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改良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10:07:04 1
自行車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改良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行車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改良,其指可結合於自行車上的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包含一基座、固定座、夾片裝置與活動部;該固定座設有上座、槽部及扣具,該活動部供對合於固定座上座後相互鎖合,該夾片裝置設於上座與活動部之間,以夾合方式固定於自行車把手的適當位置,其基座具有對應該扣具的卡舌;據上述結構,其中該卡舌設於基座的背面設有補強肋條,藉此以強化扣具結合於卡舌孔後可穩固不易晃動或脫落。
【專利說明】自行車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改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有關自行車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改良,尤指一種安裝簡單的快拆裝置,其利用一扣具與壓鈕的搭配,用來快速更換自行車前方的活動架。
【背景技術】
[0002]本案的習知技術為發明人前專利號:CN200520000738.4,一種自行車袋體或籃體
快拆結構改良,其主要包含一固定座、多片固定片及活動架,其特徵在於:固定座,其包含固定上座與固定下座,其固定上座後端製成一向上彎曲的半圓形彎槽,該半圓形彎槽前後分別具有螺絲固定孔,固定上座前端具有一滑槽,該滑槽正面中央部開設有一開口,在滑槽後方設置有一扣具及壓鈕,該扣具前方有凸出的卡舌,後方連接一向上開口的斜向槽,該斜向槽與壓鈕的斜面部對合,且壓鈕底部具有向內彎折可勾住斜向槽底部的勾部;固定下座製成一向下彎曲的半圓形彎槽,其前後端分別具有螺絲固定孔;固定片,其是將金屬片向外彎折成半圓形,且二端具有固定圓孔,固定片的形狀大小對應固定座的半圓形彎槽的形狀,且將固定片分別放置於上固定座與下固定座內;活動架,其四周適當位置設有固定圓孔,而活動架後方中央部具有一滑塊,該滑塊大小對應固定上座滑槽的開口,且其二側分別向外延伸一段卡扣,且滑塊中央開設有對應卡舌的扣孔。
[0003]自行車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改良,前案快拆裝置雖具有方便的效果,但是卻常發生因為置物籃內物品重量過重,導致該固定結構產生鬆動或脫落的情況,這是因為對應扣具扣合的卡舌其強度不夠,本實用新型乃針對此部分的結構進行改良而研發。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改良,其通過在基座後部與卡舌背面連接處設補強肋條,藉此在扣具結合於卡舌孔後,可使其穩固不易晃動或脫落。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改良,其中包含:
[0006]—基座為一板體,板體具有後部與卡舌;
[0007]一夾片裝置包括第一金屬定位片、第二金屬定位片、第三金屬定位片以及第四金屬定位片;
[0008]一固定座設有上座、槽部、扣具及卡合部,其中該槽部設於上座的第一端面,卡合部設於槽部相對位置,該上座設有第一臂部與第二臂部,第一臂部與第二臂部對應套合一第一金屬定位片與一第二金屬定位片;
[0009]一活動部包括第三臂部與第四臂部,第三臂部和第四臂部對應套合一第三金屬定位片與一第四金屬定位片;
[0010]其中,該夾片裝置設於上座與活動部之間,該活動部對合固定座上座後相互鎖合,其以夾合方式固定於自行車把手;以及,該固定座對合基座的卡舌,將卡舌插入卡合部卡摯定位,藉此基座結合定位於固定座。
[0011]一種自行車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改良,包含一基座、一固定座、夾片裝置及活動部;
[0012]該基座具有前部與後部,其前部延伸設有卡舌;
[0013]該固定座設有上座、槽部、卡合部與扣具,其中該槽部設於上座的第一端面,卡合部設於槽部相對端,該扣具置入在槽部,該上座設有第一臂部與第二臂部;
[0014]該夾片裝置包括第一金屬定位片、第二金屬定位片、第三金屬定位片以及第四金屬定位片;
[0015]該活動部包括第三臂部與第四臂部;
[0016]上座的第一臂部與第二臂部和活動部的第三臂部與第四臂部互相對合,夾片裝置設於上座與活動部之間,其以夾合方式鎖合固定於自行車把手的適當位置;
[0017]固定座對合基座之卡舌,將卡舌插入卡合部卡摯定位,藉此基座結合定位於固定座;
[0018]其中基座背面連接後部與卡舌間設有連接部,其中,卡舌背面設有第一肋和第二肋,該連接部延伸連接第一肋,該第二肋與第一肋之間設有補強部,該補強部設有數個支架與緣部,該支架一端連接補強部,其另一端連接第二肋,該補強部的緣部連接第一肋。
[0019]由兩個第一肋、兩個第二肋與兩個補強部對稱設在卡舌的兩邊。
[0020]採用上述方案後,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結構,通過將卡舌一端面連接於前部,其基座後部與卡舌背面連接處設補強肋條,藉此以強化扣具結合於卡舌孔之後可穩固不易晃動或脫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基座的立體圖;
[0023]圖2-1為圖2的後部特徵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及功效能獲致更進一步的了解,茲再配合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圖式進一步說明如下,以期能使熟悉本實用新型相關技術的人士,得依本說明書的陳述據以實施:
[0025]本實用新型自行車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改良,其指可結合於自行車上的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請參閱圖1至圖2所示,其包含一基座3、固定座1、夾片裝置21及活動部Ib ;
[0026]該基座3具有前部3a、後部3b與第一組合孔31,其前部3a延伸設有卡舌33a,卡舌33a設有一扣孔33b與第二組合孔31a,該卡舌33a與前部3a之間具有限位空間34,換言之,卡舌33a由前部3a凸伸形成,卡舌33a僅有一端是連接前部3a,其餘端面是騰空不連接於如部3a ;
[0027]該固定座I設有上座la、槽部13、扣具14與卡合部131,其中該槽部13設於上座Ia的第一端面lal,該卡合部131設於槽部13相對位置,該上座Ia設有第一臂部Ila與第二臂部Ilb形成於第二端面la2,第一臂部Ila與第二臂部Ilb分別對應套合第一金屬定位片21a和第二金屬定位片21b ;
[0028]該夾片裝置21包括第一金屬定位片21a、第二金屬定位片21b、第三金屬定位片22a以及第四金屬定位片22b ;
[0029]該扣具14設有第一勾部141a與第二勾部141b,供置入槽部13後卡摯於此,唯扣具14可於槽部13進行上下的位移活動;
[0030]該活動部Ib包括第三臂部12a與第四臂部12b,第三臂部12a和第四臂部12b對應套合第三金屬定位片22a與第四金屬定位片22b,活動部Ib供對合於固定座I上座Ia後相互鎖合;再來,該夾片裝置21設於上座Ia與活動部Ib之間,其以夾合方式固定於自行車把手的適當位置。
[0031]本案的組合實施與前案相同,其將扣具14的第一勾部141a與第二勾部141b插入槽部13進行卡固,藉由按壓扣具14得以釋放槽部13預設的定位扣(圖未揭露),其中上座Ia的第一臂部Ila與第二臂部Ilb分別對應套合第一金屬定位片21a與第二金屬定位片21b的第一孔洞211,而活動部Ib的第三臂部12a和第四臂部12b的第二組套孔121對應套合第三金屬定位片22a與第四金屬定位片22b的第二孔洞221,再來,將第三金屬定位片22a和第四金屬定位片22b對合第一臂部Ila與第二臂部Ilb的第一組套孔111,最後相互以螺絲41穿過第一組套孔111再以螺母42鎖合,其以此夾合方式固定於自行車把手或車身管體,繼續,將基座3的第一組合孔31、第二組合孔31a分別以螺絲41將其固定鎖合於袋體或籃體,再將固定座I的卡合部131對合基座3的卡舌33a,將卡舌33a插入卡合部131,藉由槽部13與卡合部131之間預設的定位扣(圖未揭露)卡入扣孔33b,則基座3即結合定位於固定座1,其詳細的組裝方法,由於並非本案創作特點,因此不再詳細描述。
[0032]請參閱圖2-1所示,據上述結構:基座3背面連接後部3b與卡舌33a間設有連接部37,其中,卡舌33a背面設有第一肋351和第二肋352,該連接部37延伸連接第一肋351,該第二肋352與第一肋351之間設有補強部36,該補強部36設有多個支架361與緣部362,該支架361 —端連接補強部36,其另一端連接第二肋352,該補強部36的緣部362連接第一肋351 ;特別說明的是第一肋351、第二肋352與補強部36均是在卡舌33a的兩邊對稱設立,也就是說由兩個第一肋351、兩個第二肋352與兩個補強部36組成,藉此以強化卡舌33a的結構;
[0033]又,這樣的強化構造可以具有的優點為:基座3是結合於袋體或籃體,一旦袋體或籃體內裝填有重物時,當自行車在進行騎乘的過程中,車身難免會震動,這種震動將會連動到袋體或籃體,而袋體或籃體的負重會加劇導致影響到固定座I卡合部131與卡舌33a的穩定性,換言之,卡合部131與卡舌33a會因這種震動而產生了鬆脫或分離的狀況,這是因為卡舌33a與基座3之間的連接結構太弱,藉由本實用新型針對卡舌33a與基座3的連接結構的強化,可使固定座I卡合部131與卡舌33a相互結合較穩固,不會因晃動而導致分離。
[0034]綜上所陳,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所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包含: 一基座為一板體,板體具有後部與卡舌; 一夾片裝置包括第一金屬定位片、第二金屬定位片、第三金屬定位片以及第四金屬定位片; 一固定座設有上座、槽部、扣具及卡合部,其中該槽部設於上座的第一端面,卡合部設於槽部相對位置,該上座設有第一臂部與第二臂部,第一臂部與第二臂部對應套合一第一金屬定位片與一第二金屬定位片; 一活動部包括第三臂部與第四臂部,第三臂部和第四臂部對應套合一第三金屬定位片與一第四金屬定位片; 其中,該夾片裝置設於上座與活動部之間,該活動部對合固定座上座後相互鎖合,其以夾合方式固定於自行車把手;以及,該固定座對合基座的卡舌,將卡舌插入卡合部卡摯定位,藉此基座結合定位於固定座。
2.一種自行車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改良,包含一基座、一固定座、夾片裝置及活動部; 該基座具有前部與後部,其前部延伸設有卡舌; 該固定座設有上座、槽部、卡合部與扣具,其中該槽部設於上座的第一端面,卡合部設於槽部相對端,該扣具置入在槽部,該上座設有第一臂部與第二臂部; 該夾片裝置包括第一金屬定位片、第二金屬定位片、第三金屬定位片以及第四金屬定位片; 該活動部包括第三臂部與第四臂部; 上座的第一臂部與第二臂部和活動部的第三臂部與第四臂部互相對合,夾片裝置設於上座與活動部之間,其以夾合方式鎖合固定於自行車把手的適當位置; 固定座對合基座之卡舌,將卡舌插入卡合部卡摯定位,藉此基座結合定位於固定座;其特徵在於:基座背面連接後部與卡舌間設有連接部,其中,卡舌背面設有第一肋和第二肋,該連接部延伸連接第一肋,該第二肋與第一肋之間設有補強部,該補強部設有數個支架與緣部,該支架一端連接補強部,其另一端連接第二肋,該補強部的緣部連接第一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袋體或籃體快拆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由兩個第一肋、兩個第二肋與兩個補強部對稱設在卡舌的兩邊。
【文檔編號】B62J9/00GK203793490SQ201420189974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8日
【發明者】黎臺鳳 申請人:黎臺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