004]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顯微鏡法和溶解法。這兩種方法是建立在手感目測法及燃燒法的基礎經驗上進行,而目前常見的普通纖維,通過這兩個部分即可對其最終鑑別。但是這兩種方法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顯微鏡法,常用的是生物顯微鏡,纖維切片的製片過程(特別是橫截面切片)比較繁瑣,需要人眼通過目鏡去觀察載玻片上的纖維,視野操作範圍比較有限,顯微鏡法定性過程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去辨別纖維。溶解法,是在顯微鏡法的基礎上進一步鑑別纖維的方法,就目前的技術上來說需要單獨進行,溶解過程需要5分鐘左右,有些可能還需要加熱。鑑別時間長而繁瑣。
【發明內容】
[0005]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操作簡單,鑑定準確率高的快速定性鑑別纖維方法。
[0006]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7]一種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包括如下製備步驟:
[0008]A.配製鹽酸和濃硝酸,分別放置在不同的試劑瓶內;
[0009]B.取適量的待測纖維置於載玻片上,並蓋上蓋玻片;
[0010]C.先將帶有待測纖維的載玻片放在投影顯微鏡的玻璃載物臺上,放大100?500倍條件下,移動載玻片使纖維投影在屏幕上,觀察纖維的形態,並初步識別纖維;
[0011]D.從試劑瓶內取所述鹽酸滴在待測纖維上,蓋上蓋玻片觀察纖維的狀態變化及溶解情況;
[0012]E.最後在待測纖維上滴入所述濃硝酸,觀察纖維的狀態變化及溶解情況,與顯微鏡法的標準縱面形態特徵對比,定性判斷纖維性質。
[0013]其中,投影顯微鏡採用無錫光學儀器製造廠,JTT/D型,投影顯微鏡。
[0014]較佳地,所述鹽酸的體積百分比濃度為20%。
[0015]較佳地,所述濃硝酸的體積百分比濃度為65 %?68 %。
[0016]較佳地,所述步驟C中,如果觀察到有麻類纖維,則另取一份樣品滴入甘油進一步確定麻類纖維。
[0017]較佳地,所述步驟A前,手感目測法及燃燒法進行初步判斷。
[0018]較佳地,所述待測纖維為動物毛類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錦綸、腈綸、銅氨纖維、醋酯纖維、棉木棉、麻類纖維、蠶絲、聚酯纖維或某些彈性纖維。
[0019]較佳地,所述動物毛類纖維為羊毛、羊絨、兔毛或馬海毛等。
[0020]較佳地,所述再生纖維素纖維為粘纖、莫代爾或萊賽爾。
[0021]較佳地,所述再彈性纖維為為氨綸、聚烯烴彈性纖維、二烯類彈性纖維(橡膠)等。
[0022]本發明利用簡單的試劑(甘油、20%鹽酸、濃硝酸)按所述方法依次對待測纖維進行處理,並在投影顯微鏡下觀察期縱向形態特徵,對纖維進行鑑定判定,其中20% HC1常溫下揮發性小,可以溶解錦綸;濃硝酸的濃度是65.0?68.0%,常溫下可溶解腈綸、蠶絲、醋纖等,可以使毛類纖維膨脹。本發明先滴鹽酸,再滴濃硝酸,兩個酸混合後可使毛類纖維迅速膨脹,可破壞纖維上的部分染料達到褪色的目的,可使再生纖維素纖維變得更加通透,更有利於觀察纖維形態。整個鑑定過程不僅快(只需要1?2分鐘),而且準確,解決了紡織品纖維含量測試過程中對常見纖維定性鑑別比較慢的問題,同時降低測試人員的勞動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薴麻縱面形態圖,圖2為亞麻縱面形態圖,
[0024]圖3為大麻縱面形態圖,圖4為羅布麻縱面形態圖,
[0025]圖5為黃麻縱面形態圖,圖6為棉縱面形態圖,
[0026]圖7為絲光棉縱面形態圖, 圖8為羊毛縱面形態圖,
[0027]圖9為羊絨縱面形態圖,圖10為兔毛縱面形態圖,
[0028]圖11為羊駝毛縱面形態圖, 圖12為馬海毛縱面形態圖,
[0029]圖13為桑蠶絲縱面形態圖, 圖14為柞蠶絲縱面形態圖,
[0030]圖15為莫代爾纖維縱面形態圖,圖16為萊賽爾纖維縱面形態圖,
[0031]圖17為滌綸縱面形態圖, 圖18為腈綸縱面形態圖,
[0032]圖19為錦綸縱面形態圖, 圖20為丙綸縱面形態圖,
[0033]圖21為粘纖縱面形態圖。
[0034]具體的實施方式
[003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助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本發明。
[0036]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包括如下製備步驟:
[0037]—、首先對待測纖維進行觀察:
[0038](1)、如果纖維均短而細,常附有各種雜質和疵點,然燒後有燃紙味,可初步判斷為棉纖維;
[0039](2)、如果手感較粗硬,然燒後有燃紙味,可初步判斷為麻纖維。
[0040](3)、如果捲曲而富有彈性,然燒後有燒毛髮味,可初步判斷為動物纖維。
[0041](4)、如果是長絲,長而纖細,具有特殊光澤,然燒後有燒毛髮味,可初步判斷為蠶絲。
[0042](5)、如果纖維的幹、溼狀態強力差異大,燃燒時有熔縮現象,可初步判斷為化學纖維。
[0043]出)、如果纖維具有非常大的彈性,在室溫下它的長度能拉伸至五倍以上,可初步判斷為彈性纖維。
[0044]二、再進行投影顯微鏡快速鑑定:
[0045]1、如果是麻
[0046]將經過觀察分類出來的該待測纖維置於載玻片上,並蓋上蓋玻片;將帶有待測纖維的載玻片放在投影顯微鏡的玻璃載物臺上,放大100?500倍條件下,移動載玻片使纖維投影在屏幕上,觀察纖維的形態,並進一步確定;
[0047]接著從試劑瓶內取甘油滴在該纖維上,蓋上蓋玻片觀察纖維的狀態變化,
[0048](1)、如果纖維較粗,有長形條紋及竹狀橫節(見圖1),可判定為薴麻;
[0049](2)、如果纖維較粗,有竹狀橫節(見圖2),可判定為亞麻;
[0050](3)、如果纖維直徑及形態差異很大,橫節不明顯(見圖3),可判定為大麻;
[0051](4)、如果纖維有光澤,但橫節不明顯(見圖4),可判定為羅布麻;
[0052](5)、如果纖維有長形條紋,竹狀橫節不明顯(見圖5),可判定為黃麻;
[0053]2、如果是其它
[0054]將經過觀察分類出來的該待測纖維置於載玻片上,並蓋上蓋玻片;將帶有待測纖維的載玻片放在投影顯微鏡的玻璃載物臺上,放大100?500倍條件下,移動載玻片使纖維投影在屏幕上,觀察纖維的形態,並進一步確定;
[0055]接著從試劑瓶內取所述鹽酸滴在該棉纖維上,蓋上蓋玻片觀察纖維的狀態變化及溶解情況;最後在待測纖維上滴入所述濃硝酸,觀察纖維的狀態變化及溶解情況。
[0056](1)、初步判斷為棉纖維時:
[0057]如果投影顯微鏡下的纖維縱面形態呈扁平帶狀,稍有天然彎曲(見圖6),則判定該纖維為棉。
[0058]如果投影顯微鏡下的纖維縱面形態呈近似圓柱狀,有光澤和裂縫(見圖7),則判定該纖維為絲光棉。
[0059](2)、初步判斷為動物纖維時:
[0060]如果表面粗糙有鱗片(見圖8),可判定為羊毛。
[0061]如果表面光滑,鱗片較薄且包橙較完整,鱗片間距較大(見圖9),可判定為羊絨。
[0062]如果鱗片較小與纖維縱向呈傾斜狀,髓腔有單列,雙列、多列(見圖10),可判定為兔毛。
[0063]如果鱗片有光澤,有的有通體或間斷髓腔(見圖11),可判定為羊駝毛。
[0064]如果鱗片較大有光澤,直徑較粗,有的有斑痕(見圖12),可判定為馬海毛。
[0065](3)、如果初步判斷為蠶絲:
[0066]如果有光澤,纖維直徑及形態有差異(見圖13),可判定為桑蠶絲。
[0067]如果扁平帶狀,有微細條紋。(見圖14),可判定為柞蠶絲。
[0068](4)、如果初步判斷為再生纖維素纖維:
[0069]如果表面平滑,有溝槽(見圖15),可判定為莫代爾纖維。
[0070]如果表面平滑,有光澤(見圖16),可判定為萊賽爾纖維。
[0071]如果表面平滑,有清晰條紋(見圖21),可判定為粘纖。
[0072](5)、如果初步判斷為化學纖維:
[0073]如果表面平滑,有的有小黑點(見圖17),可判定為滌綸,滌綸溶於濃硫酸。
[0074]如果表面平滑,有表面光滑,有溝槽和(或)條紋(見圖18),滴入濃硝酸可見其溶解,可判定為腈綸。
[0075]如果表面光滑,有小黑點(見圖19),滴入鹽酸可見其溶解,可判定為錦綸纖維。
[0076]如果表面平滑,有的帶有疤痕(見圖20),可判定為丙綸,丙綸不溶於濃硫酸。
[0077]上述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實施範圍,故凡以本發明權利要求所述的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製備步驟: 八.配製鹽酸和濃硝酸,分別放置在不同的試劑瓶內; 8.取適量的待測纖維置於載玻片上,並蓋上蓋玻片; 0.先將帶有待測纖維的載玻片放在投影顯微鏡的玻璃載物臺上,放大100?500倍條件下,移動載玻片使纖維投影在屏幕上,觀察纖維的形態,並初步識別纖維; 0.從試劑瓶內取所述鹽酸滴在待測纖維上,蓋上蓋玻片觀察纖維的狀態變化及溶解情況; £.最後在待測纖維上滴入所述濃硝酸,觀察纖維的狀態變化及溶解情況,與顯微鏡法的標準縱面形態特徵對比,定性判斷纖維類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鹽酸的體積百分比濃度為2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濃硝酸的體積百分比濃度為65%?68%。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中,如果觀察到有麻類纖維,則另取一份樣品滴入甘油進一步確定麻類纖維。
5.如權利要求1所述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八前,手感目測法及燃燒法進行初步判斷。
6.如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待測纖維為動物毛類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錦綸、腈綸、銅氨纖維、醋酯纖維、棉、木棉、麻類纖維、蠶絲、聚酯纖維或彈性纖維。
7.如權利要求6所述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動物毛類纖維為羊毛、羊絨、兔毛或馬海毛。
8.如權利要求6所述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再生纖維素纖維為粘纖、莫代爾或萊賽爾。
9.如權利要求6所述快速定性鑑別纖維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纖維為氨綸、聚烯烴彈性纖維、二烯類彈性纖維。
【文檔編號】G01N21/84GK104406981SQ201410709676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8日
【發明者】賴朝坤 申請人:東莞市豐泰檢測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