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房電梯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2:49:40 5
專利名稱:無機房電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機房電梯,包括位於井道路徑的頂部上的巻揚 機和控制板。
背景技術:
國際專利公開No.WO 2004/108577A1 (專利文獻l)以及日本專利 申請KOKAI公開No. 2001-97649 (專利文獻2)例如公開了無機房電梯。
在這種類型的無機房電梯中,當在井道的頂部附近進行檢査時, 操作者從頂層上的層門(gate door)進入到電梯轎箱的頂棚(ceiling)
上,並且電梯轎箱被升起到井道的最上部。這時,操作者需要小心從而 不會把頭碰到上方的巻揚機。
被升高到最高位置的電梯轎箱的頂棚和安裝有巻揚機的機梁之間 的距離應當考慮到操作者的安全而設置成預設值或者更大的值。
因此,在無機房電梯中,巻揚機位於高的位置處,在該位置,它 不會與操作者的頭碰撞,即使當電梯轎箱處於最高位置時也一樣。
因此,為了檢查巻揚機,操作者需要處理位於相對高位置處的巻 揚機。這是困難的。
相反,在專利文獻1公開的電梯中, 一個工作檯從井道的頂棚通 過伸縮機構懸掛。工作檯可以從頂層上的層門操作,並且當使用時,可 以從回退位置降低到使用位置。因此,操作者不必進入電梯轎箱的頂棚 上來檢查巻揚機。他們可以在工作檯上進行檢查。
另外,專利文獻2公開的電梯包括工作檯,該臺可以基本回退到 井道的內壁的頂部中。當使用工作檯時,操作者進入到電梯轎箱的頂棚 上,其中轎箱被升高到井道的最上部,從而接近工作檯,並將其移動到 使用位置。結果,操作者可以到達工作檯上,該工作檯位於比電梯轎箱的頂棚更高的高度處,並且可以檢查巻揚機。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中公開的工作檯連接到井道的頂棚,或者容 納在井道的內壁中,並且需要用於支撐所述工作檯的結構以具有充分的 強度。這樣做的話,需要很多部件來連接工作檯,這必然增加了工作檯 支撐結構的製造成本。另外,當將工作檯連接到井道的頂棚時或者將其 容納在井道的內壁中時,需要很多時間、工作和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機房電梯,其中,井道的頂部附近的 維護和檢修工作可以利用一種節省成本的結構來方便地進行。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提供一種無機房電梯,包括井道;轎箱導 軌和配重導軌,在井道中延伸;電梯轎箱,構造成沿著轎箱導軌引導, 從而在井道中豎直運動;配重,構造成沿著配重導軌引導,從而在井道 中豎直運動,與電梯轎箱連接(interlock);主繩,將電梯轎箱連接到 配重;和巻揚機,設置在井道中的最高位置處,並構造成巻揚所述主繩 以將電梯轎箱和配重豎直移動,其特徵在於,工作檯設置在滑輪杆上, 並用於執行巻揚機的維護和檢修工作,滑輪幹固定到電梯轎箱的頂棚, 主繩巻繞在轎箱滑輪周圍。
因此在本發明中,工作檯設置在滑輪杆上,滑輪杆固定在電梯轎 箱的頂棚上方的位置,它用作位於電梯轎箱的頂棚上方的滑輪杆上的穩 定立足點。另外,工作檯具有簡單的結構,即它正好放置在滑輪杆上。 這意味著,不需要將工作檯連接到井道的頂棚或者內壁,並因此,工作 臺可以方便地連接,並且以低成本製造成具有充分的強度。
另外,本發明中,工作檯定位成使得它沒有豎直地與機梁重疊。 因此,當操作者到達工作檯上時,在操作者的頭部上方沒有結構,因此 操作者可以方便安全地進行工作。
本發明另外的目的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進行說明,並且部分 地通過本發明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通過實施本發明而獲知。本發明 的目的和優點可以通過下面指出的結構和組合而實現和獲得。
下面結合的並構成說明書一部分的附圖中,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 例,並且結合上面的大概描述以及下面實施例的詳細描述,用於解釋本 發明的原理。
圖1的示意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具有工作檯的無
機房電梯;
圖2的示意性透視圖中示出了包括圖1所示工作檯的結構,並設
置在電梯轎箱的頂棚上;
圖3的示意性平面圖中示出了圖2所示的頂棚上的結構;
圖4的示意圖示出了無機房電梯的關鍵部件,其具有根據本發明
第二實施例的工作檯;
圖5的示意圖示出了圖4所示的工作檯被展開的使用狀態;
圖6的示意圖中示出了無機房電梯的關鍵部分,具有根據本發明
第三實施例的工作檯;
圖7的示意圖中示出了圖6的工作檯被牽拉出來的使用狀態;
圖8的示意圖中示出了無機房電梯的關鍵部分,具有根據本發明
第四實施例的工作檯;
圖9的平面示意圖示出了圖8的工作檯的踏板被收回的狀態;
圖IO的平面示意圖中示出了圖8的工作檯的踏板被設置用於使用
的狀態;
圖11的示意圖中示出了無機房電梯的關鍵部分,具有根據本發明 第五實施例的工作檯;
圖12的平面示意圖中示出了圖11的工作檯被設置用於使用的狀
態;
圖13的示意圖中示出了無機房電梯的關鍵部分,具有根據本發明 第六實施例的工作檯;和
圖14的平面示意圖中示出了圖13的工作檯被設置用於使用的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無機房電梯l(下面簡 單稱為"電梯l")。具體的,圖l示出了這樣的狀態,其中,電梯l的
電梯轎廂10被升起並且與頂層上的層門12對齊。圖2的示意圖用於解 釋設置在電梯轎廂10的頂棚上的結構。圖3的平面圖中示出了設置在 電梯轎廂10的頂棚上的工作檯(stand) 2,並且是從上方觀察的。注 意,工作檯2在圖2中被省略。
下面的描述中,電梯轎廂10在井道14中移動的方向被定義為豎 直方向,電梯轎廂10的門10a開啟和閉合的方向定義為橫向方向,人 從電梯轎廂10內朝著門10a移動的方向定義為向前,人進入電梯轎廂 10的方向定義為向後。
如圖1和2所示,豎直延伸的轎廂導軌16R和16L,用於在井道 14中豎直地引導電梯轎廂10,設置在電梯轎廂IO的相反側處。另外, 配重導軌20L和20R (未示出),用於豎直地引導配重18,在井道14中 豎直延伸。配重18在靠後的位置處沿著與電梯轎廂IO相反的移動方向 移動。
電梯轎廂10和配重18通過主繩22彼此連接。主繩22 —端固定 到轎廂側的掛接裝置(hitch) 24,另一端固定到配重側的掛接裝置26。 主繩22的中間部分巻繞在兩個轎廂滑輪36L和36R、巻揚機30以及配 重滑輪38上。通過操作所述巻揚機30中結合的電動機32,主繩22被 絞起,從而使電梯轎廂IO和配重18沿著相反方向移動。
巻揚機30的電動機32固定到機梁34。機梁34固定在井道14中 的最高位置40處。在井道14中被升高到最高位置40處的電梯轎廂10 的頂棚與機梁34的下端之間的距離應當被設置成預定值或者更大,用 於確保操作者的安全,操作者到達電梯轎廂10的頂棚上從而進行維護/ 檢査工作。因此,假設當電梯轎廂10位於最高位置40時,固定到機梁 34的巻揚機30的電動機32必須設置在電梯轎廂10的頂棚上方。
如圖2和3所示,兩個轎廂滑輪36在略微高於電梯轎廂10的頂 棚的位置處可旋轉地連接到轎廂滑輪杆42的相反端,所述滑輪杆42基 本水平延伸,並且從左前方向右後方傾斜。轎廂滑輪杆42包括上部杆部件44和下部杆部件48,所述上部和下部杆部件基本水平並彼此平行 延伸,並且從左前方向右後方傾斜。上部杆46保持在上部和下部杆部 件44和48之間,並且固定到電梯轎廂IO。因此,轎廂滑輪杆42通過 上部杆46固定到電梯轎廂10。
基本矩形的工作檯2連接到轎廂滑輪杆42的上部杆部件44。如上 所述,即使當電梯轎廂IO被升高到井道14中的最高位置40以執行巻 揚機30的維護和檢査時,其中巻揚機位於井道14中的最高位置40處, 電梯轎廂10的頂棚和機梁34之間的距離相對長。因此,為了使得操作 者能夠接近安裝在機梁34上的巻揚機30,需要在比電梯轎廂10的頂 棚更高的位置處提供一個立足點(foothold)。
第一實施例中,工作檯2安裝在轎廂滑輪杆42的上部杆部件44 上,杆42固定在電梯轎廂10的頂棚的略微上方處。這使得操作者能夠 方便地接近位於電梯轎廂10的頂棚上方的巻揚機30,並因此可以方便 地執行巻揚機的維護和檢查工作。因為這個實施例中使用的工作檯2具 有非常簡單的板結構,因此可以以低成本提供可靠的結構。另外,因為 工作檯2固定到轎廂滑輪杆42的上表面,因此它具有高強度,並因此
不需要專用的加強結構。
另外,第一實施例中,因為工作檯2設置成使得它沒有與圖1所 示的位於井道14中最高位置40處的結構在豎直方向重疊,所述結構例 如巻揚機30的電動機32以及機梁34,因此,可以防止在工作檯2上 工作的操作者的頭碰到機梁34或者電動機32。因此,他們可以安全地 執行巻揚機30的維護/檢査工作。
圖4和5示出了電梯1的關鍵部分,具有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 的工作檯50。第二實施例的電梯1與上述第一實施例具有基本相同的 結構,除了工作檯50的結構與臺2不同。第二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 例類似的部件將用相對應的附圖標記表示,並且不再詳細描述。注意, 圖4示出了工作檯50被摺疊的狀態,圖5示出了臺50被設置用於使用 的狀態。
根據圖5所示的展開狀態容易理解,工作檯50包括第一踏板51, 固定到轎廂滑輪杆42的上表面(更具體的,上部杆部件44的上表面);第二踏板53,通過鉸鏈52連接到第一踏板51的後端;和第三踏板55, 通過鉸鏈54連接到第二踏板53的後端。第一到第三踏板51、 53、 55 是矩形板,具有橫向延伸的長側邊。
當操作者執行維護和檢查工作時,站在電梯轎廂10的頂棚上,工 作臺50如圖4所示被摺疊以減小臺的佔用空間,從而有助於工作。具 體的,第二踏板53摺疊在第一踏板51上,然後第三踏板55摺疊在第 二踏板53上。
另一方面,當操作者執行位於井道14中最高位置40處的巻揚機 30的維護和檢查工作時,工作檯50展開,如圖5所示。具體的,第二 踏板53圍繞鉸鏈52向後旋轉180度,鉸鏈52連接到第一踏板51的後 端,第一踏板51固定到轎廂滑輪杆42的上表面,並且然後,第三踏板 55圍繞鉸鏈54向後旋轉180度,鉸鏈54連接到第二踏板53的後端。
因此,工作檯50向後朝著位於井道14中後部位置處的巻揚機30 展開,從而它可用作穩定的立足點用於檢查巻揚機30。圖5中,第三 踏板55看起來好像它在豎直方向與巻揚機30重疊。但實際上,踏板 55的橫向延伸的長的側邊略微變短,從而板55不會與巻揚機30的電 動機32以及機梁34重疊。
如上所述,第二實施例提供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優點,並且同 樣提供了比第一實施例更加方便的工作檯50,因為當它與工作發生幹 擾時,工作檯50可以摺疊成小的尺寸。
圖6和7示出了電梯1的關鍵部分,具有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 的工作檯60。第三實施例的電梯1具有與上述第一實施例基本相同的 結構,除了工作檯60具有不同結構。第三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類 似的元件將用相對應的附圖標記表示,並且不再詳細描述。注意,圖6 示出了工作檯60的一部分被收縮的狀態,圖7示出了臺60被展開用於 使用的狀態。
從圖7所示的展開狀態容易理解,工作檯60包括第一立足塊 (block) 61,固定到轎廂滑輪杆42的上表面;第二立足塊62,可以 接納在第一立足塊61中;和踏板63,可以接納在第二立足塊62中。 第一立足塊61具有U形的截面,並具有接納凹部61a,該凹部朝後開口,並用於接納第二立足塊62。類似的,第二立足塊62具有U形的截 面,並具有接納凹部62a,該凹部朝後開口,並用於接納踏板63。
第一和第二立足塊61和62具有橫向延伸的長側邊。另外,踏板 63形狀設計成使得在豎直方向不會與巻揚機30的電動機32以及機梁 34重疊。
當操作者到達電梯轎廂10的頂棚上以進行維護和檢査工作時,工 作臺60的尺寸被減小,如圖6所示,從而它不會干擾工作。具體的, 第二立足塊62接納在第一立足塊61中,並且踏板63接納在第二立足 塊62中。
另一方面,當在位於井道14中最高位置40處的巻揚機30上執行 維護和檢査工作時,工作檯60展開,如圖7所示。也就是說,第二立 足塊62被向後牽拉到第一立足塊61的凹部61a外,第一立足塊61固 定到轎廂滑輪杆42的上表面,並且踏板63被向後牽拉到第二立足塊 62外。
結果,工作檯60可以被伸展到位於井道14中後部處的巻揚機30 附近。因此,提供了穩定的立足點,使得操作者能夠執行巻揚機30的 維護/檢査工作。特別的,第三實施例中,通過將第二立足塊62和踏板 63向後牽拉出來,可以簡單地設置工作檯60用於使用。與第二實施例 的工作檯50相比,這種結構更加有助於工作檯的設置。
如上所述,第三實施例提供了與第一和第二實施例相同的優點, 並且還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工作檯60,因為當與工作發生幹擾時,工作 臺60的尺寸可以通過較簡單的操作而減小,相比第一和第二實施例更 加簡單。
圖8示出了電梯1的關鍵部分,具有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工 作臺70 (見圖10)。第四實施例的電梯1具有與上述第一實施例基本相 同的結構,除了工作檯70具有不同結構。第四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 例類似的部件將用相對應的附圖標記表示,並且不再詳細描述。圖9的 平面示意圖是從上方截取的,並示出了電梯轎廂IO,轎廂10包括工作 臺70,臺70由單獨的部件形成。圖10的平面示意圖示出了部件被裝 配成工作檯70的狀態。如圖8和9所示,工作檯70包括連接到轎廂滑輪杆42的上表面 的兩個支撐板71和72、以及接納在電梯轎廂10的頂棚中的兩個踏板 73和74。所述兩個支撐板71和72通過旋轉軸75可旋轉地連接到轎廂 滑輪杆42的上表面,軸75設置在電梯轎廂10的豎直軸線上。具體的, 所述兩個支撐板71和72可以從圖9所示的疊置狀態展開到圖10所示 的用於使用的展開狀態。
當操作者到達電梯轎廂IO的頂棚上並執行維護和檢查工作時,工 作臺70的兩個支撐板71和72疊置在彼此上,如圖9所示,從而它不 會干擾工作。相反,當操作者執行位於井道14中最高位置40處的巻揚 機30的維護和檢查工作時,他們將工作檯70的兩個支撐板71和72展 開成圖IO所示的交叉形狀。之後,他們將兩個踏板73和74從電梯轎 廂的頂棚移動到支撐板71和72上。
因為巻揚機30位於井道14中的後部處,因此踏板73和74在使 用時通常相對於旋轉軸75設置在支撐板71和72的後部上。然而,如 果需要,它們可以設置在支撐板71和72的前部上,靠近電梯門。另外, 可以使用三個或多個踏板,並且踏板的形狀不限於矩形。
如上所述,第四實施例提供了與第一到第三實施例相同的優點, 並且還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工作檯70,因為踏板73和74可以設置在工 作臺70的適合部分上。另外,第四實施例中,當工作檯70不使用時, 僅兩個支撐板71和72安裝在轎廂滑輪杆42上。因此,兩個踏板73和 74可以不考慮它們的重量進行設計。這意味著可以使用更寬和更重的 踏板73和74。
圖11和12示出了電梯1的關鍵部分,具有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 例的工作檯80。第五實施例的電梯1具有與上述第一實施例基本相同 的結構,除了工作檯80具有不同結構。第五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 類似的元件將用相對應的附圖標記表示,並且將不再詳細描述。注意, 圖11示出了工作檯80安裝在電梯轎廂10的頂棚上的狀態,圖12示出 了臺80設置在使用狀態。
如圖所示,工作檯80包括連接板82,板82通過鉸鏈81可旋轉 地連接到電梯轎廂10的頂棚;第一踏板84,通過鉸鏈83連接到所述連接板82的前端;和第二踏板86,通過鉸鏈85連接到第一踏板84的 前端。第一和第二踏板84和86形成為矩形,並具有橫向延伸的長側邊。
當操作者到達電梯轎廂10的頂棚上以執行維護和檢査工作時,工 作臺80的元件基本放置在頂棚上的相同高度處,如圖11所示。相反, 當操作者執行位於井道14中最高位置40處的巻揚機30的維護和檢查 工作時,他們將工作檯80的第一和第二踏板84和86放置在轎廂滑輪 杆42的上表面上,如圖12所示。
上述構造的第五實施例提供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優點。另外, 這個實施例中,因為工作檯80在不使用時可以保持在電梯轎廂10的頂 棚上展開,因此當工作檯80不使用時,轎箱滑輪杆42上的空間可以有 效利用。
圖13和14示出了電梯1的關鍵部分,具有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 例的工作檯90。第六實施例的電梯1具有與上述第一實施例基本相同 的結構,除了工作檯90具有不同結構。第六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 類似的元件將用相對應的附圖標記表示,並且不再詳細描述。
如圖所示,工作檯90包括踏板91,固定到轎廂滑輪杆42的上 表面;和調整板93,通過鉸鏈92連接到踏板91的後端。踏板91具有 與第一實施例的工作檯2基本相同的功能。另外,如圖14所示,調整 板93圍繞鉸鏈92被旋轉到直立位置,並且連接到機梁34,從而防止 踏板91上的操作者進一步向後移動。
因此,當在位於井道14中最高位置40處的巻揚機30上執行維護 和檢查工作時,工作檯90的調整板93被設置在直立位置,並連接到機 梁34,如圖14所示。結果,當操作者接近位於井道14中後部處的巻 揚機30時,防止他們將他們的立足點落到踏板91外,從而進一步增強 操作者的安全性。
上述第六實施例提供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優點,並且進一步增 強了操作者的安全性。
另外的優點和變形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本 發明廣義上不限於這裡所示和所述的具體細節和典型實施例。因此,在 不脫離權利要求和等效物限定的本發明的基本發明概念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可以作出各種變形。
權利要求
1. 一種無機房電梯,包括井道(14);在井道中延伸的轎廂導軌(16R,16L)和配重導軌(20R,20L);電梯轎廂(10),構造成沿著轎廂導軌引導以在井道中豎直移動;配重(18),構造成沿著配重導軌引導以在井道中豎直移動,與電梯轎廂連接;主繩(22),將電梯轎廂連接到配重;和卷揚機(30),設置在井道中最高位置處,並構造成卷揚所述主繩以豎直地移動電梯轎廂和配重,其特徵在於,工作檯(2,50,60,70,80,90)設置在滑輪杆(42)上並用於執行卷揚機的維護和檢查工作,滑輪杆把轎廂滑輪固定到電梯轎廂的頂棚,主繩卷繞在轎廂滑輪上。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無機房電梯,其特徵在於,工作檯位於這 樣的位置處,在該位置,工作檯沒有與巻揚機以及固定所述巻揚機的機 梁(34)在豎直方向重疊。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機房電梯,其特徵在於,工作檯(50) 具有下面的結構,其中,多個踏板(51, 53, 55)通過鉸鏈(52, 54) 彼此連接,並且當踏板不使用時,踏板摺疊在彼此上,並放置在滑輪杆 上,當踏板使用時,踏板展開在滑輪杆上。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機房電梯,其特徵在於,工作檯(60) 包括第一立足塊(61),固定到滑輪杆上;和第二立足塊(62),被允 許接納在第一立足塊中,當第一和第二立足塊不使用時,第二立足塊接 納在第一立足塊中,當第一和第二立足塊使用時,第二立足塊被牽拉到 第一立足塊外。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機房電梯,其特徵在於,工作檯(70) 包括支撐板(71, 72),所述支撐板固定在滑輪杆上;和踏板(73, 74),被允許安裝在支撐板上,當踏板不使用時,踏板放置在電梯轎廂 的頂棚上,當踏板使用時,踏板展開並放置在支撐板上。
6.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機房電梯,其特徵在於,工作檯(80) 包括連接板(82),可旋轉地連接到電梯轎廂的頂棚;和踏板(84), 可旋轉地連接到所述連接板的端部,當踏板不使用時,連接板和踏板放 置在電梯轎廂頂棚上的相同高度處,當踏板使用時,踏板放置在滑輪杆 上。
7.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機房電梯,其特徵在於,工作檯(90) 包括踏板(91),固定在滑輪杆上;和調節板(93),可旋轉地連接到 踏板的端部,所述調節板連接到機梁。
全文摘要
電梯轎廂(10)和配重(18)設置在井道(14)中,從而它們可以豎直移動。轎廂滑輪杆(42)的相反端設置有轎廂滑輪(36R和36L),所述滑輪被主繩(22)卷繞,固定在電梯轎廂(10)的頂棚上方。工作檯(2),用作立足點,用於執行卷揚機(30)的維護和檢查工作,連接到轎廂滑輪杆(42)的上表面。
文檔編號B66B5/00GK101531313SQ20091000202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12日
發明者中島嚴 申請人:東芝電梯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