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式生物移動床中水處理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27 10:20:42 2
專利名稱:組合式生物移動床中水處理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汙水水處理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單體中水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雖然我國的中水處理設備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但是很多關鍵技術仍需從 國外引進,像生物接觸氧化法等一些傳統工藝依然被大量應用,這些工藝不僅佔地面積大、 處理效率低,而且還有操作麻煩、處理成本高等諸多缺點,對於中小型汙水處理廠不實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中小汙水處理廠佔地面積大、處理效率低、操作複雜和 處理成本高的諸多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單體中水處理設備,即組合式生物移動床 中水處理設備,該設備不僅佔地面積少、處理效率高,而且建設、運行成本低。該設備的具體技術方案為整體外形為長方體構造,主要包括上流式厭氧濾床、生 物移動床、中間池、上流式生物濾池、和消毒池五個單元,這五個單元按照水處理工藝依次 相互連接;其中在上流式厭氧濾床中設置有懸浮生物填料層,上流式厭氧濾床下部設置上流 式厭氧濾床進水幹管、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水支管以便廢水從下部打入,上流式厭氧濾床中 部設置有對上流式厭氧濾床進行反衝洗的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氣幹管、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氣 支管;上流式厭氧濾床中還設置有排泥管,排泥管的入口設置三目篩網,在排泥管側壁上還 連接有氣提管;生物移動床與上流式厭氧濾床緊鄰,生物移動床池壁上部設置護罩,護罩下接導 流筒,生物移動床中裝有生化懸浮填料,並在池子底部設有末端帶有微孔曝氣器的曝氣系 統,曝氣系統還包括通過空氣總幹管、空氣管、以及設置在生物移動床底部的生物移動床進 氣支管;具有中繼和反衝洗時緩衝作用的中間池緊鄰生物移動床,中間池設置有液位計和 水泵,水泵通過水管連接到上流式生物濾池底部的上流式生物濾池進水幹管、上流式生物 濾池進水支管,在上流式生物濾池中設置陶粒濾料;上流式生物濾池緊鄰消毒池,消毒池的 水泵通過水管連接到上流式生物濾池中的反衝洗幹管、反衝洗支管;上流式生物濾池還設 置有排出反洗後汙水的法蘭和排水管。在水處理時,汙水從各排水點所排出的汙水通過汙水管網匯入格柵井中,除去大 塊雜質後自流至調節池中,調節池主要起均化水質水量的作用;調節池內的廢水在液位計 的控制下由泵通過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水幹管、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水支管從下部打入上流式 厭氧濾床,每隔一定的時間,氣體通過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氣幹管、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氣支管 從中部進入上流式厭氧濾床進行反衝洗,從而排出粘附在懸浮生物填料上的氣體和死亡脫 落的生物膜,上流式厭氧濾床中水自下而上流經懸浮生物填料層,在此過程中大量的懸浮 有機物被去除,同時起到緩衝和穩定水質的作用;上流式厭氧濾床中設置有排泥管,排泥管的入口設置三目篩網,另外在排泥管上還連接有氣提管;汙水由上流式厭氧濾床通過池壁 上的護罩、順著導流筒自流進入生物移動床,生物移動床中裝有生化懸浮填料,並在池子底 部設有帶有微孔曝氣器的曝氣系統,以鼓風機提供氣源通過空氣總幹管、空氣管、生物移動 床進氣支管進行充氧曝氣,藉助曝氣使汙水與填料充分接觸,利用生長在填料上的微生物 膜片吸附並分解汙水中的汙染物質,從而使汙水得到淨化;生物移動床出水自流進入中間 池,中間池具有中繼和反衝洗時緩衝的作用;中間池內的廢水在液位計的控制下由泵通過 上流式生物濾池進水幹管、上流式生物濾池進水支管從下部打入上流式生物濾池,在上流 式生物濾池中,設置陶粒濾料,有效截留SS ;上流式生物濾池出水自流入消毒池,在消毒池 中,清水經加藥消毒後由計量堰排放,部分清水在液位計的控制下由泵通過反衝洗幹管、反 衝洗支管從下部打入上流式生物濾池進行反洗。反洗後的汙水通過法蘭從排水管排出。該 設備中的三目篩網和護罩的作用是防止填料流失。通過本實用新型處理汙水可達到如下有益效果主體設備有效停留時間小於7小時,即可達到COD < 50mg/L、氨氮< 5mg/L、SS < 5mg/L的效果;曝氣池混合液SS僅在100mg/L以下,汙泥產量低,無須設置二沉池,可直接進入後 續上流生物濾池系統;生物膜薄(10-300 μ m),生物活性高,無堵塞和大片脫落現象;相比傳統工藝,投資最低,性價比最高;相比曝氣生物濾池、膜一活性汙泥法,徹底克服建設、運行複雜、運行成本高的弱
點ο該設備不僅佔地面積少、處理效率高,而且建設、運行成本低。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附
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主視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A-A剖面視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B-B剖面視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C-C剖面視圖。圖中,1、三目篩網;2、排泥管;3、氣提管;4、導流筒;5、護罩;6、空氣管;7、空氣幹 管;8、上流式厭氧濾床,9、生物移動床,10、中間池,11、流式生物濾池,12、消毒池,13、法蘭, 14、排水管,15、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氣幹管,16、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氣支管,17、反衝洗幹管, 18、反衝洗支管,19、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水幹管,20、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水支管,21、微孔曝氣 器,22、上流式生物濾池進水幹管,23、生物移動床進氣支管,24、上流式生物濾池進水支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以MOT/d的汙水處理為例,汙水從各排水點所排出的汙水通過汙水管網匯入格 柵井中,除去大塊雜質後自流至調節池中,調節池主要起均化水質水量的作用;調節池內的 廢水在液位計的控制下由泵通過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水幹管19、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水支管20從下部打入上流式厭氧濾床8,每隔一定的時間,氣體通過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氣幹管15、 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氣支管16從中部進入上流式厭氧濾床8進行反衝洗,從而排出粘附在懸 浮生物填料上的氣體和死亡脫落的生物膜,上流式厭氧濾床8中水自下而上流經懸浮生物 填料層,在此過程中大量的懸浮有機物被去除,同時起到緩衝和穩定水質的作用;上流式厭 氧濾床8中設置有排泥管3,排泥管3的入口設置三目篩網1,另外在排泥管3上還連接有氣 提管2 ;汙水由上流式厭氧濾床8通過池壁上的護罩4、順著導流筒5自流進入生物移動床 9,生物移動床9中裝有生化懸浮填料,並在池子底部設有帶有微孔曝氣器21的曝氣系統, 以鼓風機提供氣源通過空氣總幹管6、空氣管7、生物移動床進氣支管22進行充氧曝氣,借 助曝氣使汙水與填料充分接觸,利用生長在填料上的微生物膜片吸附並分解汙水中的汙染 物質,從而使汙水得到淨化;生物移動床9出水自流進入中間池10,中間池10具有中繼和 反衝洗時緩衝的作用;中間池10內的廢水在液位計的控制下由泵通過上流式生物濾池進 水幹管23、上流式生物濾池進水支管M從下部打入上流式生物濾池11,在上流式生物濾池 11中,設置陶粒濾料,有效截留SS ;上流式生物濾池11出水自流入消毒池12,在消毒池12 中,清水經加藥消毒後由計量堰排放,部分清水在液位計的控制下由泵通過反衝洗幹管17、 反衝洗支管18從下部打入上流式生物濾池11進行反洗。反洗後的汙水通過法蘭13從排 水管14排出。其中,本實施例的水質說明和設備規格見下列表格。1)水質說明
權利要求1. 一種組合式生物移動床中水處理設備,整體外形為長方體構造,其特徵在於主要 包括上流式厭氧濾床(8)、生物移動床(9)、中間池(10)、上流式生物濾池(11)和消毒池 (12)五個單元,這五個單元按照水處理工藝依次相互緊鄰;其中在上流式厭氧濾床(8)中設置有懸浮生物填料層,上流式厭氧濾床(8)下部設置 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水幹管(19)、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水支管00)以便廢水從下部打入,上流 式厭氧濾床(8)中部設置有對上流式厭氧濾床(8)進行反衝洗的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氣幹管 (15)、上流式厭氧濾床進氣支管(16);上流式厭氧濾床(8)中還設置有排泥管(3),排泥管 (3)的入口設置三目篩網(1),在排泥管C3)側壁上還連接有氣提管O);生物移動床(9)與上流式厭氧濾床(8)緊鄰,生物移動床(9)池壁上部設置護罩0), 護罩(4)下接導流筒(5),生物移動床(9)中裝有生化懸浮填料,並在池子底部設有末端帶 有微孔曝氣器的曝氣系統,曝氣系統還包括通過空氣總幹管(6)、空氣管(7)、以及設 置在生物移動床(9)底部的生物移動床進氣支管02);具有中繼和反衝洗時緩衝作用的中間池(10)緊鄰生物移動床(9),中間池(10)設置有 液位計和水泵,水泵通過水管連接到上流式生物濾池(11)底部的上流式生物濾池進水幹 管(23)、上流式生物濾池進水支管(M),在上流式生物濾池(11)中設置陶粒濾料;上流式 生物濾池(11)緊鄰消毒池(12),消毒池(1 的水泵通過水管連接到上流式生物濾池(11) 中的反衝洗幹管(17)、反衝洗支管(18);上流式生物濾池(11)還設置有排出反洗後汙水的 法蘭(13)和排水管(14)。
專利摘要一種組合式生物移動床中水處理設備,整體外形為長方體構造,主要包括上流式厭氧濾床、生物移動床、中間池、上流式生物濾池和消毒池五個單元,這五個單元按照水處理工藝依次相互緊鄰;主體設備有效停留時間小於7小時,即可達到COD<50mg/L、氨氮<5mg/L、SS<5mg/L的效果;曝氣池混合液SS僅在100mg/L以下,汙泥產量低,無須設置二沉池,可直接進入後續上流生物濾池系統;生物膜薄(10-300μm),生物活性高,無堵塞和大片脫落現象;相比傳統工藝,投資最低,性價比最高;相比曝氣生物濾池、膜-活性汙泥法,徹底克服建設、運行複雜、運行成本高的弱點。
文檔編號C02F9/14GK201908017SQ20102062750
公開日2011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6日
發明者周娜, 江志偉, 溫泊, 潘穎, 鄒君 申請人:瀋陽碧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