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迎紫姑習俗的由來

2023-10-19 07:24:12 1

    舊時正月十四夜裡,湘湖一帶有迎紫姑的習俗。據傳紫姑具有上天賜予的佔卜禍福的能力,凡是農桑耕織、建房造屋、生兒育女,甚至商賈貿易、功名利祿等事,都有問必答,還很準,所以,到了這一天,很多人家都要由未出嫁的姑娘出面點香燭迎紫姑,問禍福。
    這一習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在唐朝的時候,離山西壽陽城百裡的地方住著一個姓何的財主,家有幾十畝良田。這何家雖然家業不錯,人丁卻不興旺。何財主娶了一房正妻和三個小老婆,先後生了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卻都夭折了。
    後來,大老婆又是吃偏方又是拜觀音,終於在年近四十的時候再次懷孕了。說來也怪,人家都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何夫人這肚子卻鼓了十二個月也遲遲沒有生產的跡象。家裡的丫鬟婆子私底下議論開了,說何夫人懷的是個妖孽,何府就要災難臨頭了。
    這些話傳到何財主的耳朵裡,他也由一開始的驚喜變成了恐慌。正在這時,有一位仙風道骨的老道不請自來。何財主喜出望外,連忙把老道請到書房,把夫人懷孕十二個月不生產和家裡下人議論之事統統告訴了老道。老道哈哈一笑,說道:「貧道正是為此事而來,你莫要慌張。夫人所懷不是妖孽,但也非一般凡人,不久將出世,你好生養育,切不可怠慢,他日必有奇遇。」說完,行了個道家禮,一揮拂塵就走了。
    何財主望著老道遠去的背影千恩萬謝。
    果然,不久後,何夫人順利生下了一位小姐。
    何財主記著老道的話,見女孩兒長得粉嫩嫩的,眉眼又十分好看,是個美人坯子,再加上中年得女,就把這女兒當成了心肝寶貝。他給女兒取名叫何媚,整天抱在懷裡,那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要有多寶貝就有多寶貝。
    漸漸地,何媚長到了七歲。說來也怪,人家女孩子都喜歡琴棋書畫和女紅,唯有何媚喜歡跑到田間地頭玩耍,還總是叫奶媽教她認莊稼。這矮矮的是水稻,那高高的是小麥。
    這一年,老天爺像是忘了下雨這回事,晴好天氣一直持續了兩個月,這時期正是稻子抽穗的季節,水田變成了旱田,幹得到處裂開了口子,就像乾渴的一張張嘴巴,等著老天爺下雨救命。稻兒全蔫了,耷拉著腦袋。
    眼看再這麼下去,就要顆粒無收。小何媚見大人們愁眉苦臉,奶媽更是每天念叨不停,求龍王菩薩保佑趕緊下場大雨。她不禁走到院子裡,仰起頭對著老天爺說道:「老天爺,你快快下大雨吧,再不下雨,水稻就要渴死了,我們大家也要餓死了。」


    奇蹟出現了。話音剛落,豔陽高照的老天突然飄來了烏雲,隨即颳起了大風,不一會兒,豆大的雨點便譁啦啦地打在了地上。
    「下雨了,下雨了!」人們奔走相告,高興得不得了。小何媚也開心地笑了。
    這時,奶媽想起那天何媚跟老天爺說話的事,就跟大伙兒說了。其實她也是隨口一說,不料大家聯想到何媚不尋常的出生全信了,碰到啥天氣災害就來求何媚。
    不過,小何媚卻在那天晚上發起了高燒,頭痛得要命,在床上翻來滾去。請郎中把脈診治,卻一個個搖頭,說不出得的是啥病。這可嚇壞了何財主和他夫人。幸好,頭痛發熱整整七天後,何媚自己慢慢好起來了。
    就因為這個,何家心疼何媚,寧可跟著一起遭受天災,再也不肯讓何媚跟老天爺說話了。但他們知道何媚心地善良,知道了肯定又會答應,索性讓何夫人偷偷帶著她去了百裡之外的外婆家。外婆家在壽縣城裡,家境殷實。
    何媚的外婆家不知道何媚有這個特殊的本事,自然也能安安生生地過日子了。
    時光如梭,轉眼何媚長到十五歲了。到了及笄之年的何媚,越發光彩照人,美麗動人。這年的冬天,快要過年的時候,何媚發現奶媽情緒低落,眉頭緊皺,好幾次在沒人的時候輕輕抽泣。她三番兩次問奶媽,奶媽卻總是支支吾吾不肯說。
    這天晚上,何媚剛躺下不久,又聽到了奶媽的抽泣聲。她再也躺不住了,披了件衣服下床去找奶媽,問她到底怎麼了。奶媽不回答,她就裝作很生氣的樣子,說奶媽再不說就不要她陪在身邊照顧自己了。
    奶媽哭著說:「小姐啊,不是我不肯告訴你,是怕你再遭難啊。」何媚說:「奶媽,除了我爹娘,你就是我最親的了,您有事咋能瞞著我呢?再說,您咋知道我就一定遭難啊?」
    奶媽這才把前些日子收到家裡託人捎來的口信,說老家遭受大雪災,房子快要壓塌了的事一五一十講給何媚聽。何媚聽了,也不說話,徑直推開房門對著老天爺說上了,請老天爺發發慈悲,趕緊放晴。


    果然,第二天,太陽一早就出來了,雪很快融化掉,一場雪災躲過去了。可是,何媚卻再次病倒了,高燒四十多度,頭痛得直打滾。請了城裡最好的郎中,也是束手無策。這樣,痛了整整半個月,才漸漸好起來。何媚整個人瘦了一大圈,奶媽看了又是心疼又是後悔。何媚卻反過來安慰她,瘦了更好,人家想瘦都不成呢。奶媽聽了摟著何媚掉下感動的眼淚。
    由於何媚這病生得蹊蹺,她外婆就問何媚的母親何夫人。何夫人知道瞞不住了,就把女兒何媚生就不凡的事兒講給母親聽。老外婆驚異萬分,半天沒合上嘴。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終於傳開了。前來求親的人家絡繹不絕,都想把天賦異稟的何媚娶回家,給自己家族帶來莫大的好處。特別是那些家有上百上千畝良田的大財主們。因為,娶何媚進門,無異於娶了一個保莊稼旱澇豐收的活菩薩。聽說何媚長得又是美若天仙,刺史李景也動心了,親自上門求親。
    在他的威逼利誘下,何老爺只好忍痛答應把心愛的女兒何媚嫁進李府。
    李景已有正房夫人,何媚只能做小。李景雖十分寵愛何媚,卻不敢得罪夫人。他的丈人乃朝中一品宰相,他的前程全攥在夫人的手裡呢。
    偏偏夫人善妒,想方設法要害死何媚。而李景娶何媚不單是貪圖她的美貌,主要是想通過她擁有的本領發大財,為他升官鋪路。他想得很明白,丈人年紀大了是要告老還鄉的,到時還是得靠自己。
    所以,每當有天災出現,財主們拿著白花花的銀子求上門來,他便會跟何媚演戲,說天災降臨,老百姓又要受難了,這可咋好。何媚自然不顧後果,挺身而出。結果,她再次倒在病榻上,痛苦不堪。奶媽在旁邊衣不解帶地照顧了將近一個月,何媚的身體才漸漸恢復過來。
    就在這時,李夫人暗中下了毒手,用大補之藥害死了身子虛弱的何媚。
    玉帝可憐何媚,封她為神,還賜予她預知禍福的能力。民間尊稱她為紫姑。她死的那日,正好是正月十四。因此,民間有了正月十四迎紫姑的習俗。
    迎紫姑的傳說與習俗廣為流傳,慢慢地從山西流傳到了浙江湘湖一帶。於是,湘湖一帶同情和崇拜紫姑的年輕女性們,到了正月十四或十五元宵夜,也要迎紫姑。
    按照湘湖當地的習俗,迎紫姑的時候,男人必須迴避,一般是在十四夜裡灶下接紫姑,並迎到堂前,問卜農桑以及擇婿嫁夫之事,也有一些村子將迎紫姑的活動安排在正月十五夜,迎接紫姑的方式也有不同。這天夜裡,婦女去廁所、豬欄祭請,祈求平安如意,蠶婦則祈求蠶花豐收。
    迎紫姑的習俗,反映了湘湖人善良、富於同情心的品性和對農事的關注。

同类文章

奇人王剃頭

 清朝末年,安州最大的袍哥組織當屬博雲堂,博雲堂的龍頭老大是名震江湖的飛刀尚義。   尚義據說原本是個武師,因為善使飛刀,被當時的川戲紅衣班聘請去,專門在連臺大戲《目蓮救母》中表演飛叉和飛刀絕技。尚義身懷絕技,哪裡肯與戲子為伍,暗地裡發誓,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出人頭地。   有一年,尚

順天府尹豔畫風波

 明武宗朱厚照是個貪玩的皇上,太監劉瑾便投其所好,想盡了辦法找出新鮮好玩的來吸引他,贏得了朱厚照的寵愛。劉瑾便藉機把持朝政,網羅黨羽,權勢燻天。但他心裡最明白,他這權力卻也是危如累卵,要是有哪個正直的大臣奏上他一本,再趕上皇帝不高興了,他就得玩完。所以,他就費盡心力,剪除異己。   順天府

善對的先生娘子

  從前有個年輕的鄉下女子,人長得很漂亮,又讀了很多書,能吟詩作對。    後來她嫁個丈夫姓馮,是個教書多年的先生。人們便稱她為先生娘子。馮先生秉性憨厚,為人正直,卻有點迂腐。他在刁姓蒙館教書,當地經常有些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很有才學的讀書人或落第秀才,來蒙館出難題考他,有時就是有意戲弄他,他

雪域奇緣

 傳說飛將軍李廣在守衛邊疆的軍旅生涯中,曾有過一段奇緣——   那天,李廣和手下騎馬狩獵,忽然看見一隻白狐狸在遼闊的雪域上奔跑,這隻狐狸太可愛了,渾身上下雪白雪白的,不見一根雜毛。李廣當即下令不準放箭……可就在眾人散開隊形,正準備圍過去的時候,突然有兩隻蒼鷹從空中俯衝下來,用鋼鉤似的利爪,

一幅壯錦

1.從前,在一座大山山腳下的茅屋裡,住著一位壯族老媽媽,她和自己的三個兒子一起生活。老媽媽的壯錦織得可好了,一家人全靠她織壯錦賣錢過活。   2.這一天,老媽媽在圩上賣完了壯錦,看到了一幅非常好看的畫。畫上面房屋高大、牛羊成群,還有花園、果園、池塘……老媽媽拿著畫愛不釋手,當即就買下了它。

狗吃屎的傳說

黃狗是書香子弟黃太直的書童,事事都替太直張羅,與太直感情深厚。太直得道成仙后,改號為太直真人,於天南山紫霞洞修煉,黃狗則隨主到紫霞洞陪侍左右。一日,真人在黃狗陪同下巡遊山中,見一男子對一女孩施暴,便喝住男子,男子大怒:「何方野人,敢管大仙閒事?」黃狗說:「光天化日之下,強暴民女,該當何罪?

奇緣

劉旺是山東人,從小隨父親學打鐵,十六歲開始接手父親的生意。看到兒子已經長大,劉老鐵匠對劉旺說,出去闖闖吧。聽了父親的話,劉旺就帶上打鐵的傢伙和幾個夥計到河北來了。當時河北北部還算太平,飽嘗戰爭之苦的人們需要休養生息,雖然大宋國已經將很多土地劃給了遼國。   劉旺在遼國打了三年的鐵,有一天,

胤嗣泉與張仙射天狗的傳說

濟南環城公園黑虎泉西側,有眼很不惹人注目的小泉子,叫胤嗣泉。清乾隆間管世銘的《城南諸泉記》中曾介紹道:「越南門橋而東,泉從石罅側出,碣曰『胤嗣泉』,然甚微。」   該泉為何稱為「胤嗣」?原來,建國前在該泉的上面曾有一小廟,廟中供奉的乃是身穿藍袍、五綹長鬚、挾弓持箭給人送子的張仙。該泉在張仙

話說端午「艾」和「粽」

 說的是很久以前,在下邳的西北方有座大山,山南有個依山傍水的村子,村子裡有三四十戶人家。   這天天剛蒙蒙亮,從村子裡走出個二十多歲、手裡提著個竹籃的姑娘。姑娘來到山下四處張望,看到懸崖峭壁上的青稞蒿子,急忙往山上爬。一連幾天,姑娘把這座大山找了個遍,也沒找到她想要的東西。到了第六天,姑娘

端午看望新嫁女

 在浙江富陽的石梯村,有個姑娘叫陳蘭花,不但長得像仙女一樣漂亮,還勤勞善良,鄉親們沒有一個不誇她的。   這年冬天,陳蘭花到山上砍柴。天寒地凍,山坡很滑,她一不小心跌倒了,滾下山去。再往下就是懸崖絕壁,跌落下去還不粉身碎骨。知道自己沒有救了,她絕望地閉上了眼睛。就在這緊要關頭,突然跑過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