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讀習近平《擺脫貧困》讀後感
2023-10-21 09:11:42 7
範文一:《擺脫貧困》讀後感
好書好文章,百讀不厭。《擺脫貧困》就是這樣一本沒有八股說教的套話,沒有平淡平庸的官話,沒有矯揉造作的空話,文字樸實無華、內容充滿智慧、分析鞭辟入裡的好書。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一打開《擺脫貧困》,就不想放手而要一口氣把它讀完的原因。
這本書的書名,叫《擺脫貧困》。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也是一個可以引起人們思考的話題。
為什麼說這是一個沉重而又可以引起人們思考的話題呢?我們都知道,按照鄧小平的「三步走」發展戰略,上世紀80年代的目標是擺脫貧困,90年代的目標是奔小康,進入21世紀後再用50年的時間去實現現代化。這是就全國來講的,各地情況不一樣,目標和任務、指標會有所區別。一般來講,落後地區要和全國「同步」實現這個「三步走」戰略,十分不容易。我們知道,習近平當年工作的閩東地區是貧困地區,而他在那裡工作的兩年正好是全國在「擺脫貧困」過程中進行最後衝刺的兩年,閩東地區能與全國「同步」實現這一目標嗎?實踐,歷史,已經對此作出了回答:1990年,閩東地區脫離了貧困線。
他們是怎麼達到這一難以達到的目標的呢?
習近平在書中說:「全書的題目叫做『擺脫貧困』,其意義首先在於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富裕之路。」他還明確地說過:「我是崇尚行動的。實踐高於認識的地方正是在於它是行動。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擔心說錯什麼,只是擔心『意識貧困』,沒有更加大膽的改革開放的新意;也不擔心做錯什麼,只是擔心『思路貧困』,沒有更有力的改革開放的舉措。」也就是說,在習近平的領導下,閩東地區能夠與全國「同步」擺脫貧困,首先靠的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靠的是行動,靠的是改革開放。
在《擺脫貧困》中,習近平還告訴我們,當年閩東地區能夠與全國「同步」實現鄧小平「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目標,歸根到底,是堅持了「發展是硬道理」。在那篇論述「經濟大合唱」的文章中,習近平講到一件事,讓我特別感慨。他說:「我到閩東的一個鄉搞調查時,看到這個鄉政府的牆壁上掛了不少錦旗,又是『優秀』,又是『第一』,可惜都不是經濟建設方面的。這就值得打個問號了。能夠說有主旋律嗎?我看不能!掛了那麼多的錦旗,少了經濟建設這一面就不風光。說得客氣些,有苦勞,沒有功勞。幹工作,主次不分,不抓住根本,那就是『瞎忙乎』。」是的,偏離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就是沒有抓住根本,就是「瞎忙乎」,這是必須常講大講的大道理。因為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要解決的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因此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一點絲毫不能動搖。福建省老書記項南在為《擺脫貧困》一書所寫的序言中,也充分肯定了這一點。他說:習近平的「這些文章反映出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始終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他還說:「這個問題,從最近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後,更加清楚了。但是有相當一段時間並非如此,有些人總還是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一個地區、一個縣市、一個部門、一個企業,工作當然是很多的,有些人為了突出某一項工作,往往自覺或不自覺的把這項工作當作中心。有些工作確實很重要,但再重要,也應當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而不可另列中心。如果形成了許多中心,勢必削弱經濟建設這個唯一中心。」事實上,習近平在書中用明確的語言說過:要使國家繁榮富強,「唯有全民把經濟建設當作最大的政治」!
習近平在書的「跋」中自謙地說:「在這本書中,我只提供一份我在閩東實踐、思考的記錄,這對於閩東脫貧事業和其它事業之宏偉大廈或可成為一石一木,對於後來者或許也有些微意義——若留下探索,後人總結;若留下經驗,後人咀嚼;若留下教訓,後人借鑑;若留下失誤,後人避免。我亦斷定此書會被人遺忘。」但是,我今天讀完此書,得出的結論是:習近平的《擺脫貧困》,到現在還是有現實的和深遠的指導意義的,值得一讀再讀。
範文二:《擺脫貧困》的讀後感
十八大以來,隔三差五看到、聽到官員和國企負責人因貪汙受賄等腐敗問題而落馬的消息,腦海中總會冒出一個個問號,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蒼蠅」、「老虎」被打?為什麼中央會以空前的力度懲治腐敗?近日,拜讀了習近平《擺脫貧困》一書後,我終於找到了答案──廉政建設是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
《擺脫貧困》一書收錄了習近平擔任中央寧德地委書記期間、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29篇重要講話、文章。在1990年2月,習近平強調共產黨人要把廉政建設作為歷史使命,義無反顧地反腐敗、講廉政,改變閩東窮地區、窮家底的局面。
自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以來,為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習近平從關乎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和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要以猛藥去痾、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在習近平一如既往地履行廉政建設歷史使命感召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紀委出實招、出狠招,突破「禁區」,堅持「蒼蠅」、「老虎」一起打,著力清除危害黨的肌體健康的毒瘤。
「為民、務實、清廉」是共產黨人的神聖使命,黨員幹部務必汲取教訓,做到警鐘長鳴,嚴格按照「自省自律照鏡子,正己正人正衣冠」的要求,在講廉政、反腐敗中傳播正能量,釋放正能量。要承擔起廉政建設的歷史使命,在實現「中國夢」的「趕考」中,必須過好「五關」。
首先是在美人關前,坐懷不亂。據媒體報導,近年來被查處的貪官,95%有「情婦」,60%以上包「二奶」,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貪官與貪色」好比是一對雙胞胎。共產黨人面對美色的誘惑,一要認識到沉迷於美色的危害。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沉迷於西施美色導致了吳國的滅亡,唐玄宗李隆基因迷戀兒媳楊玉環造成了盛唐土崩瓦解,廣西壯族自治區原主席成克傑情迷李平收受賄賂而獲死刑,雲南省原省長李嘉延為搏情人一笑利用職權為徐福英謀私利而雙雙被繩之以法。王侯將相與凡夫俗子因沉淪美色斷送江山和前程危害的警示,無不歷歷在目。二要提升個人意志品質。共產黨人要大力學習柳下惠寒夜懷抱美女而坐懷不亂的勇氣與定力,不斷提升和磨鍊個人意志品質。三是要牢記黨紀國法。牢記「欲如火,不遏則自焚」的古訓,以「蒼蠅」和「老虎」貪戀美色成為「階下囚」的悲劇來警醒自己,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從根本上避免權色交易等不道德和違法違紀的現象發生。
其次是在金錢關前,取之有道。要始終堅守「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原則。共產黨人應發揚「奉獻在前,享受在後」的精神。習近平在書中指出,「為官之理在於講奉獻,當共產黨的」官「要造福於民,就得講奉獻」。只有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和不斷奉獻來贏得尊重和愛戴,在獲取職位提升,待遇提高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而不應像山西申維辰、金道銘他們一樣,通過歪門邪道為自己攫取私利,謀取錢財,追求奢侈生活。
第三是在權力關前,牢記宗旨。為便於管理國家,人民賦於為官者一定的權力。為此,為官者一定要銘記權力是人民給的,必須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切實做到如書中所提倡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鄧小平曾經說過「領導就是服務」,此話形象地說明了權力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掌權為官者只是比普通人多了一個為民服務的機會,用權必須對人民負責,用權目的就是為了給國家和人民謀取更多福祉。習近平在《擺脫貧困》一書中對「當幹部的宗旨,首先就是講奉獻,再就是講服務,熊掌和魚不可兼得,當領導幹部就不要想發財」的闡述,與鄧小平的「領導就是服務」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如出一轍,共產黨人的宗旨就是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
第四是在人情關前,曉以大義。中國人重情義,現實中,很多官員在人情關前栽了跟頭。共產黨人要過好人情關,要做到三個「注重」:一要注重交友原則。交友應遵紀守法,堅持原則,絕不能以友情名義做出違背原則、紀律和法律的事。二要注重辦事原則。比如有老領導、老同事、老同學、老朋友上門要求辦理有損原則和法紀的事,自己要旗織鮮明地堅持原則,不徇私枉法,同時也要照顧對方感受。對來者要曉以大義,耐心說服,取得對方理解。三是注重管好身邊的人。要管好親屬和身邊的人,防止為情所累、為情所傷、為情所誤。
第五是在奉承關前,頭腦清醒。喜歡聽奉承話,是人性的一大弱點。有的官員「好話」聽多了,當聽到不同意見和逆耳的忠言時,心裡會感到不悅,認為他人是在攻擊自己,與自己作對。自己總是在想方設法排擠、孤立異己,久而久之,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形成了一言堂,再也聽不到不同意見和逆耳的忠言,得不到有效警示和監督,導致了獨斷專行,大耍特權而丟掉職位或是腦袋。正如古羅馬哲學家奧古斯汀所說「奉承的話比殺人的手還狠」。
共產黨人要過好這一關,首先要保持清醒頭腦。二是要營造敢講真話、長話短說、廢話少說、實話實說的良好氛圍。習近平在《辦公室工作要做到五個堅持》中提出「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幹,說真話、報真情,做實事、求實效,不能搭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甚至說假話,報假情,欺上瞞下」的極端負責工作作風要求,是對共產黨人如何過好奉承關最好的經驗總結。zuowen..com
範文三:讀《擺脫貧困》有感
習近平同志《擺脫貧困》一書與我有特殊情緣,該書一問世我就被厚愛為最早讀者之一。我由衷地愛學愛用這本書,它成了我開展各項工作的動力和遵循。習近平同志在寧德擔任地委書記期間,正是國家宏觀調控治理經濟過熱的非常時期,那時,閩東經濟發展困難,形勢嚴峻,幹部群眾求穩求富心切,他帶著感情、充滿豪情來到寧德,全身心投入工作。他親民愛民,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足跡踏遍閩東山山水水。他高瞻遠矚,提出許多富有遠見的工作思路,很快打開工作局面。他倡導的「滴水穿石」精神、「弱鳥先飛」意識、「四下基層」工作作風和「不恥落後,意氣奮發,放膽開拓,爭先創優」的閩東風格等等,不僅當年深入人心,發揮了巨大作用,今天仍被後人遵循。
《擺脫貧困》一書對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論述,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嚴於律己,非常重視抓黨風廉政建設,他反覆強調四句話:一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要當幹部就要按黨紀政紀辦事,不願意當可以選擇自己愛做的事業,既要當幹部又要發財,這絕對不行。二是,打鐵先要自身硬,要求別人做的事,自己要先做到,班子好,靠班長帶,自身硬,風氣就會好。地委作出的決定,他以身作則,帶頭遵守,如「四下基層」、參加勞動等。三是,權力是人民給的,掌權用權要時刻想到為人民謀利益。四是,要管好隊伍,處理好少數人與多數人關係。在研究處理亂佔耕地建私房時,他表示不嚴肅查處幾百號人的問題勢必得罪幾百萬人,我們是代表閩東270萬人民利益的,處理不堅決就會受到大多數群眾的反對。
《擺脫貧困》蘊含的重要觀點與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一脈相承的,今天重溫《擺脫貧困》,使我們更加深刻理解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科學內涵,更加堅定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把福建的扶貧開發事業提高到新的水平,為實現福建「百姓富、生態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更加努力工作。