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我們仨精選讀後感

2023-10-24 01:16:57 1

  觀察日記需要耐心和恆心,在觀察的過程中我們能夠更了解動物的奧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作文,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我們仨精選讀後感【篇一】

  昨天上網在網上胡亂點擊,發現了《我們仨》這本書,我向來對長篇大著十不甚感興趣的,網上說該書短小而且文筆很細膩,最重要是看到這句話:「在人生伴侶離去四年之後,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92歲還繼續創作使我產生好奇,我決定讀一讀,那時還並不知道楊絳是誰,百度一搜才知道她竟是錢老(錢鍾書)的伴侶,這使我更有必讀此書的衝動,在網上搜尋半天終於找到這本書的電子書。

  全書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楊老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喜得愛女,直到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我剛讀完第一部分,感覺心情很壓抑,因此想藉此釋放一下自己壓抑的感情。

  1998年,錢先生逝世。但罕為人知的是他們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一年先他們而去。在自己的晚年,唯一的女兒、一生的伴侶相繼離去,楊老晚年之情景是非常人所能體味的。第一部分,楊老用特殊的夢境形式,講述一家三口最後幾年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回憶中楊老把「我」、鍾書及女兒之間感情流露與表達描寫得非常樸素,就像現實生活中的一樣。沒有煽情的詞語,但是讀過之後心裡一股說不出的感覺,貌似很感動,但是哀而不傷,令人心生溫暖,好像是淚中帶笑。到夢境的最後,基調是悲的,女兒因病離開,老伴也相繼離開。我不敢想像當我親人離開我的時候,我會怎麼樣。我真的害怕哪一天親人突然離開我,我會不知所措。但楊老在文中所表現出來的,似乎很平淡。我不知道一個90多歲的高齡,如何承受這一切。也許接近死亡邊沿的人才能體會到死亡的真正意義?天上人間,陰陽殊途,卻難斷摯情。楊老獨伴青燈,用心靈向彼岸的親人無聲地傾訴著。文字含蓄節制,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瀰漫在字裡行間,令讀者無不動容。

  《我們仨》摘錄:

  「三裡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人,有時老人,就好比日暮窮途的羈旅倦客;固網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

  但是,儘管這麼說,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以說:我們仨豆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

  」我們仨「其實十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也就成我們三個或四個五個不等。只不過各家各樣罷了。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快樂。所以我們仨十不尋常的遇合。

  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這段話,讀後很感動。生命的意義,不會因為軀體的生滅而有所改變,安定於無常世事之上的溫暖親情將把我們永遠連在一起。

  我們仨精選讀後感【篇二】

  讀楊絳先生的作品,一篇一篇細細讀來,好像與她老人家促膝談心,似曾相識的情感油然而生,她的散文《我們仨》用冷靜的筆調,高超的文藝技巧和超乎尋常的文字駕馭能力,行文如潺潺流水,娓娓動聽,竟讓我的思絮一發而不可收拾,眼前不斷湧現出錢鍾書、錢媛、楊絳一家生活、學習、遊戲、工作、讀書的溫馨情景,除了轉載收藏以外,總感到自己有種意猶未盡不吐不快之感,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深深地教育著我,楊絳對家人深厚的情感更深深地感染著我。

  《我們仨》是女兒錢媛生前起草未完的文章,楊絳在女兒、丈夫去世四年後寫完出版的回憶錄,也是完成了女兒一份未盡的夙願。。。。《我們仨》楊絳以母性的慈愛訴說一生對女兒的牽掛,向讀者展示了一家三口真誠、平和、樂觀、向上的家庭氛圍,文字皆從肺腑流出,行文用筆皆由情牽掛,讀到感人之處,不無熱淚盈眶使我們看到生命的可貴,親情的相惜與呵護,全篇充滿人性美得光輝。

  首先,從楊絳的人生觀來看,勤奮與樂觀是他們生活的基調,楊絳先生相信命理,但是更注重個人的努力,她說:「我們不論在多麼艱苦的環境,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因為這是我們的樂趣」年輕時在英國,她和錢鍾書勤奮讀書,比賽誰讀的書多,圖書館是他們經常去的地方,探索知識,格物致知,追求知識成了生活習慣,勇於探索新的知識領域,包括在生活細節上,比如:探路、學習、做飯、散步遊玩等都充滿樂趣,楊絳在書中說:「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碰到困難,鍾書和我一起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媛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就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是不尋常的遇合」他們相處,既有各不相擾的專心讀書,又有融洽愉悅、妙趣橫生的「撿石子」(把不在一起時的趣聞樂事記錄給對方分享)遊戲,一家三口經歷坎坷與磨難,卻因為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擔從而創造樂趣與甜潤。由此可以看出,楊絳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親、相愛是多麼的令人敬重與羨慕。

  而楊絳的價值觀,也反映到作品中,字裡行間,無不看出他們淡泊名利的性情也實為古今少有,讓人肅然起敬。楊絳十分鐘愛英國詩人藍德的一句詩:「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前半句說的是淡然的心境,後半句則描摹出那份文人的傲骨,恰恰是先生自己的寫照。楊絳在書中寫道:「嚶其鳴兮,求其友聲,友聲可遠在千裡之外,可遠在數百年之後,鍾書先生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學問也是冷門,他曾和我說『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們希望多幾個知己,不求有名聲。』」

  錢鍾書個性鮮明,他不見蔣介石,不參加國宴,不當文學顧問,不當社會科學院的副院長,這些都是世人夢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光環與榮耀,先生卻唯恐避之而不及,這是何等的心胸,其卓爾不群之狀怎能不令人折服。同時,他們又是愛國的知識分子,建國之後經歷多次政治運動,從不後悔,錢媛出生在英國,天然擁有英國國籍,他們都放棄了,並說:「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他們始終不忘自己的鄉土情懷和堅守無怨無悔的愛國情操。

  就是如此相知相愛相契的一家人,在1997年錢媛病逝,1998年錢鍾書病逝,楊絳女士已經是83歲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打擊,非常人所能承受,楊絳在描述愛女病重去世時自己悲痛欲絕的心情時:

  「我覺得我的心給捅了一下,綻出一個血泡,像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

  「我的心上蓋滿了一隻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時。淚一起流下來」

  「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湧,直湧到喉頭。我使勁咽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裡灌。我痛不可忍,」

  那是描述怎樣的一顆母親的心呀,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風,直往胸口裡灌,誰能忍受這般的痛徹心扉,讀到這些充滿悲情的文字,給我以強大的震撼,情不自禁的撫摸著自己的胸口,淚水如泉水一樣盈眶而出。。。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還有楊絳與錢鍾書的伉儷深情,更是永恆深摯,為了讀懂《我們仨》第一部——古驛道上相聚,我查閱了不少資料。現在摘錄徐豔玲寫的學術文章《萬裡長夢話悽涼》中這樣寫道:

  1994年7月30日,錢鍾書住院到1998年12月19日去世,愛女錢媛是1996年1月18日住院到1997年3月4日去世,這一過程中發生的事情,而《我們仨》中的錢鍾書被一輛黑車接走是去北京醫院,開會,實際是住院,船,是錢鍾書在北京醫院住院的病房,號頭311,是病房的房間號。客棧是指三裡河寓所,在船上一天天漂移,是指錢鍾書病情很重,一天天走向人生終點,探視時,太陽照在前艙就得離開,其實是作者每天上午探視,下午回家做彼此的食糧(錢鍾書已不能進食),作者每晚在客棧做夢的內容,是錢媛每晚和她通電話講述的實際情況,「萬裡長夢」是指錢鍾書住院共計1600天,楊絳說「我做了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裡長夢。」

  錢鍾書這個學貫中西,飽經磨難、被人稱為二三百年才能出現的天才,正當爭分奪秒工作的時候,卻住進來醫院,一住就是四年多,而那時候,楊絳已是83歲的老人了,錢鍾書臥病時,楊絳為他整理了《石語》(即1938年在巴黎陳石遺老人同錢鍾書談詩的記錄),1996年2月由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為《錢鍾書集》(三聯書店於2001年出版)代序;幫助抄寫《槐聚詩存》等,錢鍾書感激地說:「你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楊絳每天上午去探視,以前兩人見面總說說話,後來鍾書無力說話,就捏捏楊絳的手,再後來只能用眼神來交流了,充滿情意的對視,與彼此也是莫大的安慰,在錢鍾書無力說話時,一天,突然握著楊絳的手說:「絳,好好裡(即好生過)。」

  當錢鍾書確悉女兒已去,病情急劇惡化,於1998年12月19日凌晨去世,到八寶山火化時,錢先生身穿中山裝,裡面是楊絳親手織的毛衣毛褲,阿媛為爸爸做的一條厚褲,楊先生是想讓她和女兒的愛及綿綿深情永遠陪伴他,火化爐前,楊先生久久不肯離去,真是難捨難分,遵照錢先生的遺願,沒有舉行任何儀式,骨灰沒有領回,將隨眾人的骨灰一起深埋於北京的郊野大地。

  錢鍾書去世後,楊絳先生說:「鍾書在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顧人,男不如女,我盡力保養自己,爭求『夫在前,妻在後,』錯了次序就糟糕了」,她做到了。

  處理了錢鍾書的後事,整理了錢鍾書留下的大量讀書筆記,楊絳心力交瘁卻想著照顧丈夫,為丈夫處理一切事情,這是怎樣的伉儷情深!

  錢媛,這個楊絳的「生平傑作」,爺爺眼中的「讀書種子」,爸爸眼中的「可造之材」「她剛正,像外公,愛教書,像爺爺」,她從小聰慧過人,過目不忘,懂事聽話,乃至長大,才華出眾,能力非凡,是父母的貼心人,保護人,可是她命運多舛,風華正茂時趕上文化大革命,年輕的丈夫被逼自殺,歷經磨難,卻始終是「發了一點芽的種子」,正當年富力強事業蒸蒸日上之時,,卻被無情的病魔擊倒,最慘痛的是在老父親生命垂危,老母親身心交瘁最需要她照顧時先於二老而去,怎樣一個噩夢。怎樣一個撕心裂膽的痛楚,媛媛去世和火化,(1997年3月8日),楊絳先生均沒有到場。她說:「我還得到醫院去看鐘書,也不認面對那令人不忍的場面。。。。」等到媛媛去世百日後,她來到北京師範大學埋有園媛媛骨灰的雪松下坐坐,她套用東坡悼亡詞:「從此老母斷腸處,明月下,常青樹。」

  媛媛與錢鍾書的離去,對楊絳來說,不止是人天兩隔的永別,而是失去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在《我們仨》一文中,她用夢的構圖,獨特的行文手法,描寫了在古驛道上,我們仨失散了,實在是不忍實錄那不堪回首的時光,而是用經歷了大悲大喜後的冷靜向讀者淡淡的敘說著。

  古驛道上,楊絳飽含深情的敘述,是指從三裡河寓所到北京醫院的道路,關於為什麼叫「古驛道」,筆者分析是取古代傳遞信息之意,作者往返於三裡河寓所和北京醫院之間,傳遞媛媛和錢鍾書倆人的信息,作者每天晚上和媛媛通電話,了解她的病情,並把爸爸的情況告知她,每天上午去醫院探視爸爸,再把媛媛的情況跟爸爸說說,作者可不就是個信使嘛,難怪這條路叫古驛道,(家——醫院——醫院)。

  更有研究楊絳《我們仨》的專業人士評述說:「1933年,錢穆先生對當時只有22歲的楊絳有一句脫口而出的評語:「我看到你是個有決斷的人」這句話真是恰如其人,簡約懇切。九秩高齡的楊絳,在1997年痛失唯一愛女之後,接著在1998年又失去了患難與共的丈夫兩次失去摯愛的打擊,令她悲殤不已,但是她抗住了命運的無情打擊,並以出眾的才情與驚人的毅力寫出了《我們仨》這一本血淚之書,世事滄桑,天地玄黃「我們仨」經歷了夢魘(yǎn)一般的生離死別,而這其中不離不棄的家庭真情,無怨無悔的愛國情操以及淡泊名利和仁愛的知識分子人格精神是留給我們這些活著的人最好的精神財富。」

  而我則深切體會到:她對生活的體驗,告示我們:「人世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是夾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所,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已經走到盡頭了」,這是智者歷盡滄桑後體悟出來的人生箴(zhen)言,沒有長久的永遠,只有永恆的短暫,日子一天天過去,快樂也罷,憂傷也罷,都將隨著時光的推移而歸於淡泊,教人正視世間的悲歡和人生的坎坷磨難,平靜面對,坦然接受,同時積極地追求美好的人生,體驗和充實自我生命,就不算虛度此生,也就沒有辜負父母和歲月賜予的生命,生命無價,真情相惜才是王道!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